?

多主體協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2024-01-11 14:58盧輝斌王敏韓新寶趙延治馬新成
教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專業學位實踐能力研究生

盧輝斌 王敏 韓新寶 趙延治 馬新成

[摘要] 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多主體協同長效機制不健全、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共性問題,探索建立多主體協同的“一三三五”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以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為核心目標,構建高校、企業和政府“三位一體”培養共同體,采用理論與實踐三層遞進式融合培養和全過程質量評價保障,通過共建實踐育人平臺、共同論證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共同探索教學方式、共建雙師型導師團隊五個重要舉措,實現培養目標、培養主體、培養過程和培養環境協同,充分調動多主體參與實踐能力培養全過程的積極性,形成多主體協同育人長效機制,全面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

[關鍵詞]多主體;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23)06-0077-08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主渠道,著重培養符合社會需要、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類別不斷豐富,培養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影響力不斷提升,已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實踐能力較弱、創新精神不足、職業意識淡薄等問題,根源在于高校、企業和政府等培養主體各自為政,缺乏協同培養的長效機制,產教融合不深入,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無法達到實踐能力培養目標。因此,以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為核心,探索政府、高校、企業多主體協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建立多主體協同培養長效機制已迫在眉睫。

1多主體協同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內涵

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就是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中應該具備的環境適應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知識應用創新能力,具有實踐性、情境性、綜合性和外顯性四個特征,主要包括一般實踐能力(身心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專項實踐能力(專業知識獲取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情境實踐能力(戰略決策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領導管理能力、總結分析能力)等多個維度,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核心競爭力和顯性特征。專業學位教育強調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是學術性與職業性高度統一的復雜開放系統。職業性特征決定其必須以實踐能力的提升為核心目標的,必須有大量的真實情境實踐過程,必須依賴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優質資源整合,才能更加高效、更具活力。

多主體協同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是通過特定機制將高校、企業、政府整合到培養體系中形成利益共同體,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原則,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構建的專業知識學習與應用、實踐能力培養與提升的實現方式,具體包括四層涵義:(1)培養目標協同。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兼顧研究生未來的發展;以提升實踐能力為核心,兼顧知識更新能力和職業升遷能力提升,滿足行業企業對高端應用型人才的需求。(2)培養主體協同。專業學位教育是由高校、企業、政府等多個培養主體圍繞實踐能力提升這一共同目標實施的,必須充分發揮各主體的特點及優勢,明確各主體的責權利,形成協調配合的主體關系,才能產生協同倍增效應,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需求、經濟社會發展高度契合。(3)培養過程協同。掌握先進理論的高校與提供高端實踐的企業,在政府政策工具的協調引導下,以所學的專業理論為起點,以企業的實踐探究為橋梁,以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研發為手段,將理論學習與專業實踐相融合作為提升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共同加強培養過程管理,共同建立全過程質量評價保障體系,突出應用性評價,實現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目標。(4)培養環境協同。高校、企業、政府通過共建校內實踐模塊和校外實踐基地,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政策,共同調整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等培養要素,形成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長效協同機制,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創設適宜的環境。

2多主體協同的“一三三五”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燕山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樹立全局意識,加強頂層設計,創新性地探索實踐了“一個核心目標、三個培養主體、三層融合培養、五個共同舉措”的多主體協同“一三三五”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充分調動高校、企業、政府參與實踐能力培養全過程的積極性,形成多主體協同的育人長效機制。

2.1一個核心目標:培養目標協同

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能夠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滿足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訴求,契合各培養主體的共同利益,是促使多主體協同合作的核心目標。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不僅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職責,更需要多主體協調配合,強化政府協調監督職能,完善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促進產教融合,實現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有效需求的對接。高校必須與企業共同設定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包括基本目標和職業目標,將實踐能力要素轉化為具體的培養要求,培養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職業要求的應用型高技術人才。

