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的核心要義、價值意蘊與實踐要求

2024-01-15 14:34李金橋唐晶靈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課程標準

李金橋 唐晶靈

摘要?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和各項教學活動中都堅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相比基于教材或教師經驗的教學,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在新時代有更大的優勢,即給予了教師一定的自主權,讓教師能夠在自己專業權力范圍內作出正確的課程決定;同時圍繞著學生的“學”,限定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指向學生學習質量而非教學內容?;谡n程標準教學應該成為教師的一種專業責任。它不僅要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而且要符合學科教學的規律,既要滿足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需要,又要滿足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課程標準;高中政治;學業質量;立德樹人;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是以綱要的形式規定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標準性文件,它規定了課程性質、課程目標、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實現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國的教學主要有基于教師經驗的教學、基于教材的教學和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隨著教與學脫節、課堂教學呆板滯后等問題日益嚴重,以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已然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方式。21世紀初,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將課程標準代替教學大綱的使用[1],迄今為止,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已實施了二十多年,在這期間,思想政治學科已使用了兩版課程標準——2004 實驗版和 2017 核心素養版。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如何將課程標準轉化為教學實踐、促進課堂有效實施已成為課程改革的熱點話題,基于課程標準實施教學也要從新的角度來闡述其核心要義、價值意蘊和實踐要求。

一、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的核心要義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和各項教學活動中都堅持依據課程標準展開,包括依據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實施教學評價等[2]。在課程標準的視域下思考教學,整體地思考標準、教材、教學與評價的一致性,回答好“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這樣不僅為教學建立了一定的質量底線,也為靈活教學的應用預留了空間。

1.滲透知識研究,回答教什么的問題

對知識進行研究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當前,教師教學的突出問題在于把課程標準變相當成考試大綱,對知識的研究僅限于教材和考試層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內容主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四大必修課程,“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三大選擇性必修課程,以及“財經與生活”“法官與法律”“歷史上的哲學家”三大選修課程。這些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歷史、哲學、法律等相關專業,知識面十分廣泛,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擁有交叉滲透的知識結構,涉獵政治教材以外的書籍,多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和專家交流。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就是要促進課程標準和教學的深度融合,既不能生硬地將課程標準作為教學大綱,也不能脫離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谡n程標準教學應該及時、有效滲透知識研究,使教學緊跟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新知識,進行有效滲透,在課程標準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之間實現有機融合,真正實現育人目標。

2.更新思維方式,回答怎樣教的問題

“思維要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也是衡量教師業務素質能力的重要指標。思維要新,必然要求超越傳統思維,更新教學方法。這既是思想政治課進行創新、提高實效的內生需求,也是時代發展的歷史要求,更是對涵養對象變化的實踐訴求[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提出,課程的教學要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對教學的具體建議從議題式教學到辨析式學習,以案例創設情境進行綜合性教學,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課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性質[4]。在此基礎上,教師的創造思維、開放思維、時代思維需要更進一步的提升。

在教學方式上,可以引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也可以采用本專業領域研究的新方法,還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圖片、視頻等呈現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要打破常規思維局限,力求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解決新問題,開創思想政治課教學新局面。新課程改革給思想政治課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教師要在課堂上變傳統的“滿堂灌”為“滿堂問”“滿堂問+問題探究”“滿堂問+知識競賽”等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講解,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討論探究。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動起來。

3.堅持正確方向,回答為什么教的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標準規定,教學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基本立場,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5]。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把握時代發展方向。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做到“政治要強”,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生活中都要堅定政治立場,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政治方向上與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6]。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來看待思政課的重要性,要回答好思政課為什么教的問題。

4.聚焦學業質量,回答教到什么程度的問題

學業質量是指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所應該達到的水平和應具有的品質。它是一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行為,是對學生在某個階段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具體要求。圍繞核心素養和學生表現水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將思想政治學科學業質量劃分為四個等級,每一個等級質量描述中又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依次與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相對應。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業質量水平的本源,學業質量水平中列出的每一項內容都有核心素養作為支撐,同時又包裹上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內容的外衣后出現于大眾視野[7]。新課程標準改革著重強調學業質量水平的規范作用,它為考試標準提供上位的理論框架和水平依據。思想政治學科學業質量水平的第一水平和第二水平對應思想政治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即高中畢業生需滿足本學科的畢業要求;第三水平和第四水平對應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要求,即高中畢業生需要滿足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錄取要求[8]。因此,基于課程標準教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準確把握學業質量的不同層級及其與核心素養關系,對學生進行客觀、有效的評估,全面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

