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官窯瓷器研究

2024-01-16 08:40黃清華
景德鎮陶瓷 2023年4期
關鍵詞:北京故宮博物院道光瓷器

黃清華

前 言

清宣宗道光成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為滿清入關后第六位君主,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八月初十日,為嫡出的皇次子(圖1)。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七月于熱河行宮(承德)繼位,年號道光。因嘉慶皇帝長子早夭,故愛新覺羅?綿寧是大清朝第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史稱“有清一代,皇帝嫡出者,只此一帝”。在位三十年,朝綱獨斷,事必躬親,以儉德著稱,1850 年逝于圓明園慎德堂內,終年69 歲,廟號宣宗,葬慕陵。

圖1 道光皇帝朝服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節儉與守成是道光皇帝一生最顯著的性格特點,其克勤克儉,力戒浮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節儉,并且畢其生如一日地堅持,在歷史上是少見的;不僅把節儉看成是自己人生的樂趣和目標,并以此作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標準。他在登基之初即嚴申禁令,不得習尚浮華,對前朝奢華之風頗為反感,曾頒布《御制聲色貨利諭》,以示黜華崇實之心。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御書“恭儉惟德”橫披(圖2)[1]正是其崇尚儉樸的信念見證。

圖2 道光皇帝御書“恭儉惟德”橫披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道光皇帝是清朝帝王中一位典型的守成之主,一舉一動,莫不恪守祖制,循規蹈矩。其心目中的理想是恢復“康乾盛世”,恪守祖制就成為其施政的基礎,即位時曾宣布:“規模制度,典冊具存,朕曷敢更易?一守成憲,猶懼不及,何好惡之有?”道光二年正月,又諭告:“朕辦理庶務,咸遵舊制?!币虼?,其處理政務的主要依據是深藏宮中的祖先歷朝實錄,諭旨中常常引經據典,奉若神明?!肚逍趯嶄洝返木幾咴u之“述七圣之隆規以貞厘百度,累朝實錄,夙與繹誦,動遵前矩,事鮮更張”,決非虛語。道光皇帝如此守成的性格,是與其在潛邸中的常年磨煉當不無關系。

與才情四溢、雅好文物的雍乾二帝相比,道光皇帝實在平淡無奇,生活情趣單一,多喜讀書和吟詩?!肚逍诘拦鈱嶄洝肪碇蝗绱擞浭?:“上宅心澹定,珍奇玩好之物,略不關懷,定省余閑,日與詩書相砥礪”。道光官窯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產生與存在,因此旻寧儉樸和守成的性格注定道光官窯不可能再現乾隆朝推陳出新、奇巧百出之景象,只能維持最基本的品類,滿足清宮平常之需,而其力戒奢華的思想則一反前朝追求繁縟艷麗之風尚,卻為清宮御瓷開拓出雍正以后少見的美學新境界,留下清雅含蓄之一面,成為道光官窯最為稱道之處。

一 、督陶官

道光一朝政事多為守成而行,官窯瓷器的燒造亦然,承襲前朝規制以九江關監督為御窯廠窯務監督,在委任管理方面比較穩定,只是監督一職人員置換頻繁,三十年間出現十五位監督官員,任職時間最短者不及半年,詳見《道光朝督陶官任職表》。與雍乾時期的督陶官唐英不同,他們并非專職駐廠官員,只是負責燒造事務的行政工作,未涉及具體燒造活動,而且督造御瓷只是他們分管眾多行政事務中的一小部分,加之任期短暫,因此決定他們不可能對窯務有深入了解,從而取得顯赫的建樹。

道光朝督陶官任職表

此時督陶官的職責更多是充當內務府與御窯廠之間信息溝通的角色,只是將內務府的燒造要求轉達,并督促御窯廠按時按要求完成。目前除了從清宮檔案中知道他們的名字與瓷器相關以外,其余個人信息并不為人所知,檢閱當今公開資料當中,僅見兩位督陶官在其燒造瓷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一位是第七任督陶官德順,籍屬蒙古正紅旗,道光十二年八月至十九年八月在任,前后七年之久,為道光一朝任職時間最長、成就最杰出的督陶官。[2]其署名的瓷器現存兩例,分別為廣西博物館典藏【清道光 礬紅彩勾蓮八寶紋鼎式爐】(圖3)[3]和香港佳士得2004 年春拍第0993 號拍品【道光 礬紅描金八吉祥紋香爐、燭臺三供一套】(圖4),香爐底部署款為“九江關監督德順敬獻”,其字側鋒用筆,口沿前后分別書“大清道光年制”篆款和“吉祥”楷款,這些是德順同時燒造敬奉某處寺廟的供器,此舉猶如唐英于乾隆五年、六年間為北京數處寺廟敬奉青花五供之事。其年號款式對辨識存世道光官窯意義頗大,凡是如此寫款者應是道光十二年至十九年前后之作。

圖3 清道光 礬紅彩勾蓮八寶紋鼎式爐廣西博物館藏

圖4 道光 礬紅描金八吉祥紋香爐、燭臺三供一套香港佳士得2004 年春拍 第0993 號拍品

第二位是道光朝最后一任督陶官德新,任職時間短暫,其署名之作亦是供器,為金氏兩慶書屋藏【清道光 青花纏枝蓮托八寶長方爐】(圖5,來源為中國嘉德2010 年春拍第2739 號拍品,長為36.5cm,高為11.5cm),口沿為“弟子德新供”五字一行楷書款。

圖5 清道光 青花纏枝蓮托八寶長方爐金氏兩慶書屋藏

道光朝督陶官的委任制度決定道光御瓷不可能在技藝創新方面超越前朝,如能承襲和保持原有水平已屬難能可貴,另外在瓷器設計和裝飾方面,多數督陶官因專業知識的缺乏很難像唐英一樣獨立發揮自身的作用,往往更多仰仗內府出樣,他們只是扮演著督造者和執行者的角色。

清宮燒造御瓷在傳遞信息方面的流程相當詳備,至道光朝內務府對此還是應付自如,與雍乾時期的做法無異,主要先根據皇帝和宮里需用制定燒造計劃,讓宮里畫師繪出準備燒造瓷器的紙樣,如果是屬于清宮日常器皿的紙樣就直接遞送九江關監督,由其下發至御窯廠燒造;如果是出于皇帝的需要專門燒造者則還需將紙樣呈進御覽,待御批后再行遞送九江關。雍乾二朝因皇帝本身喜好瓷藝和摹古,經常發送舊物至御窯廠臨摹,但此情況在道光朝是沒曾見一例記載。故此,在傳遞信息方面主要是依靠紙樣。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數張道光朝御瓷紙樣,其中【道光款青鳳白地磁罐紙樣】( 圖6),繪出青花鳳穿牡丹罐的前后兩面紋飾,并用黃簽標出每部位的具體尺寸和款字式樣,檢閱清宮檔案雖不見其記載,未詳其燒造年份,但清宮舊藏有與之對應的實物存在(圖7)[4]。此青花蓋罐與紙樣一致,尤其發色效果和款字毫無差別,由此可證御窯廠是嚴格遵循內務府的燒造要求,而且燒造技術方面的水平是令人滿意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圖6 寫款

圖6 道光款青鳳白地磁罐紙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7 寫款

圖7 道光 青花鳳穿牡丹蓋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雖然道光皇帝對瓷藝遠不及雍乾二帝熱衷,但亦見其對御瓷燒造提出自己的要求,例如道光二年五月十五日內務府向九江關下發道光皇帝的諭旨:“九江關所進磁器顏色、花樣均屬不佳,著寄信九江關監督,嗣后呈進磁器,素色著仿古用粉窯、哥窯及青花白地者,其彩色著用霽紅色并五彩花樣者不得過艷,其洋彩及鼓出花樣之件著無庸呈進?!盵5]該諭旨中道光皇帝強調瓷器的裝飾需要素雅,不許過于濃艷,需要矯正乾嘉以來繁縟奢華之俗艷風尚。這樣的要求就成為以后內務府設計瓷器必須考慮的標準和歷任督陶官必須重視的審美格調問題。

二、官窯燒造經費與數量

道光每年官窯燒造經費由兩部分組成:制瓷經費和包裝運輸至京的花費,前者占總額的六成多,后者則近四成。經費來源仍依乾隆年間之例,由九江關每年撥出盈余銀(稅銀)一萬兩供御窯廠支配。每年燒造結束后,核算以上兩項經費之花銷,再將剩余之數上繳內務府。包裝運輸經費每年不確定,內務府對此沒有明確上限要求,一般隨大運瓷器至京后據實報銷,而制瓷經費則有明確規定。道光元年內務府奉諭轉委御窯廠燒造,依嘉慶四年規定“九江關監督燒造瓷器,每年統以五千兩銀數為率”,即是制瓷經費每年以五千兩銀為上限??v觀道光一朝三十年,制瓷經費超越此上限者有9個年份,其中元年為歷年經費開銷之最,制瓷經費高達7510兩,燒造經費總額為10647 兩,究其原因是嘉慶后期御瓷減燒,“至道光元年庫貯瓷器查存不敷應用”,所以需要加大燒造,屬于例外。詳情參見《道光朝歷年瓷器燒造數量、經費詳況表》

