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剖析、現實問題和解決策略

2024-01-15 15:50趙文喬王武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自主閱讀閱讀教學

趙文喬 王武

摘要? 整本書閱讀能夠重構學生的認知,提高核心素養,使語文學科建設更加完善。然而,在碎片化閱讀影響之下,整本書閱讀出現閱讀內容隨意化、閱讀思維扁平化、閱讀評價系統單一化等問題,這影響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诖?,教師要轉變閱讀指導模式,重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模式,學生也要養成深度學習的習慣。這樣,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才能夠從閱讀中找到快樂。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閱讀教學;自主閱讀

整本書閱讀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設置“整本書閱讀”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為每個階段的學生設置整本書閱讀任務,要求每個階段的學生達到一定的閱讀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梢?,整本書閱讀越來越受重視。研究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所在,理清閱讀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問題解決的策略,這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對于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質量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剖析

“整本書閱讀”的“整”具有完整、整體的意思,既包括對全書脈絡的通盤把握,也包括對全書內容的周延思考[1]。學生閱讀一本書不僅僅是將這本書讀完整,更重要的是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內容的精髓,將自己以往的認知與書中內容相結合,形成新的整體性認知,主要體現在整體認識、整體素養、學科整體建設方面。

1.整體認識:多元知識的重構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對知識不斷重組,有利于學生認知的重構。整本書閱讀是以學生為中心,對前知進行喚醒、加工、重組,形成新認知的過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前后文串聯起來,不斷了解故事情節發展,在閱讀情境下對知識進行加工創造,促進自身認識過程的完善。

學生在讀整本書時能夠有效鞏固語文學科基本知識。課堂上教師教授的知識是淺層的,學生需要在閱讀中加以鞏固提升,找到適合自身的個性化閱讀方式?!罢緯遍喿x本身蘊含了文章學、修辭學、語言學等方面的知識,在作品閱讀中結合主題學習是最自然的語文學習[2]。在不同的年級段,不同類型的書籍所鞏固的語文知識不同。以小學第一學段為例,根據課標規定的書目,學生閱讀的書目主要包括圖畫書、兒歌集以及童話書等。學生不僅僅能夠鞏固學到的常用字,還能學到課堂以外的漢字,發展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生能從書籍中獲取自身所想要的知識,鞏固課堂上教師講解的內容。

整本書閱讀作為教學的輔助,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課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認識問題的深度。課本中的文章只是文學作品的“冰山一角”,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優質的小說、詩歌、戲劇、散文等文學作品能夠啟發學生。名著中所描述的不僅僅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而且浸透著作者主觀認識與評價的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以及由這些認識與評價傳達出來的社會的、歷史的、政治的、哲學的、倫理的、宗教的、美學的種種觀念[3]。與碎片化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具有深度閱讀的價值,傳達的觀念更加深厚,往往是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一個深刻的主題。

2.整體素養:綜合能力的提升

學生的素養發展是整體的,整本書也是整體的,以整本書促進學生素養發展是非常恰當的[4]?!吨袊鴮W生發展素養》提出學生要具備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品格和能力,其中提出學校要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這些底蘊需要長時間的積淀發展。整本書閱讀則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通過閱讀一本或多本書籍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提高。

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當中運用多種閱讀方式,充分發揮自主性,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第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與單篇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時間長、跨度大,學生需要做好規劃,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合適的閱讀方式。從選擇書籍開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挑選書目,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品味,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比如遇到自己喜愛的經典名著,可以采取“精讀”的方式,大致了解內容可以采取“略讀”的方式,有時需要同時運用兩種閱讀方式。第二,整本書閱讀能夠進一步建構與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的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言語材料,體現著藝術美和思想美。整本書閱讀的過程是審美體驗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在感受和品味語言,感悟語言風格的魅力,進一步建構語言,有助于發展學生語言審美能力。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過程中逐漸形成整體的思維觀。整本書閱讀的信息鏈條完整,學生可以將碎片化知識進行整合,對閱讀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再梳理、再總結。在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閱讀過程中,各個“閱讀點”相串聯,學生的思維能夠從“線性”模式走向“螺旋”模式,能夠對所讀內容有整體、深入的把握,從而提高認知能力。當學生走近文本時,學生能將注意的“點”連接為思維的“線”,“線”運動為思想的“面”,進而完善為文化的“體”獲得作品中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價值[5]。閱讀中“點、線、面、體”的結合能夠為學生提供完整的閱讀思路,從而實現對整本書的完整認識。

