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形式與邏輯
——以天柱縣“合約食堂”為例

2024-01-12 02:51周真剛
關鍵詞:村寨內生合約

周真剛 楊 艷

[提要] 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是有效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為分析對象,深入探討了內生動力的表現形式、邏輯機理和激勵機制等內容?;鶎由鐣壬鷦恿w現在采取以基層群眾自治為核心的多元共治、基層社會治理制度融入基層社會自治規范、基層治理體現群體文化認同的引導等方面。而梳理內生動力各要素的邏輯機理,表現在多元主體共治與基層群眾自治耦合銜接,共同需求、共擔責任、共享利益是治理內生動力源,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具有動態性等方面。激發內生動力產生治理效能,需要強化基層群眾共生性受益群體意識、激發基層群眾有效參與的可持續治理措施、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制度形成與有效運行。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需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化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能、提升治理水平?;鶎由鐣卫砭哂袕碗s性、長期性和持續性,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層面。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1],提升基層治理需要充分考慮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樣化、治理模式創新等方式,協調發揮外源性力量和內源性力量的促進作用,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要素平衡發展?;鶎由鐣卫聿扇∽陨隙抡鲗椭卫砗妥韵露系幕鶎尤罕娮灾蜗嘟Y合的治理模式,政府主導型治理發揮政府職權優勢、平衡資源分配,具有強制力的保障?;鶎尤罕娮灾蝿t熟悉基層群眾需求、凝聚基層群眾發展意愿,具有自發性的原動力。依靠行政機構的制度主義治理模式面臨組織內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會導致監督不力、責任不明的難題?;鶎尤罕娮灾瘟⒆阌诨鶎蝇F實情況,以共享利益、共擔責任、共謀發展的治理機制,激發基層群眾的內生動力,形成動態性、自發性、可持續性的治理模式,彌補制度主義治理模式權力行使缺乏監督的不足。本文分析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表現形式,梳理其內在的邏輯機理,并探究刺激內生動力的因素,以促進基層群眾自治發揮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一、問題與研究

2021年“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參與基層治理。[2]基層社會治理需要發揮政府、社會組織、基層組織、群眾的主動性,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的治理模式。政府、社會組織發揮外在刺激作用,以資金、技術等物質幫助為主。而基層組織、群眾發揮內生動力,激發群眾參與治理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以基層群眾自我認知、利益分配、文化發展、價值引導等為主?;鶎又卫砟J綇募瘷嗍街卫硐蜻x舉式治理過渡,實現參與式治理模式,[3]體現了基層群眾由被動管理向主動治理轉變?;鶎咏M織和群眾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從被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主體,體現了基層組織和群眾治理中的消極主體向積極主體的轉變?;鶎由鐣卫硗獠坑绊懸蛩睾蛢炔坑绊懸蛩?促進基層社會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核心在于基層群眾,基層群眾之間基于共同的生活環境,長久地合作發展意愿,形成區域認同。[4]基層群眾從利益共同體出發,聚合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體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自主性、積極性?;鶎尤罕妳⑴c下采取的治理手段、形成的治理模式,更易于得到基層群眾的認可?;鶎由鐣呀浶纬闪巳后w發展認知,改善個人生活水平,需要與生活環境緊密相連。群眾參與基層治理,融入了作為群體成員的個體意愿,影響基層治理的具體措施、制度運行和模式選擇。實現基層群眾有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需要注重參與方式、參與表達、參與意愿、參與效果等,避免被動參與、象征參與的情況。[5]有效參與體現在參與渠道多元化、參與方式多形式、參與意愿積極性、參與表達被采納等方面。群眾參與渠道可以分為單獨個體參與或組織形式參與,個體以集體成員身份參與,表達個體意愿,組織形式參與則多以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從事,表達基層群眾的共同意愿。參與方式可采取自行組織,也可以是他人組織,自行組織參與方式直接體現基層群眾意愿,參與他人組織多體現在集體意愿反對或者贊成的表達。參與過程中意愿表達被采納實現參與目的,采納意愿或者否定意愿的理由應當足夠充分且得到參與者的認可?;鶎尤罕妳⑴c能力受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的影響,外部條件主要表現在參與事項的信息渠道獲取、參與方式等方面,內部條件主要表現在群眾的意愿、認知等方面。如在基層貧困治理中,語言表達成為影響參與的因素。[6]

