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前移理念的心理干預對胃癌患者健康信念及心理彈性的影響*

2024-01-12 05:20宗旭芳黨勝春陳金才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胃癌維度量表

宗旭芳 崔 磊 黨勝春 陳金才△

①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健康管理部(鎮江) 212001 E-mail:Doccuilei@163.com ②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 △通信作者 E-mail:453783144@qq.com

胃癌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且死亡率遠高于發達國家[1-2]。胃癌患者在面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這些心理狀態不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影響治療效果[3-4]。因此,對胃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干預是指通過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幫助個體調節情緒,增強信心,改善人際關系,旨在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幫助和關懷,從而解決或緩解其心理問題,提升其應對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一種專業行為[5]。燕美琴等[6]通過對孕婦進行積極心理干預發現,孕婦負性情緒可以獲得有效的轉移和釋放,并有利于產生積極情緒,使孕婦的分娩恐懼感降低,并提升總體幸福感,且有助于人際關系的恢復。曹德冉等[7]對頭頸腫瘤術后放療患者進行積極心理干預后發現,患者身體意象水平和情緒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并能夠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對于胃癌患者而言,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并使其了解自身疾病及治療方法,從而有利于患者配合醫護工作,改善生活方式和習慣,增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8]。

康復前移理念與快速康復理念初衷相似,是指對將康復的具體工作分布于患者病程的各個時期(入院、術前、術后以及康復期),是一種連續性的、預見性的康復理念[9]。肖虹[10]等基于康復前移理念,對喉癌行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進行吞咽康復訓練發現,該模式有利于縮短水平半喉切除術后患者經口進食時間,增加進食舒適度,改善生活質量。王慧[11]基于康復前移理念,為塵肺并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制定早期康復方案,發現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營養狀況,提高運動耐量和生活質量,減少急性加重發生率。上述研究表明,康復前移理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降低并發癥和醫療費用。研究表明,傳統的心理護理干預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護理效果,但用于癌癥患者中效果受限,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單純的心理護理將改善患者不良心境狀態作為護理重點,而忽略了癌癥疾病本身;而康復前移理念更側重于患者身體機能、疾病康復方面,二者相結合能夠同時滿足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討康復前移理念的心理干預對胃癌患者心理、行為及胃腸道功能的影響,以期為加速胃癌患者的康復進程提供新的思路。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某院接受手術治療的300例胃癌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各150例患者。對照組男92例、女58例,年齡45~75(60.33±9.25)歲;觀察組男88例、女62例,年齡43~75(59.27±9.06)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P>0.05)。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符合胃癌診斷標準,經病理組織學確認;②首次接受治療,符合胃癌根治術指征及麻醉指征;③意識清醒,可獨立配合完成問卷調查;④臨床資料完整;⑤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嚴重軀體性疾病;③合并嚴重精神類疾病;④合并代謝類疾病;⑤合并其他類型消化道疾病;⑥合并免疫系統疾病;⑦合并血液系統疾病;⑧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 ①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相關注意事項;②術中、術后檢測患者血壓、血氧、心率等生命體征;③術后給與并發癥防護及用藥指導,囑患者定期復查。

1.2.2 觀察組(康復前移理念的心理護理干預) (1)診斷期:①目標:讓患者表達對病癥的想法和擔心,消除焦慮情緒。②方法:a.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傾聽和支持性談話,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需求;b.護理人員溫和而詳細地解釋接下來的檢查流程,回答患者的相關問題;c.在等待檢查結果期間,患者家屬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2)確診期:①目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知識水平,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②方法:a.護理人員通過播放宣傳品,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進行科普教育;b.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共同傾聽患者對疾病的恐懼、絕望等負面情緒,給予支持和鼓勵;c.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鼓勵,介紹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提高其應對疾病的自我效能感。

(3)圍手術期:①目標:減輕患者對手術的焦慮和恐懼,提高患者對手術的合作性和滿意度,促進手術后的康復。②方法:a.術前評估:由護理人員進行病史問診,并耐心傾聽患者表達的對手術的擔心、焦慮或恐懼,對存在誤解的疾病知識進行糾正;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包括深呼吸、播放舒緩音樂等,幫助其減輕焦慮;b.手術當日陪伴:由患者家屬安撫患者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再次解釋術前準備、入室步驟等,并于手術室內持續進行支持性談話,使患者感到被重視;c.術后指導:醫師查房時,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疼痛感受以及情緒變化;傾聽患者對手術的詳細反饋,對患者的不適給予支持;詳細解釋術后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疾病認知;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引導患者表達負面情緒,進行積極的情緒疏導。

(4)康復期:①目標: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②方法:a.康復指導: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健康飲食、適當運動的重要性;提前錄制由護理人員示范的正確康復鍛煉方法的視頻,并在病房內播放;醫師在查房時,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并輔助其設置鍛煉目標,由家屬負責監督和鼓勵患者完成目標,建立成功體驗;由家屬向醫護人員積極反饋患者在康復訓練中的進步,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鼓勵;b.出院指導:出院前,醫護人員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相關問題,醫師為患者開具相關藥物,告知患者用藥方式、復診時間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建立線上交流群,邀請患者及1名家屬加入;c.家庭支持: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進行培訓,包括如何輔助患者適度活動(步行、做簡單家務)、家屬保持良好情緒的重要性、叮囑家屬按時給藥、督促患者定期復診;d.后期隨訪:患者入院復診時,醫師詢問患者身體狀況、康復情況;護理人員傾聽患者的不適感受,給予情感支持,給予患者積極的鼓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1.3 觀察指標