3.整體建設:閱讀課程的構建

課程規劃設計是學校實施育人計劃的重要方面。許多學者提出將整本書閱讀課程化,并提出許多關于整本書閱讀的課程設計方案。李煜暉利用項目式課程設計理念,從課程目標、課程規劃、教學方略、評價方案這四個方面展開對整本書的方案設計[6]。

任明滿認為整本書閱讀課程目標應著眼于落實語文核心素養,課程實施立足于培養自主閱讀能力,未來課程內容會出現跨學科整合的傾向,課程評價將更加開放[7]。王立則厘清了目前課程化的問題,提出整本書閱讀應該將目標模式與實踐模式結合起來,對課程實施以及評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8]。整本書閱讀教學正逐漸向課程化方向發展,語文閱讀體系建設漸漸完善。

在課程目標方面,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標中設置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明確了整本書閱讀每個學段的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提示,用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2017年版的高中語文課標中設定“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感悟優秀的傳統文化??梢?,各個階段的課程標準已明確了整本書閱讀的育人功能。

在教學方式上,整本書閱讀的課程化進程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整本書閱讀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讀物,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權利,有利于學生形成批判思維。學生是閱讀的主體,直面文本,與書中人物進行對話,這有助于學生對內容進行個性化解讀。當然,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在閱讀過程中不作為。教師要輔助學生閱讀,幫助學生研討內容,促進學生對內容的深刻理解。

在教學課型上,整本書閱讀內容是將“課內”與“課外”結合。首先,整本書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生課堂上閱讀時間少,可以增加課外讀物,讓學生在課堂外抽出時間看書,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學生讀整本書可以吸納豐富的文化信息,體會完整的文化場域?!鞍颜緯髦黧w,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盵9]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只是一部分,與單篇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能夠將學生帶入到完整的文化場域內,學生能夠通過完整的故事來體會整本書的價值,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毅力。

二、整本書閱讀的現實問題

整本書閱讀面臨的現實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閱讀指導模式不規范,導致閱讀教學內容的隨意性;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閱讀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致使學生閱讀思維的扁平化;評價體系不完善,影響學生閱讀積極性等方面。

1.閱讀教學內容的隨意性

整本書閱讀具有持續時間長、閱讀量大等特點,不僅可選擇的書籍類型范圍大,而且在具體閱讀過程中的發揮空間更大,因此隨意性較強,常會出現學生閱讀質量參差不齊,教師閱讀教學過程主觀、片面、不深入的情況。

(1)書目選擇的隨意性

不同的群體選擇書目的標準不一樣:教師會根據教材或者課標中推薦的書目給學生多種選擇;家長會參考學校推薦書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自己的主觀期望給孩子選擇閱讀書目;學生群體自己選擇書籍趨向娛樂性、獵奇性,對書籍質量的良莠缺乏辨別力。書目選擇的隨意性導致學生不一定能夠讀到適合的書籍,教師不能夠依據書籍特點指導學生,不能夠充分發揮書籍的價值。

(2)閱讀教學的隨意性

閱讀教學的隨意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對所講內容泛泛而談,沒有深入細致的分析討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不重視整本書閱讀,“不考試就不用學”這樣陳舊的教學理念仍然存在于課堂上。例如,在學習魯迅的《阿Q正傳》時,教師常常只分析故事的大致內容以及主人公的形象,沒有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體會人物的內在特質。這種“簡單式”講解不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深刻認知。第二,教師所講內容不符合學生年齡段,超出學生認知范圍。學生在一定年齡階段的思維發展是有特殊規律的,整本書閱讀本身難度大,所以教師不容易把握教學難度,極易拔高整本書閱讀的難度。第三,整本書閱讀內容“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處理不當,教學過于零散。長期以來,一般的閱讀課程是對局部文本字、詞、句的賞析,閱讀賞析的慣性導致課堂閱讀教學只見“知識”不見“書”,深度的閱讀討論不足,而只是分析一個個單獨的問題。

2.學生閱讀思維的扁平化

整本書閱讀容易受傳統的閱讀思維影響,導致學生思維逐漸扁平化,主要表現在閱讀思維的被動性、功利性以及僵化。

(1)學生閱讀思維的被動性

思維的被動性是指教師在學生閱讀的指導中居于“主導”位置,學生被迫或甘于成為教師的跟隨者。傳統的課堂閱讀教學方式會出現兩種極端情形,一種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作為接受者被動地學習知識,缺少獨立思考。另一種是教師放任學生自主閱讀不加以指導,學生的思維會逐漸變得散漫??傊?,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教,學生學;教師不教,學生不學”的思維將極大影響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施,無法激發學生自主深入的思考。

