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發展對經濟韌性的影響研究

2024-01-15 08:04苗育林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韌性耦合數字

苗育林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100070;北京市懷柔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400)

數字經濟以數字化信息為核心生產要素,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數字化技術提供產品或服務,是技術融合、產業融合、生產者與消費者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張亮亮等,2018)[1]。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對穩增長和穩就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為經濟轉型提供更大騰挪空間。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經濟結構與區域布局,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學術界將經濟韌性定義為以區域為載體的經濟體基于原有的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狀況,在面對外部沖擊破壞后的抵抗與恢復能力(韓冬日等,2023)[2]?,F階段我國面臨內部經濟動能轉換和經濟逆全球化沖擊,經濟韌性面臨較大考驗。如何提升經濟韌性成為當下發展必須應對的挑戰。通過數字經濟發展推動經濟走出一條結構更合理、機制更科學的路子,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本文從穩經濟、促發展的角度出發,以長江經濟帶為研究樣本,分析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與經濟韌性發展的水平耦合協調程度,為制定推動我國數字經濟與經濟韌性邁上互促共進協調發展新臺階的政策提供參考。長江經濟帶作為國家級三大發展戰略之一,用全國21.5%的土地面積承載了全國42.9%的人口,貢獻了全國46.5%的GDP,在全國穩經濟、提能級、優結構、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長江經濟帶具有跨度大、涉及區域多的特點,區域內11 個?。ㄊ校╅g在聯動的基礎上,經濟和數字產業方面又有較大差異,是非常有代表性、重要性的合適研究樣本。

一、文獻綜述

“韌性”概念最早由生態學家Holling(1973)[3]提出,表述為生態環境在受創后自我修復的能力。隨著經濟多元化發展及全球化進程的演進,各經濟體遭受不確定性的政策調整、技術更迭、逆全球化等風險事件的概率不斷增加,為應對經濟不穩定問題提出科學的治理措施,Hamel(2003)[4]等經濟學者們將“韌性”引入經濟學的研究中,自此拉開了經濟韌性的研究序幕,經濟韌性也成為經濟體抵御風險事件沖擊能力的衡量指標之一。

國內對數字經濟影響經濟風險抵抗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經濟效率和優化風險管理方面。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降低生產成本(任燦燦,2023[5];陳一等,2023[6];武宵旭等,2023[7])。經濟主體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在經濟活動中做出迅速調整,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市場風險,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馬述忠等人,2020[8];吳劍輝,2023[9]),降低風險損失。

也有學者認為數字經濟能加快推動經濟產業轉型和提升經濟抗沖擊能力。其中數字經濟在產業轉型方面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建立(李丹等,2023)[10],進而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數字產業的投資,同時數字經濟逐步融入各產業中,促進企業在固定資產和研發方面的投入(陳偉欣,2022)[11],這些研發投入有助于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發展質量,促成經濟發展轉型(溫珺等,2019[12];李曉華,2019[13]);數字經濟是擴大消費和推動內需的重要渠道,例如遠程辦公、網上購物節等,同時數字經濟通過智能制造優化生產流程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張軍,2020)[14],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升了經濟抵抗風險沖擊的能力(余曉暉,2021)[15]。杜直前(2023)從世界經濟研究領域視角分析得到數字全球價值鏈參與可以直接促進經濟韌性的改善,而且也能通過提高創新要素配置效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金融集聚水平、創新能力間接促進經濟韌性增強[16]。

目前,學者們對數字經濟與經濟韌性間的研究主要是通過案例形式進行定性分析。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構建包含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發展水平、數字產業活力水平、數字產業規?;降臄底纸洕u價指標體系,包含經濟風險抵抗能力、治理轉型能力、恢復能力的經濟韌性評價體系,并對兩者的發展水平和協調程度進行定量分析。

二、數字經濟發展對經濟韌性的影響機理

(一)數字經濟通過創新驅動效應提升經濟韌性

數字產業化將信息化知識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縮短了技術迭代的周期,創造出新的生產模式和新的業態,賦予經濟創新驅動力。首先,促進企業創新。隨著數字技術融入企業,催生出新的管理及運作方式,傳統企業面對創新企業的替代、高速運作和精細化管理的威脅,必須加速推動生產和服務技術革新,激活企業創新動力。其次,促進產業創新。數字技術在獲取和利用上具有較強的便捷性,同一創新技術能快速在行業間流動,進而提升行業生產效率和技術更新。最后,促進區域創新。數字經濟加強了區域間創新主體、創新資源的聚集,區域間通過技術的溝通交流,學習其他區域先進的技術彌補自身的短板,同時基于自身稟賦并借用區域外部資源做出區域特色創新。

(二)數字經濟通過產業升級效應提升經濟韌性

產業結構化升級是高質量發展應有之義,演化經濟地理理論認為,數字經濟將數字信息作為重要生產要素,加快與傳統產業的高效融合,提高生產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構建新的產業形態,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核心領域與實體產業的融合進程,進而促進產業結構在優化升級過程中開發、吸收、結合和共享信息技術,是提高經濟韌性的重要舉措。

