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效應分析
——以高技術產業為例

2024-01-15 08:04張麗麗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勞動效率所有制產權

張麗麗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89)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奔訌娍萍紕撔率墙洕l展方式轉變,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高技術產業作為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構成,站在科技創新的前列,加強科技創新將有助于增強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全球競爭力,早日沖破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卡脖子的困局。政府研發經費投入的增加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合計15271.3 億元,投入強度為1.41%①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EB/OL].(2021-09-22)[2023-09-14].https://www.stats.gov.cn/sj/tjgb/rdpcgb/qgkjjftrtjgb/202302/t20230206_1902130.html.,而韓國、美國和日本的研發投入強度分別高達4.81%、3.45%和3.27%②數據來源于OECD.stat 網站:https://stats.oecd.org/Index.aspx?DataSetCode=MSTI_PUB.,與三者相比仍存在一定距離。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率是高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也是健全舉國創新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的應有之義。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科技創新局,更突出了提高國有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提高科技創新產出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國有企業運營效率低和創新效率損失一直備受爭議,為進一步優化國有企業的治理體系,提高資本運營效率和科技創新效率,2013年開始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民營資本等引入國有企業之中,多種所有制資本相融合作,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提高經營效率和競爭力。因此,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效應,對于進一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國有企業創新能力等有重要意義。

一、文獻綜述

國有企業與其他產權性質企業之間由于實際控制人的身份不同,決定了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經營目標不同,表現為在創新資源的配置、創新產出以及創新效率等方面的差異。國有企業改革以及國有企業創新效率一直是學者研究的重要問題,相關研究大致包括國有企業存在一定程度的創新效率損失、政府研發經費投放在不同產權性質企業中存在差異并引起科技創新產出和效率的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產生的影響。

國有企業存在一定的創新效率損失的相關研究。國有企業的產權特征所造成的產權不清、代理鏈條加長和控制人缺位等問題,既會影響生產效率,也影響創新效率,造成雙重效率損失(吳延兵,2012)[1]。董曉慶等(2014)運用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法的Malmquist 指數法分行業對國有企業創新效率進行研究時發現,除了航空航天器制造業之外,其余四類高新技術行業中國有企業的創新效率普遍低于民營企業,存在創新效率損失[2]。黎文婧與鄭曼妮(2016)等指出相較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更傾向于為了尋補貼而增加策略性創新產出,并不利于企業市場價值的提升[3]。Clo等(2020)通過對91 個國家的電信企業進行研究后,指出國有電信企業的創新產出要多于民營企業,但創新成果的轉化率較低[4]。

不同產權性質企業中政府研發經費投入存在差異并引起科技創新產出和效率不同的相關研究。大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國有企業先天與政府部門存在密切的聯系,政府研發經費投入具有向國有企業傾斜的特點(邵敏等,2011[5];余明桂等,2010[6];孔東民等,2013[7])。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定位不同,除了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之外,還肩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相對于其他產權性質的企業,國有企業更容易獲得政府研發經費投入等創新資源的支持。除政府研發經費投入的傾斜之外,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資金來源和充裕度也存在差異。相較于其他產權性質的企業而言,國有企業擁有政府的“隱形”背書或者擔保,從銀行或者其他債權人處獲得融資的概率和融資規模更大;國有企業更具有規模上的優勢,取得上市資格的概率更大,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的機會更多。因此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資金投入相較于其他產權性質的企業更充裕,對于政府研發經費投入的敏感性低。

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所產生影響的相關研究。Ferrrira 等(2014)的研究結果顯示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有助于開展創新活動,企業的創新效率有所提升[8]。與之研究結果相反,鐘昀珈等(2016)對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以民營化的國有企業為研究樣本,發現民營化后原國有企業的創新效率確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并沒有帶來原國有企業創新效率的提高,相反,更多表現為民營化后非國有大股東對企業的掏空行為,弱化了創新動機,企業的創新活動減少且創新效率降低[9]。趙放等(2016)的研究則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創新效率的提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創新研發效率的提升上,但是在不同區域間存在較大的差異[10],李赫美與王汀?。?020)的研究得出相近的結論[11]。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對于政府研發經費投入傾向性、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出差異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科技創新產生的影響仍存在可供進一步研究之處,尤其是2013 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始之后,研究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企業科技創新是否會發生變化,影響多大,是否存在異質性等值得進一步探討。因此,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以2011—2020年高技術產業的細分行業為研究樣本,系統性分析和檢驗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科技創新激勵影響,具體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避免創新效率損失;對創新產出和效率產生何種影響;考慮異質性,國有資本比重差異對科技創新產出和效率產生何種影響等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科技創新比較分析