基本目標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專業素質結構上必須達到的、能夠滿足企業基本需要的最低能力,要求研究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撰寫學術論文;掌握所從事行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熟悉行業領域相關規范,掌握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能夠熟練運用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職業目標是合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應達到的職業勝任能力,能夠及時反映經濟社會及產業發展對高端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變化,體現高校的優勢和專業特點、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能力和服務能力,要求研究生在行業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承擔項目規劃、設計和實施等實踐能力。

2.2三個培養主體:培養主體協同

構建政府、高校、企業“三位一體”的培養共同體,厘清多主體間的關系,保障多主體協同的實踐能力培養落到實處。

發揮政府的引導協調作用。政府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引導者和推動者,充分協調解決培養過程中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提供實踐能力培養所需的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充分發揮各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咨詢和指導作用,成立課程建設、產教融合、質量標準等專項工作組,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與教材建設,探索產教融合實踐育人平臺建設工作,實現實踐能力培養與行業產業需求對接,完善專業學位質量保障體系,推動校企協同育人,為實踐能力培養提供優良的外部環境。

發揮高校的核心主體作用。高校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主陣地,充分發揮人才資源聚集效應的優勢,主動對接行業產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基地共建,將企業實際問題融入課程學習、專業實踐、課題研究等培養環節,成立由校長或者副校長任組長的培養工作組,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通暢的保障機制、科學的評估體系,確保實踐能力培養工作落實落細。

發揮企業的支撐主體作用。企業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支撐主體,要轉變觀念,通過提供技術、資金和管理資源主動參與實踐能力培養全過程,與高校協同建立校外實踐基地,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研究生情境實踐能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鼓勵企業技術骨干擔任校外導師,加強雙師型導師隊伍建設,將急需解決的生產技術難題轉化為研究項目。雙導師以項目為驅動協同培養研究生,共同制定培養計劃、指導專業實踐和課題研究、評價實踐效果、解決企業生產難題,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和人才培養的內驅動力。

2.3三層融合培養:培養過程協同

2.3.1協同加強培養過程管理

多主體協同配置培養資源,以高校專業理論為起點,以企業實踐探究為橋梁,以專業知識學習與應用為依托,以企業來源項目研發為驅動,分校內課程學習、校外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撰寫3個階段,采用“發現問題—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演進模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三層遞進式融合,以實踐內容豐富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指導專業實踐、以實踐經驗提升理論水平,夯實研究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提升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第一階段:校內課程學習階段。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融入行業領域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邀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承擔教學任務,增設專業實踐課,開展案例教學,增強課程體系的實踐性和先進性。整合校內實驗平臺資源,以企業來源項目構建校內實踐模塊,安排有豐富工程背景的校內導師指導研究生校內實踐,實現校內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同步進行,用專業理論指導校內實踐,在實踐體驗中驗證專業理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第一層融合。

第二階段:校外專業實踐階段。研究生在學校組織下進入校外實踐基地參加企業真實項目研發。部分專業背景較強的實踐課和團隊課可在基地現場教學,由雙師型教師團隊講授,采用現場式、互動式、啟發式等先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研究生在校外專業實踐過程中遇到技術瓶頸,可向校內導師尋求專業理論指導,并根據實際需求選修校內相關專業理論課程,以先進理論指導專業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第二層融合。

第三階段:學位論文撰寫階段。研究生通過歸納、研討等方式,對專業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或解決的企業難題進行總結整理,在雙師型導師團隊的指導下,將解決問題的原理方法和技術路線進行概括升華,作為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完成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雙師型導師團隊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涌現的新技術、新方法進行總結遴選,作為專業理論教學案例,更新課程教學內容,改善課程教學效果,以實踐經驗提升理論水平,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第三層融合。