二、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的價值意蘊

相比基于教材或教師經驗的教學,基于課程標準教學在新時代有更大的優勢,即給予了教師一定的自主權,讓教師能夠在自己專業權力范圍內作出正確的課程決定;同時圍繞著學生的“學”,限定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指向學生學習質量而非教學內容?;谡n程標準教學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轉變傳統教學困境,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這是對教育根本問題的時代性回答,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研究重點。思想政治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一方面承擔著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時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另一方面承擔著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9]。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在常規知識與技能教育之余,幫助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樹人建立密切聯系,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基于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能夠使思想政治教師充分利用發展性評價機制,加強評價在診斷、鼓勵和促進方面的作用,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對每一個學生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學生在學業水平測試中,不僅要了解自己的學習程度,更要了解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通過對學生學業水平的測試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要把“促發展”作為思想政治課程評價的目的和任務,應針對學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并且在將課程標準理念轉化為教學新認知和具體教學行為的過程中[10],要并行智育和德育,幫助學生從做人到成才,循序漸進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

2.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社會和終身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具有思辨性、特殊性、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高中生正處于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幫助學生從容面對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和信息,順利實現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過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學業質量等方面都圍繞著學科核心素養,并對核心素養的水平進行劃分,以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認真領悟學科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目標的主要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以適應知識型經濟和人才戰略的需要。在政治認同上,學生應該擁護黨的領導,深化對國家政治文化的認同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科學精神上,學生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分析、解決問題,能基于真相和原理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決策;在法治意識上,學生應該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學法和用法,養成法治意識和習慣;在公共參與上,學生應該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芭囵B學生核心素養”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的一項新理念,教師必須在深刻把握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以核心素養為準繩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完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

3.突破傳統教學困境

傳統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基于教師經驗和教材進行教學?!案杏X走”的教學主要集中在教材和理論知識上,容易導致“滿堂灌”的現象。教學形式“不新”“不親”“不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對課堂的“參與率”“體驗性”“獲得感”低,綜合素質能力發展受到限制。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推動教育創新和突破教學困境,結果導致應試教育模式大行其道。隨著新高考的改革和新課標的施行,課程性質、教育理念、教育目標都發生了轉變,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那種基于教師經驗和教材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高質量教育和學生發展的需要,甚至與教育宗旨相悖。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從關注知識教學轉為更加關注學生“如何學習、學得怎樣”,是一種更加尊重學生發展規律的教學,也是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困境。首先,能鞭策教師學習新的知識、技術和方法,樹立與時俱進的課程觀,優化教學設計,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其次,能引導教師學會關注現實生活,將靜態性課本知識和動態性生活知識相結合,開闊學生視野,轉變以往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再次,還能敦促教師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教學的“導演”把“課堂舞臺”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4.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獲得較多的教學成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11]。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乎課堂質量的高低和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

在基于教師經驗和教材的教學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并不高,其德育作用更難以凸顯,同時由于學生對說教型思想政治課具有抵觸心理,導致該門課程的開展面臨極大困擾?;谡n程標準實施教學,給了思想政治教師一種方向感,讓教學有了規范化的依據,能夠有效地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正當性和有效性。在課程標準的指導和規定下,教師能夠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運用課程標準檢查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情況和教學效果,根據學生學業質量水平和達標程度來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學,努力完成好教學任務?;谡n程標準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來,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其立德樹人的作用,才能確保課堂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三、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的實踐要求

隨著社會發展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無論是在教學設計還是教學程序上,都有別于傳統基于教材的教學或基于教師經驗的教學?;谡n程標準教學不僅要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而且要符合學科教學的規律,既要滿足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需要,又要滿足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1.加強課程標準操作性培訓,提高教師課程標準素養

教師的課程標準素養是對課程標準的理解、領悟、駕馭和落實,這是教師專業素養中最重要的素養。首先,教師要全面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內容豐富,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教師必須反復閱讀,同時要盡量閱讀一些與課程標準有關的研究文章,以開拓思路。其次,教師要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包含著許多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教師必須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轉變教學思想。再次,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標準的要求,用課程標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不隨意拔高,也不隨意降低教學要求。

加強課程標準的操作性培訓,能夠加速教師由基于經驗和教材實施教學轉向基于課程標準教學,強化課程標準意識,提高教師課標素養。有效的課程標準操作性培訓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根據基于課程標準的教案設計思考如何基于課程標準研制學習目標、如何開發與學習目標相匹配的學習評價、如何設計指向學習目標達成的學習活動等問題[12]。教研員在教學指導和考試命題時要圍繞課程標準,積極與學科教師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和培訓課程,強調課程標準的重要性,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的關注度,樹立基于課程標準進行教學的意識,讓教師做到想用也會用課程標準。通過課程標準操作性培訓,教師能理解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了解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些什么,并能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去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向“教育目標”的轉變。