激發基層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促進基層社會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基層社會發展共識,體現了事物發展中內因產生的積極作用。內生動力蘊含的內容豐富,首先,應當理清其中具備的要素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內生動力體現在基層群眾內生發展意識的建立,形成主動參與治理的意識。[7]基層群眾自我治理的意識形成,才能夠有參與行為上的表達,才能在治理中體現群眾意愿。在認知基礎上,基層群眾調動治理資源,形成多元主體協作的治理模式。其次,基層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以基層群眾為核心,但并不排除其他主體的參與,政府、社會組織具有自身優勢,各主體協作模式就是充分發揮不同主體優勢,實現基層治理最優化?!吧鐓^治理體制的形成與演變,一直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動力機制在發揮作用?!盵8]而社會組織的參與,也發揮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特別是專業社會組織有效參與,能夠在政府、市場和農民之間扮演協調角色。[9]再次,基層群眾共同需求、共享利益、共擔責任的集體意識,形成內生動力的源頭;我國社會矛盾已經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的生活不僅僅是追求基本物質保障,更是對滿足美好生活的需要?;鶎由鐣卫硪残枰D變視角,從單純地提高基層群眾收入的治理方式,轉變為創造有序和諧的基層生活環境?;鶎尤罕娭g形成的相互依存關系,產生相互促進的效用,激發基層群眾的內在推動力,必須要立足于基層群眾自身的需求。目前對基層群眾內生動力產生的效果已經有目共睹,但探究激發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機制卻并不清晰。在立足于基層群眾作為基層社會主力核心的基礎上,必須深入剖析內生動力的要素、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具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內生動力的激勵機制。

本文以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為分析樣本,深入研究基層治理內生動力產生的實際效能。天柱縣甘溪侗寨是傳統的侗族村落,侗族建筑物和文化表達保存完好。在經濟和文化沖擊下,原本熟人社會勤儉節約、互幫互助、和睦相處的村寨文明,逐漸被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的觀念所掩蓋。寨民意識到鄉風文明遭受破壞,造成寨民生活成本不斷攀升,阻礙優秀文化傳承與發展。寨民自主探索修復鄉風文明、改善生活條件、優化村寨環境的發展路徑,形成基層群眾自治為核心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實現了基層群眾有效參與基層治理,形成了以基層社會實際情況為基礎的治理模式,激發了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實現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二、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表現形式

基層社會治理涉及基層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包括認知培養、制度建構、物質保障等方面?;鶎由鐣卫硇枰块T發揮外部統籌協調,更需要基層群眾內部有效參與,雙重機制運行下平衡不同利益群體關系。在最初基層社會治理以基層黨組織發揮“硬治理”為核心,體現治理強制性、規范性、穩定性和封閉性等特點。由基層黨組織、基層政府、社會組織、新鄉賢和農民等多元主體參與的“軟治理”,體現治理的長久性、開放性、非強制性和通達性。[10]政府主導的治理模式是基層社會發展最初采取的方式,發揮了外部資源對社會治理的效能,也面臨治理對象認可度、治理效能可持續性的挑戰。在此基礎上,逐步探究基層社會治理的內部因素產生的作用,將治理對象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治理主體由精英治理轉變為普通群眾參與的方式?;鶎由鐣卫淼膬壬鷦恿κ嵌嘣黧w共治基礎上,發揮基層群眾主導作用,以融入反映基層群眾意愿和群體價值的治理制度,形成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

(一)基層群眾自治為核心的多元共治模式

基層社會治理采取多元共治,現代化的治理與管理的區別在于單一向度的管制向多元治理邁進。[11]多元治理體現在主體的多元性,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治理方式弱化了其他主體在參與中發揮的功能,若是基層群眾作為被治理的對象,易造成治理目的和治理結果相悖,難以實現治理效能。多元共治模式發揮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的治理,以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機制,多元主體之間平等協商與合作,實現各主體之間權利、義務、責任的平衡。[12]多元共治必須以基層群眾為核心,基層群眾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參與主體,也是被治理的對象,基層群眾應當是治理的核心。首先,基層群眾形成共生的社會,具有共同的社會發展需求,無論是經濟發展的提升,還是環境資源的保護,關系基層群眾群體利益?;鶎尤罕妳⑴c基層社會治理,在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支配之下,治理措施更具有可接受性。政府和社會組織在基層治理中存在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的問題,[13]而基層群眾在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驅使下,更能夠激發自身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意愿。其次,基層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具有人身依附性,基層群眾個體發展目標與基層社會整體發展目標相一致?;鶎尤罕娛腔鶎由鐣卫淼闹苯永嬷黧w,基層社會治理的效果關系群眾基層生活環境是否改善、基本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是基層民生保障的直接體現,治理效能優化直接影響基層群眾的基本生活。再次,基層群眾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現了基層民主有效運行?;鶎用裰魇侨^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民主是確?;鶎尤罕娫凇皣抑卫淼恼麄€過程中,始終確保全體人民的聲音和意志得到充分表達、聽取、尊重和回應?!盵14]民主制度的建立和運行就是基層群眾有效參與基層治理,治理措施融入基層群眾意愿,采取基層群眾認可的治理方式。

