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石雕的轉型呈現
——黃寶慶當代意象性壽山石雕解析

2024-01-13 12:22陳培一byChenPeiyi
雕塑 2023年6期
關鍵詞:壽山石雕創作

文/ 陳培一 by Chen Peiyi

(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城市雕塑文化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寶慶先生是福建壽山石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而且是壽山石雕開拓轉型的典型性代表人之一。他所創作的大批具有當代意象性審美價值的壽山石雕作品,極富個性化的藝術表征,在傳統工藝的當代化即創新之路上走得甚遠,可謂是當代福建壽山石雕藝術創作的一座高峰,也堪稱是當下中國工藝美術創新的一面旗幟,足以為當代業界所法。

所謂“創新”,必定具備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是無本之木,不是無源之水,不可憑空臆造,一定是某種藝術形式或者技法的承襲;二是必須具備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新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能夠給觀眾以新的審美體驗;三是這種創新的藝術形式或者創作手段可以普及,可以惠及業界更多的從業者,而不是別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獨門秘籍”,否則這種創新也就失去了本應該有的意義,充其量只不過是“創新者”為自己找到了一個飯碗,僅此而已。下面,就結合黃寶慶的創作,分析他在壽山石雕的創作方面是如何進行創新的。綜觀他的當代意象性壽山石雕創作,或者是說他從傳統壽山石雕的成功脫胎,抑或是成功的轉型,具體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其一、守正創新的創作思想

黃寶慶的壽山石雕,是在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加上獨特的審美體驗產生的。他早年就讀于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受到過現代西方式的科班教育,接受了西方造型體系和觀念的訓練。參加工作之后,先后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壽山石雕名家林亨云與林發述和馮久和先生,浸淫于福州“東門派”“西門派”的壽山石雕傳統數十年。因此,他的創作思想之中,可謂中西兼容,古今并包。秉承了中華民族文化“天人合一”“應物象形”的道統,既遵循了壽山石雕“取其俏色”的傳統,充分尊重了石材本身,保持了壽山石雕的本體特點,又有西方造型與時俱進、不拘陳法的創新思想,是他對傳統的壽山石雕程式的破解。

壽山石雕用材,多是經過斧鑿或者炸裂而來,雕刻工藝美術家就要根據取料方法不同的這些毛石料來創作。這些色彩斑瀾的壽山石,是壽山石雕發展的雙刃劍。一方面,通過“相石”這些石材的色彩為工藝美術家提供了創作靈感,能夠充分利用石材的俏色發揮充分的想象力?!跋嗍笔莿撟鳂嬎嫉幕A,業界素有“一相抵九工”和“三分相石七分工”的說法;另一方面,石材的色彩又限制了雕刻工藝美術師的想象力,只能根據石材色彩來創作。黃寶慶的創作,是在傳統“相石”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個“咀嚼”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說是他對傳統壽山石雕的解構與重構過程,是一個矛盾與統一的過程。他的創作,是在充分研讀大量的歷史文獻和藝術理論之后,加上對創作對象著作的悉心研讀,傾注了難以遏制的創作欲望和情感,而自出機杼,并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所謂寫意概念的“似與非似”,也不苛求于所謂當代美學構成的肖像性寫實的“酷似”,構建了一種具有當代抽象審美意象的壽山石雕新意境。如作品《酒中謫仙——李白》,刻畫了一個風流、瀟灑、豁達的詩人形象。作品呈坐臥之姿,一抹紅光俏色好像詩人自首至足都沐浴在冬日暖陽之中,仰天極目的狀態酣暢淋漓地揮寫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意境。

