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對網絡授課的認知變化及網課的問題研究

2024-01-15 02:21高瑞闊汪承平
皖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受試者學習者教學模式

高瑞闊,汪承平

(皖西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新冠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在如網課授課原先僅限于部分優秀教師在優質課程建設中使用,現已成為任何教師在任何課程教學中隨時可能運用的常規教學模式。三年多來,大學生對網絡授課的態度和認識有何變化?在常態化使用這種教學模式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才能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這些問題值得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文獻回顧

網絡授課亦即“基于網絡的教學”(web-based teaching),或“線上/在線教學”(online teaching),均指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通過運用計算機或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在社交網站、網上學習管理平臺等進行的教學活動。該教學模式在20世紀末就從西方興起,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國內也發展迅猛,以翻轉課堂、大規模在線課程(MOOC)和SPOC、微課為代表的各類網絡授課已在不同學校不同課程多點運用,但是大面積長時間運行的全在線教學則是新冠疫情暴發以后的事情。國內學界對此已開展大量研究。早期關注疫情期間全網授課的學者多從管理者和教師的角度探討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方法,包括不同高校的不同做法、技術問題、平臺資源的利用以及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等[1-2]。有調查研究發現,“全在線”教學使得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和素養持續提升,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不斷增強[3]。更多研究則關注網絡授課的諸多影響因素及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有些從教師角度探討網課中的教師角色[4],不同教學方法的效果差異[5],以及網絡授課場域中如何優化構建師生關系等[6]。也有不少學者從學生視角出發展開研究,如大學生線上學習感知有用性與學習滿意度和持續學習意愿之間的關系[7],學生自我思維意識對于學習效果的影響[8]。也有對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學習者進行訓練的行動研究[9]。

現有研究多探討網絡授課的某個(些)方面,尚未發現學生視角的相關歷時對比研究。本文擬以英語教學為例,歷時對比疫情暴發初期的2020年和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2022年大學生對網絡授課的不同態度、認知和評價,以及尚存的問題,進而探討有效應對之策。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擬回答以下問題:

(1)與兩年前相比,當前大學生對網絡授課的總體態度、認知和評價有何變化?

(2)高校網絡教學中主要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進?

(二)問卷設計

本研究部分數據取自2020年3月完成的《大學生在線英語學習調查》,當時新冠疫情在全國蔓延,多數高校實施全在線教學。問卷內容包括20個小題,除個人基本信息外,主要涉及受試對在線英語學習的認識和態度,以及對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平臺使用和教學效果的評價等。另一部分數據來自2022年4月完成的《關于英語網絡授課的調查問卷》,該研究旨在了解疫情常態化背景下英語網絡授課情況,當時受試高校由于疫情正在實施全在線教學。問卷內容包括13個小題,除個人基本信息外,主要涉及受試者對網絡授課的認識和態度,以及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的評價等。

兩次調查中有不少問題完全相同,如“你認為網絡授課存在哪些優勢?”,所給選項也完全一樣。有些問題雖然表述不同,但意思大體相似,觀測點也相同,如2020年問卷第5題為“您覺得在線教學較之傳統課堂教學哪個效果更好?[單選題]”,選項分別為“在線教學”“傳統課堂”和“兩者結合”。而2022年問卷第4題為“你比較喜歡哪種教學模式?[單選題]”,選項分別為“線下課堂”“線上教學”和“線上線下結合”。本文將兩次調查中的相同和類似題目所得結果進行對比,聚焦受試者對網課的態度和感知變化,不涉及具體學科教學內容,對網絡授課的總體情況把握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三)受試者情況

兩次調查雖然人數和人員范圍差別較大,但受試者均來自華東地區同一所高校。2020年接受調查的學生總計517人。其中大二學生最多,占33.66%。其次為大三,占32.49%。大一和大四分別占21.66%和12.19%。2022年接受調查人數總計2789人,其中大一1874人,占33.66%;其次為大三,695人,占24.92%。具體情況參見表1。