(三)數字經濟通過勞動力結構優化效應提升經濟韌性

勞動力結構優化是指高級專業型人才從生產效率低下的傳統產業向生產效率較高的新型產業轉移,從而實現人才合理化分配的過程。當經濟受到外部沖擊時,合理的勞動力結構能起到加速恢復經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經濟韌性,其中,數字經濟的發展融入傳統產業中,幫助傳統產業的工人提升了自身能力素質,增強了傳統產業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同時數字經濟培育的高素質企業家對經濟變化的超前感知能力和積極應對能力能有效引導其他人員,在社會中具有良好的人格示范作用,從而提高區域經濟韌性。

(四)數字經濟通過社會治理賦能效應提升經濟韌性

數字技術對各行業的轉型升級促進效應顯著。數字技術融入實體經濟后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促進各個產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信息化改造、網絡化拓展和服務化延伸,在信息傳導上實現精準對接、高效統籌,從而提高信息傳遞和資源統籌的效率。企業主體通過大數據技術,深度分析和挖掘海量數據,進而獲得強大的數據監測、數據分析、數據處理和數據傳輸能力,增強對行業性、系統性、區域性外部沖擊因素的甄別和感知能力,以及在沖擊發生時的分析、預測和預警能力;政府和社會組織利用數字技術在服務管理、精細治理和應急處理上實現跨層級、跨區域和跨部門的整體聯動、高效協同。

(五)數字經濟通過數字技術空間溢出效應提升經濟韌性

傳統行業生產技術因時空的限制,在技術流通上存在障礙。數字技術在數據傳輸、共享和編輯上具有跨空間的作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改善了區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資源配置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增強了區域間生產技術授受的流動性從而拉近了區域經濟因空間距離產生的差異。數據信息共享和轉移等方式推動了數字技術貧乏區域的技術提升,增強了因時空分割導致不同區域間經濟活動的關聯性。

三、研究方法、指標體系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參考段新(2020)[17]等人的研究方法,采取熵值法計算出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數、經濟韌性水平綜合指數后,使用耦合協調模型測度兩者間的協調性。

1.熵值法

在協調性評價體系中,指標間存在計量單位和屬性的差異,為實現各指標的可比性,本文根據朱喜安(2015)[18]等人對熵值法中多種無量綱化方法的探討結果,采取最優的極差法將樣本數據轉化為0—1 之間的數值從而消除了量綱的影響,為協調性評價創造基礎,具體處理方法如式(1)、(2)、(3):

對于正功效指標:

對于負功效指標:

對于適應性指標:

2.耦合協調評價模型

本文根據耦合理論建立耦合協調評價模型對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水平兩者間的相互作用程度進行測度。

首先,運用兩系統耦合度模型分別對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水平之間的協調的耦合強度進行測度,具體模型如式(8):

進一步,將耦合度模型優化為耦合協調度模型,能更好地評價系統間的耦合協調性,具體模型如式(9)、(10):

在計算得到兩者耦合協調度值之后,為便于對耦合協調度進行評價,借鑒錢麗(2012)[19]等人的研究成果,將耦合協調度值劃分為10 個等級。

(二)協調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在構建了長江經濟帶11 ?。ㄊ校底纸洕徒洕g性耦合協調度模型之后,本文基于陳勝利(2022)[20]等人構建的數字經濟發展和經濟韌性評價體系,采用三級指標法對樣本數據進行分層,依次為2 個目標層、6 個準則層、23 個指標層,具體指標的選取與劃分如表1所示。

表1 長江經濟帶數字經濟與經濟韌性指標體系

(三)數據情況說明

本研究將長江經濟帶11 個?。ㄊ校?013—2021年的年度數據作為分析對象,并根據《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長江經濟帶劃分為上中下游。指標層數據均來源于萬得信息網(以下簡稱Wind)、國家統計局網站和中國經濟社會大數據研究平臺網站。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數字經濟發展與經濟韌性水平分析

利用前述模型通過軟件Stata15.0 計算得到長江經濟帶11 ?。ㄊ校底纸洕l展水平綜合指數、經濟韌性水平綜合指數、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統計期間的初始年份、末尾年份的綜合指數及年均增長量見表2。

表2 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韌性水平綜合指數

1.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分析

從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數來看,統計期間區域內?。ㄊ校┚尸F增長的趨勢,總體均值從2013年的0.067 升至0.426,年均增幅為0.040。上中下游對比來看,下游區域綜合指數相對較高,中游次之,上游區域增量最低。具體到省份綜合指數可以發現,2021年指數排名前三的均為下游?。ㄊ校?,分別為浙江省0.759、江蘇省0.655 和上海市0.561。發展最緩慢的地區為處于上游的云南省,綜合指數為0.112。對比發現各地區呈現出明顯不均衡特征,主要原因在于長江經濟帶下游區域數字經濟發展起步較早,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人才聚集和政策實施上具有先發優勢。