國有企業與其他產權性質企業的定位不同,在進行科技創新時不僅考慮自身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求,還要考慮到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性技術的創新需求。本部分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一方面可以對國有企業是否存在創新效率損失進行驗證,另一方面為實證檢驗進行初步佐證。本文選取科技創新產出和科技創新效率來衡量企業科技創新,其中,科技創新產出包括科技創新整體產出、科技創新數量產出和科技創新質量產出。具體而言,以每年的專利申請數量來衡量科技創新整體產出情況,以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來衡量科技創新產出的質量;以非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即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申請數量來衡量科技創新產出數量??萍紕撔滦蕜t按照科技創新投入要素的維度劃分為創新勞動效率和創新資金效率,其中,創新勞動效率的衡量指標包括科技創新整體勞動效率、科技創新質量勞動效率和科技創新數量勞動效率;創新資金效率的衡量指標包括科技創新整體資金效率、科技創新質量資金效率和科技創新數量資金效率。

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且盡量延長樣本時間跨度和增加樣本量的考慮,現采用2009—2020年高技術產業分行業科技創新數據來檢驗和分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其他產權性質企業在科技創新效率方面的差異,并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對科技創新有一定的影響進行實證檢驗與分析。數據來源為2010—2021年《中國科技統計年鑒》和《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表1 詳細列示了高技術產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其他產權性質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出情況,由于專利申請數量、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以及非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是絕對額,無法在不同產權性質企業之間進行比較分析,僅能夠從各自趨勢上進行分析,從表1 中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申請量還是非發明專利申請量,2009—2020年間高技術產業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出整體上呈現出增長趨勢。

表1 2009—2020年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出

在高技術產業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出勞動效率上,表2 對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和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整體而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低于其他產權性質的企業。從兩者的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比較來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是其他產權性質企業的90%,即存在10%左右的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損失;除個別年份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要高于其他產權性質的企業,且從2013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一直處于增長的狀態。從兩者的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比較來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是其他產權性質企業的1.2 倍。從2014年起,國有企業的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與非國有企業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其中2020年要高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一直高于非國有企業,初步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于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具有一定激勵效應,仍待下一步實證檢驗。

表2 2009—2020年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創新產出勞動效率比較

在高技術產業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科技創新資金效率上,表3 對科技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和科技創新質量產出資金效率進行比較,可以直觀地發現:除2015年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低于非國有企業的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大約是非國有企業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的81%,即存在19%的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損失。在科技創新質量產出資金效率上,2009年至2020年間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多數年份高于非國有企業,均值為1.05,并且從2014年之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科技創新質量產出資金效率始終高于非國有企業。從2014年起,國有企業的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與非國有企業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其中2015年要高于非國有企業;從2015年起,國有企業的創新質量產出資金效率一直高于非國有企業,因此,初步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于創新質量產出資金效率具有一定激勵效應,仍待下一步實證檢驗。

表3 2009—2020年不同產權性質企業創新產出資金效率比較

從表2 和表3 中的數據可以初步判斷: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創新整體產出勞動效率和創新整體產出資金效率上整體要低于非國有企業,即存在一定的創新整體產出上的效率損失,創新效率損失均值在[10%,19%]區間內。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創新質量產出勞動效率和創新質量產出資金效率上整體要高于非國有企業,即不存在創新質量效率損失,比非國有企業高出的創新質量效率均值在[5%,20%]區間內,即國有企業更加重視創新質量?;旌纤兄聘母飳衅髽I的創新整體產出效率和創新質量產出效率均存在一定的激勵效應,且對創新質量效率的激勵效應更加明顯,當然仍待下一步實證檢驗。