2.3.2協同建立全過程質量評價保障體系

采取多元化、多維度的質量評價手段,突出應用性評價,使評價結果能夠反映研究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教學檢查、網上評教、教改立項等方式,對課程教學實施質量監控;通過實踐計劃、實踐總結、實踐考核答辯等手段,對專業實踐進行質量監控;通過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論文盲審等舉措,對學位論文進行質量監控;論文選題與專業實踐密切結合,論文評審著重其實用性、先進性和創新性。多主體深入參與全過程質量管理,通過更新理念、明晰權責、革新方式、突出重點等途徑,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質量進行有效監督。

更新管理理念。采用“協商、協調、協同”原則,通過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促使多主體深入參與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管理。簽訂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實踐基地協議,明確多主體在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質量管理的權責范圍,既協調一致又各有側重。多主體以協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共同目標,采取人性化、服務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共同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

明晰權責范圍。凸顯政府部門的宏觀管理和服務職能,出臺法律法規完善質量保障機制,明確高校與企業在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課程教學、學位論文階段高校為主、企業為輔,專業實踐階段企業為主、高校為輔;引導校企專家根據行業用人標準制定質量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強調實踐性與應用性目標導向。高校是內部質量保障的主體,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特色制定實踐能力培養質量評價標準,規范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年度進展報告、論文答辯等學位論文質量全過程管理,完善各環節的考核要求及分流措施;完善專業學位論文標準,著重評價其實用性、先進性和技術創新性,突出行業應用價值或經濟社會效益,著重體現解決專業技術難題、組織技術研究開發的工作能力,提升研究生專項實踐能力和情境實踐能力。企業是外部質量保障的主體,通過提供高校內部不同專業學位類別、高校校際同一專業學位類別實踐能力的橫向與縱向比較,促進高校內部質量保障機制正常運行,增強高校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以評促教,加強實踐能力培養,提升培養質量。

革新管理方式。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下產教聯盟的積極作用,面向行業企業關鍵領域核心問題,從政府法律法規和多主體聯合培養協議入手,完善教學管理及課程考核機制、校外實踐基地準入機制、實踐教學質量督導制度、校外導師評聘管理及培訓等質量保障管理制度,推進實踐能力培養的科學化質量管理進程。構建基于“質量控制—過程監督—效果反饋”的質量保障管理平臺,涵蓋學籍管理、培養管理、導師管理、專業實踐管理、學位論文監控、學位論文網上評閱等環節,多主體實時監控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學習情況、實踐進展和發展動態,及時解決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人才培養質量與產業需求全面接軌。

突出重點環節。重視專業實踐環節質量管理,多主體協同構建計劃保障、安全保障、經費保障、過程保障和考核保障“五位一體”的保障體系。共同出臺專業實踐管理辦法,明確經費保障、實踐時間、內容、方式及考核辦法等具體要求;共建雙師型導師團隊,選派政治素質過硬、工程經驗豐富、業務水平較強的資深教授和企業專家,共同指導研究生制訂專業實踐計劃,參與專業實踐全過程管理,業務指導、生活關照與思想管理多措并舉;高校通過開展專業實踐安全教育、組織研究生簽訂安全須知、為研究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等舉措為專業實踐提供安全保障,企業提供必需的辦公場所、辦公設備和生活條件,提供必要的交通、住宿和醫療保障,支付研究生實踐津貼等,保障專業實踐有計劃、有軌跡、有監督;校企圍繞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進行持續雙向投入,共建專業實踐長效運維機制,保障研究生專業實踐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可持續性。

2.4五個共同舉措:培養環境協同

掌握先進理論的高校與提供高端實踐的企業,在政府政策工具的協調引導下,共建實踐育人平臺、共同論證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共同探索教學方式、共建雙師型導師團隊,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促進產教深度融合,為實踐能力培養搭建適宜環境。

2.4.1共建實踐育人平臺

提升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在于理論學習與專業實踐相融合。以提升實踐能力為核心目標,政府搭臺、企業支持、高校參與,協同共建校內實訓模塊與校外實踐基地相結合的實踐育人平臺,實現實踐基地建設規范化、制度化、多樣化和差異化,以企業來源項目研發的方式培養具有行業背景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校企共同設計培養項目、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過程、開展多元評價,著力解決校企合作中的松散化現象,為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提供保障。