道光二十七年五月十九日內務府對施行多年“以五千兩銀數為率”規定作出更改,其奏折申明:“二十八年起,每年九江關大運瓷器,除琢器尊瓶壺罐八十件照舊燒造外,其圓器盤碗盅碟四千余件,擬請減燒造?!磕陝佑霉r銀兩不得過二千兩之數?!惫实拦舛四?、二十九年經費為1937 兩和1697 兩,沒有超出2000 兩的預算。

雖然賬面上記載道光一朝有九個年份的制瓷經費支出是超出5000 兩的上限,但由于所燒造瓷器當中,次色圓琢瓷器是可以變賣,每年次色圓琢瓷器皆在6000 件以上,多者達14000 多件,因此每一次變賣至少又回籠五六百兩銀,補回多支出部分,因此,真正超出5000 兩上限的年份只得三個。另外,只要燒造經費正常支出,無貪瀆、浪費之弊行,即使超支,內務府核準后并無追究之責罰。

內務府在統計官窯瓷器數量時是依據瓷器品質分類統計。官窯瓷器燒造要求嚴格,出窯之后按照品質分為四類:上色圓琢器、次色嬌黃圓琢器、次色圓琢器和破損圓琢器。前三者歷年來數量如下。

第一類:上色圓琢器

上色圓器主要為滿足清宮日常使用,多為實用性器皿,上色琢器則多為陳設之用,制作精良。除了元年為9021 件,二十八年為1481 件、二十九年為1265 件,其余年份皆保持在5000 件上下。這類瓷器是屬于合格產品,可以進貢。它們當中絕大部分為盤碗之類的圓器,瓶罐尊之類的琢器所占比例非常小,不超過總數的5%,例如道光四年圓琢器總數為5018 件,圓器為4848 件,琢器僅得160 件;道光十四年上色圓琢器總數為4682 件,圓器為4500 件,琢器僅得182 件。

第二類:次色嬌黃圓琢器

由于黃釉瓷為皇家專用,每年燒造數量不少的黃釉瓷,合格者歸入上色圓琢器,落選者稱為次色嬌黃器,每年亦不在少數。早在乾隆時期督陶官唐英就專門為如何處理此類次色嬌黃器皿請旨乾隆皇帝,后獲批示隨上色瓷器一同運回宮中入庫,供賞用之需[6]。道光年間,次色嬌黃圓琢器,除元年至四年數量過千件,其余年份皆在六七百件之間。

第三類:次色圓琢器

道光一朝每年次色圓琢器數量巨大,多者為一萬余件,一般都在六千至八千之間,屬于落選瓷器,不能送入皇宮,由此可見官窯瓷器的生產成本之高。官窯一旦歸入次色圓琢器后就可折價變賣,可以在社會流通使用,與其它民窯瓷器一樣,屬于商品瓷,變賣所得款項需回交內務府。

就目前所統計的數據可知,道光一朝前后燒造上色瓷器數量在13 萬件左右,按照琢器比率約在3%-5%,其燒造量為3900 件至6500 件之間。平均每年最高產品不過220 件??梢姷拦夤俑G琢器之稀少。

道光朝歷年瓷器燒造數量、經費詳況表

三、官窯瓷器之組成

按照清宮檔案的記載習慣,由于使用對象的不同,道光朝官窯瓷器可以分為兩大類:大運瓷器和御貢瓷器。大運瓷器是清宮為了滿足日常需用、陳設而必備的器皿,每年燒造有明確的數量、品類要求,燒造大運瓷器是御窯廠的主要任務。御貢瓷器則是由九江關監督在御窯廠精心燒造專門供道光皇帝御用的器皿,其數量少,質量精,紋飾和造型均不同于大運瓷器,是道光官窯的精華。另有傳辦瓷器一項則是清宮御瓷需用制度的一個有效補充,其分述如下:

1、大運瓷器

大運瓷器是清宮得以維持日常生活的重要器皿,分別由琢器、圓器、嬌黃器三部分組成,特點為數量多,造型豐富,以滿足不同的功用。此前雍乾嘉三朝大運瓷器的數量和品類不一,以雍乾之世最為繁多。道光皇帝本著崇尚節儉、力去奢華的原則,在前朝的基礎上一減再減,所以道光大運瓷器的品類和數量已經非常簡少。

道光二年初,內務府循例燒造大運瓷器,開啟道光朝官窯燒造正?;男蚰?。

“廣儲司磁庫呈為知會九江關監督燒造道光二年大運磁器事?!賾蔬M道光二年大運磁器內例應琢器貳百件,著改于每年呈進壹百件,按照粘單內樣數燒造,其余琢器壹百件改造圓器,入于圓器之內。

再著將前經行文該關已燒造過御茶膳房并壽康宮傳辦瓷器,今按照前樣顏色花樣尺寸每樣燒造拾數件按年隨同大運磁器呈進外,其余大運圓器并黃色磁器按照舊例量數燒造,按年解京,以及傳辦并改燒大運圓琢磁器統依……粘單行文九江關監督遵照辦理可也,為此具呈。

道光二年

廣儲司磁庫(篆章)

其中琢器主要為陳設必備的瓶罐尊,嘉慶時期每年常例燒造二百件,道光二年,內務府據道光皇帝諭旨改為每年燒造琢器100 件,品類為29 類,詳見下表:

道光二年大運瓷器的琢器種類

此后大運琢器的品類一直比較穩定,只是極個別品類有調整,例如道光二十二年九江關監督普琳上奏內務府的折本所記大運琢器為30 種。但道光二十五年內務府鑒于磁庫琢器不同品類的需求量不同,將上表右列的15 種琢器停燒。至二十八年再作調整,琢器目錄為14 種,具體如下:

哥釉四方八卦瓶哥釉四方杏元雙琯瓶霽紅玉壺春均釉四方杏元雙琯瓶青花芭蕉欄桿玉壺春青花起線玉堂春花廠官釉太極紙搥瓶天青釉四方太平有象瓶汝釉魚子紋八方一統尊均釉石榴尊爐均釉二酉撞罐青花蘆粟錦有蓋撞罐五彩綠云龍八寶蓋罐東青釉魚耳蓋罐

后至二十九年再將上表右側6 種裁減,僅留下為左列的8 種。由于檔案記載每一類琢器的名稱較為清楚,皆可在目前傳世品當中找到對應的實物,具體對照參見附表一《道光朝大運瓷器之琢器種類實物對應表》。而這些大運琢器皆不超越雍乾嘉三朝琢器的范疇,只是承襲前朝而已,是“守成”之作。

附表一 道光朝大運瓷器的琢器種類實物對應表

大運圓器為清宮日常使用的盤碗杯之類,實用性居多,所需數量不少,品類豐富。道光二年官窯燒造恢復常態化,所燒大運圓器達69 種,之后一直略有置換刪減,至道光二十七年仍保持65 種,但從二十八年起減燒至49 種,二十九年亦同。因大運圓器為平時最常見的官窯器皿,道光一朝承襲的大運圓器品類乃是創制于乾隆朝,藉道光朝大運圓器的名單亦可加深對乾隆朝同類器皿的了解,故本文完整援引清檔,略作分說:

道光二年大運圓器燒造清檔(69 種)

道光二十八年是清代大運圓器出現重大變故的一年,道光皇帝在審閱二十八年所需燒造的大運圓器之時勾銷16 種,批示如下:

“勾除者十六項自本年永停燒造,此冊發往九江關監督衙門作為交代,從前按照節令、按花文之鄙例再不能除,些些小事當能如是,可恨可惡之至,總之有用之物不嫌其多,繁文世俗必當力屏,初不在數十種瓷器也?!?/p>

道光二十八年御批永停燒造的大運圓器十六種

此十六款圓器尤其開光節令者,自乾隆初期創燒以來備受皇室鐘情,至道光晚期已過百年,可謂是清宮御瓷的經典之作[7]。如果從工藝美學和藝術水平的角度評價,它們正是當中代表道光朝大運圓器的精華,其題材豐富,繽紛多彩,制作異常精細,彩料妍美,依然保存乾隆朝之神韻氣質。本書庋集多款器皿與之一一對應,堪稱一絕。它們雖只是沿襲前朝之例,然保持如此水平亦屬異常難得可貴,是為道光官窯“守成”碩果的卓越體現。

但是在道光皇帝眼中,它們工藝復雜,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風格佚麗,已失質樸含蓄之感,是前朝奢華之風的延續,他對此已經無法忍受,故嚴詞譴責,勒令“永停燒造”。這一舉動是道光皇帝晚年在御瓷燒造方面堅持力戒奢華、崇尚儉樸的最后一次顯著體現。如此“過激”行為正是道光皇帝對晚年施政乏力、試圖改變現狀而不能的郁悶心態的發泄吧。