表1 受試者信息對比一覽表

(四)研究過程

2020年調查始于2月底,依托“問卷星”平臺發放問卷,然后發動外國語學院、法學院和經濟與管理學院相關班級學生答題,三月初結束。由于當時疫情嚴重,僅通過QQ和微信對部分同學進行了在線訪談,以詳細了解網絡授課過程中他們的真實做法、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等。為發現真問題,研究人員不直接問訪談對象自己怎么做,而是問“你同學一般怎么做?”,或問大家怎么做,以引導其說出實情,減輕顧慮。最近的一次調查問卷于2022年4月底通過“問卷星”推送給外國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環境與旅游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藝術學院等14個學院的部分班級學生做,總共獲得2789份有效答卷。研究者對問卷結果進行了數據分析,并就一些問題通過面對面、QQ、微信等方式對接受調查的同學進行了隨機訪談,訪談人數20人。兩次訪談的內容和方法類似。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習者對網絡授課的感知變化

1.感知有用性變化

受試者對網絡授課的感知變化首先體現在“感知有用性”上。感知有用性是指學習者認為網絡教學對提高個人水平有所幫助的期望程度。學習者在線上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感知有用性對于其學習滿意度和持續學習意愿的產生具有積極作用[7]。受試者對在線英語教學感知有用性的變化情況見圖1。2022年接受調查的同學中有近三分之一(31.44%)表示網絡教學“非常有用”,41.63%選擇“比較有用”,24.31%選擇“一般”,表明大多數同學已經習慣并適應了網絡授課方式,只有2.62%的學生對網絡授課不感興趣。而在2020年的調查中,上述選項的百分比分別為13.15%、44.49%、37.52%和4.84%,變化最為顯著的是“非常有用”項,上升了18.29個百分點,而持模糊和消極態度(選擇“一般”和“無用”)的人數也大大減少。這些認識上的積極變化有助于促進學生持續在線學習行為,提高教學效果。

圖1 受試者對網課的感知有用性

2.對不同教學模式的喜好變化

受試者對不同教學模式的喜好變化情況見圖2。2022年的調查數據表明,30.8%的受試者選擇喜歡線上教學,遠高于兩年前的9.28%,可見當時學生對網絡授課還是比較排斥,而對傳統的線下課堂比較倚重(45.26%)。本次調查中選擇喜歡線下教學的僅占16.24%,這與兩年前相比有了顯著下降。說明隨著線上教學的持續進行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成熟運用,多數學生已經逐漸適應了線上教學,尤其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數據顯示,過半(52.96%)的學生喜歡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明顯高于兩年前的45.45%。所有這些與我們的傳統認知有所背離,也給廣大教師一定的啟示:不要認為面對面的線下教學效果就一定更好。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切實轉變觀念,努力適應新形勢。

圖2 受試者對不同教學模式的喜好情況

3.對網課優勢的認識變化

對于網絡授課的優勢(見圖3),最近一次調查中有76.59%的受試者選擇“時間靈活”(兩年前是32.88%);69.49%認為線上教學資源豐富多彩(兩年前是32.50%);66.83%認為教學內容“趣味性強”(兩年前是27.27%)。這些數據都成倍增長,說明學生對線上教學的優勢看得越來越清楚,認同度也越來越高。的確,隨著各類網絡教學平臺的不斷優化,網絡授課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不僅可以隨時隨地上線學習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相關教學視頻、課件、電子書、測試題等多模態資源,而且能提供多種互動和評價手段,還可自動生成記錄,為實行動態評估創造條件,所有這些都是線下教學無法比擬的。

圖3 網絡授課的優勢

2022年調研中增加的兩項得分比例也比較高,一是網絡授課“活動設計新穎且聯系實際”(52.49%);二是“師生溝通充分”(43.46%),而后者在2020年的調研訪談中是作為網絡授課的不足之處被很多學生提出來的。這說明當前網絡授課中師生互動和溝通也越來越多了。