共建校內實訓模塊。校企深度合作共建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科研平臺、協同創新中心等校內實踐平臺,采用“統分結合、開放共享”的原則,有效整合大型儀器、先進設備及軟件等校內優勢資源,以工程項目、管理案例為載體,以企業來源項目為導向構建校內實訓模塊,解決行業企業面臨的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打造專業化實驗指導教師隊伍,為研究生校內實踐提供專業化指導,提高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共建校外實踐基地。通過校企、校政、校際和校內協同,共建省—?!喝壭M鈱嵺`基地和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為研究生專業實踐和聯合培養提供科研場地、實驗設備、實驗設施以及經費支持;以研究生聯合培養為紐帶,探索產學研政深入合作新機制,高校每年向基地合作單位征集適合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的項目,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增強研究生職業勝任能力。(1)擴大院級基地覆蓋面。學校與河北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政府、秦皇島市人民檢察院等332家大中型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建院級校外實踐基地,以研究生聯合培養為紐帶,以科研合作為基礎,深入開展校企、校政合作,選派研究生到基地進行不少于半年的頂崗實踐,深入生產一線參與技術研發項目,依據實踐項目進行學位論文選題,邀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到實踐基地開展研究生沙龍、講座交流、實踐指導等活動,實現實踐能力培養的系統化、職業化和個性化。(2)提高校級基地質量。完善校企政合作共建校級基地新模式,地方政府充當媒介,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深化產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實踐能力。例如,學校與齊齊哈爾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實訓基地,吸引了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富拉爾基區政府等企業和政府部門積極參與研究生聯合培養,為老工業區經濟二次騰飛提供技術和人力支撐。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遴選具有特色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校級基地,按照省級基地標準進行重點培育,利用重大工程項目提升研究生實踐能力。例如,學校與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外實踐基地,瞄準國家鐵路、公路、橋梁等重大戰略需求,利用高錳鋼轍叉制造工藝、鑄造缺陷改進等重大工程項目,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研究生,已獲批省級校外實踐基地。(3)凸顯省級基地特色。依托河北省教育廳專項經費支持,建設各具特色的省級校外實踐基地,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增強研究生職業勝任能力。例如,與康泰醫學(秦皇島)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省級校外實踐基地,通過指導研究生參與醫療器件加工測試和信號采集、港口物流運輸、轉運站溜槽優化改造等企業項目研究,幫助研究生了解專業領域迫切的技術和產品需求,利用物聯網、數據挖掘等先進技術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已獲批省級示范性實踐基地。

注重研究生聯合培養。與唐山鋼鐵集團重機裝備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等90家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以研究生聯合培養為依托,實現合作雙方在招生就業、人才培養、課題研究、產品研發、成果轉讓等方面更廣泛的合作。

加強高校校際協同。密切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京津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推進研究生、教師與管理人員的互派互訪,發揮特色高校的引領作用,推動校際實驗室協同,共享優質教學資源,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

2.4.2共同論證培養方案

實行培養方案多主體聯合論證制度。聚焦實踐能力培養,立足經濟社會和產業行業發展需求,參照各教指委關于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聘請教指委委員、行業專家和資深教授聯合論證,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形成基礎理論與企業實踐深度融合的特色培養方案,既要加強專業知識、實踐知識、工程倫理與敬業精神等基本素質培養,又要突出技術研發、探究精神等實踐創新素質培養。以行業發展趨勢為引領,以一線項目研發為驅動,將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緊密結合,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企業來源專業實踐項目研究,實現企業最新實踐成果與專業理論教學的充分融合,增強實踐能力培養效果。采用演進模型適時修訂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提高實踐能力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端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2.4.3共同建設課程體系

