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性:后期刊物與創造社“左轉”的完成*

2024-01-13 05:23陳紅旗
郭沫若學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革命文學左轉月刊

陳紅旗

(海南大學 人文學院,海南 ???570228)

1927 年底,李一氓、陽翰笙從大革命前線回到上海,與剛剛從日本歸國的馮乃超、李初梨、朱鏡我、彭康等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加上創造社元老郭沫若和成仿吾,他們不僅構成了后期創造社的主體,還完成了對創造社的全方位“改造”,令創造社徹底成為反動軍閥和國民黨當局痛恨的一個左翼文藝團體。而1928 年初《文化批判》的創刊和《創造月刊》宣稱“新的開場”①獨清:《新的開場》,《創造月刊》第2 卷第1 期,1928 年8 月10 日。,意味著創造社的發展進入其生命歷程的最后階段,更意味著創造社“左轉”路標的設定,即:“急切地要求創造社緊跟世界革命潮流,轉換方向,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倡導無產階級文學?!雹邳S淳浩:《創造社:別求新聲于異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年,第111 頁。創造社的“左轉”有其必然性,除了源于其自身內在的革命性、力圖將“文學革命”推向“革命文學”新階段的文學訴求,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啟蒙運動”的目標和運用唯物辯證法對過往文化意識形態進行“全部的批判”的主觀意愿之外,還源于日本和俄蘇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啟發以及1927 年國民黨發動多場反革命政變的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在創造社“左轉”的過程中,其后期刊物既標識了這些重要的歷史印痕,更起到了決定性的助推作用。

一、“建構”新的革命文藝理論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之后,左翼文藝界意識到了自身與資產階級及其代言人在提倡革命時的重大區別。在探究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時,以創造社為代表的左翼文藝團體意識到革命理論方向偏離和缺失是造成大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這種背景下,左翼文藝界明確宣示了對無產階級文藝和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倡導。為此,成仿吾才在《文化批判》創刊號的“祝詞”中強調《文化批判》“將貢獻全部的革命的理論”①成仿吾:《祝詞》,《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1-2 頁。何大白:《文壇的五月——文藝時評》,《創造月刊》1928 年8 月10 日,第2 卷第1 期,第105-110 頁。,以便為革命戰線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提供理論的“武器”和“指引”。這里,成仿吾所強調的“革命的理論”,既指向社會革命和階級革命理論,也指向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理論。與此同時,以創造社為代表的革命文藝團體“左轉”的重要標志還包括對他們認定的反動或錯誤的革命文藝理論進行批判和祛蔽。

以《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為代表的創造社后期刊物不僅為創造社的“方向轉換”提供了重要平臺,還因為它們巨大的影響力令創造社在與太陽社爭奪“革命文學的領導權”時獲得了壓倒性優勢。也是在這一過程中,創造社率先提出了“在轉換期的中國怎樣建設革命藝術的理論”這一左翼文學的根本性問題。馮乃超的做法是批評胡適、葉圣陶、魯迅、郁達夫、張資平的“保守”、托爾斯泰的“矛盾”和高揚郭沫若的“革命”,以此宣告了小資產階級文學的“沒落”、資產階級文學的“反動”和“謬誤”②馮乃超:《藝術與社會生活》,《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4-12 頁。,進而暗示創造社所建設的革命文藝的“興起”具有歷史必然性和革命現代性。與馮乃超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相比,郭沫若、成仿吾和李初梨明確給出了建設“革命文學”的理路。郭沫若早在1926 年《創造月刊》上發表的《革命與文學》一文中就號召青年“趕快把時代的精神提著”,努力成為一個“革命的文學家”,不要成為“時代的落伍者”,不要迷戀絕對的個體自由和“浪漫的精神”,要把自己的生活“堅實起來”,要認定文藝的主潮,要建構和書寫“表同情于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的文學”,而要成為無產階級文學作者的路徑就是到“兵間”“民間”“工廠間”和“革命的漩渦”中去。③郭沫若:《革命與文學》,《創造月刊》1926 年5 月16 日,第1 卷第3 期,第11 頁。成仿吾順延郭沫若的思路,明確要求進步思想文藝界要與五四文學“斷裂”,要從“文學革命”轉向“革命文學”,要努力獲得“辯證法的唯物論”和把握“唯物的辯證法的方法”,克服自身的“小資產階級的根性”,驅逐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在大眾中的“流毒與影響”,走向以“農工大眾”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隊伍。④成仿吾:《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創造月刊》1928 年2 月1 日,第1 卷第9 期,第7 頁。李初梨強調了文藝宣傳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批評了五四文學革命以來以周作人為代表的趣味文學家“蒙蔽一切社會惡”和“麻醉青年”的錯誤思想,明示了“文學革命”歷史意義的有限性,指出了“新興的革命文學”的必然性:“革命文學,不要誰的主張,更不是誰的獨斷,由歷史的內在的發展——連絡,它應當而且必然地是無產階級文學?!蓖瑫r,他還提出了無產階級文學的作家和形式問題,認為無產階級文學作家不一定出自無產階級,最關鍵的是作者要寫出把握無產階級世界觀、“獲得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和具有“無產階級文學的形式”(包括諷刺、暴露、鼓動、教導四種形態)的文學作品。⑤李初梨:《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文化批判》1928 年2 月15 日,第2 號,第5-20 頁。通過梳理創造社后期刊物可知,創造社是有自覺意識和行動策略的,那就是通過《創造月刊》《流沙》《文化批判》等,一方面創作無產階級文學,另一方面建構新的革命文藝理論——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從而表明了立場、態度和實現了“方向轉換”。