其二、穿越千年的創作主題

黃寶慶《鞠躬盡瘁——諸葛亮》 壽山石、坑頭石 20×8×9cm

一般而言,傳統壽山石雕都是神仙佛道和花果翎魚,即使是文化題材的創作也是形只影單,很難形成一個系列、一個陣容。而黃寶慶的這一個以中華傳統為題材的系列新作品,達到了64件(組)的龐大規模。64件(組)的數字,又暗合了六十四卦之數理。六十四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性符號,具有強烈的民族性特征。所謂“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象的組合,來反映六十四種不同的事物、情境、現象等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而上天之則,盡顯于人道。所以,他的作品雖說只是人物,卻可謂是兼容中外,包羅古今,貫穿了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的發展時空。概括而言,涵蓋了神話人物、歷史人物、宗教人物、寓言人物等四個方面,以儒道釋為主體兼及其他內容。諸如:從商末周初姜太公《磻溪垂釣——姜太公》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道家始祖——李老聃》孔子《至圣先師——孔子》莊子《物我兩忘——莊周夢蝶》屈子《愛國詩人——屈靈均》等,到“秦皇《千古一帝——秦始皇》漢武、唐宗《千古明君——李世民》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等歷代帝王,再到歷代諸賢如蘇武《蘇武牧羊》諸葛亮《鞠躬盡瘁——諸葛亮》王羲之、陶淵明、杜甫《詩圣——杜甫》蘇東坡《大江東去——蘇東坡》米元章、文天祥、朱耷、黃慎《三絕詩書畫——黃慎》等,再到現代文化巨子如魯迅、聞一多《最后演講——聞一多》等,可謂代不乏人,無形之中為壽山石雕工藝增加了厚重的歷史滄桑感。當然,黃寶慶所塑造的諸多人物,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那道不屈的脊梁,成為歷代仁人志士的楷模,激勵著后人前赴后繼,成為當今社會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產,成為支撐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大廈的棟梁。

黃寶慶的作品,不僅涵蓋了數千年的時空,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而且還有以組群的空間組合方式出現的,如同石窟造像一樣是一鋪數尊的格局,如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組合而成的《三教合流》,如文圣孔夫子、兵圣孫武子、醫圣張仲景、武圣關夫子、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點睛破壁——吳道子》草圣張旭、塑圣楊惠之等組合的《中華八圣》,還有嘯臥山林、風流倜儻的《竹林七賢》。再如,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組合而成的《四大畫僧》,分別采用壽山石中的善伯石、太極石和老坑石雕刻,刻畫了四位明王朝的遺民畫家于江山易主、國破家亡之際,在各自不同的歷史舞臺上,以各自不同的筆墨傾吐各自痛苦心聲的個性化狀態。如此,則形成了一個個主題不同的豪華陣容。如是,則使傳統壽山石雕單一題材的個體性創作,轉向主題性、規模性、組合性的系列性創作。

其三、個性鮮明的創作形式

黃寶慶的創作,廣泛地吸收了古今中外雕塑名家的創作風格,就像唐代大詩人杜甫《戲為六絕句》中所說:“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彼龅搅恕稗D益多師”,他向米開朗基羅、朱銘、孫家缽等學習體塊的轉折處理手段,借鑒羅丹、劉開渠、葉毓山等人的英雄主義敘事風格,揣摩亨利·摩爾、錢紹武、陳云崗等人作品中的浪漫主義人文情懷。所以,他的壽山石雕作品可謂熔眾家之長于一爐。

黃寶慶《云游四方》壽山石、高山石 12×12×20cm

在一般認知的壽山石雕審美經驗之中,大多圓潤柔和的圓雕,結體飽滿,線條柔韌。即使是浮雕抑或者是鑲嵌雕,也大體如此。然而,黃寶慶的創作在圓潤之中恰當地出現了平直的線條,出現了平直的體塊形狀,與常見的、平常的圓雕形成了一種對比關系,或者是一種戲劇性沖突關系,使作品的審美層次得以極大的提高,顯得豐富而多彩。如《道家始祖——李老聃》堪稱為其代表作,老子的頭部和手部等第一、第二表情器官都是圓中寓方,方中有圓,經過胸部的自然過渡往下,一下子變得大開大合,線條平直,棱角分明,體塊截然,多種幾何形結體,而且衣袖還具有一定的動態。這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就是他鮮明個性化藝術特征的外化呈現,從而也使他從傳統的壽山石雕界脫穎而出。

