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方式探析

2024-01-14 21:15王衛國趙建鵬白文哲王象鵬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專業型中醫學研究生

王衛國 趙建鵬 白文哲 王象鵬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教育發展策略,中醫學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其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也十分重要。結合中醫學專業的特點,簡要分析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特點與要求。認為中醫學是一個綜合性極強,涉及知識面廣,專業分支多的專業,其培養重心應當主要集中在臨床思維和實踐、科研能力、職業素養這三個方面,針對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現況,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增強臨床教育,重視技能培訓;完善培養評價體系,全方面多元化評價;重視人文教育,樹立良好醫德醫風。

關鍵詞: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中醫教育;人才培養;臨床思維;實踐;臨床科研;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1-0164-04

Abstrac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essenti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in China. As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believ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pecialty with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and many professional branches, and its training focus should mainly focus on clin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rresponding reform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trengthen clinical educ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skill training; Improve the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Diversified evaluation in all aspects; Emphasize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good medical ethics and style.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clinical thinking; practice; clinical research; humanistic literacy

人才培養是我國必不可少的教育發展策略。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中,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作為其前置的碩士研究生培養則是頂尖人才培養的基礎。只有夯實好基礎,才能談發展。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發現問題,并不斷地提出解決辦法,從而為社會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做出一份貢獻,促進國家穩步發展。中醫誕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在繼承前人培養優秀中醫人才方法的同時,也要尋找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全國各中醫院校積極響應新時代潮流,擴大中醫臨床專業型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努力培養現代中醫藥人才,但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式尚在探索之中,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尚無統一標準[1],這就促使各中醫院校積極探尋合適的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方式,努力完善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方法?;谝陨蠈嶋H意義,我們簡要分析現代中醫學培養專業型研究生的現狀與面臨的實際困難,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促進中醫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一?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特點

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是培養高等人才的途徑,也是為進一步培養博士打好基礎。中醫學是指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是高等中醫藥院校核心主干專業。中醫學作為中國傳統醫學,從公元前21世紀就開始萌芽,與人類社會共同進步,經過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的磨礪、發展,累積了大量的??评碚摵团R床經驗。隨著近現代西方醫學的涌入,西方醫學的治療方式也對中醫學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我們也從中汲取了新的知識,融會貫通了來自現代醫學的新思想、新技術,中西醫結合并重發展,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進步。中醫學作為一個綜合性強,分支學科多的專業,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應當為各分支專業的學生量身定制針對性培養方案,以培養出具有高水平的中醫學人才。同時,由于中醫學專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知識面廣,對動手能力要求高,并且與多學科交叉,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應當結合中醫學的專業特色,對于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重心應當主要集中在臨床思維和實踐、科研能力、職業素養這三個方面[2-3],既要傳授中醫理論、中藥、中醫特色療法等中醫知識,又要不斷學習現代醫學的新知識,提高科研能力,中西結合發展,共同推進中醫學的進步。

二?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新要求

20世紀90年代末,醫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被重新命名,政府公布政策,正式更改為醫學科學與醫學專業學位,并針對這兩個方面的主修內容與任務進行了區分[4],其中,醫學科學學位的學習內容主要是科學研究與醫學理論知識;醫學專業學位主要學習內容為臨床操作與技能,兼顧少量科學研究?,F代研究生培養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具有廣且深的知識儲備、專業的科研能力、扎實的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人才培養策略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根據學生的所修方向,為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量身定做合理的培養方案,要從臨床思維和實踐、科研能力、職業素養這幾個方面全方位培養。讓培養的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掌握專業技術,熟悉前沿知識,系統地闡述問題和解決問題,應用中醫學術思想診療疾病,更好地將理論科學研究與臨床技術能力相結合,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這樣既能更好地傳承中醫學傳統理論,弘揚中醫藥經典文化,又可以促進我國中醫藥醫療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三?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現況