甘溪侗寨具有悠久的侗族文化,寨民之間建立了互幫互助、相互協作的村寨文化。在經濟發展帶來的文化沖擊之下,村寨陷入鋪張浪費、盲目攀比、濫辦酒席的發展陷阱,破壞村寨團結互助和諧樸素的鄉風文明,阻礙村寨有序發展。辦酒席成本從80元/桌飆升至500元/桌,禮金也從最低20元/次飆升200元/次,親屬關系密切的甚至高達數千元。寨民對不斷上漲的辦酒之風叫苦不堪,發出“濫辦酒席猛于虎,一年送出二萬五,在外打工三萬三,回家吃酒荷包干”①的無奈感嘆。寨民經過協商合意,首先采取控制舉辦酒席成本范圍的措施,寨民協商后約定酒席的類型僅為婚喪嫁娶,各戶置辦酒席采取統一標準,即酒席使用酒品為米酒或白酒,白酒價格不超過20元/瓶,香煙價格不超過13元/包,極大地減少了辦酒席成本。其次,寨民共同出資、出力修建公共食堂;經過寨民會議形成修建公共食堂決議,寨民以共同出資、共同出力的形式修建公共食堂,用于承辦酒席。寨民協商約定修建公共食堂的建筑材料由寨民共同捐助,即每一戶免費提供3根木材為基礎,木材的粗細進行明確規定,即剝去樹皮后提供1根周長為二尺五寸以上,2根為2尺以上。對于無法提供木材的寨民,以出資800元/根抵扣建筑木材。而修建的人工投入則按照人口計算,以人口年齡20歲-60歲為界限,符合此年齡階段,每人出5個義務工(5天),在外求學的寨民,減少為3個義務工。超出義務工以外的工作量,按照80元/天給寨民發放工資。無法參與修建的寨民,以出資80元抵扣一天的義務工計算。最后,成立寨管委管理公共食堂;經寨民大會選舉產生的寨管委負責公共食堂建設、運營、管理等事務,監督寨民履行合約食堂制度。寨管委審核寨民辦酒事項,不得承辦子女升學、非首次搬遷新居、生日慶典等事宜。管理公共食堂運行,提供置辦酒席用具、聘請服務人員②、環境清理等。甘溪侗寨自發形成的合約食堂制度,充分發揮了基層群眾自治能力,及時糾正了寨民盲目攀比的辦酒風氣,優化了村寨鄉風文明。寨民自發形成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源于寨民共同的需求、共同的利益,激發寨民糾正村寨不良風氣的意識,優化村寨的鄉風文明建設。甘溪侗寨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取得基層社會治理顯著成效,融合了寨民自我發展的意愿,維護了寨民的共同利益,使基層群眾以自我發展為考慮核心,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實施的治理模式,充分體現了基層群眾群體利益共享。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模式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推廣,在基層群眾自發組織的前提下,政府發揮協調作用,形成“合約食堂+”模式,形成具有普遍效應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得到其他地區的借鑒和效仿。

(二)基層社會治理制度納入基層社會自治規范

基層社會治理應當在法律規范下運行,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規范化,為基層治理提供必要的法律規范。哈耶克的秩序生成理論強調了外部秩序相對應的外部規則無法替代內部秩序相對應的內部規則,立法需要充分考慮并采納自發自生的內部規則。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同樣應當充分注重基層社會業已形成的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自治規范。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由全體村(居)民協商一致形成,體現了基層群眾的意愿,規范基層群眾的行為,獲得群眾的廣泛認可?;鶎尤罕娂仁谴逡幟窦s(居民公約)的制定者,也是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監督者,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制定過程民主性、內容可行性、形式可接受性,有力保證了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有效實施?;鶎由鐣卫砣谌氪逡幟窦s(居民公約)內容,體現基層群眾治理意愿,保證基層社會治理制度得到有效運行。