其四、舉輕如重的創作技法

通常的壽山石雕刻,是先“相石”,做到“成竹在胸”,然后再繪制線描稿,或者直接在原石上描繪雕刻輪廓線,且邊雕刻邊補墨線。而黃寶慶的壽山石雕創作,則是將小小的石雕作品視作大型雕塑作品來創作,先做泥稿,反復推敲之后,再返回來去找相應的石頭,是“按圖索驥”,與傳統反其道而行之?!端拇螽嬌返膭撟骶褪侨绱?,泥塑稿完成之后,他從幾十塊石頭之中,選擇了自已較滿意的坑頭石、太極石和善伯石來再行雕琢。這種逆行式的創作方法,對于黃寶慶來說很顯然是舉輕若重,既體現了他的科班功力,體現了他對創作的審慎與重視,又形成了他的一種創作風格。當然,黃寶慶有時也利用傳統的雕刻手段直接奏刀創作,注意了刀觸的保留,得自然之天趣,保持了高度的原創性。如作品《蘇武牧羊》,刻畫了身處北??嗪氐拇鬂h使者蘇武,在狂風中緊緊抱握住節符,雖孤絕無援但仍巋然屹立。高山紅石料殘陽般的血色,縱橫交錯的大塊面刀觸,鑄就了蘇武不屈的豐碑,表達了蘇武“何時雁群漢關飛”的堅定志向。

其五、形神兼備的創作效果

無論什么樣的創作形式或者是方法,作品所最終呈現的藝術效果才是創作的終極追求目標。對于黃寶慶的作品欣賞與品鑒,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要看其整體效果。黃寶慶的作品體量雖然不大,但是如同大型雕塑作品一樣概括性很強,具有很好的剪影效果。如《鞠躬盡瘁——諸葛亮》《王羲之》《詩圣——杜甫》《米癲拜石》等;

其次,要看其勢。黃寶慶的作品造型,不是簡單的、傳統的壽山石雕造型,不是一個面,而是多個面,多角度的動態,顯得造型較為豐富,靜中寓動,動中蘊靜,動靜相宜,具有多層次的空間維度,所以氣勢非同一般。如作品《愛國詩人——屈靈均》《蘇武牧羊》《詩圣——杜甫》《大江東去——蘇東坡》等?!镀錁窡o窮——濟公》,以慣常使用的裝飾性塊面的表現手法,以壽山石雕通常使用的俏色創作技法,刻畫了一個無拘無束、其樂陶陶的可愛藝術形象。金黃色的頭部和面容,象征著濟公已經修為神佛化身,修成正果。以紅色為主的斑斕色調,象征著他鶉衣百結的落拓生活。那跳動的身軀,活潑的表情,似乎讓人想起那“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的熟悉歌謠。

再次,則看其質。黃寶慶的作品,既符合傳統的壽山石雕審美觀念,又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趣。在保持傳統壽山石雕圓潤光滑的表面效果同時,又保持了具有原創性的刀觸。如作品《物我兩忘——莊周夢蝶》《蘇武牧羊》《石窟印象》《無愁自樂——潑墨仙人》等。其中《劉?!房胺Q是為代表作。該作品充分顯示了黃寶慶一貫追求的“大道至簡”的哲學思想,隨形就勢,應物象形,幾乎在不著筆墨、不施刀鑿的情況下,就完成了高水平的創作。這個作品的創作的前提,就是對自然物象的充分認知與發現,與創作對象的有機契合;

最后,則看其色。對于壽山石原石和壽山石雕件的欣賞與品鑒,色彩是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色彩決定了壽山石的品種優劣和分類,也決定了創作題材和內容?!扒紊敝阅軌虺蔀閴凵绞竦囊粋€重要手段,其原因就在于此。黃寶慶的作品之中,如《鐘馗嫁妹》《無愁自樂——潑墨仙人》《酒中謫仙——李白》《彌勒捻珠》等都堪稱精品。