課程學習是多主體間實現專業知識聯結、兼容和演進的紐帶,也是研究生順利實現專業知識應用和技術創新升級的基礎條件。來自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專家按照“思想政治正確、社會責任合格、理論方法扎實、技術應用過硬”的原則,緊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實踐能力培養需求、行業企業發展趨勢和高校自身特色進行課程設置論證和課程體系建設工作,從目標定位、適用對象、課程內容、師資力量、教學設計、考核方式、預期效果等方面論證課程設置的必要性,保證課程開設質量。強化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推進,注重課程設置的專題化和體系化,提升研究生的職業素養和基本技能,根據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對專業知識的需求變化,調整實踐課程比重和教學內容,保障課程的前沿性和實踐性,實現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最優化。

構建以實踐應用能力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秉承“重基礎、拓素質、強實踐”的理念,注重理論實踐、內外師資、學科交叉、思政課程融合,以案例教學、實踐應用、校企共建課程為引領,共同打造強實踐、重應用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按照不同專業類別、領域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要求,將實踐能力要素細化為公共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等模塊,重視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拓展人文類課程和職業素養課程學習,強化校內課程實驗、校內模塊實訓、校外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競賽等專業實踐環節,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知識應用、課題研究同步,實現理論知識傳授、職業素養拓展與實踐能力提升的有機融合。

重視公共課程學習。在公共課程中開設“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研讀”等思政課程,提升思想政治認同;推進“工程倫理”課程建設,培養正確的科學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開設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升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開設“學術英語寫作”“社會與法”“評價理論與方法”“文獻檢索”等職業素養課程,提升文化素養,為專業發展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重視專業課程學習。根據合作單位的實際需求,設置更加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個性化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包括專業理論課程、實踐應用課程、案例課程、研究方法課程和學科交叉課程等。(1)專業理論課程:通過教學改革立項、特色實驗平臺建設等舉措,及時將高??茖W研究的新知識和企業生產實踐的新技術、新工藝融入專業理論課程教學,實現教學內容動態完善與更新,將前沿技術傳授給學生,解決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相對陳舊的問題。例如,面向機械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開設了“機械振動”“應用彈塑性力學(英語)”“先進制造技術”等專業理論課程,體現了該領域企業對研究生專業理論基礎的要求。(2)實踐應用課程:邀請專業技術方面的企業專家和具有行業實踐背景的校內導師,開設專業實驗課、工程應用課等實踐應用課程,運用案例教學、現場研究和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培養研究生應用設計和創新實驗能力。近年來,累計開設“CAD/CAE綜合應用”“機械系統測試技術應用”等實踐應用課程100余門次,其中校企聯合授課30多門次,拓展了研究生的專業理論知識。(3)案例課程:鼓勵教師申報國家級、省級、校級專業學位案例庫建設項目,積極推進研究生課程案例庫建設,將行業領域的真實案例納入研究生課程,增強課程內容的真實性,提高研究生的學習興趣。近年來,學校入選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案例庫7項,獲批省級案例庫建設項目63項,立項校級案例庫建設項目10項,開設案例課程100余門次,提升了研究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4)研究方法課程:邀請國內外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到校,通過專業講座、課堂教學、學術論壇等方式開設“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發明問題的解決理論”等研究方法課程120多門次,開拓研究生的專業視野,引導研究生在行業研發實踐中吸收、借鑒和應用先進的研究方法。(5)學科交叉課程:采用課堂講授、專題研討、專家論壇、網絡教學等方式,開設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機器學習(英語)”“數據庫與大數據新技術”等學科交叉課程,實現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的知識交叉,增強了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力軍。