嬌黃器是清宮燒制的低溫黃釉瓷器,嬌黃是皇家獨尊的顏色,是身份尊貴的象征,不外流入民間,即使是次色嬌黃器也隨大運運輸至京入庫備賞。主要是滿足清宮內上層使用。道光一朝嬌黃器的品類,可參見《道光二十六年九江關監督圖璧呈繳大運內嬌黃次色單》,羅列詳盡,共51 種,當中“里外嬌黃暗金錢花湯碗”即可與【道光 黃釉暗刻團花紋碗一對】(圖8)對應,屬于嬌黃器之中少見之品。

道光二十六年九江關監督圖璧呈繳大運內嬌黃次色單

圖8 道光 黃釉暗刻團花紋碗 一對五臺山人舊藏

2、御貢瓷器

以上大運圓琢器、嬌黃器的品類反映道光官窯瓷器的大體面目,當中不乏佳作,但道光一朝御瓷最為精美者則是每年由督陶官上呈的貢瓷。常例一年三貢,分別于端陽節(農歷四月底五月初)、萬壽節(農歷八月)、年節(農歷十二月底)這三個節日前進宮。御貢瓷器的特點就是品類少,質量精,數量罕,每一任督陶官燒造的器物甚少重復,成為道光御瓷的卓越代表。由于每一次御貢瓷器均有清單存檔而且記錄清楚,不少器物名稱可與存世實物對應,成為深入了解道光官窯的重要資料。結合清單描述可知,每年御貢瓷器的紋飾寓意均與當次節日的內涵相對應,端陽節是祈禱平安,辟邪納福,故有艾葉祥符之圖案;萬壽節則是賀壽增福,祈求延年益壽,對應八仙賀壽、萬壽無疆之類紋飾。年節是為來年春節準備的,因此裝飾題材的寓意多為吉祥如意,喜慶年年。每年貢瓷的具體名目詳見附表二《道光朝歷年貢瓷檔案匯編》

附表二 道光朝歷年貢瓷檔案匯編黃清華整理

每年貢瓷數量初期不甚規范,道光九年開始定制,端陽節貢琢器6 件,圓器60 件,萬壽節貢琢器6 件,圓器90 件,年節貢琢器6 件,圓器180 件。茲選道光十三年的貢瓷表以供參考。

道光十三年貢瓷表

每一次御貢瓷器之中,琢器往往成對進貢,一年常例為九對十八件,紋飾、造型各不相同,同時也與前后年份不同,似有避免重復之意??v觀道光一朝貢瓷琢器許多僅見燒造一次,往后不曾出現,故多以孤品存世,加之制作精良,遠在大運瓷器之上,因此貢瓷琢器是道光官窯當中品格最高之物。根據每年御貢瓷器表統計,道光三十年間御貢琢器數量不足700 件,當中包括了所有慎德堂款琢器在內,故異常珍稀。

道光皇帝受祖父二人的影響,鐘情茗茶,遂于道光四年五月諭旨,要求每年十二月的年貢必備【嬌黃暗龍茶盅】、【青雙龍茶盅】、【青牡丹花茶盅】各二十件,【青花渣斗】十件,因此茶具成為貢瓷必備的品類,當中青花渣斗亦為茶道之專用,是存放茶葉渣的必備容器。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道光 青花纏枝花卉開光艾葉祥符圖茶壺】(圖9)是燒造時間最早的御貢茶具,制于道光元年,對應了該年四月二十四日“端陽節”貢瓷單中【青花艾葉祥符茶壺】的記錄,是由時任九江關監督常興燒制呈進,彰顯出道光皇帝鐘情茗茶的雅好,為道光朝御瓷僅見之青花茶壺。

圖9 道光 青花纏枝花卉開光艾葉祥符圖茶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貢瓷由皇帝直接選用并決定存放地點,道光十二年以前主要存放在紫禁城里,一部分送往圓明園存放,但從慎德堂建成后的第二年開始,每年第一次、第二次貢瓷皆被整批送往慎德堂使用,一直持續至道光二十九年,前后十八年將近三千件御瓷陳設使用于其中,故貢瓷之大部分皆由慎德堂存放,后遭圓明園之劫,損毀甚多,至為可惜。

作為道光官窯之中最精華者——御貢琢器,在風格和技藝水平上閃現出自身鮮明的特點,既有守成,亦見創新。作為守成的代表作清宮舊藏【道光 粉紅地纏枝花卉雙聯瓶】(圖10)沿襲嘉慶朝同類器皿而成,但品質則在前朝之上,設色淡雅柔和,彩料質感更為細膩溫潤,是目前所知道光朝僅存的一件雙聯瓶。檢視道光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端陽節”御貢瓷器表中所載“琺瑯洋彩蓮喜和合瓶成對”正可與其對應,是由時任九江關監督常興呈貢的?!镜拦?粉彩百鹿尊】(圖11)諸彩絢麗濃妍,彰顯出皇家富麗堂皇的至尊氣質,皆是效仿前朝的守成佳作,亦為清宮檔案所證,皆可對應道光十六年八月德順進貢“五彩松鹿尊 ”之記載。

圖10 道光 粉紅地纏枝花卉雙聯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11 道光 粉彩百鹿尊五臺山人舊藏

另外,象征道光御貢瓷器繼承乾隆朝制瓷最高技藝的一項就是道光二十一年八月貢瓷當中出現的【洋彩萬年甲子轉旋瓶】,其成對進貢被安置在慎德堂東廊,由時任九江關監督麟桂上貢。筆者初見此記載頗為驚訝,翻閱各大博物館典藏資料皆未見實物,質疑之際覓見香港蘇富比2003 年秋拍第0106 號拍品【道光 胭脂紅黃地粉彩花卉紋干支轉心瓶】(圖12),為道光年號款,證實檔案所載不假。此轉心瓶與唐英設計的萬年甲子轉心筆筒頗為相近,堪稱道光一朝獨有之物。又見戴潤齋舊藏【道光 仿剔紅雕漆錦地「萬?!箞D蓋罐一對】(圖13)[8]是摹仿漆器的佳作,彰顯出一份無比的華貴,以致在氣質上完全無法讓人區分它與乾隆朝作品的差異。底書慎德堂款,為道光十七年八月德順敬獻的萬壽節賀禮【仿雕漆蓋罐 成對】,陳設于慎德堂東廊。由此可啟示我們 :道光一朝御貢瓷器在技藝方面一直以乾隆時期御瓷的奇巧為師,保持相當高超的燒制水平,是道光官窯得以鼎立揚名的重要基礎。

圖12 底款

圖12 道光 胭脂紅黃地粉彩花卉紋干支轉心瓶香港蘇富比2003 年秋拍第0106 號拍品

圖13 道光 慎德堂款仿剔紅雕漆錦地「萬?!箞D蓋罐一對戴潤齋舊藏

御貢瓷器的創新之處體現甚多,其中造型的獨特設計亦為前朝所未經見,例如五臺山人收藏【道光 仿定窯白釉螭龍耳四方扁壺】(圖14)形制古雅端莊,應是仿自西周中晚期容酒器的青銅長方形扁壺,頸部兩側飾螭龍首銜環耳,模印雕飾極為精致,頸部及足部各飾模印變體夔龍紋一周,清晰靈動,上下呼應,風格簡約古樸,為道光十四年五月端陽節御貢瓷器表中所記【粉定螭耳扁方瓶】,發明者為第七任督陶官德順。此創新的造型得到繼任者的贊賞,道光二十二年時任九江關監督普琳將之化裁燒造出【十八羅漢福壽尊】作為端陽節貢禮,即是【道光青花纏枝蓮紋粉彩十八羅漢圖扁方瓶】。(圖15)

圖14 底款

圖14 道光 仿定窯白釉螭龍耳四方扁壺五臺山人舊藏

圖15 道光 青花纏枝蓮紋粉彩十八羅漢圖扁方瓶五臺山人舊藏

御貢瓷器創新的另一最為杰出的貢獻正是紋飾設計、風格基調方面開拓出雍正以后少見的美學新境界,留下清雅含蓄之一面,成為道光官窯最為稱道之處。具體論述詳見后文“藝術成就和美學意義”一章。

3、傳辦瓷器

黃瓜霜霉病和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上經常發生的兩種病害,這兩種病害一旦發生,發生迅速而且這兩病害發生癥狀相似,不好識別,給防治上帶來了困難,加劇了生產難度。本文針對黃瓜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的區別進行了詳細介紹,以期能有效地指導生產應用。

道光官窯之中尚有一種特殊品類——傳辦瓷器,它是道光皇帝根據自身需要或清宮特定原因臨時加派燒造的瓷器,屬于非常態的燒造任務,數量通常不多,但具有鮮明的個性化要求,因此九江關監督皆異常重視,制作尤精,從每一次傳辦瓷器的燒造經費即可得到反映,平均每一件所花經費數倍于御貢瓷器。燒造經費亦從一萬兩盈余銀中報銷。道光朝宮里的祭器、供器、婚慶喜事置辦瓷器多出于此。例如道光二十五年,道光皇帝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下嫁預備瓷器所涉品類47 種共400 件,是所知道光朝最大規模的一次傳辦瓷器。另外,【道光 豆綠釉花盆】(圖16)正是道光二十九年的傳辦瓷器之一,當年道光皇帝就要求燒造“大號、二號、三號”豆綠釉花盆三種,本品尺寸應屬于當中的“二號”者。但是不少傳辦瓷器不曾記入檔案,或記載籠統不詳,因此,若果一件道光御瓷既不屬于大運瓷器又不在每年御貢瓷器表上,那么它就應屬于傳辦瓷器無疑。