“方向轉換”中的《創造月刊》與《文化批判》《流沙》等創造社后期刊物一起,通過倡行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理論,宣示了自身的歷史使命,開創了新的文藝理論和批評傳統。成仿吾在《文化批判》創刊的“祝詞”中明確告訴讀者,創造社轉向后將從事資本主義社會的“合理的批判”,將通過“文化批判”來解答“我們‘干什么’的問題”,并指導“我們從那里干起”。⑥成仿吾:《祝詞》,《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1-2 頁。何大白以“文藝時評”的形式呈現了創造社的文壇“霸氣”,他認為“凡建設一種新的文學,必須由理論與實踐雙方下手”,而在新文學建設初期,“比較作品行動,理論斗爭更為緊要”,因此在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發展之初,科學的文藝理論建構是最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提供“適合時代的指導原理”,還能夠實行“破壞與建設同時作用的批判”,且這種批判是“文藝戰線的前鋒”,為此,他要求革命文學家“覺悟起來”,去翻譯和介紹“無產派的文藝理論”①成仿吾:《祝詞》,《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1-2 頁。何大白:《文壇的五月——文藝時評》,《創造月刊》1928 年8 月10 日,第2 卷第1 期,第105-110 頁。?;谶@種理論和思路,孔另境認為新文學的歷史任務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那就是建設“多數文學”,而一切以文學為趣味的“任情的欣賞的見解都已經死去了”,文學的重大使命已經因為日趨激烈的社會斗爭和“急轉激變”的政治發生了分化,文學不僅來到新的發展階段,還產生了新的角色:“它跟政治一般地已到歷史任務的爆發期,它已不是文人舞文弄墨的工具,而是急迫的劇烈的政治煽動者;它已不是貴族式的中等階級的專有品,而是大多數被壓迫的勞苦群眾情緒的傳達者了?!雹诹砭常骸段膶W的歷史任務——建設多數文學》,《文化批判》1928 年4 月15 日,第4 號,第131 頁。依據這種文藝理論的指導,黃藥眠認為“非個人主義的文學”——“集體化的文藝”,不僅要攻擊現代社會制度和批評人生,“還要努力指出我們應走的方向”和“表現出生之可能”③黃藥眠:《非個人主義的文學》,《流沙》1928 年3 月15 日,第1 期,第26 頁。;忻啟介則依此認為,無產階級藝術有“為無產階級解放的宣傳煽動的效果”,且這種宣傳煽動的效果越大其藝術價值越高,因此無產階級藝術與有產階級藝術完全不同,前者不是“趣味的東西”,是可以促使和推動人們“從生活的認識到實踐行動革命去”④忻啟介:《無產階級藝術論》,《流沙》1928 年5 月1 日,第4 期,第99 頁。的一種新的藝術形態。至此,創造社順應和呼應了20 世紀20 年代中國社會強烈的革命情緒和建構新的革命文學、革命文化與革命文藝理論的訴求,又通過宣示自身的無產階級立場和意識,彰顯了他們與資產階級知識階層的區別和矛盾,并在革“舊”立“新”的過程中開創了革命文藝理論建構的新篇章。