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治理規范體系,經過寨民大會協商通過的《自治合約》明確了村寨置辦酒席名目、規格、形式等。經寨民大會選舉產生的寨管委承擔村寨置辦酒席的審批和監督,甘溪侗寨協商通過并實施的《寨管委紅白喜事工作職責》《“合約食堂”申辦宴席制度》等一系列制度③,形成了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的規范體系。寨民舉辦酒席應當在規范內,依據約定的辦酒流程(圖1),采取事先申報、寨管委審核、舉辦酒席(全體寨民監督)、恢復公共食堂原狀等程序,達到了約束辦酒行為,治理鋪張浪費行為,維護寨民利益的目的。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寨民自我遵守的同時也監督他人履行合約食堂規范,保障寨民的共同利益,維護村寨勤儉節約、互幫互助的良好村寨風氣,促進了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圖1 “合約食堂”辦酒流程圖

(三)基層社會治理體現群體文化認同的引導

群體意識反映了個體之間對共同生活區域形成的共識,體現了個體對群體生活方式、習慣的認同,形成群體文化?;鶎由鐣幕侨罕娀跉v史發展的選擇,融合了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價值觀。群體意識促進個體參與群體活動,“有助于構建群體身份的認同感,從而產生歸屬感并促進溝通與協作?!盵15]在基層社會治理中保持群體文化內容、尊重群體文化、承認群體文化發揮的治理作用,并在治理中有意識地融入群體文化。群體價值觀在治理中得以體現,使基層治理措施體現群眾的發展意愿、觀念價值、生活習慣,群體文化成為基層社會治理措施的組成部分?;鶎尤罕妼⑷后w文化與基層社會治理措施緊密聯系,使外部治理措施內化為自身行為,成為基層群眾的行為“指南”?;鶎由鐣卫泶胧┡c基層群體文化相結合,基層群眾文化價值得以體現,激發基層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實現基層治理效能。

甘溪侗寨具有悠久的侗族文化,寨民之間形成團結一致、和諧相處、互幫互助的群體文化。寨民積極參與村寨建設和發展,完善村寨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寨民生活環境。在面臨經濟發展和外來文化帶來的群體價值危機,樸素、勤儉、和諧的侗族文化受到沖擊。為了維護良好的村寨生活環境,寨民發揮基層自治能力,探索村寨發展的新路徑。甘溪侗寨充分凝聚民意,以寨民自治為基礎,形成合約食堂治理模式。以改善村寨鄉風文明建設為核心的合約食堂治理,融合了侗族樸素、勤儉、互幫互助的傳統文化,采取集中辦酒場所、控制辦酒成本和禮金、保護村寨環境的措施,及時有效遏制了濫辦酒席的行為。寨民合意并自主出資修建公共食堂,承辦村寨酒席,及時解決了分散辦酒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解決經濟壓力和文化沖擊,寨民規范辦酒席行為,辦酒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減輕寨民的經濟負擔。辦酒類型僅限于婚喪嫁娶,避免名目繁多的辦酒造成人力、財力浪費。合約食堂治理模式體現了甘溪侗寨寨民追求樸素的發展期望,以改善居住條件、傳承優秀文化、營造和諧生活環境的意愿,實現可持續的村寨發展道路。

三、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邏輯機理

基層社會治理的內生的動力是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外生動力相對的,基層社會治理需要發揮內生動力和外生動力的合一,形成雙重動力的平衡與銜接。內生動力落腳于基層社會內部形成因素,主體層面以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群眾為核心,以群體價值觀念為指引,實現群體利益?;鶎由鐣卫韮壬鷦恿碓从诨鶎尤罕姽餐男枨?、共同的責任及共同的利益,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的價值追求。

(一)多元主體共治與基層群眾自治的融合與協調的耦合銜接

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組成部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最終將治理措施落腳到基層社會。從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參與的形式分析,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群眾等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盎鶎诱巧鐣栴}的直接回應者”[16],解讀和執行社會治理的理念和任務,承擔促進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企業和社會組織具有專業、技能優勢,通過與政府合作,從網格化管理向網絡化治理的轉變,形成“一員領導”到“多元共治”的轉變[17]?;鶎尤罕娫诨鶎又卫碇芯哂须p重身份,以治理主體身份參與基層治理,表達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同時也成為治理對象,應當遵守治理規則。多元主體參與下的基層治理模式,旨在發揮各主體優勢,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模式,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具備全面性、可行性。不同主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發揮不同的作用,基層政府從宏觀層面提出基層社會治理政策,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向。社會組織發揮專業優勢,以技術、資本、人才等形式,社會組織的有效融入是社會力量發揮效用的基礎,促進落實基層治理的措施[18]?;鶎尤罕娮灾谓M織代表基層群眾整體利益,暢通基層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渠道?;鶎尤罕妼€體利益與整體利益有機結合,直接表達基層群眾意愿,“利益相關是城鄉社區居民參與治理的重要內驅力”[19]。多元主體共治下實現各主體在不同治理層次的作用,以多主體參與豐富治理方式和內容。多元主體共治避免了行政導向治理造成的過度干預或放任不管的極端行為,以不同主體協調銜接機制,有效發揮各個主體的治理優勢。