圖16 底款

傳辦瓷器是清宮御瓷需用制度的一個有效補充,靈活實用,充分滿足皇帝的一時之需,例如皇帝需用一些文房或特殊器具皆以傳辦形式去燒造,因此它們往往最能體現道光皇帝的美學追求和藝術情趣,品格往往都是最佳,例如下文將介紹的“湛靜齋”、“澹懷室”款御瓷皆屬此類。

四、清宮的特殊堂名款瓷器

1、慎德堂

有清一代,官窯瓷器之中不乏書寫內府堂名款之品,構成清代官窯文化獨特的現象,但這在康雍乾嘉四朝之中始終只屬于年號款瓷器之外的一類補充,數量少,質量難以超越年號款瓷器,唯獨道光一朝例外,其慎德堂款名物品質佳良,式樣妙美,皆在年號款瓷器之上,向為藏家所重,一如陳瀏《陶雅》稱道:“慎德堂為道光窯中無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質地之白,彩畫之精,正在伯仲間”。

檢閱清宮檔案得知,慎德堂為圓明園九州清晏內的一組建筑(圖17、18、19)。道光十年,道光皇帝擇九洲清晏西部之清暉閣旁邊原魚池之地添建了五間三卷大寢宮,曰:慎德堂,次年三月落成,共報銷二十五萬二千余兩,此后道光皇帝常年在此園居,道光三十年(1850 年)駕崩于此。在清宮舊藏《喜溢秋庭》、《道光帝行樂圖》畫軸上,曾詳細描繪過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內的生活場景,畫卷上方皆鈐“慎德堂寶”印一枚(圖20)。道光皇帝曾專門寫一篇《御制慎德堂記》文(收錄在道光《御制文余集》)[9](圖21)反復強調了自己修建慎德堂的目地,是為“崇儉去奢,慎脩思永?!?/p>

圖17 圓明園四十景圖冊頁之“九州清晏” 紙本設色法國私人收藏

圖18 “九州清晏”平面示意圖

圖19 清宮舊藏慎德堂蠟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20 道光喜溢秋庭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21 道光《御制慎德堂記》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22 道光十三年燒造慎德堂款瓷器檔案原文

道光皇帝對慎德堂的喜愛從建成之初即可體現,首先親自為慎德堂御書匾額,“慎德堂”為粉油板藍字匾,底做金花冰梅地,高二尺四寸,寬七尺二寸[10]。另據《清宣宗實錄》記載,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二、十一日,“帝奉皇太后幸慎德堂進膳”,其時距慎德堂落成不久,向以孝道著稱的道光皇帝便邀請其母后參觀、進膳,共享天倫。因此,慎德堂在道光皇帝的心目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道光十二年始,他對慎德堂內部陳設的營建更是不遺余力,就瓷器一項而言,每年三度貢瓷當中就有二次被送往慎德堂安放使用,可見道光皇帝對此之重視。

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肯定是在慎德堂落成之后才出現,但其具體時間又是哪一年呢?此前眾學者均無提及,直至2010 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趙聰月女士在《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 年第2 期發表《慎德堂和慎德堂款瓷器》一文[11],首次公布道光一朝造辦處檔案證實,慎德堂款瓷器始燒于道光十三年下半年。所據檔案如下:

“(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九日主事那隆阿太監張得興來說,太監沈魁交金魚苲草瓷渣斗樣一件、外黃里白暗龍黃瓷盅樣一件、青花白地瓷碗樣一件”。

傳旨:

瓷渣斗一件,著照此樣,要黃瓷白里燒造六十件,內慎德堂制款三十件、湛靜齋制款三十件,俱要楷書字。

暗龍黃瓷盅一件,著照此樣,燒造四十件,要湛靜齋制款,俱系楷書。

青花白地瓷碗一件,著照此樣,要里外俱黃色,燒造四十件,要湛靜齋制款,俱系楷書字。欽此。這是道光朝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中第一次出現燒造慎德堂款瓷器的記載,檔文所載道光皇帝于十三年八月十九日要求燒造黃釉渣斗三十件,署款為慎德堂制,款字俱為楷書。此類制瓷要求屬于傳辦性質,內務府、九江關監督與御窯廠皆不敢怠慢,應極力完造。那么,第一批慎德堂款瓷器面目又如何呢?實物可見清宮舊藏,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存【慎德堂紅款黃瓷白里渣斗】37 件,皆為內府所遺,另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典藏【道光 慎德堂紅款黃釉渣斗】一對,由鐘氏懷海堂惠贈,來源是香港佳士得1995 年春拍第0724 號拍品(圖23)。檢視往后十余年的造辦處檔案再也未見同類記載,故道光一朝三十年僅此一次燒造慎德堂款黃釉渣斗。以上39 件黃釉渣斗即是當年圓明園浩劫余生之見證,彌足珍貴。

圖23 道光 慎德堂紅款黃釉渣斗 一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檔房 九江?周興

(圖22)

慎德堂款瓷器的生產機制是以貢瓷形式為主,傳辦形式為輔,目前所見大部分慎德堂款瓷器自道光十三年以后主要出自每年三次的貢瓷之中,另有極小部分是根據道光皇帝的臨時需要而下發御窯廠專門燒制,屬于傳辦性質。因為主要屬于貢瓷范圍,因此每年三次貢瓷名單之中對慎德堂款瓷器的名稱皆予以記錄,只是沒有明確標識而已,但是筆者通過細心比對,還是能將目前傳世所見的絕大部分慎德堂款瓷器與檔案記載對應起來,詳見附表三《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存世一覽表》

附表三 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存世一覽表黃清華整理

正因為慎德堂款瓷器屬于貢瓷之列,就具備貢瓷的特點:品類少,質量精,數量罕,每一任督陶官燒造的器物甚少重復,自然成為道光御瓷的卓越代表。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道光慎德堂款瓷器總數為357 件,大部分為清宮舊藏,其中一些則是收購和接受捐贈得來。當中琢器不足二十件,非常稀少。此種狀況在晚清民國時期已經非常突出,當年許之衡就嘆曰:“慎德瓶類近極罕見,有之則價值甚昂?!鄙鞯绿每钭疗骱鄙俚木壒收钱斈隉鞌盗坎淮?。每年三次的貢瓷之中,慎德堂款的琢器往往成對進貢,但每一次最多燒造三個品類,不超過六件,筆者統計自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份至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份前后十七年里,貢瓷之中琢器總量為312 件,當中包括慎德堂款瓷器和道光年號款瓷器,根據附表三《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存世一覽表》之中慎德堂款琢器與年號款琢器的比例尚不足1:1,因此估計當年燒造慎德堂款琢器的總數不過150 件,加之后來圓明園在咸豐十年(1860 年10 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慎德堂被毀,瓷器損滅者不計其數,故幸存的慎德堂款琢器更是稀少,本書收入八件琢器當屬難能可貴。

同時,慎德堂款瓷器尚有一部分屬于傳辦瓷器,每年都燒造一定數量,但不錄于御貢瓷器名單之內,例如《道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吉立?瓷器賬》中有以下記載:

道光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收

黃磁白里御制詩慎德堂長方盒五件(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一件)

白地柳雁磁蓋碗茶盅十三分 慎德堂 (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出一分)

白地蝴蝶磁蓋碗茶盅四分 慎德堂

白地荷花鴛鴦磁蓋碗茶盅十四分 慎德堂

白地梅花磁蓋碗茶盅十一分 慎德堂

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收

黃地皮球花雙耳瓶一對 慎德堂

白地冰炸梅磁九寸大盤六件 慎德堂

白地冰炸梅磁五寸碟八件 慎德堂

五彩磁蓮花蓋碗五件 慎德堂

道光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收

紅地白里飛鶴磁海碗二件 慎德堂

紅地白里飛鶴磁大碗十件 慎德堂

紅地白里飛鶴磁中碗十件 慎德堂

紅地白里飛鶴磁五寸磁碟三十八件 慎德堂

道光十六年八月初九日收

五彩磁大碗十件 慎德堂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七日收

黃地綠龍磁盅碗十八件 慎德堂

黃地綠龍瓷碟十件 慎德堂

黃地綠龍瓷九寸大盤四件 慎德堂

道光十八年八月初五日收

紅花描金瓷九寸盤四件 慎德堂

紅花描金瓷中碗八件 慎德堂

道光十九年五月初一日收

紅地黃龍瓷九寸盤四件 慎德堂

紅地黃龍瓷五寸碟六件 慎德堂

五彩瓷喜鵲鬧梅蓋碗六件 慎德堂[12]

