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容性增長視域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

2024-01-12 09:29李宇祥
中國商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經濟合作內在聯系數字經濟

摘 要: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升級的不斷深化,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然而,數字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如“數字鴻溝”的擴大、數字治理不完善、數字貿易壁壘等問題,不利于經濟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從包容性增長視角分析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揭示數字經濟發展與包容性增長的內在聯系,探討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旨在穩步推進中國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經濟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包容性增長;數字經濟;內在聯系;經濟合作;可持續發展

本文索引:李宇祥.<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1):-064.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1(a)--04

歐盟(EU)、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中國、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家陸續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數字經濟等新型經濟的誕生和發展是迅速成長的現代信息技術與世界經濟發展、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等相融合的結果,數字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信息時代各國為提高經濟質量和在全球經濟中爭奪話語權而競相占據的關鍵領域。然而,數字技術不斷應用的過程中,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如“數字鴻溝”、就業錯配等問題,這種差距可能進一步加劇現有的不平等現象,提高社會沖突產生的風險。為此,探討包容性增長視域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對切實推動中國共同富裕取得更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建立更加穩固和可持續的經濟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1 文獻述評

與傳統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有所不同,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以數據為核心生產要素,通過采集、存儲、分析和應用,構建了一個高度互聯的經濟生態系統。在現代信息網絡的支持下,數字經濟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不斷提高經濟效率和優化資源配置,正在引領著全球經濟的轉型與重塑,為經濟增長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實現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克服制約數字化生產力和數字經濟生態系統建設的政策和制度障礙,建立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監管機制和多元共治的協同治理機制。在國外學者的研究中,Pamela Jones Harbour和Tara Isa Koslov(2010)研究發現,平臺利用算法、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力量,收集加工整合用戶數據,甚至獨享數據價值,實施增強或維持市場地位等反競爭行為。Newman John M(2016)認為,在確定數字經濟平臺相關市場的范圍時,需要對具體案例中所涉及的市場服務和數據收集替代性等因素進行詳盡分析。OECD(2017)發布報告表明,美國在國家戰略層面已建立了包括大數據、云計算、電子政務、人工智能等領域較為健全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St-Pierre, J.等(2017)調查發現,法國政府通過出臺政策,提供技術研討會、培訓、咨詢服務和專家支持,幫助中小企業制定數字解決方案,并在其產品中嵌入軟件。在國內學者的研究中,詹曉寧和歐陽永福(2018)認為,發揮政府性投資基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建立對數字經濟發展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技術、重大應用等引投和跟投機制,創新股權投資、貸款貼息、事前審核、事后補助等多元化投入機制。董曉松(2018)認為,應制定實施“中國數字安全行動計劃”,健全國家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復雜網絡、大數據匯聚、萬物互聯系統各種條件下網絡安全保障制度的建設。張守文(2020)研究發現,工業革命時期形成的反壟斷規則已無法完全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為應對日益復雜化的數字經濟發展和市場經濟活動,加強反壟斷規制尤為重要。李香菊等(2020)研究發現,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重塑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包容性增長是主張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相結合的發展理念,強調每個人平等參與經濟活動,并共享發展成果,實現更加公平、普惠的增長。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兼顧包容性增長目標有助于減少社會貧富分化,促進社會穩定和諧,進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包容性增長視域下數字經濟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

(1)技術優勢和規則制定的不平等。數字經濟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現象,其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化技術創新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形成了技術壁壘,在相關領域擁有絕對的規則制定權。這些國家通過將其數字技術創新成果輸出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搶占數字經濟市場份額,掌握市場數據,為本國進行創新決策提供數據要素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全球的“數字鴻溝”,使得落后地區無法有效參與和融入世界數字經濟體系。

(2)缺乏統一的國際規則和標準。數字經濟具有跨境性和虛擬性的特點,由于缺乏明確的制度框架,各國在數字貿易中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存在差異,例如技術管理要求、市場準入和數據流動的限制等,容易產生貿易壁壘,阻礙各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同時,數字時代,一些國家利用自身優勢采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等行為,以損害他國合法權益為代價為自身謀取利益,進一步加劇了數字經濟發展的緊張局勢。

(3)數字經濟的分化發展。隨著國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行業開始應用數字平臺開展日常生活中的交易活動,但數字技術的普及和深入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和不同群體產生了差異化的影響。一方面,擁有較好的數字技能和數字機會的地區、行業、群體能夠充分享受數字紅利,推動社會就業和經濟增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部分群體由于學習能力、思想文化多種因素無法融入數字生活,面臨著邊緣化的風險,擴大了區域、行業、群體間的差距,導致不平等問題的加劇。