(二)存在的問題

對于網課存在的不足之處(見圖4),45.53%的受試者認為,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是其最大弊端,而兩年前是49.13%,比例有所下降。與兩年前相比,“互動不足”和“教師輔導不夠”雖然均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但都還處于高位,超過40%,說明這兩個方面仍然是網絡授課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上驳氖?兩年前選“教學方式單一”的占比為55.34%,而2022年為31.16%,下降了24.18個百分點,說明隨著線上教學的常態化和基于網絡的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也取得長足進步,線上教學的方式方法已經變得多樣化。此外,兩年前僅有15.28%的受試者選擇“網絡卡頓”作為網絡授課的一個不足,而這次的比例是45.43%,有較大提高,這可能與當時很多教師使用視頻直播進行教學有關,因為這樣容易造成網絡擁堵。這在后來與部分師生的交流訪談中得以驗證。不少學生反映,老師在網絡授課時要求全部打開攝像頭以加強監控,表明教師已越來越自信,對教學平臺的操作也越來越熟練。

圖4 網絡授課的不足

在2022年調研中還發現其他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見圖5)。比如有多達57.01%的受試者承認,他們在網絡教學中僅滿足于完成老師布置的線上任務。這說明過半的學生學習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夠,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課程教學平臺里的豐富教學資源。有48.55%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多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并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還有不少學生反映,課程平臺雖然功能強大、內容豐富,但因為遇到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導致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不高。這些問題與駱賢鳳等[3]的調查發現很類似,說明仍然很普遍。

圖5 網絡授課的其他問題

四、討論與建議

對比兩次調查結果不難發現,兩年前后大學生對網絡教學的認識、態度和評價既存在相似點也有不少差異。比如兩次的受試者都更喜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但都感到線上教學互動不足、教師輔導不夠;都認同線上教學的優勢在于學習時間靈活、資源豐富、趣味性強等。主要不同之處在于:一是對一些方面的認同程度差異較大,有些甚至成倍增長,有些則大幅下降;二是新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在線學習自主性不夠、學習質量不高、學習中遇到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以及希望教師更好引導思考參與討論等。盡管這些問題可能一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未能得到足夠注意和有效解決,仍有深入討論和研究的必要。下面就結合調查結果討論改進方法。

(一)加大對網絡課堂的監管,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要加大對學生的監管。由于網絡授課的環境較之傳統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操縱權大大提高,因此從學生角度看網絡授課本質上就是一種自主學習活動。而自主學習的核心是學習者掌控自己學習的能力[10](P14)。不可否認,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一些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就是不夠,尤其是大學低年級學生,他們習慣了中學期間的嚴格他律(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嚴格監管),自主性和自律性尚未完全養成。如果沒有良好的監管,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教學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效。兩次問卷調查都有近半學生反映,網絡授課中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的監督力度不夠。訪談中了解到,在寢室里上網課期間,不少人干脆邊連線“上課”邊干其他事情,甚至不惜相互影響。因此,要確保有效的網絡授課,學習者的投入和專注至關重要。而在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夠的情況下,教師的監管就顯得愈發重要。教師可以通過互動設計、以問題驅動隨時檢查學生是否在線、是否能夠完成任務,要想方設法防止學生偷懶或“在線逃課”。

網絡授課中的教師監管不僅包括對上課狀況的監控,還包括對任務點和作業完成情況的檢查督促。如果發現有學生未能按時完成在線學習任務,應及時運用相關平臺的“催促”功能,個別甚至可以通過短信息直接督促。正如學者指出,學生在自主性發展的軌道上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支持[9]。