二、系統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由于后期創造社成員重心轉向宣傳馬克思主義,所以《文化批判》《流沙》《思想》《日出》《新興文化》《新思潮》等創造社后期刊物所擔負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系統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這種選擇并非偶然。一方面,作為一個革命文化團體,創造社曾備受舊中國腐朽勢力和新舊軍閥的壓迫,所以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意識,這使得創造社很容易將自己的文學活動與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論結合起來;另一方面,他們在日本留學過程中,發現馬克思主義要比其他理論能夠更有效地解決中國問題,尤其是在潘漢年、李一氓、陽翰笙、朱鏡我、彭康、李初梨、馮乃超等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后,他們提倡馬克思主義就變得更加自覺。

在創造社成員中,郭沫若是最早接觸并認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元老。1924 年他翻譯河上肇的《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一書后宣揚:“我現在成了個徹底的馬克斯主義的信徒了!馬克斯主義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唯一的寶筏。物質是精神之母,物質文明之高度的發展和平均的分配終是新的精神文明的胎盤。芳塢喲,我們生在這個過渡時代的人是只能做個產婆的事業的?!雹莨簦骸豆馒櫋?,《創造月刊》1926 年4 月16 日,第1 卷第2 期,第129 頁。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并不是簡單接受河上肇的思想,因為后者是在1928 年前后才真正信奉馬克思主義的⑥[日]河上肇:《河上肇自傳》上卷,儲元熹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年,第126 頁。。郭沫若是依據蘇俄革命成功經驗和列寧理論,并通過對河上肇早期學說的揚棄和“北伐戰爭的淬礪”⑦李斌:《河上肇早期學說、蘇俄道路與郭沫若的思想轉變》,《文學評論》2017 年第6 期,第116 頁。才完成向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轉變的。1926年,他在《文藝家的覺悟》中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侵略對中國的傷害:“全世界的資本家把他們自己的本國快要榨取干凈了,不得不來榨取我們,每年每年把我們的金錢榨取二萬萬海關兩去,而且他們把他們的機器工業品(運)來同時又把我們舊有的手工業破壞了,于是民窮了,業失了,平地添出了無數的游民了,而在這個食盡財空的圈子里面又不能不爭起糊口的資料來,于是才發生出無數循環不已的內爭?!雹嗄簦骸段乃嚰业挠X悟》,《洪水》1926 年5 月1 日,第2 卷第16 期,第136-137 頁。他認為:“社會的健康狀態,在我們所能思議及的,怕只有在社會主義的制度之下才能顯現。社會主義的標幟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我們在那時候沒有生活的憂悶,我們的生活社會能為我們保障,社會的生產力可以聽我們自由取得應分的需要,而我們個人和萬眾一樣對于社會亦得各盡其力所能而成就個人的全面的發展?!雹崮簦骸睹つc炎與資本主義》,《洪水》1925 年10 月1 日,第1 卷第2 期,第31 頁。他在《文化批判》上發表論文強調,文藝青年須先轉換方向去當“留聲機器”,其路徑是:“第一,他是接觸了悲慘社會,獲得了寧犧牲自己的個性與自由為大眾人請命的新觀念;第二,他克服了小有產者的意識,覺得在資本制度之下尊重個性景仰自由的思想是僭妄;第三,他獲得了新的觀念,便向新思想新文藝新的實踐方面出發去了?!雹冫溈税海骸读袈暀C器的回音——文藝青年應取的態度的考察》,《文化批判》1928 年3 月15 日,第3 號,第11 頁。同時,文藝青年應該去做“革命斗士”。進而言之,在郭沫若看來,文藝不僅要為無產階級革命服務,還應當反映被壓迫者的心聲和呼聲,且文藝工作者只有將文藝工作融入到工農兵群眾之中才能獲得無產階級意識。這就彰顯了郭沫若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自覺意識。