(4)數據信息的安全與排斥。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企業和政府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個人數據,引發了對個人數據被濫用、未經授權使用的擔憂。同時,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風險隨之增大,所導致的隱私安全問題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這種不安全感容易使人們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前景質疑,減少對數字生活的參與度。此外,數字信息安全的法治框架不完善,缺乏完備的法律監管,使得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這也是公民產生排斥心理的重要原因,限制了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3 包容性增長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聯系

(1)數字經濟發展能夠提高經濟總量。與傳統經濟形式相比,電子政務、企業數字化轉型、電子商務等新興數字發展模式極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動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資源有效配置,賦能企業實現規模經濟。同時,通過數字技術實現市場信息跨越地域限制互聯互通,打破傳統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市場參與者依托數字平臺實現交易脫媒。

(2)數字經濟發展對縮小區域差距有著顯著影響。數字經濟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涵蓋了技術、知識、信息三個維度,共同發揮著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作用。數字金融通過技術創新,突破傳統金融行業的業務范圍,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約束。隨著城鄉網絡基建的快速覆蓋,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公共文化各類服務不斷向數字化和智慧化升級,數字經濟在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領域成效顯著。

(3)數字經濟能夠促進社會公平。數字經濟推動農業生產發展,提升農民的人力資本水平,有助于減緩貧困、改善社會環境,不斷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數字普惠金融能夠促進消費升級、提高經濟活力,促進居民共享發展紅利,但其效果受到數字鴻溝的制約。由于數字經濟存在較大的“馬太效應”,加劇了收入不平等的問題,需要利用數字稅促進公共福利回饋社會,推動包容性增長的實現。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通過市場、財政和社會三種機制共同發力,在增加初次分配數量、提高二次分配效率和提高三次分配質量上有著重要作用。以數據要素驅動、數字技術支撐、數字價值賦能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包容性增長。

(4)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包容性增長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與保障,包容性增長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導向。依托數字技術的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數字經濟具有使每個人參與到經濟生產中創造價值的機會,并隨著參與者的逐漸增多,形成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讓更多人享受個性化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共享數字發展成果。在傳統經濟中,根據資源基礎理論,進入市場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而數字經濟的出現,使得投資和創業者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通過數字平臺進入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創業的風險和門檻,為更多人提供了創業機會,促進包容性增長。同時,未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已成必然,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數字技術的應用對一些傳統崗位的職業需求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可以彌補人口老齡化和有效勞動力不足的短板。數字經濟時代,智能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替代傳統人口紅利,為實現包容性增長的發展提供了新動能。另外,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減少金融排斥現象。通過數字銀行、移動支付等創新技術,數字經濟可以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使傳統金融體系無法惠及的人群享受到更加普惠的金融服務。包容性增長兼顧效率和公平,不僅關注經濟總量的提高,還保證經濟增長成果的普惠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符合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在數字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同時,注重解決“誰來參與”和“誰來受益”的問題,使得各地區、各行業、各群體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機會均等,實現發展紅利的普惠共享。

4 包容性增長視域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4.1 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提高數字經濟的普惠性

(1)提高互聯網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政府應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加強網絡建設和改造,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網絡建設與運營,提高網絡基站建設的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的網絡覆蓋,縮小城鄉、區域間的數字鴻溝,實現網絡全覆蓋。

(2)加強數字支付的普及和數字金融服務的深化。為公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數字支付工具,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服務,為中小微企業和弱勢群體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的機會。同時,加強金融科技監管,確保金融服務的安全、穩定發展。

(3)推動綠色產品數字化進程。建立綠色產品數字化標識和認證體系,提高產品知名度和識別性,增強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信任和偏好,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共創綠色消費環境。同時,完善綠色產品數字化交易和物流平臺,降低營銷成本、減少運輸損耗。

4.2 充分利用數據要素的可共享性,提高數字經濟的效率和公平

(1)建立數據共享和開放機制。政府應出臺數據共享和隱私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平衡好數據安全和數據利用之間的關系,提高數據流通的效率。鼓勵行業間、企業間積極開展數據共享合作,促進數據跨行業和跨部門的應用,逐步實現資源的精準配置。

(2)加強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明確數據權屬和責任,根據數據權利人和使用者不同類型和等級的數據需求,采取不同程度的數據共享和開放措施,切實保障數據持有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強化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保證數據使用過程中的合規性和透明度。

(3)開展數據應用型人才培養。專門開設數據分析和數據管理等專業技能培訓課程,為員工提供數據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提高數字經濟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鼓勵通過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各個層次的數據教育,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提供系統的學習內容。

4.3 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提高數字經濟的創新性

(1)促進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數字經濟依托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之間形成聯動擴散效應,促進傳統產業向數智化方向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積極引導企業進行數字化投資和創新實踐,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財務激勵。