慎德堂款傳辦瓷器皆屬于設計別致的獨特之物,例如道光十五年九月的“黃磁白里御制詩慎德堂長方盒”為慎德堂款瓷器僅見的造型,道光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收入的“紅地白里飛鶴”紋飾的碗盤,設計新穎,亦為道光一朝獨有之物,雖然現今未見對應實物,但清宮舊藏之中卻有對應的制瓷紙樣(圖24-1、圖24-2)[13]。

圖24-1 清宮舊藏紅地仙鶴紙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24-2 清宮舊藏紅地仙鶴紙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自道光十三年下半年起,每一任九江關監督除了完成“大運”瓷器之外,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燒造“慎德堂款瓷器”,它屬于御貢瓷器當中的核心工程。但是哪些瓷器寫慎德堂款,哪些瓷器寫年號款的決定權由誰來定奪呢?檢閱檔案未見交代,但是作為御用的陳設瓷,道光皇帝理應過問,因此筆者推測所有貢瓷在燒造前皆由九江關監督呈送畫樣,由道光皇帝審核,其中書寫慎德堂款器皿亦由道光皇帝所決定,如此施行正是遵循御瓷燒造的傳統,因此慎德堂款瓷器最能體現道光皇帝的審美性格和藝術修養。

而督陶官則是道光皇帝在瓷藝方面審美的執行者,承命燒造首批慎德堂款瓷器的督陶官——德順則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其任職時間為道光十二年八月至十九年八月,前后七年之久,是道光朝為數極少熟知窯務、貢獻頗多的督陶官。燒造慎德堂款瓷器正是其上任后第二年的任務。作為道光朝任期最長的督陶官,他深知道光皇帝的品味,因此追求淡雅而秀美的藝術效果必將成為德順任內最大的任務。道光皇帝對其督造瓷器一事亦曾罕見地多次發出御旨。

例如道光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庫掌崑玉首領武進忠來說,太監沈魁傳旨:諭尚書禧、侍郎阿傳諭:九江關監督德順,嗣后端陽、萬壽、年節貢內呈進磁器,不必拘定節令,變別花樣呈進,花紋要細,欽此?!?/p>

——檔房行文?九江

道光皇帝要求德順不要固于傳統做法,要變通改進,這與其慣于守成的性格而言似乎不大相稱,但由此確實看出道光皇帝對御瓷制作方面要求改進,揚棄傳統習俗,追求新意,同時強調“花紋要細”,突出精細的理念。

此時恰逢慎德堂初成,對各項陳設瓷器需求必多,因此慎德堂款御瓷的前期燒造必由德順負責,而且數量不在少數,德順在一年三貢的御瓷中費盡心思,堪稱道光朝的“唐英”。正是其任內七年里竭力追求創新,從而奠定了慎德堂瓷器雅致不凡的自身風格。

慎德堂款瓷器另一獨特之處即是其寫款精美,風格清雅,得書法之逸趣,為有清一代寫款之佼佼者。此過人之處當然要歸功于道光皇帝,因為其對慎德堂款瓷器頗為關注,除了前述十三年八月首次燒造時欽選款字為楷書之外,在半年之后又下發一道諭旨補充說明:

“(道光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主事那隆阿首領武進忠太監沈魁傳旨:十四年年貢起九江呈進瓷器款“慎德堂制”要紅字。欽此。

——檔房行文”

此次寫款要求就表明十三年年底已有慎德堂款器皿進宮,但是款字的書寫顏料不統一,所以道光皇帝專門諭旨指明必須為“紅字”,即是礬紅楷書款,從而形成慎德堂款今日所見的面貌。那么,此前除了紅彩款之外,還曾存在什么樣的寫款呢?清末《陶雅》中云:“慎德堂瓷器,皆抹紅楷款,亦有金款者”,寂園叟所言非虛,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慎德堂款瓷器之中,尚見4 件紅地描金萬壽勾蓮紋羹匙和2 件紅地描金纏枝蓮紋器物座皆以金彩書款,另外 【紅地描金纏枝蓮紋夔龍捧壽海棠式洗一對】(圖25)亦是如此,至為罕見。

圖25 道光 紅地描金纏枝蓮紋夔龍捧壽海棠式洗一對五臺山人舊藏

以上兩則檔案表明道光皇帝對慎德堂款瓷器的寫款尤為重視,從書體到顏料的選取皆一一親身欽點落實,其專注程度不亞于雍乾二帝。而慎德堂款書法水平甚高,以側鋒書寫,筆道穩健而鋒芒凌厲,款字結構跌宕多姿,富有變化,可見運筆之人熟知用筆之妙,符合古人所言“正以取勁,側以取妍”之道,為有清一代堂名款瓷器之少見者。那么,“慎德堂制”四字究竟為何人所書,似乎不應該由御窯廠工匠信手而成?筆者以為,此四字當出自道光皇帝之手,情況有二:一是道光皇帝為此訂造瓷專門書寫該四字底款,以前面分析此可能性極高;二是如果前項不可能,至少也是內務府的官員從道光皇帝的楷書中集出此四字組合后,交付御窯廠工匠臨摹而成[14]。

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道光皇帝多幅宸翰,其中多為楷書作品,例如著名《御書御門聽政詩》手卷、《御制甄別賢愚以澄吏治諭》冊頁等(圖26),其楷字皆為側鋒用筆,規整而力求穩重,予人以剛健中正之感,更蕩出清逸之氣。揀選當中“慎”、“德”、“堂”、“制”四字運筆皆與慎德堂寫款一致,氣韻暗合,應出自同一人之手。因此,據此可認定“慎德堂制”款當為道光皇帝之宸翰無疑。

圖26 慎德堂制寫款與道光書法比較

縱觀慎德堂款瓷器前后十七年,寫款形式存在兩種,四字兩行楷款和三字單行豎款,前者居多,后者罕見。陳瀏《陶雅》評曰:“慎德堂……以三字直款者為貴”,之所以貴的原因正是罕少。目前三字直款者見有三類:

第一類 :里白外綠釉渣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16件(圖27),但清宮檔案未見其燒造的記載。

圖27 款式

圖27 慎德堂款綠釉渣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第二類:白地粉彩詩文鴛鴦荷花圖茶盅,北京故宮博物院藏1 件,私人藏兩件(圖28-1、圖28-2),亦未見于清宮檔案記載,但在清末已為藏家所關注,如《陶雅》記述:“慎德堂款之器皿若彩花之旁有墨彩題句者,其有小印‘道光’二字多作橢圓形”,正與之吻合。

圖28-2

圖28 底款

圖28-1 慎德堂款鴛鴦蓮池圖詩文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類:白地綠彩卍字錦堆紋鳥食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2 件(圖29),寫款為三字單行橫款,亦未見于清宮檔案記載。

圖29 底款

圖29 慎德堂款白地綠彩卍字錦堆紋鳥食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無論是四字款還是三字款,其書法風格相當一致,初看未覺差異,然細究卻存在兩種類型。其最直觀的差異集中在“德”字的寫法,詳見(圖30):左邊“德”字的“心”的第二筆“鉤”為平底,簡稱“平心德”,右邊“德”字的“心”的第二筆“鉤”為斜落,簡稱“斜心德”,如此差異究竟是同一時期不同工匠運筆所致,還是有時間前后之別呢?參考附表三《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存世一覽表》的實物與檔案對應的分析,筆者發現確實存在時間前后之差別,該表非常鮮明地表明,在道光十七年四月份之前慎德堂款皆是“平心德”,之后則皆是“斜心德”,前后區分明顯,尤其在十七年四月份轉變尤為突出,該年端陽節御貢瓷器表中有“松竹梅九寸盤,十件;松竹梅五寸碟,二十件”記載,正好與江蘇常熟市博物館、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品(圖31-1、圖31-2)[15]對應無誤,而且道光一朝僅僅燒造過一次。但是兩者寫款卻存在上述的差別,說明此時“斜心德”正取代“平心德”。

圖30 慎德堂款寫法比較:平心德與斜心德

圖31-1 常熟博物館藏品

區分兩種寫法的意義在于它可以幫助我們清楚了解慎德堂款瓷器的生產時間,特別對沒有檔案記載的傳辦瓷器尤其有用。例如,前述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里白外綠釉渣斗】,寫款為“斜心德”,其生產時間一定在十七年之后,而【白地綠彩卍字錦堆紋鳥食罐】和【白地粉彩詩文鴛鴦荷花圖茶盅】則為“平心德”,其燒造應在十四年至十七年之間,而查對此三年里歷次貢瓷名單皆無對應之記載,故可肯定屬于“傳辦瓷器”。

慎德堂款瓷器因慎德堂而產生,但其陳設使用則不獨慎德堂一處。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份開始,歷次貢瓷名單上皆注明每一項貢瓷的去向,其選取權應屬道光皇帝,依據附表三《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存世一覽表》的對照結果表明,慎德堂款瓷器在道光朝被放置在明殿、含碧堂后廊、慎德堂東廊、抱廈等四處,后二者皆在慎德堂內,所以實際上除了慎德堂之外還有兩處地方曾放置過慎德堂款瓷器。