2.經濟韌性水平分析

經濟韌性水平綜合指數2013—2021年總體均值為0.381,年均增量僅為0.025。上中游均值與下游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且上游區域的年均增量均值低于總體均值。具體到省份來看,下游地區中江蘇與浙江兩省經濟韌性水平綜合指數分別為0.756 和0.671,明顯高于其他地區,上游地區的貴州與云南兩省經濟韌性水平未得到明顯提升,綜合指數分別為0.169 和0.170,對比23 個指標層數據可以發現下游地區?。ㄊ校┰陲L險抵抗力、治理轉型力和經濟恢復力方面表現得更加優秀,且增速遠高于上游區域的?。ㄊ校?。

3.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韌性水平比較分析

圖1 更直觀地反映出數字經濟發展與經濟韌性水平兩綜合指數在2013—2021年期間的演變趨勢,我國數字經濟和經濟韌性近些年來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但截至2021年兩者仍處于中低位水平。兩者的綜合指數上升趨勢呈現出一致性,表明近些年將數字技術植入實體經濟,推動了新經濟下經濟發展動能和治理方式的加速重構,從而推動經濟韌性的改善。從兩指數的平均斜率來看,數字經濟的斜率明顯大于經濟韌性的斜率,可見國民經濟中非數字化產業對經濟韌性的提升與數字經濟相比較而言動力較弱,為驅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繼續堅持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

圖1 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韌性水平綜合指數演變趨勢

(二)數字經濟發展與經濟韌性耦合協調分析

為更進一步探討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水平兩者之間的協調狀況,將以上得到的綜合指數帶入公式(8)—(10)計算得到兩者耦合協調度值,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韌性水平耦合協調度值

從表3 可以看出,雖然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綜合評價指數整體來看處于較低水平,但兩者間的耦合協調程度表現出明顯的協同性。研究時間范圍內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之間的兩者耦合協調度值不斷提升,2013年研究樣本的耦合協調度均值為0.273,落入中度失調的等級區間,但在2021年便升至0.612,數字經濟和經濟韌性兩者間實現了初級協調??梢娍疾炱陂g我國數字經濟和經濟韌性發展的協同性得到了極大提升。

在2013年,統計范圍內的11 個?。ㄊ校┲袨l臨失調的地區僅有上海市和江蘇省呈現勉強協調;輕度失調的地區有兩個,分別為浙江省和湖北??;中度失調的地區有四個,分別為安徽省、湖南省、重慶市和四川??;嚴重失調的地區有三個,分別為江西省、貴州省和云南省。根據耦合結果可獲知,2015年江蘇省成為統計區域內第一個邁入協調發展的地區,耦合協調度值為0.560。截至2021年,統計范圍內的11 個?。ㄊ校┏貞c市、貴州省和云南省之外,其余地區均實現協調發展,按評價等級進行劃分,良好協調的地區有兩個,分別為江蘇省和浙江??;初級協調的地區有四個,分別為上海市、湖北省、湖南省和四川??;勉強協調的地區有兩個,分別為安徽省和江西??;瀕臨失調的地區有兩個,分別為重慶市和貴州??;輕度失調的地區僅有云南省??偨Y發現,2013年處于中度失調的區域最多,2021年處于初級協調的區域最多,可見從2013年至2021年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韌性水平間的協調發展得到了質的提升。

五、結論及建議

(一)主要結論

本文運用熵值法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對2013—2021年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水平進行測度與協調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1.數字經濟和經濟韌性同時改善

統計期內,數字經濟發展和經濟韌性增強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截至2021年,大部分地區處于中低水平,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韌性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2.數字經濟與經濟韌性協調度好

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計算出兩者間的協調度值后發現,在數字經濟綜合指數和經濟韌性綜合指數處于較低水平的狀態下,兩者的協調度值上表現較好,可見數字經濟通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來推動區域經濟韌性的提升,同樣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提升也推動著數字經濟邁上新臺階。

數字經濟發展和經濟韌性的耦合程度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021年耦合協調度平均值達到了初級協調,但存在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特征。

(二)主要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目前數字經濟發展和經濟韌性處于中低水平,且由于區域間在本文中指標層所涉變量發展中存在的差異,導致數字經濟和經濟韌性的發展存在一定差距,這種差距進一步反映出兩者發展中的不協調,為實現二者間更好的協調發展,實現互促共進,提出如下建議:

1.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因數字經濟綜合指數提升速度快于經濟韌性綜合指數,可見數字化產業增長動能強于非數字化產業,未來應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促進經濟韌性增強??赏ㄟ^加速構建數字基礎設施、激發數字產業活力、擴大數字產業規模,數字經濟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成為我國未來一段時間提升經濟韌性的重要手段。

2.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政策支持作用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設立數字技術人員引進補貼和人才生活保障等措施,使政策傾向于數字經濟發展較弱的區域,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資本、人力等要素。同時,通過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改善資本產出率、建立健全交易市場等措施,從經濟韌性中的治理轉型能力和恢復能力等方面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良好運行環境,推動數字經濟普惠貢獻,彌合數字鴻溝。

猜你喜歡
韌性耦合數字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非Lipschitz條件下超前帶跳倒向耦合隨機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答數字
數字看G20
笑中帶淚的韌性成長
基于“殼-固”耦合方法模擬焊接裝配
成雙成對
求解奇異攝動Volterra積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