(2)學生閱讀思維的功利性

思維的功利性是指學生為了某種不純粹的目的而急功近利的閱讀思維方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寧愿去刷題做題,也不愿意去完整閱讀書籍,或者為應付考試,只閱讀考試相關書籍或者書中與考試相關的內容,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感;二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短平快的閱讀“快感”沖擊著整本書閱讀的體驗,學生閱讀的“浮躁”氣息越來越嚴重。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容易受到功利化、娛樂化閱讀風氣的影響,對經典作品不感興趣[10]。學生并不是將閱讀當做一種豐富自身精神的需求,而是為了通過考試或者為了簡單的娛樂,閱讀的目的逐漸變得扭曲化和淺層化。急功近利的閱讀方式會導致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存在片面性。

(3)學生閱讀思維的僵化

思維的僵化是指長期的閱讀教學模式流程化導致學生閱讀思維形成一定的結構,思維固定在狹窄的面上,缺失靈活性。閱讀的課程化進程正逐步將整本書閱讀規范化,但隨之而來的是閱讀課程的流程化、單一化。一般的課程設置是:首先老師提前布置任務,其次學生自由閱讀和做筆記,最后拿出一兩堂課進行交流討論[11]。這種經典的閱讀模式雖然為教師提供了大致的閱讀教學方向,但這個過程并不適用于所有學生以及閱讀文本。長期固定的教學流程會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學生感受不到閱讀所帶來的趣味。

3.閱讀評價體系的單一化

“整本書閱讀的評價目的為判斷、推進和內化,即判斷學生現有的閱讀水平,借助明確清晰的評價標準推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此過程中實現評價標準的內化,讓學生帶著明確的標準開啟未來的閱讀?!盵12]可見,應該重視過程性,發揮閱讀“練兵場”的作用,實現閱讀的最大價值。但現實中閱讀評價較為單一化,主要表現在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這三個方面。

(1)閱讀評價主體的單一

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居于主體地位。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不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感受,將自身對于整本書的評價觀點灌輸給學生。閱讀的研討活動是學生閱讀過后體悟整本書深刻內涵、集思廣益的關鍵教學活動,若教師搞“一言堂”,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將大大降低,達不到閱讀研討的目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

(2)閱讀評價內容單一

許多學校將考取高分和掌握知識作為閱讀評價的主要內容,但如果只重視學生的結果性評價,學生的閱讀過程體驗將被忽視,就不能真正實現閱讀的“育人”價值。2022年版義教課標在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提示”中指出:“注意考察閱讀整本書的全過程,以學生的閱讀態度、閱讀方法和讀書筆記等為依據進行評價?!盵13] 從課標能夠看出學生閱讀評價要重視過程性,從閱讀的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重視學生的真實情感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閱讀評價方式單一

在課堂上,教師對單篇閱讀評價方式十分熟練,但是這并不能直接套用在整本書閱讀上。實際上,教師常常利用單篇閱讀的評價方式去評價整本書閱讀,不重視學生對于整本書內容的邏輯脈絡、前后關系的整體把握情況,忽視了整本書閱讀的“整體性”價值,這不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提高。

三、整本書閱讀問題的解決策略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實現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引導:轉變教師閱讀指導行動、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深度閱讀方式、評價體系的逐漸完善。

1.行動轉變:構建專業的閱讀指導模式

在開展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掌握專業性的閱讀指導模式,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組織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

(1)優化選書模式

學??梢蚤_展“1+N”的閱讀內容開發模式?!?”指學校自主研發的“一套”閱讀書目,“N”指學生自主選擇的若干書目[14]。這樣一種模式以學校規定的書目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根據學生的喜好選擇書籍,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杜絕“學校安排式”和“放任自流式”閱讀。學校指定書目能夠為學生提供均衡的“營養”,自主選擇書籍則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同時,學校在選擇書目需要處理好課標規定和學校特色、教師指定和學生選擇、文學作品和非文學作品之間的關系[15]。因此,在選擇書籍時,學校需要根據校園文化特色以及課標推薦書目,開發教師和學生共通的閱讀內容,設置個性化的閱讀形式;選擇讀本時,文學作品和非文學作品相結合,課內和課外內容方式相結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2)優化教師的閱讀指導模式

教師的閱讀指導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主要地位,新的閱讀指導模式中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權。教師要學會轉變角色定位,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閱讀目的,進而有針對性地讀書,杜絕“假閱讀”和“微閱讀”等不良閱讀情況的發生。其次,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要實時關注學生的閱讀進度。教師預留固定時間開展閱讀分享會,學生如果在自讀經典著作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可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在閱讀討論的階段,教師應該組織多種活動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如師生閱讀分享會、學生閱讀小組會、跨年級閱讀交流會等。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好習慣。教師在課下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記錄每一次閱讀的感受與經歷。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情況因材施教。例如,低年級小學生所積累的詞匯量相對有限,因此,教師先傳授學生查找生字詞的方法,再讓他們自主閱讀。