道光十二年至十八年的七年之中,每年十二月份的貢瓷都被安置在明殿。明殿,即是圓明園中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主要宮殿,相當于故宮的太和殿和乾清宮,皇帝在里面朝會和聽政。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接見王公大臣、外藩蒙古的王公、回部首領等。該殿的外面有內務府、宗人府、軍機處、內閣、六部、督察院、理藩院等辦公的場所,歸置上相當于皇宮。因此,慎德堂落成之后,道光皇帝長期園居于此,正大光明殿則是其辦理朝政的地方,慎德堂屬于其生活休息的寓所,故兩處宮殿對于道光皇帝而言同樣非常重要,故兩處的陳設都選用慎德堂款瓷器裝飾也是情理之中,更顯得道光皇帝對慎德堂款瓷器的鐘情。

慎德堂款瓷器入貢含碧堂只見一次,為道光十七年四月,該年端陽節的貢瓷皆入含碧堂。含碧堂則屬于圓明園長春仙館景區中島西路,原是乾隆帝“舊時書室”。乾隆朝以后,改為皇太后在園中的居所。因為道光皇帝以孝德著稱,對其母后至為敬重,將慎德堂款瓷器孝敬皇太后,妝點居所。

至于慎德堂款瓷器是否被安置紫禁城內,目前未見文獻證實,故筆者認為在道光朝慎德堂款瓷器應不曾在宮里使用,目前所見清宮舊藏慎德堂款瓷器很有可能是咸豐十年以前從慎德堂中收歸內庫而形成。同理,在慎德堂內陳設的官窯瓷器不獨慎德堂款一種,尚有年號款者,明確為檔案所證實,而且其數量似在慎德堂款者之上。

2、湛靜齋

道光朝與慎德堂性質一樣、地位顯赫的就是湛靜齋,湛靜齋乃是取九州清晏之清暉閣及其四景一帶改建而成,營建和落成時間與慎德堂同步。湛靜齋與道光皇帝關系非比尋常,在其一生之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親人都與湛靜齋密切攸關。第一位就是為道光皇帝的愛妃全貴妃,湛靜齋落成之后道光皇帝賜予全貴妃居住。全貴妃即是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是清宣宗道光帝的第二位皇后、清文宗咸豐帝的親生母親(圖32),其蕙質蘭心,聰明伶俐,深得道光帝的喜愛。后來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孝全皇后病逝于湛靜齋。第二位就是道光第四子——奕詝,即是后來的咸豐皇帝,于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年)六月九日出生于湛靜齋,登基后遂改湛靜齋為基福堂。

圖32 孝全皇后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湛靜齋為道光皇帝所命名,道光十年湛靜齋尚未建成之前道光皇帝已親自為“湛靜齋”御書匾額,“六月二十日員外郎貽興來說,懋勤殿太監張忠交御筆本文一件,湛靜齋“傳旨做黑漆金字匾一面,高二尺寬六尺一寸,得時隨托釘挺鉤安掛,欽此。[16]

湛靜一詞折射道光皇帝穩健深沉的性格。湛靜,亦作“ 湛靖 ”,意為沉著冷靜。例如《漢書?匡衡傳》:“湛靜安舒者戒於后時,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泵?張敬修《太師張文忠公行實》:“及上在亮陰,太師(張居正)湛靜沉默,聲色不露?!?/p>

湛靜齋款瓷器的燒造與慎德堂款瓷器同步,前揭所引道光十三年造辦處檔案中提及在第一次燒造慎德堂款瓷器時亦一同燒造了湛靜齋款瓷器:

“八月十九日主事那隆阿太監張得興來說,太監沈魁交金魚苲草瓷渣斗樣一件、外黃里白暗龍黃瓷盅樣一件、青花白地瓷碗樣一件”。

傳旨:

瓷渣斗一件,著照此樣,要黃瓷白里燒造六十件,內慎德堂制款三十件、湛靜齋制款三十件,俱要楷書字。

暗龍黃瓷盅一件,著照此樣,燒造四十件,要湛靜齋制款,俱系楷書。

青花白地瓷碗一件,著照此樣,要里外俱黃色,燒造四十件,要湛靜齋制款,俱系楷書字。欽此。

——檔房 九江?周興

湛靜齋在第一次燒造中數量達110 件之多,對此御窯廠承命燒造完成后送入宮里,其情況檔案有載,內務府編《道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立?瓷器賬》記為“黃瓷湛靜齋膳碗二十件,黃瓷湛靜齋茶盅四十件,黃瓷湛靜齋渣斗三十件(原注:道光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茶房領五件)?!币陨嫌涊d皆可得到當今清宮遺留實物對應,詳見下表 。

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湛靜齋款瓷器共13件,皆為清宮舊藏,其中“黃瓷白里瓷渣斗”與慎德堂款者無異,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不過八件,私人收藏僅見鐘氏懷海堂典藏一對。表中最后兩項寫款為三字款,與慎德堂款瓷器寫款風格一致,其中青花纏枝牡丹紋小圓盒,品格與黃釉瓷相比似乎稍差一些,兩者皆不見于檔案收錄。

湛靜齋存世實物一覽表

湛靜齋款瓷器尚有見于檔案記載、但無實物對應者,例如上述內務府編《道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立?瓷器賬》中有如下記載 :

道光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收

黃磁白里固輪錢湛靜齋蓋缸二十件

(附注: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一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蓋罐五件

(附注:道光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二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小蓋罐五件

(附注:道光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二件)

道光十六年四月初六日收

黃磁白里湛靜齋磁蓋罐大小三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磁大元盒二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磁小元盒三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磁敦子罐三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磁蓋盒三件

道光十八年二月十三日收

黃地綠龍白里磁膳碗三十六件 湛靜齋

以上三處檔案表明,在道光十五、十六、十七年里御窯廠尚燒造過湛靜齋款其他瓷器,此后就不曾記載。道光皇帝燒造湛靜齋款瓷器多為茶具,渣斗為盛放茶渣的容器,盅為喝茶之用,蓋罐存放茶葉,蓋缸是為儲水之器。道光皇帝鐘情茗茶,一生節儉別無講究,唯獨對茶具不惜親身指導制作,不單為湛靜齋配以瓷質茶具,還配套其它需用之器,并且極為講究雅致,如何設計、搭配皆清晰交代,可見其癡迷至深。例如道光十八年內務府造辦處清檔所列:

二月二十四日庫掌烏爾恭布太監馬忠來說太監沈魁交白地青花茶盅一件、白地五彩蓋碗一件、宜興茶葉罐一件,傳旨:照茶盤底足先燙做元寶式茶盤合牌樣呈覽,欽此。

于二十五日燙得元寶式茶盤呈覽,奉旨:比此樣兩邊每邊撇放二分,打造銀茶盤一件,得時橫鏨“湛靜齋”三字,再合對。茶盅、茶罐、蓋碗高矮配做楠木插蓋匣一件,安襄盛裝,匣蓋上安銅提環二個,里外安眼錢。欽此。

——金玉作 匣作呈稿 銅作

湛靜齋款瓷器的風格比較一致,主要為黃釉品類,其寫款與慎德堂款瓷器一樣,皆出自道光皇帝御筆無疑。與慎德堂款瓷器最大的不同則是湛靜齋屬于傳辦瓷器,前后僅燒造幾回,數量少,而且品類比較單一,只在湛靜齋內使用。湛靜齋雖為全貴妃的寢宮,但是湛靜齋款瓷器卻并非供其獨享,主要的目的還是供道光皇帝御用而成造。

3、澹懷室

澹懷室為道光皇帝在圓明園內的一處“虛室”,[17]具體設立時間不詳,但早于慎德堂,因為在慎德堂建成之前其已存于道光皇帝在九州清晏的居所萬象涵春內。[18]道光十一年慎德堂建成之后,道光皇帝遂將其匾移掛到慎德堂內,可見道光皇帝對其之珍視。

澹懷,謂使內心恬淡寡欲?!杜f唐書?張說傳》:“罷不急之役,省無用之費。澄心澹懷,惟億萬年,蒼蒼羣生,莫不幸甚?!逼湟庹系拦饣实坌奚?、養性之追求,居于其室,啟悟心性。道光皇帝曾賦詩一首《澹懷室漫成》:

由來澹靜念無違,尚有四十九之非,

慎始敬終心勿惑,去奢從儉道堪希。

風清竹下邀明月,雨霽松間待夕暉,

爭奈歲華多爛漫,何時旋斡續遺微。[19]

澹懷室款瓷器當為澹懷室之專備,當今僅見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白地粉彩百蝶圖水丞”四件(圖33),為1960年購藏。雖非清宮舊藏,但可與道光十八年造辦處清檔記載對應無誤:

圖33 澹懷室款白地粉彩百蝶圖水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十一月十九日庫掌雙明太監高長喜來說太監王進安交白地黑花蝴蝶瓷罐一件,澹懷室款,傳旨:配做三分厚楠木蓋一個。欽此。

