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偶像:從塑造偶像到塑造自我

2024-01-15 11:47郭瓔萱周博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偶像時尚社交

郭瓔萱 周博

引言

偶像制造和崇拜伴隨著人類自身發展歷史的每一階段,對于偶像的需求也隨著社會轉型不斷變化,眼下媒介融合正在從深層次改變社會現實,伴隨著融媒體形態演變的是全覺傳播時代的到來[1]。在這個過程中,虛擬偶像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不斷演變,人類將虛擬世界由烏托邦式的“他鄉”,構建出另一個真實的、完整的、充滿無線可能的另一個現實世界,真實和虛擬相互影響并有所交融,推動著彼此的發展。

1.虛擬偶像的定義與發展

由于虛擬偶像一直在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對于“虛擬偶像”尚且沒有十分確切的定義。[2]依據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虛擬偶像(Virtual idol),是通過繪畫、動畫、CG 等形式制作,在因特網等虛擬場景或現實場景進行活動,并通過社交媒體宣傳,但本身并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擬人形象。虛擬偶像按照職能分為虛擬歌姬(V-singer)、虛擬明星(Vritual Pop Star)、虛擬主播(Vtuber)、虛擬模特(Virtual model)、虛擬影響者/網紅(Virtual Influencer)、人工智能偶像(AI Idol)等等,并伴隨社交媒體的發展從社交頭像(Avatar)開始逐漸出現數字化的個人化身虛擬偶像。

在早期社交媒體還未誕生,依靠簡單人際在場傳播時,“虛擬偶像”已有雛形,但其非電腦制作而成,而是由石膏制作的人體模型。1932年,紐約藝術家萊斯特·加巴(Lester Gaba)制作了一個100 磅重的還原度極高的人體石膏模型,并將其命名為“Cynthia”(圖1、圖2),并以身患喉炎無法說話為由來解釋她的沉默。不久之后,她參與雜志拍攝一炮而紅,不僅被邀請參加各種晚宴和品牌活動,成為Tiffany、Cartier 等我們現在熟知品牌的品牌大使,收著巨量的粉絲郵件,還有自己的報紙專欄、大都會歌劇院的專屬座位以及個人專屬的廣播節目,甚至出席了愛德華七世王子和沃利斯·辛普森的婚禮,并于1938年參與出演好萊塢電影《Artists and Model’s Abroad》。但好景不長,她從美容院的椅子上滑落,摔得粉碎,失去“身體”。后又于1942年因Gabe 在二戰期間被征召入伍,而徹底結束了“生命”。Gaba 后來還制造了“Gaba Girls”系列,她們是真人等大的肥皂雕刻人體模型,這引發了我們今天擁有的人體模型的趨勢;它們曾經是、現在仍然是零售和時裝店用來向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客戶銷售商品的重要工具。[3]雖然”Cynthia”并非同我們文中所研究的“虛擬偶像”一樣,由電腦制作而成,但它傳達出了人們對于虛擬偶像的需求和愿景。

圖1 Cynthia

圖2 Cynthia

20世紀60年代CG 的出現使影像“復制真實”的愿景逐漸消殞,像素開始成為構建世界的基本元素,人類步入了一個注重“描繪真實”的CG 新紀元。[4]1997年出現的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網絡,自點對點通訊的電子郵件開始,在進行著即時通信、信息發布等信息傳達為主要功能的網絡服務同時,網絡社交從娛樂功能逐漸變為生活需要,快速發展成為人們重要的社交往來、信息交流和資源交換的方式,社交媒體有著更加廣義的功能化發展趨勢。媒介迭代帶來的社交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是帶動虛擬偶像發展的重要因素。據此可以將虛擬偶像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紙媒/電視時代的虛擬偶像、門戶/搜索時代的虛擬偶像、移動/推送時代的虛擬偶像。

虛擬偶像產生于使用電視等傳統媒介的時代,其類型主要以動漫和游戲的衍生形象和虛擬人物角色為主。電視媒介使得視聽語言具有兼容性,并擴大了內容的可傳播范圍。20世紀80年代,虛擬偶像(Virtual idol)一詞被日本人提出,其根源于日本的動漫和偶像文化。1982年日本TV動畫《超時空要塞》的女主角林明美(圖3)橫空出世。動畫播出后,其制作方以林明美的名義將其劇中的插曲做成了偶像專輯進行公開發售,初代虛擬偶像就此產生。1985年,來自英國的由計算機合成的虛擬角色Max Headroom(圖4),出現在英國的賽博朋克電視電影《Max Headroom:未來20 分鐘》中,他以斷斷續續的電子音聞名,被稱為“第一個計算機生成的電視人物”。初代虛擬偶像在呈現和造型設計上仍受到技術的約束,還不能夠較為完整的呈現出創作者的設計意圖,表現形式較為單一,與現實世界的關聯較少。