近幾年,由于醫學生畢業后需要多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出于多方考慮,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同時進行,在研究生三年的培養中采用了一邊進行理論學習、導師指導,一邊讓學生進入臨床輪轉,理論學習與臨床輪轉相結合,以臨床輪轉為主。研究生三年的學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通科能力訓練,學生需要在兩年內,前往中醫學各個??七M行輪轉培訓,培養中醫臨床工作能力,熟悉臨床工作流程,掌握相關的西醫基本技能,熟練掌握中西醫基本臨床操作。第二階段,進行??颇芰τ柧?,在自己的科室中進行為期九個月的學習,掌握??萍寄?,進一步學習??浦R,為畢業后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會采用課堂集中授課、網上授課、名師講座等多種方式完成必修課、專業課、選修課等的教學。重視名老中醫藥專家經驗總結與傳承,實行名醫講座,一對一門診帶教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臨床經驗。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與科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全方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應當是綜合素質的培養,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與科研相結合方式教學,培養學生從臨床、科研、人文三個方面綜合發展。然而現在的培養方案中,在這三個方面的培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

四?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 中醫辨證思維差,臨床實踐經驗不足

凌必時等[5]認為,中醫人才培養應強化學生的中醫辨病辨證能力與西醫診斷識病能力,遵循中醫自身的成長規律,充分借鑒傳統的師承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許多畢業的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對中西醫基礎的學習不夠重視,忽視了基本功的學習,這就導致了基礎不扎實,中醫辨證論治能力與西醫診斷識病能力差,門診接診不熟練,診斷與辨證含糊不清,不能獨立正確地開處方,難以獨立完成患者的治療。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方法多采取臨床教學的模式,但是在臨床上,對患者的治療常采用中西醫綜合治療的方式,在臨床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導方式,難以讓學生正確認識到中醫的重要性,轉而去學習西醫知識,培養西醫思維,加之學生從小接受的現代教育,認知特點、思維方式普遍偏向現代科學思維模式,對中國古代文化沒有深入的認識,導致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現代醫學科學體系與傳統醫學哲學體系之間的關系,中醫思維建立困難,中西混淆,臨床思維常以現代臨床思維為主,中醫思維為輔,導致了思維“西化”的現象出現。

由于醫患關系緊張,部分醫院科室規模較小,收治患者較少等多種原因,使得專業型研究生的臨床能力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醫院與帶教老師謹慎起見,往往會減少研究生在規培學習階段動手機會,更多是讓學生跟隨老師,在一邊觀摩、學習。學生不能親自動手練習,實踐經驗不足,導致培養出的專業型研究生在日后工作中,出現不想動手,不敢動手,不會動手的現象。

(二)? 臨床科研水平較差,無法平衡臨床與科研的學習

臨床科研要從給病人治病的角度出發,來發現與提出臨床診斷、治療與康復中的問題,并予以解決。有研究發現[6],近年來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處于較低水平,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現今中醫院校實行的雙軌培養模式,大多數專業型研究生既要進行科室的輪轉、臨床規范化培養又要備考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研究生的時間都被這些繁重的任務給占用了,難以拿出充分的時間進行臨床科研;第二,缺乏系統的科研培訓指導以及部分導師對專業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不重視,嚴重限制學生科研水平的提高;第三,招收的專業型研究生導師沒有足夠的科研能力,不能勝任教導學生、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任務;第四,部分醫學院校及導師認為專業型研究生不需要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故而放松了對學生臨床科研水平的教育。因此平衡好專業型研究生的臨床與科研學習是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重中之重。

(三)? 忽視醫學人文知識,人文素養較低

王衛國等[7]認為醫學的組成應有醫學科技與醫學人文兩大支柱,以對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現代醫學模式,醫學人文尤為重要,因為醫學最終的評判標準已不再局限于技術,而是人的幸福指數。因此,人文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專業型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是培養計劃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良好的人文教育可以調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其醫學職業道德,以創建更和諧的醫患關系,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關懷,塑造友善和諧的醫療環境。

然而,在現代中醫學院校的教育體系下,由于其對研究生的臨床、科研能力的過度關注,疏忽了對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匱乏。我國以應試教育為主,雖然考試中也有強調人文關懷,也有著醫學倫理學的課程教學。但是,許多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也僅僅是課堂上隨口的一句話或者是臨床上老師的言傳身教,醫學倫理學也僅僅是作為選修課供學生學習,加之醫學類考試缺乏對人文教育的專項考核,中醫學類院校忽視了對學生人文教育,這就導致學生難以受到醫學人文教育的熏陶,缺乏足夠的人文素養培養。