(2)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生態系統。地區層面應建立創新發展支持孵化機構,為企業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激發企業創新的活力。企業層面應積極促進產學研合作,加強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交流,推動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應用。政府層面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企業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3)強化數字技術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強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中有關數字技術的專業培養,培養創新型和技術型應用人才。企業應積極引進和培養數字化人才,提供優厚的待遇和政策幫助,吸引并留住優秀的數字技術人才,提高數字經濟領域的人才素質和人力資本競爭力。

4.4 拓展公共服務數字化領域,提高數字經濟的包容性

(1)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建立統一的數字化政府服務平臺,整合各部門的服務和信息,提供透明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政府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開發和提供多樣化的在線服務、移動服務、智能服務等新型服務模式,提高公共服務的可及性。

(2)開展數字醫療和健康服務。積極推動醫療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建設“互聯網醫院”,依據用戶的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在線問診、藥品配送、健康咨詢等服務。同時,利用數字技術對用戶的健康狀態進行監測和采集,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并及時做出反應。

(3)制定數據驅動的社會福利政策。政府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福利數據和經濟社會指標進行分析,精準識別弱勢群體,真正了解公眾需求和社會問題,進而優化福利資源配置,提高社會保障的針對性和適配性,提升公眾福祉水平,促進社會的公平、包容化發展。

5 結語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實現產業提質增效、重構新型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但不可忽視的是,數字經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例如數字鴻溝、隱私安全、社會排斥、貿易壁壘等,不僅阻礙了數字經濟形態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還對經濟社會實現包容性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為此,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兼顧包容性增長的目標,確保每個人都能享受數字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縮小不同地區、行業、群體之間的發展差距,促進經濟更加全面、均衡的增長,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裴長洪,倪江飛,李越.數字經濟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財貿經濟,2018,39(9):5-22.

許憲春,張美慧.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測算研究:基于國際比較的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20(5):23-41.

Pamela Jones Harbour & Tara Isa Koslov, Section 2 in a Web 2.0 World: An Expanded Vision of Relevant Product Markets[J], Antitrust Law Journal, 2010: 772-773.

Newman John M, Antitrust in Zero-Price Markets: Applications,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16: 84-86.

OECD. OECD 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17,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9789264276284-en.

St-Pierre, J., Bertrand, J. & Uwizeyemungu, S. (2017). Accro?tre la performance en innovation des PME grace à la gestion des risques: étude exploratoire sur des PME manufacturières. Management & Prospective, 34, 315-336. https://doi.org/10.3917/g2000.345.0315

詹曉寧,歐陽永福.數字經濟下全球投資的新趨勢與中國利用外資的新戰略[J].管理世界,2018(3):78-86.

董曉松.中國數字經濟及其空間關聯[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81-92.

張守文.反壟斷法的完善: 定位、定向與定則[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23(2):6-16.

李香菊,劉碩,姚琴.數字經濟背景下稅收征管體系的國際經驗與政策建議[J].經濟體制改革,2020(1):156-163.

劉冠宏. 數字技術視域下共同富裕發展路徑的三個層面[J].當代經濟, 2023(1):38-44.

唐任伍,武天鑫,溫馨. 數字技術賦能共同富裕實現的內在機理、深層邏輯和路徑選擇[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22(5): 3-13.

鐘文,鄭明貴,鐘昌標. 數字經濟、空間溢出與區域發展差距: 理論與實證[J]. 閱江學刊, 2022(6):159-166.

宋鳳軒,劉瑩,牛桂草. 共同富裕視域下數字金融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影響研究[J]. 金融理論探索, 2023(6):1-9.

蘇紅鍵. 數字城鄉建設: 通往城鄉融合與共同富裕之路[J]. 電子政務, 2022(10):88-98.

方福前,田鴿. 數字經濟促進了包容性增長嗎:基于“寬帶中國”的準自然實驗[J]. 學術界, 2021(10):55-74.

梁東亮,賴雄麟. 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研究:基于均衡增長視角[J]. 理論探討, 2022(3):57-62.

尹應凱,陳乃青. 數字普惠金融、數字鴻溝與共同富裕:基于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J].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6): 13-31.

洪聯英,周天宇. 共同富裕導向下數字稅征稅邏輯與推進思路:基于數據要素融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 財會通訊, 2023(4):3-8.

郭愛君,張小勇. 數字經濟賦能共同富裕: 現實基底、邏輯機制與實現進路[J]. 內蒙古社會科學, 2022(4):115-122.

猜你喜歡
經濟合作內在聯系數字經濟
詩歌、詠嘆調及藝術歌曲之間的內在聯系及轉化——以皮埃特羅·梅塔斯塔西奧詩作《我永遠不能》(Ch'io mai vi possa)為例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合作發展歷程及前景展望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應對數字經濟下的BEPS現象
淺析動畫《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與其系列的內在聯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夢』的內在聯系
中國夢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