圖3 林明美

圖4 Headroom

虛擬偶像發展的第二階段處于門戶/搜索時代,其類型主要以初音未來[5](圖5)和洛天依[6](圖6)為代表的依托于電子語音合成人聲的VOCALOID 程序的二次元虛擬歌姬(V-singer)為主。從 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初,PC 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改變了以往的傳播范式,使傳播方式、途徑、界面都發生了突破性的轉變。伴隨著電腦的普及,人們閱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虛擬偶像在網絡世界中傳播的更快更廣。而且,依托于聲源庫,虛擬偶像的形象更加飽滿,被人們所熟知的不僅僅是形象本身,還加入了具有識別性的聲音。借助全息投影技術,粉絲觀眾得以在現實生活中見到虛擬偶像的影像。除此之外,由于是重新創作的形象,再加上有粉絲二次創作的空間,本階段的虛擬偶像形象更為豐富,而且在二次元圈中形成了cosplay 的潮流,粉絲會在現實中裝扮成為虛擬偶像的樣貌,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形象發生了交融。

圖5 初音未來

圖6 洛天依于北京冬奧會文化節開幕式

虛擬偶像發展的第三階段處于移動/推送時代,也就是當下虛擬偶像發展所處的階段,其類型主要以虛擬歌姬(V-singer)、虛擬影響者/網紅(Virtual Influencer)、虛擬明星(Vritual Pop Star)、虛擬主播(V-tuber)、虛擬模特(Virtual model)、人工智能偶像(AI Idol)等多棲發展的虛擬偶像為主。同時伴隨著元宇宙(Metaverse)[7]的提出,以及社交媒體的發展從社交頭像(Avatar)開始逐漸出現個人數字化的個人化身虛擬偶像,這些個人化身的虛擬偶像成為連接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通路。伴隨著Beta(元宇宙)概念的出現,虛擬偶像又有了新的發展走向。一部分的發展走向是從社交頭像(Avatar)開始逐漸出現個人數字化的個人化身虛擬偶像。另一部分虛擬偶像的發展走向是伴隨著元宇宙的誕生,通過售賣NFT 以數字資產的方式發展新出口。這些數字化資產即數字化的金融和虛擬的錢,成為虛擬偶像生產商的全新的宣傳和獲利渠道,也為粉絲提供了參與創作的途徑。伴隨著ChatGpt 的出現和蘋果頭顯Vision Pro 的誕生,全息+ChatGpt 技術實現了能夠在生活場景中切實看見而且進行深度自然對話的虛擬偶像。虛擬偶像在這個階段經歷了從裝扮形象到創造形象的過程。

2.塑造偶像:從裝扮形象到創造形象

虛擬偶像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從裝扮到創造形象的過程。早期的虛擬偶像,形象來自已有的動漫/游戲形象、現實生活中的時尚流行趨勢或依據粉絲的喜好進行裝扮,但引發的cosplay 潮流和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其穿搭的模仿則影響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穿搭潮流。當下虛擬偶像與流行的虛擬時尚相契合,可以與數字場景和品牌商品組合,實現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的效果,并減少現實世界制造的額外成本,是絕佳的產品展示體,同時虛擬偶像的發展也推動了虛擬時尚的發展,并拓寬了虛擬時尚的可能。在此發展階段,圖像徹底代碼化,計算機圖像并不需要物質質料,甚至可以不需要光,也無須模仿或復制所需要的原型,無中生有地制造了一個“真實”世界。[8]

世界首位虛擬模特Shudu Gram 于2017年被倫敦攝影師Cameron-James Wilson 創作出來并發布在Instagram上。在此之后,James Wilson 還創立了世界首家全虛擬模特的經紀公司The Diigitals,并推出了Galaxia,Brenn,Dagny,Koffi,Margot 等一系列虛擬模特(圖7)。創造Shudu 的靈感來源于他在游戲中經常打扮自己的角色,于是他開始在新媒體中尋求靈感,嘗試3d 建模和CGI技術,試圖打造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可以準確地表達個人想法和設計,不受模特、化妝造型等其他因素干擾的個人化創作。融合了他對插畫、化妝、時尚和設計以及三維成像的興趣和能力,Shudu 由此而生。[9]