五? 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改革建議

(一)? 增強臨床教育,重視技能培訓,培養中醫思維

王衛國等[8]認為,一個專業型研究生應當具有扎實的臨床基礎知識,較高臨床應變能力。專業型研究生的學習生涯是在各個科室的輪轉和本科室的學習中度過的,也就是說,他們將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這就要求專業型研究生必須擁有廣而深的基礎醫學知識,熟練掌握各科醫學基本技能。因此,無論是何專業的專業型研究生,都不能忽視中西醫基礎素養的培養,必須打好堅實的中西醫能力基礎,努力提高中醫辨病辨證能力與西醫診斷識病能力。各科室針對各專業研究生的到來,應當為學生指定專門的帶教老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學生臨床技能,培養學生的中醫辨病辨證與西醫診斷識病能力。同時,努力提高科室教學氛圍,貫徹落實教學方案,按時高質量地完成教學查房、教學授課、病例討論,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多與學生交流,增加學生的集體感,做到讓學生走到一個科室,融入一個科室,讓他們滿懷期待來,滿載知識去。

《醫學衷中參西錄》是著名中醫張錫純體現中西醫匯通的一本著作,先“衷中”再“參西”,從書的名字就能看出,中西醫貫通的立足點應當是中醫。西醫僅僅是加以借鑒、參考的資料,中醫為本、西醫是末,中醫的學習不能本末倒置。故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應當以中醫為基礎,先中后西。雖然中西醫結合是大勢所趨,且大有可為,許多院校也建立了中西醫結合專業,但是,想要從事這項事業既需要深入理解中醫,又要有充足的西醫知識,中西醫思維模式的迥異是中醫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思維的碰撞,也是學生在思維建立階段面臨的巨大難題,在學生中醫思維初步建立之前,同時進行中西醫的學習容易使學生混淆中西,我們可以為學生增加中醫課程的教學比重,讓思維模式的培養更加偏向中醫,而不是讓學生進入中西思維抉擇的兩難境地,更不能以西醫思維為主。

針對培養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醫院方面應不怕困難,勇于擔當,努力培養專業型研究生的自主獨立能力,做學生堅實的后盾。適當增加學生的跟師時長,通過跟師提高學生辨證論治能力,培養中醫思維水平,同時導師不要過分謹慎,適當放手,讓學生逐步獨立上門診,管病人,上手術,而導師負責好兜底,做好學生最堅實的后盾,讓學生放手去做。只有讓學生更多地親自參與到臨床,才能更快、更多、更好地學習臨床知識,掌握臨床技能,提高操作水平,減少畢業后工作時犯下的錯誤。

(二)? 完善培養評價體系,全方面多元化評價

人民群眾對醫生的評價是針對其臨床診療水平,而部分評價體系標準卻僅以科研實力、論文水平為主。這體現出了評價體系與人民需求的矛盾。我們應當根據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方向去制定相對應的評價體系,與之對應地調整科研與臨床的評分占比,完善人才評價體系的基礎。中醫是一個多元化的學科,中醫藥人才的評價標準也應當多元化發展,從科研、臨床、人文等多方面評價。真正的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應當是臨床與科研水平并重,全面發展,我們絕不能在放棄一個單一標準的同時,卻選擇了另一個單一的標準。

細化人才培養評價體系。通過推進專業課教學改革、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專業課程考試方法及完善課程評價等方式,形成課堂知識評價、自學能力評價、合作水平評價和學習態度評價等多方面評價的多元考核體系,形成專業課程學習評價機制;通過課外專業實踐操作、臨床技術競賽、醫院實習等形式,結合實踐創新學分設立,形成融合課程內外的知識能力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進行評價;通過實習規培醫院及專業創業能力的反饋,形成學校與醫院結合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這樣的詳細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正是我們需要的。