1.3.1 健康信念 采用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Champion 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CHBMS)評估,該量表包含感知到易感性、嚴重性、障礙、益處以及自我效能、維護健康動機共計6個維度,各維度依次包含5個、7個、6個、6個、5個及7個條目,共計36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完全同意”分別賦值“1分”、“2分”、“3分”、“4分”、“5分”,分數越高表示該維度下的健康信念越強。

1.3.2 健康行為 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Ⅱ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II scale,HPLP-II)評估,該量表包含人際關系、運動鍛煉、自我實現、壓力管理、健康責任及營養共計6個維度,各維度依次包含5個、8個、5個、5個、11個及6個條目,共計4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從不”、“偶爾”、“經?!?、“總是”分別賦值“1分”、“2分”、“3分”、“4分”,分數越高表示該維度下的健康行為水平越高。

1.3.3 心理彈性 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評估,該量表包含堅韌、自強及樂觀共計3個維度,各維度依次包含13個、8個及4個條目,共計25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從不”、“很少”、“有時”、“經?!?、“總是”分別賦值“0分”、“1分”、“2分”、“3分”、“4分”,分數越高表示該維度下的心理彈性越強。

1.3.4 胃腸道功能 包括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進食時間及首次排便時間。

1.4 統計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信念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CHBMS量表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干預后,兩組患者CHBMS量表中感知到易感性、嚴重性、障礙、益處以及自我效能、維護健康動機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CHBMS量表評分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HPLP-II量表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干預后,兩組患者HPLP-II量表中人際關系、運動鍛煉、自我實現、壓力管理、健康責任及營養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PLP-II量表評分比較

2.3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彈性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CD-RISC量表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干預后,兩組患者CD-RISC量表中堅韌、自強、樂觀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CD-RISC量表評分比較

2.4 兩組干預前后胃腸功能比較

觀察組患者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進食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3 討 論

胃癌根治術是臨床治療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該術式創口較大且伴隨多種并發癥,恢復過程十分緩慢,且胃癌患者術后仍要進行長時間的放化療,因此大部分患者均會出現一定程度心理障礙,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術后恢復情況[12-13]。因此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來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心理障礙也是治療的重要步驟[14-16]??祻颓耙评砟钍侵笇⑿g后康復治療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前預測,前移到術前及術后相關時機完成,以促進患者恢復健康,改善其就醫體驗[17-18]?;诳祻颓耙评砟畹念A見性心理護理干預,是指通過術前宣教,使患者了解術后并發癥、治療副作用等術后反應,使其做好積極應對的準備;術后告知患者積極治療的作用,以及應對并發癥的方法,增強患者的治療與康復信心,使患者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后續治療,主動參與到護理活動中[19]。

本研究中,觀察組CHBMS量表、HPLP-II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患者健康信念、健康行為更優。分析原因為:基于康復前移理念的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及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的認知,明確對疾病對自身影響,消除對檢查和治療的誤解和恐懼,增強繼續治療及康復的信心;并通過對患者進行放松訓練、情緒管理、社會支持等方法,消除或減少負面情緒,激發患者的內在動機,培養自己的健康習慣和行為,從提升自我角度,積極應對困難。本研究中,觀察組CD-RISC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患者心理彈性更強。分析原因為:基于康復前移理念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認識和改變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維方式、教授患者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對負面事件和情緒進行合理和有益的解釋,找到事件的意義和價值、培養患者有效的問題解決能力并促進家庭和諧溝通,以此提高患者的心理彈性。C Calderón等[20]的研究發現。胃癌及腸癌患者在輔助化療之前即出現多種心理問題,且胃癌患者更為嚴重,并表現出更多的絕望、焦慮和認知回避等情緒。而本研究將康復前移理念與心理護理干預相結合,在治療初甚至治療前即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更有效的對患者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何雯等[21]對胃癌根治術后患者調查發現,治療過程中對關鍵節點進行持續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相應的鼓勵和安慰,可以恢復患者的自尊、自信,進而促使心理與生理處于最佳狀態。高潔等[22]對早期胃癌患者的研究中發現,基于堅強概念的心理干預可以引導患者養成解決問題的主動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治療,增強其對治療時產生困境的忍耐力,從而減輕心理痛苦。徐文博等[23]發現,相較常規護理,康復前移模式能更好改善大腸癌行造口術患者的心理狀態,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和生存質量。上述研究與本文結論基本一致。

此外,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進程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為:康復前移理念通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患者焦慮和抑郁情況減輕,應激激素的分泌減少,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降低,促進胃腸道血流灌注和平滑肌松弛,有利于腸道蠕動和吸收的恢復。Y Wang等[24]發現接受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加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促進其術后腸功能恢復,且焦慮及抑郁情緒得到了有效緩解。李波等[25]對全喉切除術患者采用康復前移式護理模式發現,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提升,提高其語音重建的效果,促進了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基于康復前移理念的心理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胃癌患者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提升心理彈性,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

猜你喜歡
胃癌維度量表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PM2.5健康風險度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