其次,要通過建立機制提高學生對網絡授課重要性的認識。調查顯示,盡管多數受試者對在線教學的作用有積極的認知,而且2022年的數據比2020年有顯著提高,但仍有約四分之一(24.31%)的學生持無所謂甚至消極態度。這說明至今仍有不少同學對網絡授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訪談中有學生認為,線上教學只是線下教學的輔助手段,疫情過后可能還要補課,這種認識在2020年的訪談中反映特別明顯。這樣的認知和態度顯然會影響他們,造成在線學習應付差事。要使更多的學生充分認識網絡授課的重要性,必須從一開始就向學生明確,網絡教學中學習者線上活動情況都是課程形成性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課程大綱中有關過程評價的各項指標及其在課程成績中的權重告知學生。此外要明確獎懲標準,讓隨機互動成為常態,隨時檢查學生的聽課狀態和學習效果。只有認識到位了,機制健全了,學生才會自覺管控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二)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提高網課吸引力和資源利用率

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認同線上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但仍有近40%覺得,網絡授課平臺雖然功能強大,老師提供的資源也很豐富,但學習效果和質量不高,更有超57%的學生僅僅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沒有充分利用好網絡平臺和資源搞好學習。研究表明,開放的教學資源和呈現技巧相較于傳統課程內容而言在吸引學習者方面效果更明顯[4]。因此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優質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努力提高網課的吸引力,因為教學吸引力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面,注意可以改善學習,而分心則會干擾學習[6]。網絡授課不是僅僅把傳統課堂搬到線上,而是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聲音、圖像、視頻、文字等資源盡可能豐富呈現方式,運用多元手段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因為多模態教學有助于激勵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和動因,使之表現出良好的學習績效[5]。

既然多數學生都更喜歡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那么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應該注意盡量多加利用。比如既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便利提供不同類型的優質學習資源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又要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有重點的點撥、引導和串講,并與紙質資源和課后作業布置緊密聯系起來,提高線上線下資源的利用率。訪談中有學生反映,有時感覺網課過后空落落的,好像什么都沒學到。而留有閱讀痕跡的紙質書本和訂正了的紙質作業則給人實實在在的收獲感。因此,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既能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實施多模態教學,又能滿足學生的現實心理需求,需要充分利用。

(三)加強與學生的線上互動,及時答疑解惑

兩次調查都發現,線上教學互動不足、教師的輔導不夠。社會文化理論認為,人的學習和發展建立在社會互動基礎之上,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11](P24),語言學習更是如此。師生互動是促進學習者知識內化的重要途徑,因為有研究表明,學習者可能更依賴教師進行二語學習[12]。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運用語言作為社會工具促進互動,與學生分享權威,幫助學生產出新發現和探索性話語。因此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學,適時、經常的師生互動都是實現“學生中心、產出導向”的最佳手段,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

不僅是網絡授課期間要保持師生互動,課后學生有疑問也可能隨時線上咨詢,需要老師在線答疑。訪談中有同學反映,盡管多數老師課上都可能有互動,但大多比較單調,就是簡單的問答和確認,真正有難度、深度和挑戰性的問題很少見。也有同學反映,有時在線提問得不到及時回復。這里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但作為教師,應多關注線上教學平臺,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給予反饋。網絡和通信技術的高度發達為師生互動并建立良好的關系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也可建立課程學習群,一方面便于推薦和分享優質學習資源,另一方面方便和所有同學進行即時互動,隨時解答相關問題。隨著網絡授課平臺的不斷優化,幾乎所有平臺都有豐富的互動手段,如隨堂練習、討論、投票、搶答等,需要多加應用。

五、結語

以上首先從學習者視角對比分析了三年來大學生對網絡授課的認識、態度和評價變化,以及當前網絡授課仍然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調查發現提出了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由于篇幅所限,文章僅就兩次調查的相關部分進行對比研究,未能對網絡授課的其他方面進行深入探討,調查的廣度和深度也不夠??傊?在線教學已成為業界新常態,在教學改革呼喚教育技術應用的今天,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切實轉變觀念,不斷調整并適應這一新形勢。只要我們真正秉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的理念,用心經營、持續投入,注意并盡量避免在線教學的各種潛在問題,網絡授課效果不僅不會遜色于線下課堂教學,而且在很多方面還更具優勢,效果更佳!

猜你喜歡
受試者學習者教學模式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