2.促進教師與研究者、命題專家合作,實現“教學評”一致性

“教學評”一致性要求基于課程標準,體現國家意志的要求,通過結構化的教學活動和以評促教的評價方式,引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落實核心素養,是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具體化,為落實基礎教育學科核心素養指明了發展方向。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的含義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指教師在特定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對學習的評價應該具有目標的一致性;另一種是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命題專家的命題、測試應保持目標的一致性[13]?!敖虒W評”一致性以課程目標作為邏輯起點,三者共享目標來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教師需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把握學情來確定課程目標,將教學評價貫穿于整堂課之中,真正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內化。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開展教學要做到目標內容對標、學習過程對標、教學評價對標,以專業化的課堂教學設計為基礎,設計專業化的教學方案,實現教、學、評的一致性。從課程標準的編訂、研讀到具體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教師和研究者、命題專家要加強合作和交流,準確理解和把握教學發展的新方向,科學、有效地開展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從課程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逐級具體化,使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課程的評價都圍繞著共同的目標來進行,通過檢驗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來檢測學生的學習質量;采用科學化的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反饋、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策略,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3.完善課程標準內容,緊密聯系時代和學生實際

思想政治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課程標準也要與時俱進。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2020年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完善了文本結構、編寫依據、實施要求等,充分彰顯了思想政治學科的育人性、思想性、時代性和綜合性。在新版課程標準中,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最新成果,如在“課程性質”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增加了勞動教育等相關內容,使課程標準更全面、科學。隨著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課程標準的內容必定會隨之發生改變,既要補充新的內容,也要將陳舊、重復的內容進行刪減,將課程標準修訂周期縮短,深入研究學生發展規律和不同時代學生特點,結合最新的教育方針政策,保證課程標準緊密聯系時代特點、學生實際、社會的新變化和新需求。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必須堅持課程改革的新方向,認真總結實施中的經驗,促進課程標準更合理、完善。首先,必須堅持課程改革的新方向。課程標準是課程改革的主要依據,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實現育人目標的重要保證。要從思想上、組織上重視課程標準,把學習和理解課程標準放在首位并認真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其次,認真總結經驗,促進課程標準實施更合理、完善。在推進課程改革過程中,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和發展課程標準?;谡n程標準教學要求課程標準足夠專業、權威,必須經過深入研究和廣泛認同,堅守教學質量的底線,完善標準原則,減少對課程標準的不重視和懷疑。同時,要求課程標準易于分解和具有可操作性,理順課程標準各組成部分邏輯關系,讓教師充分理解和靈活運用課程標準,能夠發揮自主權,根據課程標準恰到好處地進行教學。

4.圍繞課程標準,發揮考試指揮棒的正向作用

考試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荚囈獓@課程標準命題,在試題命制中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統領,注重考查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關鍵學習表現。在命題過程中,應通過落實課程標準來引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考試作為“指揮棒”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一直遭人詬病,主要是因為其“瞎指揮”把學生變成了考試的“機器”,“片面追求升學率”成為了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一個最為普遍的問題[14]。實行新高考就是要把考試評價往正確的方向上引導,既能選拔人才,也要“以考促學”。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規定考試評價的對象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體理解和把握、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課程標準和考試評價關系密切,課程標準是考試評價的依據,考試評價是課程標準的體現。既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考試命題,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綜合評價內容,改變單一的紙筆測試評價方式,破除“唯分數論”,也要利用考試實施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重點評價學生解決情境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反映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荚囋u價結果既要體現課程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也要反饋課程標準的不足,及時改進,促進課程標準的完善。通過課程標準改變考試評價的單一功能和刻板印象,使課程標準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考試評價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荚囎鳛榻虒W評價的一種手段,其本身并不能改變教學的根本目的,但通過考試可以引導學校、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我們應正確認識考試的功能和作用,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看待考試,正確發揮考試的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盧月. 基于課程標準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2] 胡田庚,高鑫.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89.

[3] 王祎黎,黃軍偉.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維要新”:邏輯起點、內涵生成與實踐訴求[J]. 江蘇高教,2022(07):71-75.

[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2-48,1-2.

[6] 習近平.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19-03-19(001).

[7] 劉震,劉一俊,李敬龍. 思想政治學科學業質量水平的廣度和深度[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09):71-72.

[8] 陳友芳. 思想政治學業質量標準的理解與把握[J]. 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18(04):3-6.

[9] 肖珍,靳玉軍. 新時代“大思政課”的核心要義、實踐要求與價值意蘊[J]. 學校黨建與思想育,2022(09):61-64.

[10] 毛偉娜. 基于課程標準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新實踐[J]. 中小學德育,2022(08):4.

[11] 朱婷婷.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9.

[12] 金鵬,蔣永貴. 基于課程標準教學:實踐審視及推進建議[J]. 當代教育科學,2016(06):32-35.

[13] 崔允漷,夏雪梅. “教—學—評一致性”:意義與含義[J]. 中小學管理,2013(01):4-6.

[14] 鄭若玲,宋莉莉,徐恩煊. 再論高考的教育功能:側重“高考指揮棒”的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2):105-115.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立德樹人課程標準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