甘溪侗寨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充分體現多元主體治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耦合與銜接,創新了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合約食堂治理模式是基層群眾為了維護寨民群體利益,由基層群眾自發形成、由下而上的村寨治理模式。在村寨共同體認知基礎上,以改善盲目攀比鄉風、傳承侗族勤儉互助傳統文化為目的的村寨建設新模式,有效地遏制了不良風氣的社會影響。成效顯著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得到基層政府的肯定與支持,采取協商合作方式,優化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形成“合約食堂+”模式,得以推廣到其他地區予以實踐。政府有效參與提升了合約食堂的治理效能,在立足村寨文化的基礎上,提煉出適宜基層社會治理的普遍要素。寨民自發出資修建置辦酒席的公共食堂,以群體監督保障合約食堂治理模式的有效運行。

(二)基層群眾共同需求、共擔責任、共享利益是治理內生動力源

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表現在基層群眾積極、主動、及時、有效參與基層管理事務,治理措施能夠融入基層群體意識。首先,基層群眾形成共同的需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之下,農村的主要矛盾也轉變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20]群眾在需求意識驅動下,采取協商合作方式,將治理意識轉變為治理行為?;鶎尤罕娀诘赜?、歷史、文化的一致性,形成了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傳承民族文化等共同需求。共同需求包含了個體需求內容,反映了基層群眾現實需求。為了滿足共同需求,基層群眾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公共資源,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基層治理措施。其次,基礎群眾責任共擔激發內生動力發揮治理效能,避免責任主體和行為主體分離而弱化治理效果?;鶎尤罕娛腔鶎由鐣卫韮壬鷦恿Φ暮诵囊?基層群眾既以治理主體的身份主動參與基層事務管理,也以受益主體的身份被動成為行為的對象?;鶎尤罕娫诨鶎由鐣卫碇芯哂行袨橹黧w和行為直接對象的雙重身份,治理行為內容直接關系基層群眾利益。而共同責任機制產生了行為主體和行為對象對行為內容的監督,行為主體的自我監督和行為對象的外部監督,能有效地激發基層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最后,利益共享是基層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目的,集體成員身份權使個體享有集體利益,實現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有效融合。在以改善基層群眾生活質量、優化基層群眾生活環境、保障基層群眾傳統文化等為目的的基層社會治理,是追求一種實現集體利益的機制,激活了基層群眾參與治理的意愿,調動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滿足了寨民優化鄉風文明的需求,及時遏制了盲目攀比的不良行為。攀比行為提高了寨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了寨民的生活壓力,阻礙了村寨發展建設。原本互助互利的禮尚往來演變成相互攀比之風,酒席大操大辦、禮金疊加上漲、名目各式各樣。在認清濫辦酒席給寨民造成的嚴重危害的情況下,寨民經過協商合意,采取限制辦酒名目、控制辦酒席成本、集中辦酒場所等措施,避免了村寨鄉風文明進一步遭受破壞。正是基于寨民的集體需求驅動下,促使寨民自發創建了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寨民自發創建并主動參與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共享村寨環境優化、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的治理成效。

(三)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要素的動態性

基層社會治理涉及基層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領域,以構建井然有序的鄉村秩序、可持續性的鄉村發展、和諧互助的鄰里關系?;鶎由鐣卫砭哂羞^程性、可持續性,參與主體、治理措施、治理內容、治理目的具有動態性。激發基層社會內部要素產生治理成效,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持續的動力。首先,參與主體具有動態性;基層群眾及其自治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具有動態性,表達了基層群眾的現實需求。群眾可以親自參與基層治理,也可以以自治組織形式參與,還可以以監督主體的身份參與。其次,參與目的具有動態性;基層群眾參與治理的目的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以一種階段性變化的方式呈現。如治理的目的從改善基本生活條件,上升為提高生活質量,或者物質生活保障變更為精神生活的滿足。這種變化并不是基層群眾的善變,而是階段性目標實現以后的一種前進的表現。再次,參與方式具有動態性;通訊形式多樣,基層群眾參與基層事務的渠道更加廣泛,基層群眾可以采取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及時參與和了解基層治理措施,突破了傳統地域限制阻礙基層群眾參與。