由于從創造社元老到“小伙計”再到后期的“新銳斗士”都積極接受和運用馬列主義原理,所以創造社后期刊物對馬列主義學說的譯介和宣傳是非常自覺和突出的,其中尤以《文化批判》最為顯著,它將馬列主義視為“純正的思想與學說”,“加以通俗化”后進行了介紹②編者:《編輯初記》,《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103 頁。。彭康在《哲學底任務是什么?》中介紹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③彭康:《哲學底任務是什么?》,《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20-24 頁。在《科學與人生觀——近幾年來中國思想界底總結算》中提出了運用唯物辯證法解決“一切緊迫的問題”的主張;④彭康:《科學與人生觀——近幾年來中國思想界底總結算》,《文化批判》1928 年2 月15 日,第2 號,第22-47 頁。在《思維與存在——辯證法的唯物論》中,他認為“物質是一切底根源,精神為物質底產物”,批評了唯心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并強調“思維與存在因實踐得到辯證法的統一”⑤彭康:《思維與存在——辯證法的唯物論》,《文化批判》1928 年3 月15 日,第3 號,第14、27 頁。。他還在《唯物史觀的構成過程》中介紹了唯物史觀的發生原由,認為唯物史觀是辯證法的唯物論的具體表現。⑥彭康:《唯物史觀的構成過程》,《文化批判》約1928 年5 月,第5 號,第16 頁。朱磐在《理論與實踐》中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論:社會存在同時也是階級存在,“這個階級的存在,就是人底一切的心理作用的基礎,就是一切的思維,觀念形態底下部構造”;“生活,實踐為認識理論所當考察的基本的視角。而此理論,劈頭地就該放逐哲學上的無際涯的空論,而進入唯物論”;世界是流動變化的;實踐才是“最后的批判者”。⑦朱磐:《理論與實踐》,《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25-33 頁。朱鏡我在《科學的社會觀》中認為應該信奉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堅持“理論與實踐底辯證法的統一”;社會構成的真正基石實為“社會底經濟的構造”,而后者是決定社會歷史的真實的基礎;⑧朱鏡我:《科學的社會觀》,《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35-52 頁。他還介紹了階級的概念、階級發生的原因及條件、階級與生產的關系、階級與身份的區別和階級的命運問題。⑨朱鏡我:《科學的社會觀(續)》,《文化批判》1928 年2 月15 日,第2 號,第48-71 頁。在《滿蒙侵略底社會的根據》中,他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探究了日寇侵略滿蒙的原因,即日本國內“階級對立的尖銳化”⑩朱鏡我:《滿蒙侵略底社會的根據》,《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77 頁。;在《政治一般的社會的基礎——國家底起源及死滅》中,他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介紹了國家的起源、變革和死滅問題11朱鏡我:《政治一般的社會的基礎——國家底起源及死滅》,《文化批判》1928 年3 月15 日,第3 號,第51-69 頁。。在《關于精神的生產底一考察》中,他批評了資產階級的“感傷的道德觀念,欺瞞的人道思想”和虛偽的“惡宣傳”,認為思維受社會生產關系的制約,跟著它變化而變化,“一切的階級都從自己的物質的根基及照應于此的社會的關系去創造及形成此種種的上部構造”12朱鏡我:《關于精神的生產底一考察》,《文化批判》1928 年4 月15 日,第4 號,第28 頁。。他還在《德??死髡摗分薪榻B了民主與階級、民主的歷史形態、民主的真象、民主的意義、民主的死滅等問題。13朱鏡我:《德??死髡摗?,《文化批判》約1928 年5 月,第5 號,第17-30 頁。李鐵聲在《宗教批判》中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觀點。14李鐵聲:《宗教批判》,《文化批判》1928 年1 月15 日,創刊號,第57、68 頁。在《目的性與因果性》中運用辯證唯物論批評了唯心論、不可知論、非決定論的錯誤,認為應該“拒絕目的論”和“主張決定論”15李鐵聲:《目的性與因果性》,《文化批判》1928 年2 月15 日,第2 號,第82 頁。,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洪濤在《什么是“辯證法的唯物論”?》中認為只有依據辯證法的唯物論才能達到“理解自然界和人間社會的正確的思考方法;也才可以理解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之必然的發展”①洪濤:《什么是“辯證法的唯物論”?》,《文化批判》1928 年4 月15 日,第4 號,第100 頁。。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批判》的“新辭源”中,編者介紹了一系列關涉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關鍵詞,如唯物辯證法、奧伏赫變(揚棄)、布爾喬亞汜(資產階級)、普羅列搭利亞特(無產階級)、意德沃羅基(意識形態)、帝國主義、原始共產制、生產力、托辣斯(Trust,即托拉斯)等等。對這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常用術語的名詞解釋,無疑有利于讀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消解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宣傳效力。