圖7 由The Diigitals 創作的Balmain 的虛擬模特,中間為Shudu Gram

Shudu 有著非常擬真的形象,利落的超短發造型,毫無瑕疵的黝黑皮膚散發著健康的光澤,襯得她眼白雪亮。高挑的眉毛,涂著裸色口紅的豐厚嘴唇,和前凸后翹、比例絕佳甚至有些夸張的完美身材,佩戴著具有非洲民族特色的首飾,加上她充滿自信和力量的眼神,實在是極致的性感。據她的創造者所說,Shudu Gram 的形象靈感來源于芭比系列的南非公主[10],他很喜歡畫畫,對于女人肖像畫十分著迷,而攝影師的身份也讓他有更多接觸模特的機會,這些被他拍攝過的模特也變成了Shudu的一部分,這一切都讓Shudu Gram 變得獨一無二且神秘迷人。

Shudu Gram 的角色設定是為高級時裝進行活動的黑人超模,她的形象標準也來源于此,Cameron-James Wilson 在創造Shudu Gram 時,曾以著名的黑人明星和模特作為參考。例如Shudu 的發型與Rihanna 其中的一個造型就極為相似,在動作和佩戴的首飾上也有著相似之處。而在眉眼的設計上,則是參考了黑人超模始祖Naomi Campbell,上挑的眉毛和平靜而有力的眼神,賦予形象以力量感和張力。因此,Shudu Gram 才會更快的以黑人模特的身份和形象被時尚圈接受。再加上現在社交媒體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大眾審美層次也越來越變得多元,Shudu Gram 在社交媒體上的走紅似乎是必然。之后也確實驗證了這一點,她不僅于各個時尚大牌合作,還成為了Rihanna 彩妝品牌的代言人(圖8)以及 Balmain 的虛擬模特。疫情流行帶來的封閉影響了品牌制造營銷材料的方式,品牌需要可視化產品,虛擬模特成了品牌最好的展示方式,品牌通過虛擬模特為消費者提供試衣觀看體驗,以彌補在網上購物中失去的服務,這為Shudu Gram 等虛擬模特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圖9)。

圖8 Shudu gram 與Fenty Beauty

圖9 Shudu gram 與三星合作

與Shudu Gram 同時期發展的另一位虛擬模特Noonoouri(圖10、圖11)并不與Shudu 一樣像真人,而是更像3D 動畫人物。黑色長發、有著濃密睫毛的大眼睛、光滑白嫩的皮膚,加上勻稱舒展的身體,她就像是一個精美的洋娃娃。她的角色設定不在于強調擬人的真實感,而是更多的夢幻感,是除了人類以外的新的存在,不是模糊虛擬和現實的界限,而是對虛擬的邊界又展開了新的探索。在ins 上,Noonoouri 給自己的人設是Cute+Curious+Couture,她所瞄準的,是比較偏重小眾的高端時尚圈。作為3D 動畫人物這一類型的虛擬偶像,其角色設定不再像之前局限于具體的IP,而是開始根據需求和所瞄準的細分領域和用戶群體進行新的探索,找到虛擬形象可以涉足的新領域。因為她本身的角色定位就是面向高級時裝的時尚模特。所以在她的社交媒體上,幾乎看不到貼近日常生活的親民部分,所呈現出的都是構圖講究、布光均勻、妝容精致的大片。場景多為品牌代言、時尚活動現場、雜志大片、秀場、街拍現場等等。她的合照對象也多為名模、明星和社會名流。她還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雜志的采訪和自己的日程安排,一切都是完美時髦偶像應有的樣子。時尚品牌與她的互動多體現在為她著裝,這些著裝多以品牌的最新系列和標志性單品。虛擬偶像一方面幫助品牌宣傳新季產品,另一方面為品牌的標志性作品的提供了數字化的展示方式,使其獲得新生,滿足粉絲的懷舊之情。同時她還會與一些剛開始發展的虛擬時尚品牌合作,展示出現實無法達到的效果,并通過虛擬偶像的身份對其宣傳,為品牌增加流量。

圖10 Noonoouri 為Dior 代言

圖11 Noonoouri 與BALENCIAGA

除了使用藝術家創造的虛擬模特,進行贊助和簽約外,很多品牌還會推出真人模特的擬真虛擬模特。例如Burberry 已經為Kendall Jenner 和Naomi Campbell 推出了虛擬形象的模特,真人的數字化身不再受到場景和時間的限制,為品牌和模特本身都帶來了獨特的潛力。一些品牌還為了產品和賽事活動等創造了屬于品牌自己的虛擬偶像,例如LVMH 就為其2022年創新獎創建了虛擬大使(圖12),Prada 也推出與Candy 香水同名的虛擬偶像Candy(圖13),借此品牌可以依據自身需求定制虛擬偶像,具像化表現品牌形象傳遞品牌理念,并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一些傳統報刊媒介,也推出了與虛擬偶像的合作項目,L’OFF1 CIEL Vietnam,選擇純數字時尚作為其2022年9月印刷版的封面(圖14)。Dior 的完整造型由DRESSX 進行數字化,并在多媒體藝術家Nina Hawkins 的頭像上進行數字化裝扮。