——匣作呈稿

此品造型秀雅,所飾白地墨彩花蝶極見逸趣,予人春光蕩漾之感,是為文房之佳器,必得帝心所喜。白地墨彩花蝶圖是道光皇帝最鐘情的紋飾,在御瓷制作中出現多次,亦為前朝所罕見,其畫意清雅,自見道光皇帝的審美品位。

另據《道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吉立?瓷器賬》記載:“道

光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收,白地九花磁蓋碗茶盅四分,澹懷室;白地竹子磁蓋碗茶盅四分,澹懷室?!钡两裎匆妼嵨锟蓪?,皆是茶器,其藝術風格應與前述“白地粉彩百蝶圖水丞”一致。其屬于傳辦瓷器,燒造時間應在道光十五年的上半年,往后未見同類記載。寫款為三字橫款,與慎德堂款白地綠彩卍字錦堆紋鳥食罐相同,故筆者認為道光朝御用三字橫款堂名款瓷器皆是同時燒造。

4、養正書屋

養正書屋,為道光皇帝一生重要的讀書之處,自年少時起即相隨至老,其匾額為嘉慶元年嘉慶皇帝御書所賜?!梆B正”二字取自《易經》的“蒙以養正圣功”之句,寄寓了嘉慶皇帝對旻寧的期望,告誡他從小就要注重道德修養,立下做圣人的根基,將來完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業。道光二年(1828年),道光皇帝將其踐祚前,即乾隆六十年至嘉慶二十五年的詩文作品,按詩文分類編輯成書,取名為《養正書屋全集》。(圖34)

圖34 《養正書屋全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道光三年,道光皇帝臨幸圓明園后,命人將“養正書屋”匾額移掛至奉三無私之西二楹處。[20]慎德堂建成之后,又將其移入慎德堂內,為此曾賦詩一首《養正書屋即事》:[21]

賜額依然地不同,承恩繼統惕子衷,

一言以蔽母違正,百度惟貞在用中。

日映松窗增煦育,雪余石徑助玲瓏,

時光卅六何其速,觸目含辛仰碧空。

檢視清宮檔案最早記載養正書屋款瓷器為道光十二年初,為一仿定窯白釉粉盒:

“道光十二年正月初七員外郎慶倫太監高長喜來說太監孟來喜交……粉定瓷圓盒一件,養正書屋款……傳旨:著盛裝洋漆柜內,欽此。[22]”

另見《道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立?瓷器賬》記載一例:

道光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收

黃磁白里御制詩慎德堂長方盒五件

(附注: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一件)

黃磁白里固輪錢湛靜齋蓋缸二十件

(附注: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一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蓋罐五件

(附注:道光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二件)

黃磁白里湛靜齋小蓋罐五件

(附注:道光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二件)

白地九花磁蓋碗茶盅四分 澹懷室

白地柳雁磁蓋碗茶盅十三分 慎德堂

(附注: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出一分)

白地蝴蝶磁蓋碗茶盅四分 慎德堂

白地竹子磁蓋碗茶盅四分 澹懷室

白地蘭花磁蓋碗茶盅九分 養正書屋

白地荷花鴛鴦磁蓋碗茶盅十四分 慎德堂

白地梅花磁蓋碗茶盅十一分 慎德堂

但以上二物現今皆無實物對應,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未見典藏養正書屋款瓷器,當今僅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有【白地粉彩朵梅紋鼻煙盒】(圖35)[23],堪稱孤例。其紅彩寫款與慎德堂、湛靜齋者無異,應為道光皇帝御筆。此盒所繪紅梅朵朵,妍麗華美,于瑩白釉質映襯下極見清雅,品格之高絲毫不亞于雍正御瓷,由此可一窺道光皇帝個人審美品位之高低。

圖35 養正書屋款白地粉彩朵梅紋鼻煙盒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5、慎靜齋

慎靜齋與前述數個堂名不同,其不在圓明園里面而是位于紫禁城養心殿東暖閣的寢宮內。道光皇帝登基后循例移居養心殿東暖閣,道光元年“孟夏十有一日初居養心殿”,“養心殿東暖閣東室為寢宮”,故慎靜齋在紫禁城的功能相當于圓明園的慎德堂。

慎靜齋設立不早于道光元年,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曾御書“慎靜齋”橫披匾額,并刻有“慎靜齋寶”白玉印章(圖36)。慎靜齋款瓷器目前造辦處檔案對其不見于記載,應屬于傳辦瓷器。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三件清宮舊藏的慎靜齋款瓷器:兩件為白地墨彩花蝶圖六方鳥食罐(圖37),紋飾、風格與前述道光十八年澹懷室款水丞一致,另一件為粉彩踏雪尋梅圖鼓式鳥食罐(圖38),圖案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道光 粉彩綠地開光人物圖獸耳扁瓶】(圖39)相同,后者為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的貢瓷,檔案原名為:金絲琺瑯人物雙環尊,因此筆者推測此三件慎靜齋款瓷器燒造時間應在道光二十年前后。

圖36 道光御書“慎靜齋”橫披、白玉“慎靜齋寶”印章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37 底款

圖38 粉彩踏雪尋梅圖鼓式鳥食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39 底款

6、經笥堂

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五件經笥堂款瓷器,其中一件為粉彩松下童叟圖碗(圖40),紋飾、尺寸與之相同的一件則為慎德堂款[24],而且后者屬于道光二十年十二月份的貢瓷“洋彩福祿壽喜大碗”,為道光御瓷無疑,兩者寫款運筆一致,特別“堂制”二字可斷出自同一人之手,由此可推斷此經笥堂款粉彩松下童叟圖碗亦當為官窯之物,而且燒造時間亦相同。

圖40 經笥堂款粉彩松下童叟圖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宮檔案未見對經笥堂款瓷器燒造的記載,有待日后發現,但肯定其數量極少,屬于傳辦瓷器。經笥堂與道光皇帝存在某種聯系是肯定的,特別“經笥”詞義亦與道光皇帝好讀書的性格相合。經指儒家經典,笥是專門存放書籍的方形竹器,故經笥就比喻博通經書的人。例如唐?褚亮 《奉和詠日午》詩中就有:“晝寢慚經笥,暫解入朝衣”之句。

以上列舉六種御用堂名,雖然產生的時間有先后之別,但其署款瓷器的燒制主要是在慎德堂落成后的幾年內陸續出現,除了慎德堂款瓷器之外,其余五種皆是根據道光皇帝臨時需要的專門燒制,屬于傳辦瓷器,數量極少,品類各異,但它們絕大數皆由德順負責監制。正因為他們是傳辦瓷器,直接得到道光皇帝的諭旨,所以更能展示出道光皇帝的真實藝術品味和審美追求,為道光官窯不可或缺的珍稀之品。

五、藝術成就和美學意義

道光皇帝一生以儉德著稱,力戒奢華之色,在瓷器的制作方面亦然。道光二年五月十五日內務府向九江關下發道光皇帝的諭旨:“九江關所進磁器顏色、花樣均屬不佳,著寄信九江關監督,嗣后呈進磁器,素色著仿古用粉窯、哥窯及青花白地者,其彩色著用霽紅色并五彩花樣者不得過艷,其洋彩及鼓出花樣之件著無庸呈進?!痹撝I旨中道光皇帝強調瓷器的裝飾需要素雅,不許過于濃艷,其實就是對乾嘉以來繁縟奢華之俗艷風尚的矯正,而且從往后燒造品類的檔案記載和傳世實物皆可證道光皇帝此道諭旨確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指導著道光御瓷的裝飾格調。因此,在清宮流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彩瓷漸漸回歸淡雅清新,與雍正時期頗有相似之處。其所具備的藝術成就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追慕雍正御瓷之清雅,悉心摹仿,得其神髓。

道光皇帝講究器用的樸實素雅,極為推崇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例如,常熟博物館藏【道光 粉彩過墻松竹梅紋盤】(圖31)雋巧別致,繪事極精,無論是彩料和布局皆摹仿雍正御瓷之風格,采取最具雍正彩瓷特色的過枝手法表達歲寒三友圖,使得這一高貴的裝飾技法沉寂數十年之后再度出現,綻放出迷人的耀眼光芒。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道光 粉彩蓮池鴛鴦文碗】(圖41)[25]以瑩白釉地彩繪蓮池鴛鴦圖,設色妍美脫俗,極見清雅之佳境,完全擯棄乾嘉繁縟之氣,直追雍正御物之風韻?!镜拦?粉彩落花流水瓶】(圖42)設色淡雅而質感逼真,花落之態,游魚之樂,皆隨筆而至,傳達出道光皇帝于政治余暇寄情自然之文人性情,一反乾嘉以來崇尚繁奢俗艷之風,凝聚了道光皇帝在瓷藝審美當中所追求清逸簡約之理念。

圖41 底款

圖42 道光 粉彩落花流水瓶五臺山人舊藏

圖43 情殷鑒古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第二、彰顯文人情懷,去俗求雅,逸趣妙現。