與專注于理論建構和譯介的《文化批判》相比,《洪水》《創造月刊》《流沙》和《日出》更注重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但也刊載了一些關涉馬克思主義者生平或理論的文章。在《馬克思社會階級觀簡說》中,毛尹若介紹了馬克思從經濟角度認識階級問題的觀點②毛尹若:《馬克思社會階級觀簡說》,《洪水》1927 年3 月1 日,第3 卷第28 期,第160 頁。。在《十月革命與俄羅斯文學》中,蔣光慈介紹了馬列主義哲學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俄羅斯文學尤其是俄羅斯詩歌的深遠影響。③蔣光慈:《十月革命與俄羅斯文學》,連載于《創造月刊》第1 卷第2-4 期,第7 期,第8 期。在《革命戲劇家梅葉荷特的足跡》中,馮乃超認為其“巨人的足跡”對于俄國戲劇界克服資產階級意識和建設左翼戲劇新技巧有著許多“偉大的貢獻”④馮乃超:《革命戲劇家梅葉荷特的足跡》,《創造月刊》1928 年10 月10 日,第2 卷第3 期,第71 頁。。沈起予在《H.Barbusse 之思想及其文藝》中介紹了巴比塞與羅曼·羅蘭的論爭及其文藝創作情況,認為巴比塞并不是一個“戰斗的唯物論者”,但還是有著比一般文藝思想家的進步之處。⑤沈起予:《H.Barbusse 之思想及其文藝》,《創造月刊》1929 年1 月10 日,第2 卷第6 期,第210 頁。李一氓的《唯物史觀原文》譯介了唯物史觀的一些重要觀點,如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與現存的生產關系產生矛盾,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所有的上層建筑也都會發生或緩或急的“潰變”等⑥[作者不詳],李一氓譯:《唯物史觀原文》,《流沙》1928 年5 月1 日,第4 期,第54 頁。。振清、唐仁的《社會運動家及社會思想家》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倍倍爾(August Bebel)、里布克奈西(William Liebknecht)、斯大林、托洛斯基的生平情況。⑦振清,唐仁:《社會運動家及社會思想家》,《流沙》1928 年5 月1 日,第4 期,第58-71 頁。李一氓的《價值之一般》介紹了馬克思的部分價值學說,尤其是剩余價值說;⑧李一氓:《價值之一般》,《流沙》1928 年5 月1 日,第4 期,第90-97 頁?!墩沃贫群喺f》介紹了政治制度的起源以及無產階級專政后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則政治制度也將隨之消亡的馬克思主義觀點。⑨李一氓:《政治制度簡說》,《流沙》1928 年5 月30 日,第6 期,第4-13 頁。華漢在《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革》中,運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和存在決定意識的理論,探討了社會結構各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變革的必然性。⑩華漢:《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革》,《日出》1928 年11 月5 日,第1 期,第2-5 頁。李一氓在《“拖住”——Upton Sinclair傳》中,介紹了辛克萊爾的生平和著作情況,認為他并未獲得真正的無產階級意識,仍保留著其“智識階級的小有產者的意識”11李一氓:《“拖住”Upton Sinclair 傳》,《流沙》1928 年4 月15 日,第3 期,第14 頁。。這些介紹有利于讀者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情況,也有利于讀者根據相關理論來觀照中國或世界的社會和文藝問題。