圖12 LVMH Vivi

圖13 Rethink Reality-Prada Candy

圖14 L‘OFFICIEL Vietnam 封面

除虛擬模特之外,其他職能的虛擬偶像也與時尚界相互影響,虛擬影響者/網紅通過流量吸引消費者帶動消費,虛擬明星通過虛擬時尚展現出新樣貌,虛擬主播通過虛擬時尚滿足粉絲的裝扮需求等等。例如標志性虛擬影響者Lil Miquela(圖15),以“Z 世代潮流引領者”作為自己的角色設定,每一張發布的照片都是按照現在美國的95 后的孩子們所喜好的內容所設計的。在她的社交媒體上,能夠看到擺拍、街拍、購物、品牌活動等等時尚潮流化的內容,也會上身虛擬時尚,為小眾新興品牌宣傳。背景大多就是街景、品牌活動現場、展覽空間、打卡地、雜志拍攝現場等等。但同時又有很多貼近生活片段,例如她也會追星、分享戀愛日常、和朋友小聚等等。借此慢慢將她塑造成酷和潮流的代名詞,但同時又不會讓人們覺得她的形象高高在上,而是可以模仿參考的對象。通過提供給服裝新的展示方式,與消費者產生共鳴,成為很好的宣傳途徑。除此之外,虛擬影響者Imma 參加了2022年1月在巴黎舉行的設計師Masayuki Ino 的Doublet 品牌2022 至2023 秋冬系列(圖16),這個系列作品將Imma作為形象IP,模特們戴著Imma形象的面具,頂著粉色的波波頭出現,借此傳達出設計師對于元宇宙的思考,他認為元宇宙是一種將事物與物理世界進行比較的方式,通過這個系列,他希望能夠在現實世界中創造更多的幸福。

圖15 Lil Miquela

圖16 Immac 參加Masayuki Ino 的Doublet品牌2022 至2023 秋冬系列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虛擬偶像自身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轉變。伴隨著元宇宙的發展,創造Lil Miquela 的Brud 又基于web3.0 的發展階段,發布相關NFT 產品并授權粉絲創建“社區擁有的媒體和集體建設的世界”,使粉絲參與協同創作,從而打造出有粉絲個人視角的Lil Miquela。Noonoouri 也推出了虛擬時裝的自有品牌,作為NFT 產品進行出售(圖17)。

圖17 Noonoouri 出售NFT 虛擬時裝的自有品牌

3.塑造偶像:從設定角色到營造氛圍

專門的擬真人服務企業在采訪中[11]表示他們在創造虛擬偶像時,首先會依據需要確定主題,例如以“環保主義者”作為主題,分析網絡上關于“環保主義”的對話,分析出不同類型的個人用戶的心理特征以及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得到虛擬偶像的角色個性、宣發途徑和故事。其次關注品牌所做的內容以及與品牌交流他們所想要的,并與品牌分享通過及其分析找到的對應消費人群的人口統計數據,以及他們感興趣的形象和內容。最終創建屬于這個虛擬偶像的人格類型,包括外表、年齡、人物背景、人物興趣、以及具體敘事等等內容,而虛擬偶像作為產品來說,她的生命周期與生活故事的敘述息息相關,就此虛擬偶像的角色設定已經完成。

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創建虛擬偶像的形象會經歷相當長的開發過程,在了解觀眾以及吸引他們的“虛擬偶像”的類型后,創作者開始創建角色。首先會使用一些插件來開發其頭部框架以及五官特征,并逐漸完善細節,在這個過程中角色逐漸形成并完美,這是建立審美觀的過程。對于形象的觀看和認可包含著人們的觀點和信仰,因為想要一個與觀眾產生共鳴的“人”,所以在建立形象時還要考慮到她的真實和自然性。這就需要企業通過設計把角色設定和形象設定相結合,通過使用創意技術,以確保在把這兩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后,還能夠看起來像一個真實的圖像。