文人性情在道光御瓷當中流露相當明顯,不獨一例,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道光 粉彩綠地開光人物圖獸耳扁瓶】(圖39)[26]前后繪出“踏雪尋梅”和“寒江獨釣”二圖,畫面蕭疏簡淡,與冬日霽雪的氛圍相諧,尋梅者沖寒不畏朔風吹,釣笠翁靜守不覺天地凍,此二番意境最為古今文人雅士所向往,道光皇帝融二者于一物之上,前后可觀可品,引人入勝,神游其境。另外,道光皇帝傳辦的“慎德堂”、“慎靜齋”、“澹懷室”等堂名款文房清玩之物,皆文氣濃郁,與道光皇帝的性情非常匹配。道光皇帝“定省余閑,日與詩書相砥礪”, 賦詩是其一生最大的消遣和享受,擅長書法和繪畫,頗具文人性情之一面?,F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情殷鑒古圖》(圖43)描繪道光皇帝靜坐于洞石之上,手執史書,目視前方,若有所思,背后翠竹掩映,意境幽靜恬淡,充分說明道光皇帝雖身在帝皇之家但極度向往士大夫追求的悠閑生活,屬于一位標準的文人。

第三、尤擅人物題材之裝飾,造妙入神,獨步一時。

道光御瓷畫事極精,尤擅人物題材之繪飾,是繼康熙一朝之后的又一次高潮,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濃重絢麗的一筆。其繪畫水平絲毫不遜色于前朝,而且清新之感更是超越乾嘉。多喜以白地映襯,其釉質之瑩潤一如乾隆上品,予人以無限清雅潔凈之感?!镜拦?青花纏枝蓮紋粉彩十八羅漢圖扁方瓶】(圖15)諸相造妙筆下,宛然如真,縱觀全圖,放筆縱墨,輕盈飄逸,情勢俱佳,形象詭怪,得妙趣于天然,當出名家之手。其造型之新奇別致,紋飾之獨特可觀,畫工之華美細膩,皆獨步一時,與之可媲美者唯有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清道光 粉彩黃地勾蓮紋人物圖蝠耳扁方瓶】[27](圖44)。兩者可具異曲同工之妙,堪稱道光御瓷之絕代雙雄。

圖44 清道光 粉彩黃地勾蓮紋人物圖蝠耳扁方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道光 粉彩秋庭嬉樂圖吉慶瓶】(圖45)所繪諸童臉龐圓潤,體形豐腴,衣飾華麗,專注于游戲之中,于無聲處讓人感受到無限的童趣。其繪畫精細入微,神形俱佳,兼取成化、嘉靖二朝筆意,所展示此番熱鬧之童趣與清宮舊藏道光《喜溢秋庭圖》所畫的場景息息相通,寄托了道光皇帝期盼子嗣昌盛的樸素愿望?!镜拦?粉彩八蠻進寶圖瓶】(圖46)場景豐富龐大,人物眾多復雜,繪事者成竹在胸,筆下八路隊伍井然有序,神態生動可愛,展示諸國使臣前來朝貢之盛況,為道光一朝御瓷繪畫人物數量最多者,其寄寓了道光皇帝治國施政的宏圖大志,流露出對康乾盛世的無限追思和仰慕。

圖45 道光 粉彩秋庭嬉樂圖吉慶瓶五臺山人舊藏

圖45 底款

圖46 道光 粉彩八蠻進寶圖瓶五臺山人舊藏

道光官窯是清宮前期御瓷藝術的終結,既是繼承了乾嘉之世的特色,體現守成的一面,又見自身之追求,鋪陳出欽慕雍正瓷藝的新姿彩,從而構成婉約樸素的藝術風格,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清新絢麗的一頁。

本文原應文物出版社《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一書之需撰寫于2011年初秋,該書出版之后,惜印制冊數有限,流傳不廣,眾人查閱困難,引用不便,如今承蒙摯友趙磊先生校正原有一些錯漏之處,再度修訂完善,重新刊出,以饗同好。

注 釋:

[1] 故宮博物院編《清史圖典》第九冊“道光朝”,頁15,紫禁城出版社,2002 年。

[2] 有關德順的生卒年份不詳,對其仕途履歷記載最詳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803-1 號。

[3]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編《廣西博物館古陶瓷精粹》圖版170,頁160,文物出版社,2002 年。

[4]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官樣御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樣與御窯瓷器》頁282、283,圖81,紫禁城出版社,2007 年。

[5] 本文所引之道光朝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皆出自2008 年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北京鐵源陶瓷研究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影印的《清宮瓷器檔案全集》之“道光朝”卷的內容,下文引用之時將交代檔案的年份和所涉辦事機構,出處則不一一作注釋。

[6] 乾隆七年,為節省開支,乾隆皇帝曾有旨,御窯廠燒造之腳貨不必送京,即在本處變價處理。但唐英認為此不妥,于乾隆八年上奏《請定次色瓷器變價之別,以杜民窯冒濫折》:“唯是國家分別等威,服務采章,俱有定制……至于黃器及五爪龍等件,尤為無可假借之器,似未便以次色定價,致本處窯戶偽造僭越,以紊定制……”而乾隆皇帝的諭旨則為:“黃器如所請行,五爪龍者,外邊常有,仍照原議價?!彼郧〖蔚廊G廠皆執行此規定,成為慣例。

[7] 據內務府檔案記載,乾隆八年十二月,乾隆皇帝傳旨唐英燒造膳碗外面花樣“各按時令吉祥花樣”,新年用“三羊開泰”、上元節用“五谷豐登”、七夕用“鵲橋仙渡”、萬壽節用“萬壽無疆”、中秋節用“丹桂飄香”、重陽節用“重陽菊花”等,之后此六款御用節令膳碗成為乾嘉道光三朝清宮必備之物。

[8] 香港蘇富比2010 年秋拍《彩華騰瑞--戴潤齋清宮御瓷珍藏》專場第2127 號拍品。

[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御制詩文集?清宣宗、文宗、穆宗、德宗詩文》,故宮珍本叢刊第583冊,海南出版社,2000 年。

[1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道光朝》,編號2974。

[11] 北京故宮博物院趙聰月女士去年以來就道光朝御用堂名款瓷器撰文兩篇,分別為《故宮博物院院刊》2010 年第2 期《慎德堂和慎德堂款瓷器》和《紫禁城》2011 年第7 期《道光御用堂名款瓷器》(上),文中將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道光朝堂名款瓷器的收藏情況分別介紹,公布相關實物的照片,并對其堂名的具體位置作考證,為近年所見北京故宮博物院發表清代御瓷研究不可多得的文章,尤其是公布故宮收藏道光朝御用堂名款瓷器的具體情況,對深入研究頗為重要,筆者在此章節中引用其公布的實物資料,參考其部分觀點的基礎上,結合造辦處檔案的記載,尋求檔案與傳世實物對應,以期達到實物還原之效果,展現出一個立體的道光朝御用堂名款瓷器的面貌。

[12] 此處所引為道光朝有關慎德堂款傳辦瓷器的全部檔案,但是傳世所見尚有一些慎德堂款瓷器仍然無法與之和御貢瓷器名單對應上,可見慎德堂款傳辦瓷器并非全部記錄在案。

[13]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官樣御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樣與御窯瓷器》頁296、297,圖90,紫禁城出版社,2007 年。

[14] 趙聰月女士對慎德堂寫款亦持相同的觀點,皆認為是道光皇帝本人御書,交由工匠臨摹而成,見前引《慎德堂與慎德堂款瓷器》一文。

[15] 錢浚、周公太編《常熟市博物館藏瓷》,彩版90,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年;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編《靜嘉堂藏清朝陶瓷——景德鎮官窯之美》頁85,圖77,便利堂,2006 年。

[1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編號2983。

[17] 張恩蔭《清五帝圓明園御制詩景名表》,《圓明園》第五期。

[18] 張仲葛《圓明園匾額》,《圓明園》第二期。

[1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宣宗御制詩余集》卷十之十四《澹懷室漫成》,故宮珍本叢刊第583 冊,海南出版社,2000 年。

[20] 張恩蔭《清五帝御制詩文中的圓明園史料》,《圓明園》第五期。

[21]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宣宗御制詩余集》卷八之五,故宮珍本叢刊第583 冊,海南出版社,2000 年。

[2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編號2980。

[23] 林業強著《臺閣佳器——暫得樓捐贈堂名款瓷器》,彩版20,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3 年。

[24] 葉佩蘭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頁234、圖209。

[25]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編《靜嘉堂藏清朝陶瓷——景德鎮官窯之美》頁85,圖78,便利堂,2006 年。

[26] 葉佩蘭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頁220、圖195。

[27] 葉佩蘭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頁221、圖196。

猜你喜歡
北京故宮博物院道光瓷器
探析北京故宮博物院鐘表館所藏西洋鐘
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選刊
一道光
情懷:照亮憂傷的一道光
傳世名畫
龍貓,你愛的那道光是愛情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紅瓷器和鈞窯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類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窯”瓷器賞與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