與此同時,創造社后期刊物還非常注重刊載對馬克思主義原著或其他相關文章的譯介。比如在《文化批判》上,馮乃超譯介了Upton Sinclair 的《拜金藝術——藝術之經濟學的研究》,文章主張“一切的藝術是宣傳。普遍地,不可避免地它是宣傳;有時是無意識的,大底是故意的宣傳?!?2[美]Upton Sinclair:《拜金藝術——藝術之經濟學的研究》,馮乃超譯,《文化批判》1928 年2 月15 日,第2 號,第86-87 頁。李初梨翻譯了巴比塞的《告反軍國主義的青年》13[法]巴比塞:《告反軍國主義的青年》,李初梨譯,《文化批判》1928 年2 月15 日,第2 號,第93-94 頁。;翻譯了德博林的《唯物辯證法精要》14[蘇]德博林:《唯物辯證法精要》,李初黎(梨)譯,《文化批判》約1928 年5 月,第5 號,第80 頁。。李鐵聲翻譯了《Therorie des historischen Materlalismus》的第三章《辯證法的唯物論》15參見李鐵聲譯:《辯證法的唯物論》,載于《文化批判》1928 年3 月15 日,第3 號。李鐵聲譯:《辯證法的唯物論(續前)》,載于《文化批判》1928 年,第4 號,第5 號。等觀點。馬公越翻譯了《國際政治的最近形勢》①參見馬公越譯:《國際政治的最近形勢》,《文化批判》1928 年3 月15 日,第3 號,馬公越譯:《國際政治的最近形勢(續前)》,《文化批判》1928 年4 月15 日,第4 號,《文化批判》1928 年5 月,第5 號。。在《創造月刊》上,嘉生翻譯了倭羅夫斯奇的《高爾基論》②[俄]倭羅夫斯奇:《高爾基論》,嘉生譯,《創造月刊》1928 年8 月10 日,第2 卷第1 期,第120-121 頁。;翻譯了伊理支的《托爾斯泰——俄羅斯革命的明鏡》③[俄]伊理支:《托爾斯泰——俄羅斯革命的明鏡》,嘉生譯,《創造月刊》1928 年10 月10 日,第2 卷第3 期,第85 頁。。李初梨翻譯了塞拉菲羅維奇的《高爾基是同我們一道的嗎》④[俄]塞拉菲羅維奇:《高爾基是同我們一道的嗎》,李初梨譯,《創造月刊》1928 年8 月10 日,第2 卷第1 期,第130 頁。;傅克興翻譯了魏特和格的《資產階級底小丑——蕭伯訥》⑤[德]魏特和格:《資產階級底小丑——蕭伯訥》,克興譯,《創造月刊》1928 年10 月10 日,第2 卷 第3 期,第94 頁。。朱鏡我翻譯了傅利采的《繪畫底馬克思主義的考察》⑥[俄]傅利采:《繪畫底馬克思主義的考察》,朱鏡我譯,《創造月刊》1928 年12 月10 日,第2 卷第5 期,第142 頁。;他還翻譯了A.Lunatcharsky 的《關于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底任務之大綱》⑦[蘇]A.Lunatcharsky:《關于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底任務之大綱》,朱鏡我譯,《創造月刊》1929年1月10日,第2卷第6期,第237-242 頁。。在《畸形》上,邱韻鐸翻譯了辛克萊爾的《肥皂箱——美國新詩人底介紹》,文章介紹了一些美國新詩人的思想和創作情況⑧[美]辛克萊爾:《肥皂箱——美國新詩人底介紹》,邱韻鐸譯,《畸形》1928 年5 月15 日-6 月15 日,第1、2 號。;成紹宗翻譯了巴比塞的《文學家與烏托邦》⑨[法]巴比塞:《文學家與烏托邦》,成紹宗譯,《畸形》1928 年5 月15 日,第1 號。,文章探討了文學家與烏托邦之間的關系。在《流沙》上,邱韻鐸翻譯了《我怎樣成為個社會主義者——賈克·倫敦Jack London 的自述》,作者自述了他從一名個人主義者轉換為社會主義者的過程⑩[美]Jack London:《我怎樣成為個社會主義者——賈克·倫敦Jack London 的自述》,邱韻鐸譯,《流沙》1928 年4 月15 日,第3 期,第21-22 頁。;李一氓翻譯了Riazanov 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淵源》,作者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淵源來自英國的政治經濟學、法國的唯物論和以康德、恩格爾、費爾巴哈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11[蘇]Riazanov:《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淵源》,李一氓譯,《流沙》1928 年5 月15 日,第5 期,第1-18 頁。在《思想》上,李鐵聲翻譯了馬克思的《〈哲學底貧困〉底拔萃——馬克思的方法底形成》,馬克思批駁了蒲魯東《貧困的哲學》的一些觀點,探究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唯物辯證法與唯物史觀的形成等問題12[德]馬克思:《〈哲學底貧困〉底拔萃——馬克思的方法底形成》,李鐵聲譯,《思想》1928 年9 月15 日-10 月15 日,第2、3 期。;馮乃超翻譯了Maksimow 的《藝術社會學的學術會議的報告》,介紹了該會議上探討的學術問題和關于馬克思主義藝術知識的研究方法等13[俄]Maksimow:《藝術社會學的學術會議的報告》,馮乃超譯,《思想》1928 年10 月15 日,第3 期。。在《日出》上,李初梨翻譯了史威特羅夫和伯爾德尼羅夫的《政治經濟講話》,介紹了一些經濟學術語及其概念內涵,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剝削無產階級的手段等現象。14[蘇]史威特羅夫和伯爾德尼羅夫:《政治經濟講話》,李初梨譯,《日出》1928 年11 月5 日-25 日,第1、3 期。在《新思潮》上,孔德翻譯了巴比塞的《蘇聯與和平》,作者介紹了蘇聯在1917-1927 年間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15[法]巴比塞:《蘇聯與和平》,孔德譯,《新思潮》1929 年12 月15 日,第2、3 期合刊。;谷蔭翻譯了伊里奇的《工人政黨土地政綱的修正》,介紹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關于修正俄國土地政綱的草案的情況16[蘇]伊里奇:《工人政黨土地政綱的修正》,谷蔭譯,《新思潮》1930 年5 月15 日,第6 期。,等等。