甘溪侗寨形成以改善鄉風為目的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最初僅著眼于對濫辦酒席、污染環境行為的整治,采取修建公共食堂、成立寨管委、約束辦酒席行為的方式。合約食堂的作用也從承辦酒席的單一功能,轉變為承辦酒席與承包經營的雙重作用,在承辦酒席的間隙,將公共食堂承包給個體,由個人體經營餐飲服務,增加寨民集體收益,同時也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在融入政府參與的情形下,更加豐富了治理的內容,公共食堂成為集舉辦酒席、經營餐飲、承辦傳統活動、普法服務場所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場所。以優化鄉風文明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基層治理模式,逐步集合了提升寨民文化素養、加強普法服務宣傳、傳承村寨手工藝等多領域、多形式的村寨發展建設“合約食堂+”模式。寨民利用公共食堂開展傳統文化活動,不僅傳承打糍粑、舞龍、箭術比賽、侗家功夫表演等傳統文化,更進一步增強了寨民對侗族文化的了解,凝聚寨民關系,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從合約食堂治理模式轉變為“合約食堂+”治理模式,體現了甘溪侗寨治理措施、治理方式、治理對象、治理目的變化?;鶎又卫韮热莶皇且怀刹蛔兊?而是需要結合基層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性。

四、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激勵機制

激發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必須明確內生動力的源頭、表現形式,及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為基層社會內生動力產生效用提供持續、必要的原動力。在梳理清晰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表現形式與內在邏輯機理以后,探究激勵內生動力發揮治理效用的源頭要素,需要立足于基層社會特有的環境要求,對歷史積累下的基層社會治理要素進行總結,以提出基層社會適用的治理方式(圖2)?;鶎又卫硪曰鶎尤罕姙楹诵?基層群眾在群體意識支配下,形成治理目標統一性、治理方式可接受性、治理過程全民參與性。在采取集體利益保障的基礎上,治理帶來的長遠利益實現機制,能夠得到基層群眾的認可。

圖2 基層治理內生動力效能形成圖

(一)強化基層群眾共生性受益群體意識

共生性是群體形成和發展中,基于共同地域、共同歷史文化、共同價值追求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生性是內生的必要條件,實現共生才能促使內生得以可持續發展[21]。共生性受益群體意識則是個體與集體之間利益融合,集體利益吸收個體利益,使個體利益通過集體利益得以實現。個體的自我發展與集體的群體發展有機結合,個體能夠參與群體活動實現個人發展?;鶎由鐣卫碇?要發揮內生動力的治理效能,就必須以基層群眾的合法利益為中心,強調基層群眾個體利益與基層社會利益、國家利益相一致。個體是集體中的個體,是國家中的個體,個體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國家的發展應當一致?;鶎尤罕姵浞至私?、認可所屬的群體,并將個人利益與所屬群體利益結合,就能激發群眾參與集體、國家治理活動。甘溪侗寨寨民正是基于村寨群體發展意識的支配下,主動提出并實施了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將控制個人生活成本、提高個人生活水平的利益與村寨鄉風文明建設的目標有機結合,形成自發的內生性治理模式。在有效遏制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基層社會發展風氣的同時,保障了寨民的基本生活。寨民不再為名目繁多的酒席而付出過多的財力和勞動力,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寨民充分認識到個人發展與村寨發展緊密關系,在集體決議下,自發形成了集中辦酒場所、限制辦酒席標準、明確辦酒程序等治理措施,解決濫辦酒席造成的經濟負擔和資源浪費。因此基層群眾的共生性受益群體意識的形成,能夠有效地促使基層群眾采取符合個人和集體發展的治理措施?;鶎尤罕姽采允芤嫒后w意識的形成,主要存在三個影響因素:首先,群眾對集體利益的認識和認可程度;群體價值觀的形成來源于歷史選擇,歷經不同時期的群體需求,形成適宜群體共同利益的價值選擇?;鶎尤罕妼@種群體價值觀的認可,才可能對群體采取的發展措施予以認可。其次,群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平衡與融合;群體利益與個體利益并不一定完全一致,群體利益與個體利益之間存在差異時,并不一定個體利益要服從群體利益,可能出現個體利益對群體利益的抗衡。當群體利益與個體利益之間達到某種平衡,甚至能夠達到一致的情況下,就能凸顯群體意識。在利益的驅動下,群體利益與個人利益融合帶來的群體與個人相互認可,個體不再強調自身的獨特性,而是將個體置身于群體之中,以群體利益代替個體利益。第三,結果追求能夠滿足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追求;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之間實現平衡,并不意味著兩個利益體之間的利益要完全一致,利益最終目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組合實現利益的措施和方式。如甘溪侗寨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很好地詮釋了群體利益與個體利益之間的平衡與融合,群體利益追求實現勤儉節約、互幫互助鄉風文明建設價值追求,以優化基層社會發展環境;寨民追求的個體利益是降低生活成本、優化生活環境、提高收入的目標。雖然群體利益與寨民個體利益追求存在形式差異,但并沒有造成群體利益與個體利益的直接沖突,而是從結果追求體現了一致性,從而激發了寨民積極主動采取基層社會治理的模式。