三、國企混改對科技創新激勵效應的實證檢驗

(一)數據來源及樣本選擇

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并進一步控制行業異質性對實證檢驗結果的影響,將采用《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中2009—2020年高技術產業的細分行業為研究樣本,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質性推進前和推進后的年份(即2013年)作為分界線來設置虛擬變量,檢驗混合所有制改革對高技術產業細分行業科技創新產出的激勵效應及是否存在異質性。數據來源為2010—2021年《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年鑒》。

(二)模型選擇與設定

實證檢驗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科技創新產出的影響。為檢驗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科技創新產出的影響,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設置為虛擬變量??紤]到企業從前期的研發投入到創新產出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科技創新產出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尚洪濤等,2018)[12]和創新激勵效果的延續性(毛其淋等,2015)[13],將在實證檢驗中加入政府研發經費的滯后項。參考施建軍與栗曉云(2021)[14]的相關研究建立如下模型:

表4 主要變量的符號、名稱及釋義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表5 中列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從統計結果來看,相較政府研發經費投入,非政府研發經費投入與研發人員時間投入的波動性較??;相較科技創新質量產出,科技創新整體產出與數量產出的波動性較小,并且高技術產業中科技創新質量產出的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均大于數量產出的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這是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產出存在差異之處。

表5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1.基準回歸結果及分析

表6 中列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科技創新產出的影響??傮w上政府研發經費投入對高技術產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整體科技創新產出、質量產出以及數量產出均具有激勵效應,且在10%的水平上顯著;當加入政府研發經費投入的二次項后,政府研發經費投入與高技術產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科技創新整體產出與質量產出之間存在U 型關系,并且對科技創新質量產出的影響更大,而與科技創新數量產出之間則存在倒U 型關系,也就是說政府研發經費投入對三者均存在一定的適度區間。其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對高技術產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科技創新整體產出、質量產出以及數量產出均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能夠提高科技創新產出,其中對科技創新質量產出的促進作用更加顯著。國有股權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能夠激勵科技創新質量的提高。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和新產品出口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正向促進科技創新產出的作用。

(續表)

2.異質性檢驗結果及分析

混合所有制改革試圖通過引入不同性質的資本來實現股權多元化,提高國有企業經營效率和創新效率。為進一步確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對科技創新產出及質量的影響是否存在一定異質性,現采用分位數回歸模型對國有資本比例差異是否影響科技創新產出進行檢驗,從表7 中的實證結果發現: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科技創新整體產出的正向影響大于對科技創新質量的影響;二,隨著國有資本比例的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向影響在不斷減小,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適度降低企業的國有資本比例,實現股權多元化等政策目標對于科技創新有激勵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創新整體產出和質量,降低科技創新的效率損失;三,國有資本比例在35%—45%分位點之間時,對科技創新產出和質量的正向影響最明顯。

表7 國企混改的分位數回歸估計結果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對于國有企業是否存在創新低效率或者效率損失的爭論一直存在,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從未停止過,尤其是2013年開始混合所有制改革。本文研究發現: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高技術產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科技創新整體產出、質量產出以及數量產出均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應或激勵效應,并且對科技創新質量產出的促進作用或激勵效應更加顯著。因此,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科技創新產出,是值得堅持下去的一項改革。但是國有資本投入比例對科技創新產出,尤其是質量產出,又具有明顯的促進或激勵效應,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有股的份額不是越低越好,需要保持一定的比率,這樣既可以提高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出與質量,也有助于維持其戰略地位。此外,需要進一步提高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方面的資金效率和勞動效率,降低創新效率損失。最后,從實證檢驗結果來看,2016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除了實現了降稅減負的效果,對于科技創新整體產出、質量產出和數量產出均產生了促進效應或激勵效應。我國應該繼續深化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以13%為主,可以進一步簡并和降低增值稅稅率,增加企業留存的收益,激發微觀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力。

猜你喜歡
勞動效率所有制產權
產權與永久居住權的較量
油公司模式下采油廠生產運行和勞動效率提升研究
油公司模式下采油廠生產運行和勞動效率提升研究
綜采工作面安撤雙臂機械手研制與應用
共有產權房吹響集結號
對“小產權”房的認識與思考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醫院:到底走多遠?
勞動、資本要素對我國城市勞動效率的規模效應研究
所有制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