由于社交媒體展示的特殊性,虛擬偶像的形象塑造不僅依靠于角色設定和形象設定,還需要配合場景構建完整的形象和氛圍。

Lil Miquela 的場景設定就很適合她“Z 世代潮流引領者”的角色設定。她的每一張照片都是按照現在美國的95 后的孩子們所喜好的內容所涉及的。在她的社交媒體上,能夠看到擺拍、街拍、購物、品牌活動等等時尚潮流化的內容,背景大多就是街景、品牌活動現場、展覽空間、打卡地、雜志拍攝現場等等。但同時又有很多貼近生活片段,例如她也會追星、分享戀愛日常、和朋友小聚等等。慢慢將她塑造成酷和潮流的代名詞,但同時又不會讓人們覺得她的形象高高在上,而是可以模仿參考的對象。

而Noonoouri 與Lil Miquela 的畫風則完全不同,因為她本身的角色定位就是面向高級時裝的時尚模特。所以在她的社交媒體上,幾乎看不到貼近日常生活的親民部分,所呈現出的都是構圖講究、布光均勻、妝容精致的大片。場景多為品牌代言、時尚活動現場、雜志大片、秀場、街拍現場等等。她的合照對象也多為名模、明星和社會名流。她還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雜志的采訪和自己的日程安排,一切都是完美時髦偶像應有的樣子。

虛擬偶像的場景設定是形象構建中氛圍渲染的關鍵一環,出現的場合和所分享出的日常內容,不僅可以反映出角色設定也能夠使有意向合作的品牌和商家清楚其商業定位,更好地促成合作。所以虛擬偶像的開發者在選擇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信息的場景時,就會依據其角色設定和受眾面向進行調整。

技術不僅維持推動著虛擬偶像樣態的演進,還在深刻改造著偶像工業體系和粉絲迷群。[12]隨著新媒介的發展,社交媒體的活躍推送,信息傳播逐漸去中心化、普及化,必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受眾開始通過媒介與虛擬偶像產生互動和聯系,粉絲和普通的網絡受眾的邊界也會日益模糊,構建偶像仿佛變成了日常,在上滑下滑的過程里就已經被完成。

結語:從塑造偶像到塑造自我

偶像的生產與崇拜是自我構建的一種重要方式,偶像的制造與崇拜是人類擺脫盲目性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對自身理想存在狀態的一種感情投射,一種對于自我”神靈“缺席的補白,借助于對于偶像的崇拜從而確立了另一個自己。[13]伴隨著元宇宙的發展,從社交頭像(Avatar)開始逐漸出現個人數字化的個人化身虛擬偶像,這些個人化身虛擬偶像打開了進入虛擬世界的窗口,個人從虛擬偶像的粉絲身份轉變為打造自己在虛擬世界中的身份,以自己為原型的個人化身虛擬偶像,虛擬數字的“自我”提供了“塑造自我”的機會。ChatGPT、Midjourney 和DALL-E 等新的生成式AI 軟件則可以讓人們在幾分鐘內生成圖像或文本,發揮無限的創造力提供人們想要的“自我”形象。未來個人化身虛擬偶像作為自我在虛擬世界中的鏡像投射,會與其他個人化身虛擬偶像產生關聯和互動,甚至會有親密關系和社會生活,蘋果發布的頭顯Vision Pro 為這樣的場景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就如電影《頭號玩家》中呈現的場景一樣,當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只需在虛擬世界中塑造自我就能夠得到全新的身份,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中讓兩個自我共存。

李沁的“第三媒介時代”[14]強調人在現實社會與虛擬空間之中共生共存的關系,把“人”看作是對應于時代技術的整體符號性的存在。但如果剝離開人在現實世界中社會關系的真實存在,在虛擬世界中獲得充盈的信息和全新的身份,那他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又如何體現,當他又如何回歸現實時面臨的割裂呢。我們要警惕這種“去社會化”,即人由于沉浸于虛擬環境,既有的社會交往減弱,個體行為準則被弱化的過程?!叭ド鐣崩碚摳嬲]我們的是,媒介環境的人性化,在深刻影響到人與媒介關系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社會關系交往,無處不在的虛擬聯通帶來的是人際關系的實際孤島化。[15]虛擬世界中的個人化身虛擬偶像可以是社交面具,但現實中的交往才是能夠產生更完美自我的緊密的情感滿足,在塑造虛擬偶像的同時也要警惕這些美好人設對于個體本身的重塑,把握好現實與虛擬的邊界。

猜你喜歡
偶像時尚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偶像報
社交距離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環保很時尚
美妝fun時尚盛典
時尚首次觸電
我的偶像
只為寫作的慢時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