2.思維轉型: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

“閱讀不只是浮光掠影地掃過一排排文字,比起興之所至的隨口閑聊,閱讀應當是一種更有生產力、更有價值的心智活動?!盵16]因此,學生需要掌握深度學習的閱讀方式,從淺閱讀到深入研讀書籍。深度學習思維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的重要思維方式。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善于創設閱讀情境

第一,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書籍時,閱讀內容應該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并具有生活情趣。例如,低年級學生正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的時候,家長或教師在選擇書籍的時候,要側重于去挑選符合學生年齡段、有趣的書籍。第二,教師要利用科學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書內豐富的內容。在研討時,教師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符號載體幫助學生感受書籍的魅力。例如,學生初次閱讀《紅樓夢》并對內容大致了解后,為了加深印象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影視作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書內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精細設置閱讀討論的環節

閱讀與研討兩者是分不開的,研討是生生或師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消化知識的過程。教師在設置討論環節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討論前,要設定討論的目的和規則。教師所設定的目標應該切合生活實際,同時要具有發展性。討論的規則可以是聚焦一個話題,每人一次發言,輪流進行,其他人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說明。討論時,教師尤其要關注不愛發言的學生,盡量能夠帶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第二,在討論中,以學生的閱讀經驗為基礎,激發學生個性思考。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閱讀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欲,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輕視學生的思考,要善于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作者產生共鳴與思想碰撞。第三,在討論后,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觀點,不將自身的答案強加于學生身上,同時給學生留有“余地”,讓學生繼續探索書中的奧秘。

3.評價轉向:注重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模式

整本書閱讀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評判學生的閱讀效果。整本書閱讀評價需要關注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等內容。

首先,評價主體多元化,強調以學生為主的評價方式;其次,評價內容包含多個閱讀方面;最后,設置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1)評價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

學生是閱讀的第一主體,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在閱讀中找到成就感。但學生評價不應該盲目,教師要設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學生對照標準自查自糾。其次,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一監護人,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與學生相處時間多,更加了解學生的性格,對于學生閱讀各個方面評價更真實。家長可以參與到學生的閱讀討論當中,進行正面指導。最后,教師作為引導者,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點評應該深入學生的內心,以鼓勵、表揚為主,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的自信心。因此,學校應該打造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聯合教師、家長、學生,采取靈活的閱讀方式,創設多樣化的閱讀內容評價體系。

(2)評價內容主要涉及閱讀量、閱讀面、閱讀速度以及閱讀方法等方面

學生在學習過程,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學生在書中做的批注以及讀后感儲存在記錄袋中,這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每個階段的學生閱讀量和閱讀書目也不一樣,教師應該記錄每個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方法,并進行針對性評價,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評價的內容要切合學生生動活潑的特點;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評價的內容應更加深入文本,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評價。

(3)評價方式多樣化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采用討論的方式對學生所讀內容進行評價。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個系統的歸納,不僅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評價,而且評價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當然,教師要在整體上肯定學生的想法,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評價;同時,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如畫全書邏輯脈絡圖、題目測試等,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

參考文獻

[1] 徐鵬.整本書閱讀:內涵、價值與挑戰[J].中學語文教學,2017(01):4-7.

[2] 邱逸文.漸入閱讀深處,驚起一灘鷗鷺: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的發現[J].語文教學通訊,2018(02):43-45.

[3] 王孝坤.應重視“整本書”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1996(05):47-48.

[4] 李懷源.小學“讀整本書”教學的方向、方式與方法[J].語文建設,2020(12):4-9.

[5] 朱文輝,郝曉田,冀蒙.整本書閱讀:指向分析、價值剖析與策略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22(09):61-66.

[6] 李煜暉.略談整本書閱讀課程方案的設計[J].中學語文教學,2017(02):8-10.

[7] 任明滿.整本書閱讀的課程化實施探討[J].語文建設,2018(18):9-13.

[8] 王立.整本書閱讀的實施困境及課程模式選擇[J].教學與管理, 2018(25):54-57.

[9] 董菊初.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概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8:204.

[10] 鄭桂華.整本書閱讀:應為和何為[J].語文學習,2016(07):4-8.

[11] 官炳才,黃太平.關鍵能力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36(10):34-39.

[12][14][15] 吳欣歆.語文課程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5):22-26.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4.

[16] 錢伯斯.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 [M].蔡宜榮,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3.

[17] 楊冬梅.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19):48-51.

猜你喜歡
自主閱讀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研究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