(二)優化基層群眾有效參與基層治理的條件

基層群眾有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是基層民主的重要內容,能夠充分體現基層群眾意愿和需求,形成基層群眾認可、遵循的治理措施?!坝惺潞蒙塘?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盵22]群眾有效參與基層治理主要體現在參與渠道的暢通性、參與表達的及時性、參與意見得到尊重和反饋,從而實現群眾從形式參與走向實質參與。首先,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多渠道、多形式、多階段;基層社會治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改善基層社會環境?;鶎尤罕娮鳛榛顒咏M織者、決策者,應當充分尊重其參與基層事務管理的意愿,不僅不能因地域、時間、知識水平等為由,拒絕或限制群眾參與,還應當為基層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必要的條件,為基層群眾交流和溝通提供平臺。其次,群眾能夠理性表達意見和看法,并得到有效反饋;在關系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的基層治理過程中,基層群眾不僅有發表意見和看法的權利,更需要對群眾的意愿和表達是否被采納予以說明?;鶎尤罕娪行П磉_意愿是有效參與的前提,群眾有表達的可能、表達的能力,利益表達更加充分、理性。群眾意愿的表達,在于維護自身、集體利益,應當予以尊重和反饋,及時將意見是否采納及其原因告知群眾。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不僅推進基層社會發展,也反映基層民主建設,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鶎尤罕娪行⑴c基層社會治理包括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從內部要素方面培養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意識和能力,強化監督基層治理行為意識?;鶎又卫碇苯邮芤嬷黧w是基層群眾,基層群眾有效參與才能使利益實現最大化。群眾認識到基層社會治理對自身利益的影響,才能更加具有參與的動力。采取專門培訓、普法教育、專題講授等方式,提升群眾的參與能力。甘溪侗寨寨民充分認識到自身生活質量提升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目的相契合,以村寨成員的身份主動參與合約食堂治理,行使管理村寨事務的權利。寨民和政府協作形成的合約食堂+模式,發揮政府的協調組織優勢,協助寨民更有效地實現治理。合約食堂+模式注重寨民行使自我管理權,避免寨民出現政府行為替代基層群眾治理行為的認知誤區。外部因素方面,優化參與渠道、參與形式,建立全過程人民民主參與機制;群眾享有平等的參與機會是基層民主的前提,更多的參與、對話和決策則體現協商民主[23]。為基層群眾提供多元參與渠道,借助于遠程參與、網絡參與等方式,避免地域、時間限制成為參與的阻礙。完善外部因素參與機制,為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措施制定、決策、執行提供必要的條件,為群眾實質參與基層事務管理提供必要保障。

(三)基層社會治理的雙重制度機理的銜接與協調

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機理包括兩個維度,即國家法層面的規范與自治法規。制定和完善國家法層面法律法規,為基層治理提供制度依據,同時也應當重視基層社會自治法規對基層群眾行為的約束。