其六、與眾不同的創作高度

黃寶慶的作品,具備大的文化視野和大的文化格局,從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層面占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高度,形成了由一系列反映中華民族文化精神藝術精品組成的饕餮盛宴。如儒家文化的《至圣先師——孔子》《鞠躬盡瘁——諸葛亮》《大江東去——蘇東坡》等,道家的《道家始祖——李老聃》《鐘馗》《劉?!返?,和佛家的《彌勒捻珠》《其樂無窮——濟公》。作品《云游四方》是一個新的組合方式,道家仙人呂洞賓、鐵拐李、漢鐘離一起結伴出游。其安排可謂是聚散得宜,俏色也運用得非常巧妙。紅面的鐵拐李居中而立,左肩頭掛著黃、紅、青三色葫蘆,胸前的大塊灰白如同一頂遮風避雨的草帽,青臉的呂洞賓和白臉的漢鐘離一左一右依偎在他身上,各有情態。三人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一座大型雕塑作品一樣,可以面面觀,整體效果非常之強。

黃寶慶先生的作品,占據了中國工藝美術創作藝術理念的高度,巧妙地把傳統觀念與當代理念相結合,把民間工藝美術理論與學院派藝術理論相結合,創造了中國工藝美術的一種新的當代審美意象。如作品《大江東去——蘇東坡》《米癲拜石》等。作品《詩圣——杜甫》,充分利用了雞母窩石材的俏色,以大塊面的幾何形結體刻畫了詩人杜甫形象,著力表現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情畫意;黃寶慶的作品,占據了創作技巧的高度。他的創作,既不拘泥于傳統壽山石雕技法,也不完全依照學院派的雕刻技法,更不受自然物象包括創作材料本身的限制,而是應物象形,任意而為,奏刀酣暢淋漓。如作品《其樂無窮——濟公》《陶淵明》《妙筆生花》等。

結語

歸根結底一句話來說,黃寶慶先生的當代意象性壽山石雕作品具有“新”“簡”“方”“平”的特點。首先是繼往開來的“新”,傳統文化題材在他的手中呈現出了與傳統、與當代皆有不同的新樣式、新語言、新風格,而且新意疊出;其作品非常符合“大道至簡”之理。所謂“簡”,即簡樸、簡括、簡疏、簡放。作品之中,除了必要的局部刻劃之外,幾乎沒有多余的裝飾,沒有任何附屬的贅物,沒有過于細碎、繁瑣的鏤雕,整個作品都收縮于一起,內斂,含蓄,整體感得以加強;其作品造型以“方”取勝,以“方”的塊面和“平”的直線來結體。這種高度概括、高度提煉的表現手法,這種抽象的表現方法,正是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另外,其作品形成了多層面的對比。諸如:曲與直的對比,粗與細的對比,整體與局部的對比,方與圓的對比,人工與天趣的對比,從而形成了一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包蘊豐富的統一整體?!段镂覂赏f周夢蝶》《鞠躬盡瘁——諸葛亮》《無愁自樂——潑墨仙人》都堪稱佳作。

黃寶慶《最后演講——聞一多》壽山石芙蓉石 8.5×6.8×21cm

“秉承傳統,守正創新”,是黃寶慶先生幾十年如一日所堅守的藝術理念。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就是在像黃寶慶這樣的優秀藝術家手中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與延續,一代又一代的進行創新和發展??梢哉f,過去的傳統,就是曾經的創新;今天的創新,就是明天的傳統,就是未來的遺產。我相信,在黃寶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藝術魅力的感召之下,他的這份創新也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傳統。

猜你喜歡
壽山石雕創作
始祖墳
不滅的初心(節選)
淺述劉壽山驗方接骨紫金丹輔助治療骨質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經驗
劉愛珠 情注壽山石雕
《一墻之隔》創作談
為一只石雕小鳥而歌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創作失敗
曲陽石雕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