強化專業實踐環節。將專業實踐作為必修環節,吸納和利用社會資源,強化校內課程實驗、校內模塊實訓、校外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校內與校外相結合、集中與分段相結合兩種方式開展專業實踐。提高實踐性課程比例、增加課程實驗學時,將企業來源項目轉化為校內模塊實訓和論文研究課題,保障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強化校外實踐基地的條件保障,鼓勵研究生扎根行業企業一線做好真實踐。企業導師是實踐環節的主要負責人,指導研究生進行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實踐活動,在真實情境中進行問題分析、技術研究和方案設計,培養研究生的應用設計能力和創新實驗能力。

2.4.4共同探索教學方式

探索符合實踐能力培養特點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倡導基于問題的教學,引入項目式、案例式、互動式、啟發式、合作式、采集式、情境模擬式等最新教學方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相融合。聘請企業專家與校外導師通過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現場教學或模擬訓練等方式,加強仿真訓練、綜合訓練和創新訓練,培養研究生創新實驗和應用設計能力。鼓勵研究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和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等創新實踐系列大賽,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

2.4.5共建雙師型導師團隊

高水平雙師型導師團隊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主體力量,是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有力保障。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策略,多渠道建設雙師型導師團隊,協同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學?,F有專業學位校內導師1 127人、校外導師1 587人,滿足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需要。

完善雙導師選聘制度。制定雙導師遴選辦法,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聘任同步進行。將實踐教學能力作為重要的遴選標準,選拔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學術素養較高、實踐能力突出的高校教師擔任校內導師,選聘一批責任感強烈、富有濃厚愛心、實踐經驗豐富、行業領域認可度高的專家學者、企業骨干擔任校外導師。

加強雙導師崗位培訓。高校成立專門機構負責雙導師培訓,通過崗位培訓、教學論壇等活動,提升雙導師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強化立德樹人職責。重視校內導師崗前集中培訓,定期選派校內導師到對口企業掛職鍛煉,為其提供良好的工程實訓條件,提升校內導師專業實踐能力;通過現場培訓、網絡培訓等方式對新任校外導師進行業務指導,幫助校外導師明確崗位職責,熟悉專業學位教育規律、現狀和流程,提高校外導師的理論水平和指導能力。

明確雙導師責權利。將思想政治、社會責任、人文關懷等作為雙導師育人職責,雙方均為立德樹人的第一責任人。校內導師主要負責核心課程、前沿講座等知識傳授,科研方法、論文寫作等學業指導。校外導師主要負責專業實踐、技術攻關、課題選擇和學位論文等環節的實踐指導。

深化雙導師協同育人。依托深度的項目合作、深入的情感溝通、完善的制度建設,實現雙導師優勢互補、協同育人,共同幫助專業學位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加強雙導師合作激勵機制,鼓勵雙導師依托項目聯合申報課題、培養研究生,深化產教融合育人,校內導師到基地參加研究生論文開題、實踐考核,校外導師到校內參加論文答辯,實現雙導師定期交流,使雙導師從聯合培養工作中汲取合作動力。

完善雙導師監督評價。完善雙導師質量監督與評價機制,依據評估結果動態調整雙導師協同育人資質,提高雙導師協同育人意識。校內導師若在實踐能力培養中作出重大貢獻,在招生指標、項目申報、崗位評聘、評獎評優等方面被給予優先傾斜。校外導師認真履職、培養成效突出的,可以從精神和物質層面加大對其工作的認可和褒獎,調動校外導師參與聯合培養的主動性。建立雙導師約束和退出機制,對于不認真履行職責的導師,要求其在誡勉談話基礎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限招或停招,嚴重失職者予以清退。

3多主體協同的“一三三五”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自開展專業學位教育以來,燕山大學在企業和政府的全程參與與支持下,以實踐基地建設為依托,以研究生聯合培養為紐帶,探索實踐了多主體協同的“一三三五”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3.1實踐基地建設日臻完善

依托大型企業集團、高新企業、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門,協同構建了“內外結合、層級豐富、特色引領”的專業實踐平臺,為產學政融合和實踐創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以企業來源項目為導向,建成校內實踐基地22個、校內實訓模塊96個;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建校際協同實驗室;建成省—?!喝壭M鈱嵺`基地332家、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90家;近5年參加專業實踐的研究生7 000余人,其中參加校外實踐的有4 500余人。

