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課例研討流程初探

2024-01-16 08:14韓志祥
物理教學探討 2023年12期
關鍵詞:試教機械能課例

韓志祥

1.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上海 200241

2.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 常州 213016

2019 年11 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文件首次對校本教研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強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要立足學校實際,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系統化,不斷提高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水平?!保?]由此可見,課例研討是校本教研的中心任務之一,其具有怎樣的特點以及遵循怎樣的流程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1 新課標下課例研討的主要特征

優秀課例的形成需要有正確的方向指引,有集體的智慧碰撞,有明確的評價標準,有清晰的達成路徑。因而,新課標下的課例研討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依標”即依據物理課程標準,這為課例研討指明了方向。在發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目標指引下,圍繞具體的課程內容要求,將學業質量標準的層級要求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匹配,結合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并將之貫穿于教學整體設計與實施過程始終。

“共研”即教研共同體一起研究打磨課例,這為課例研討構建了多樣化的主體,也是實現優秀課例的路徑。上位的理念專家為物理課標組成員;中位的橋梁樞紐為教材專家與教研員;一線的實踐主體為教研組長、上課教師、學生。教研共同體一起來研究如何借助教材工具、結合本校學生實際,著力將抽象的物理課程標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從而實現上位理念與一線實踐的高度一致。

“好課”即能夠達成物理學科育人目標的課堂,這為課例研討明確了評價標準和最終的成果。從學生學習成效來看,主要是指讓學生建立準確的物理觀念,發展良好的科學思維,學會科學探究,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與責任。從教師表現來看,其教學目標定位、情境創設、問題引導、互動效果、評價反饋、基本功等整體表現高水準。

“多磨”即正確的教學理念的建立、良好的教學行為塑造需要建立在教研共同體的反復打磨基礎上,這為研發好的課例提供了實踐路徑。這里的多磨并非表演性質的排練,而是上課教師借助教研共同體的集體智慧,反復推敲教學設計和行為,努力通過教學實踐不斷使學生的水平逼近甚至超越課標要求。

將上述四個特征連在一起,即為“依標共研,好課多磨”。

2 新課標下課例研討的基本流程

2.1 個體初步設計

本次課例研討選擇了“探究機械能守恒條件”這一節。由上課教師主備這節課,圍繞課程標準(課標要求: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教材(人教版必修二第八章第4、第5 兩節)、學情(學生已經掌握了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理解了動能定理、掌握了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熟悉了實驗操作知識)獨立完成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活動設計等環節。

教師個體提交的教學設計初稿如下:

理論推導(根據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關系,合力做功與動能變化關系—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只有重力做功)—實驗驗證(告知學生利用自由落體運動可以驗證—介紹實驗原理和過程—開展實驗、搜集數據、處理數據,完成驗證)—得出結論: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做功—訓練各種情境下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2.2 方案集體打磨

在教研共同體研討時,上課教師提出基于某班級班情的上述教學設計初稿,講解設計思路。其他成員結合主講人的思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思考,主要從課程標準的達成度、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適切性、教學方式的有效性等關鍵維度進行集體打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修改方案。

2.2.1 主要問題

回顧上述教學設計,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從課程標準達成度來看,該設計僅從自由落體的單一維度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機械能守恒條件,概括性不強,低于“理解機械能守恒條件”的課標要求。二是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來看,由于只提供了最簡單的自由落體運動實驗驗證方案,導致學生會認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受重力,這樣的內容設計未能捕捉到學生的思維障礙,無法幫助學生建構起清晰的守恒條件。三是從教學方式的設計來看,教學中采取的直接告知和訓練,更多地關注了教師的講、學生的聽以及機械訓練,學生的主體意識沒有得到激發。

2.2.2 改進建議

建議在原有設計的基礎上,從學生的思維障礙入手,即學生總會將“只受重力”“不受摩擦力”“摩擦力不做功”等看成是機械能守恒的條件,設計能激發學生認知沖突的實驗方案,逐個破解上述認知誤區,從而幫助學生建構關于機械能守恒條件的清晰認識。

2.2.3 修改方案

上課教師在充分吸收了上述建議后,形成如下方案:“利用自由落體運動探究機械能守恒條件”—“提出質疑:除受重力外,如果還受到支持力,機械能守恒嗎? ”—“開展實驗探索”—“提出質疑:如果還受到摩擦力,機械能守恒嗎?”—“開展實驗探索”—“提出質疑:如果不僅受到摩擦力,而且摩擦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嗎?”—“開展實驗探索”……“得出結論: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做功”。

2.3 試教觀課評課

2.3.1 課堂試教

教師利用上述教學設計,在錄播教室中面向全體成員試教這節課。試教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學習反應來檢驗課標中對機械能守恒條件“理解”要求的達成情況,教師利用手機、筆等工具及時記錄下教學過程中的好的經驗和存在的明顯問題,以便調整教學設計。

2.3.2 觀課評課

教研共同體分工開展課堂觀察并詳細記錄,主要從情境創設的適切性、問題鏈的邏輯流暢性、實驗原理的科學性、可行性及開放性、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反饋的診斷激勵性、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扎實情況、課程標準的達成度等維度開展課堂觀察。針對上述觀察結果,利用視頻回放功能,為上課教師提供基于證據的修改建議。例如,教研共同體結合課堂觀察記錄的數據反映:上課教師講得過多;問題引導過細,似乎探究機械能守恒條件的實驗方案只有一種,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較少。因而,課標落實的重心僅停留在教師的教上,而沒有落到學生的學上。

2.4 自主綜合反思

執教教師結合試教過程中的記錄,反復觀看課堂實錄視頻,根據同伴的評課建議進行方案再修改。在自主綜合反思過程中,要從課程標準要求的達成度、教學過程的流暢性、教學內容的動態生成性、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實驗效果的明顯性、教學語言的精練性等維度在更高層次上完善教學設計,并且用于所執教的另一個平行班級再嘗試……[2]。按照上述流程,不斷螺旋上升,通過綜合反思形成最終的教學設計。例如,既然試教過程中發現問題出在教師講得過多過細上,那么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分組設計物體在受到支持力時、在受到摩擦力時、在摩擦力做功時,依舊滿足機械能守恒的各種驗證性實驗方案。這樣的開放性設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通過自主建構最終順利達成對課標中機械能守恒條件的“理解”層級要求。

2.5 課例研討回溯

在最終的公開課展示活動中,以往的安排都是展示一節準備充分的公開課,而后請一些學科專家進行點評,其弊端在于聽課教師只看到了課堂本身,了解了優點和不足,但無法了解課堂準備的全流程和全要素,因而對教師的啟發性不高?;谝陨蠁栴},在課例研討活動中增加課例研討回溯環節,要求教研組長安排人員將上課教師針對探究機械能守恒條件的“個體初步設計”“方案集體打磨”“試教觀課評課”“自主綜合反思”等研討過程以視頻、圖片和文字的方式做好記錄,并且制作成PPT,在上課教師公開課展示結束后,由教研組長進行過程回溯,將上課教師在不同磨課階段對課標的理解以案例的方式呈現出來,并進行逐一比對,逐步明晰其準確含義,從而幫助全體教師全方位理解課例研討的特征以及基本流程。

3 小 結

遵循“依標共研,好課多磨”的課例研討實際上是教研共同體對課程標準的實踐性解讀,這樣的研討活動對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猜你喜歡
試教機械能課例
花開爛漫——彩墨畫瓶花課例
課例
閑話“裸課”
試教,你怎么看?
試教次數宜少不宜多
只是“看起來很美”——由課例《蒹葭》引發的反思
張雪門幼教實習思想透視
課例.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