首先,從國家制定法層面明確基層治理參與主體的責任;國家制定法層面為基層社會治理權力分配的法律依據,是各主體承擔治理責任規范來源。國家制定法應當重視不同主體的權責分配界限,明晰各主體的責任承擔范圍。發揮基層治理內生動力,需要避免政府實施過度干預行為,造成基層治理行政化現象。政府行政治理行為從宏觀層面予以協助和指導,調動區域治理資源、協調治理主體利益、優化治理措施。其次,明確基層自治法規的性質,完善自治法規的內容;明確自治法規與國家制定法的銜接,推進基層社會法治建設的重要途徑[24]?;鶎幼灾畏ㄒ幮纬捎诨鶎由鐣?、凝聚基層群眾意愿,得到基層群眾普遍認可和遵守,具有穩定性和約束力。自治法規并不是國家立法權行使的結果,而是自治主體基于群體利益維護目的制定的行為規范,對基層社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規制力。甘溪侗寨的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在充分尊重寨民意愿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指引作用,積極協調區域發展資源,形成了合約食堂+模式。寨民大會通過《自治合約》④規范村寨管理委員會的形成和職權、建立鄰里互助和諧的鄉風、協商村寨規劃建設、開墾采伐等內容。同時,為了有效推進合約食堂治理模式,制定了《寨管委紅白喜事工作職責》《“合約食堂”申辦宴席制度》等十幾部自治規范③,形成了比較系統和完善的合約食堂治理規范體系。因此,激發基層社會自治內生動力,應當具有完善的制度依據,一方面不斷制定和優化基層治理的法律法規,建立系統的基層治理法律體系;另一方面必須重視自治規范產生發揮的規范效能,尊重基層群眾的風俗習慣?;鶎由鐣卫戆l揮自治與法治的雙重功能,不斷提升和優化基層治理的制度機理。

五、結論與探討

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是基層群眾,深入剖析優化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具體表現形式,尋找各要素之間相互銜接基礎,形成層次清晰、結構有序、要素協調的內生動力作用機制?;鶎由鐣卫韮热萆婕盎鶎由鐣?、經濟、文化等多方面,但集中表現在人民生活[25]。探究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就是從基層群眾生活出發,總結基層群眾業已形成的發展機制,凝練有利于基層社會可持續發展機制。在以基層群眾為核心的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和制度之下,內生動力不僅凸顯基層群眾作為治理主體和被治理主體的雙重身份,也充分認識基層群眾參與基層治理必要性?;鶎又卫韮壬鷦恿Πl揮治理效能并不完全排除外部生動力發揮治理作用,內生動力和外生動力的有效銜接,發揮各要素的優勢,才能進一步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本文基于甘溪侗寨合約食堂治理模式的調查和研究,分析基層社會主力內生動力的各要素及其表現形式,并試圖分析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以進一步探討內生動力產生效能激勵機制。

基層社會已經逐步實現有序、規范、可持續的治理,提升了基層群眾的生活質量、優化了基層鄉風文明。在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構建共建共享共治基層社會過程中,仍需進一步明確內生動力和外生動力產生治理效能的協調銜接機制?;鶎由鐣卫淼膬壬鷦恿屯馍鷦恿M成要素存在差異,不僅需要探究各要素的內容,更需要協調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充分發揮內因、外因的作用?;鶎由鐣卫響敵浞职l揮內生動力的源頭激勵作用,更需要注重外生動力的保障推動作用,以實現雙重作用機制的治理效能。在基層社會治理研究和實踐中,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總結外生動力和內生動力的平衡,探討內生動力和外生動力產生效能協調機制,以促進基層社會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機理。

注釋:

①實地調查過程中收集的村寨寨民講述的口語。

②寨民舉辦酒席期間,聘請寨民承擔置辦酒席工作,寨民基于長期的村寨習俗,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服務人員,寨管委并不支付報酬。

③甘溪侗寨合約食堂相關自治規范:《寨管委紅白喜事工作職責》《“合約食堂”申辦宴席制度》《“合約食堂”操作間管理制度》《“合約食堂”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管理制度》《“合約食堂”食堂衛生檢查制度》《“合約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合約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合約食堂”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管理制度》《“合約食堂”食品采購驗收登記管理制度》《“合約食堂”食品衛生制度》《“合約食堂”食品烹飪加工管理制度》《“合約食堂”食品留樣管理制度》《“合約食堂”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④甘溪侗寨通過寨民大會制定的《自治合約》總共十五條,規定了寨管委的產生和職責,倡導團結和諧鄰里關系,尊老愛幼、贍養老人,置辦酒席標準,禁止燃放鞭炮,維護村寨環境衛生,村寨建設規劃,禁止私自采伐林木、糾紛解決機制。

猜你喜歡
村寨內生合約
植物內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內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潛在應用
“黨建+”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無蚊村寨丁屋嶺
授人以漁 激活脫貧內生動力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的地捫模式探討
合約必守,誰能例外!——對“情勢變更”制度不可寄于過高期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