《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專業型研究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科室輪轉、規范化培養之外,也需要注意臨床科研與教學能力的培養??梢?,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也應當重視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研究生階段培養與本科階段的重要區別之一。針對培養專業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學校應開設相應的理論課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9]指出要“到2030年,建成具有中國特色、更高水平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醫學科研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強化實踐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培養”,因此學生的導師與其帶教老師也不能因其專業型研究生的身份,忽視了對學生科研能力水平的培養,在開設理論課程的同時,應重視培養研究生將科研思維運用于臨床研究的能力,可以將科研思維融入到平時的臨床教學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其科研能力。作為中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在其科研時,不僅要掌握一般的臨床科研能力,同時要認識到中醫自身的規律與優勢,將中醫思維融入到臨床研究中。

現階段的中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既要求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求學生跟師學習,同時還要顧及規范化培養,科室輪轉,多方面的學習時間由不同的老師分管,這就導致了學生時間安排上的混亂,時常出現時間安排上的沖突,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學校及醫院應當經常溝通,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僅要梳理好學生的臨床學習時間,也要留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臨床研究。

(三)? 重視人文教育,樹立良好醫德醫風

醫學人文教育是教導學生們如何以一個醫生的身份處理日常醫療事務的心態與方法論。正如唐朝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醫精誠》,做一個醫生不僅要有著精湛的醫術,也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想要提高人文教育水平,就要院校提高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許多院校認為人文教育未納入考試范圍,就對這方面的教育采取應付態度,為解決這一問題,就應當提高各高校對其重視程度,將素質教育考核納入考試范圍并加重其占比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提高高校對人文教育的培養力度,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增加人文教育的人才引進,做好人才培養,組建人才教育團隊;其二,院校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人文精神,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條培養學生人文能力的道路;其三,發揮中醫院校優勢,結合中醫學特色,將人文教育與中醫傳統文化相結合。提高醫學人文教育課程與醫學專業的契合度,不僅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還應在臨床、實踐上由導師進行耳濡目染的教學。張錦英等[10]認為,雖然課堂教學是人文教育的最基本途徑,但其實施則需要一定的手段和人文環境的熏陶,而臨床實踐是醫學人文教育轉化的終極平臺,將抽象的醫學人文技能形象化、具體化和可操作化。因此,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應協同合作,共同完成對學生的人文教育。

六? 結束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醫學的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中醫學的培養體系也不是很快能完善的,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我們相信隨著培養方案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中醫學的優秀教育制度一定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中醫人才,而他們也必然會促進中醫學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辛珂,王曉靜,馮文帥,等.以臨床指南為紐帶提高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7):10-12.

[2] 李遠峰,任樹軍,柳迪,等.中醫骨傷研究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64-66,78.

[3] 黃杰烽,葛瓊翔,華江,等.中醫骨傷科學規培研究生臨床科研能力培養初探——以研究生為中心的培養模式探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3(12):1403-1406.

[4] 王衛國,韓爍,傅陽.淺談中醫骨傷科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3):44-46.

[5] 凌必時,馬鴻斌,金華.培養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22):177-180.

[6] 王婷,賈元元,周穎,等.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現狀與培訓需求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3,39(6):1056-1059.

[7] 王衛國,李明,韓爍.現今醫學人文教育問題及解決方案[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8,40(5):372-374.

[8] 王衛國,牟敬占,陳德強,等.重視中醫臨床專業型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42-243.

[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4號[EB/OL].(2020-09-17)[2021-03-18].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49881.htm

[10] 張錦英,白延麗,王昊.臨床實踐是醫學人文教育的終極平臺[J].醫學與哲學(A),2014,35(5):75-77.

基金項目: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醫聯體模式下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培養研究與實踐”(SDYJG21080);2022年濟南市科協科技創新智庫優秀調研課題“‘康養濟南’背景下中醫藥高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研究”(202228);山東中醫藥大學2022年度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新形勢下中醫藥高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研究”(ZYY2022064)

第一作者簡介:王衛國(1976-),男,漢族,山東煙臺人,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基礎教學與臨床教學教法研究。

猜你喜歡
專業型中醫學研究生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方法探析
中醫學關于“瘀血”的用法
中醫學關于“證”的用法
分析創新專業型人才培養與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DSK—1500CT專業型直噴煙機
甘肅省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型學生社團發展狀況調查研究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中醫學對腦心的論述
研究生“逃課”需標本兼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