透過上述論述可知,創造社后期刊物非常注重譯介馬克思主義原理及相關論文和著作,注重介紹世界范圍內諸多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生平和社會活動,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分析和解決中國社會、歷史、文化和文學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創造社是中國最積極和較早譯介馬克思主義原理與相關著作的現代社團,尤其是創造社后期刊物,它們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擴大影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三、積極倡導和刊載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后期創造社以刊物為介體,積極倡導和刊載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926 年,郭沫若已在《文藝家的覺悟》和《革命與文學》中明確提出倡導革命文學,但這時的革命文學還未明確指向無產階級文學范疇,所以李初梨認為:成仿吾的《完成我們的革命》已經把“文學的階級的背景,寫得活現”,作者雖然把“‘趣味文學’的社會根據曝露出來”,但其提倡的革命文學并非明確“階級的實踐的任務”;他還強調《革命與文學》是“中國一般無產大眾的激增,與乎中間階級的貧困化,遂馴致智識階級的自然生長的革命要求”,這是革命文學發生的社會根據,也是一種“自然生長的革命意識的表現”,“因為他對于‘革命’與‘文學’,只作為一般的范疇,而不從一定的歷史的形態去把握。這是當時客觀的社會條件所決定的必然的結果”,可是到了1928 年,社會的客觀條件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文學革命已經因喪失其社會根據沒落了,那么新興的革命文學必然是無產階級文學:“革命文學,不要誰的主張,更不是誰的獨斷,由歷史的內在的發展——連絡,它應當而且必然地是無產階級文學?!雹倮畛趵妫骸对鯓拥亟ㄔO革命文學?》,第8-13 頁。李初梨的判斷自然有其可推敲之處,但他的結論源于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啟發。在馮乃超、李初梨等后期創造社成員回國前后,正是深受蘇聯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影響的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興盛期,里村欣三、葉山嘉樹、青野季吉、佐佐木孝丸、藤森成吉、藏原惟人、黑島傳治、山田清三郎、小林多喜二等“納普”理論家和作家都非?;钴S,“納普”機關刊物《戰旗》成為當時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文藝刊物之一??傊?,1928 年前后,在《創造月刊》刊載了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轉換方向的考察》和郭沫若的《英雄樹》《桌子的跳舞》以后,創造社元老已經與后期創造社新銳達成了一致目標,那就是全力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創造社后期刊物刊載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作品非常豐富。在《創造月刊》上,鄭伯奇的一幕劇《抗爭》抒寫了中國青年林逸塵和黃克歐的“男兒義氣”,他們勇于與調戲中國咖啡店侍女的外國兵進行“抗爭”,怒斥后者“沒羞恥”和欺壓弱者的惡行;三幕劇《犧牲》寫秦萍生與杜月香共同革命、抗擊軍閥壓迫的故事;三幕劇《軌道》抒寫了膠濟鐵路某站工人高昂的愛國精神和抗日壯舉。郭沫若的小說《一只手》歌贊了小普羅和工人領袖克培等的抗爭意志,尤其是小普羅斷手后的英勇行為,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罷工暴動,雖然罷工運動失敗了,小普羅也犧牲了,但工人們已經被鼓舞著走上了反抗的革命道路。蔣光慈的小說《菊芬》書寫了來自梅英和菊芬姐妹與革命文學家江霞的相遇、相知,最后她們在刺殺政府官員失敗后被捕失蹤。馮乃超的小說《為什么褒姒哈哈地大笑——一篇木頭戲腳本的草案》嘲笑了周朝皇帝和大臣的愚蠢,展現了褒姒作為一個被欺壓民族的弱女子不能控制自己命運的悲哀,也為“女人是禍水”的千古冤案進行翻案。龔冰廬的小說《黎明之前》寫洪德從一個脾氣暴躁的工人到成長為融入武裝工人隊伍中的戰士的過程,展現了工人的力量和“世界終歸是我們的”信心;小說《炭礦夫》描寫了炭礦夫的群像,書寫了炭礦夫們階級意識的生成和成長過程,展現了他們搗毀工廠的驚人破壞力。華漢的小說《女囚》是革命者趙琴綺寫給冰梅姊的一封信,信中描述了自己與丈夫岳錦成從參加革命到被捕入獄、丈夫慘死、自己被玷污和孩子出生的過程,揭露了敵人的狡猾和殘暴,也凸顯了革命者寧死不降、絕不屈服的堅強意志;小說《血戰》取材于德國海兵團的嘩變事件,表現了兩位世界革命領袖盧森堡和李布克內西的革命精神。果青的詩《小宣言》抨擊了軍閥、官僚、土豪劣紳與帝國主義者一起對勞苦大眾的剝削、鞭笞,并希望藝術家能夠早點把“勞苦的真相寫描”。黃藥眠的《五月歌》抒寫革命熱風狂飆并吹到東方,激起了熱烈的反抗呼聲,迎來了悲壯的五月,而用熱血凝成的五月花仍需用熱血來澆灌,且革命洪流在青年心里永未曾泯滅。詩人再現了工人罷工遭遇帝國主義勢力鎮壓的血腥場面,工人、青年和民眾血流如潮卻絕不屈服,他們將與全世界被壓迫民族一起擎起革命的大旗,并把一切“魔露”掃蕩。君淦的《偉大的時代——一九二八,五一節,獄中歌》寫工人高舉紅旗狂舞,他們被敵人的白色恐怖瘋狂肆虐,但他們是時代的叛逆者,他們在偉大的時代之前“高舉紅旗,沖鋒前進”,等等?!秳撛煸驴飞峡d了很多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名篇佳作,這些作品不僅為《創造月刊》增色不少,還展現了該刊方向轉換后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自覺。