3.2實踐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榮獲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和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家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共計180項,河北省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大賽等省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共計183項;獲批河北省研究生創新資助項目129項,創新研究助手項目40項;榮獲河北省優秀專業學位碩士論文89篇;累計發表論文16 500余篇,其中三大檢索收入9 338篇、ESI高被引1 658篇次,充分展示了學校研究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3.3畢業生質量顯著提高

麥可思報告顯示,實踐經歷增強了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在被錄用影響因素中占比68.73%,在起薪影響因素中占比53.32%,因考核優秀留在實踐單位工作的研究生占比為64.12%。在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組織的評優活動中,學校畢業生獲評“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7名、“作出突出貢獻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3名。

3.4服務社會發展成果豐碩

多個科研團隊指導研究生參與“天眼”工程、大型客機C919、港珠澳大橋、北斗導航衛星、神舟飛船等國家級重大項目技術攻關,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與地方政府簽訂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協議13份,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派遣導師和研究生到基地進行生產實踐,幫助合作單位解決技術難題600余項,累計簽訂橫向科研合同1 696項,其中專利實施、轉讓合同312項,授權專利3 093項,登記軟件著作權520項,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5社會認同度明顯提升

2011年,燕山大學被授予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2012~2014年,公共管理(MPA)、機械工程、控制工程獲批省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2015~2017年,燕山大學連續3年被列為國家級研究生課程建設試點單位。改革經驗被河北省工學研究生教指委宣講和推廣,在河北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實踐教學中借鑒使用。育人成果被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中國教育新聞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等多家媒體廣泛報道。

參考文獻

[1] 申利民,王敏,王紅毅,等.基于強內核、柔外殼的工程教育柔性模式研究——以燕山大學為例[J].教學研究,2018(5): 94-101.

[2] 姚志友,董維春.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徑探索——一個整體性教育的視角[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11):7-13.

[3] 劉延東.劉延東副總理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的講話[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3): 1-6.

[4] 魏紅梅.“新常態”下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創新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3):15-20.

[5] 許勁.導師責任制下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4):146-148.

[6] 劉磊,傅維利.實踐能力:含義、結構及培養對策[J].教育科學,2005,21(2):1-5.

[7] 吳志華,傅維利.實踐能力含義及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9):23-25.

[8] 孟兆娟,劉彥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系統化培育研究[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105-109.

[9] 劉亞敏,姜秀勤.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系統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6):80-85.

[10] 趙丁選,王敏,盧輝斌.多主體協同的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12):9-19.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with multi-agent cooperation

LU Hui-bin1,WANG Min1,HAN Xin-bao2,ZHAO Yan-zhi1,MA Xin-cheng1

(1. Graduate School,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2. Liren College,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such as inaccurat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imperfect long-term mechanism of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imperfec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nd imperfec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the "1335"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mode of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as the core,a "Trinity" training agent of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as built.The "three-layer progressiv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whole process quality evaluation guarantee was adopted.Five important measures were taken to build a practice education platform,demonstrate the training program,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explore teaching methods,and build a team of double qualified tutors jointly.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training subjects,train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environment,the enthusiasm of multi-ag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was fully mobilized.In this way,th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was promoted comprehensively.

Keywords multi-agent;professional degree;graduat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責任編輯 劉冰]

[收稿日期]2022-07-05

[基金項目]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2020年度重點研究課題(2020ZDB88);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JG2023152)

[作者簡介]盧輝斌(1964—),男,吉林蛟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研究生教育與改革。

*[通信作者]王敏(1974—),女,黑龍江伊春人。碩士,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研究生教育與改革。

猜你喜歡
專業學位實踐能力研究生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高校單片機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討
芻議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土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現狀與對策——以廣大為例
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與啟示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