與《創造月刊》相比,《流沙》《畸形》《日出》《文藝生活》上登載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作品要單薄許多,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作品。在《流沙》上,華漢的《馬林英》是一部書寫革命女英雄馬林英被捕臨刑時通過演說成功鼓動敵方士兵起義的傳奇故事,馬林英最后雖然犧牲了,但她為中國現代文學人物畫廊提供了一個“男性化了的女性美少年”的革命者形象。龔冰廬的《血笑》書寫了挖煤童工朝不保夕的生活和隨時會被塌方壓死的悲劇,童工之死、家屬的悲哀與小酒館里“醉后的喜謔和粗暴的狂笑”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也隱含著作者對礦工醉生夢死的生活態度的不滿和批評。華漢的小說《活力》展現了真假革命者的區別,真正的革命黨人是沒有禮拜的,他們如苦行僧般生活著,除了吃飯時間之外都在革命工作中忙碌著。在《畸形》上,黃藥眠的《我在沙基路畔低徊》抒寫了詩人對沙基慘案的思索,展現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弱葦的《五月與文藝》探究了紅五月給予文藝的革命滋養。在《日出》上,龔冰廬的小說《流轉》書寫了錢鈔在工人手里的“流轉”現象。在《文藝生活》上,刊載了一些文藝創作、作品評論、美術評論、國內外文壇消息等內容,比如子昂的《汪靜之如是說》、丘立的《魯迅與郁達夫》等。

通過這些刊載情況可知,后期創造社已經超越了自己早期宣揚的文學是“自我的表現”的層面,他們積極書寫勞苦大眾的生活場景和反抗意識得以生成的情狀,他們強調文藝應該成為“階級的武器”和“變革社會的手段”,因此創造社后期刊物登載的多是“機關槍,迫擊炮”①李初梨:《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第17 頁。式的革命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的藝術水平也許不高,但它們富有激情和力量,有利于激發讀者生成反抗意識和革命精神。創造社后期刊物的明確分工令創造社在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理論建構和作品原創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鄭伯奇曾經解析過創造社的設想:“一方面讓新發刊的理論性刊物《文化批判》,擔負起宣傳馬列主義學說的任務,戰斗在第一線?!秳撛煸驴穭t利用歷史關系,仍保持文學刊物的特色,將重點轉移到文藝理論和批評方面,提倡無產階級文學(為了隱蔽,宣稱‘普羅列塔利亞文學’),逐漸改變面貌。以新回來的同志為主力辦好《文化批判》……《創造月刊》第九期上發表了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創造社就這樣表明了方向轉變的態度?!雹卩嵅妫骸秳撛焐绾笃诘母锩膶W活動》,饒鴻競等編:《創造社資料》下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875 頁。這意味著創造社后期刊物取得突出成績并非偶然,是有著方向設計和充分利用傳媒的宣傳方略的,也正是這種有意為之,使得創造社成為20 世紀20 年代中國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最為賣力和效果最佳的現代社團,它要比太陽社、我們社和引擎社等更為出色,而其“左轉”的完成也更具典型性和影響效力。

猜你喜歡
革命文學左轉月刊
交叉口借道左轉方案的交通安全仿真研究
基于車流擁擠檢測的“借道左轉”自適應智能控制*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島和北方革命文學
“黃埔生”的革命文學實踐與革命文學運動
畫與理
不能左轉
革命文學的完整歷史建構
革命文學的完整歷史建構
畫與理
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轉”的優化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