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社區供給韌性提升路徑研究:基于風險的社會放大框架

2024-01-16 10:12張志霞
工程管理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恢復力韌性供給

張志霞,白 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311,E-mail:2109211814@xauat.edu.cn)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風險防控和應急管理體系,將風險治理置于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1]?,F代風險存在本體論和認識論兩個領域,面對重大突發事件,在各類輿情媒介對事件放大作用的影響下,公眾會根據媒體信息、環境現狀及個人經驗做出對風險的評估,其感知程度與專家界定的風險等級往往偏差較大。當專家們無法提供風險完整信息或信息發布相對滯后時,信息匱乏的公眾會用謠言、臆斷和缺乏科學性的理論來填補空白,也會造成風險的社會放大(SARF),即居民們自主認知的風險水平與相關專家評估的風險水平發生偏離的過程。

社區被稱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注熱點,近年來隨著高收入、高水平人群的不斷流失,老舊社區在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同時問題尤為突出[2],故提升老舊社區韌性治理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基礎環節?!笆奈濉币巹潥v史性地將“韌性城市”納入國家級規劃,提出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強化政府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責任,實現城市供給韌性化。在突發事件下雖然居民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所需資源,但地方政府或第三方自上而下的公共產品供給仍是社區恢復的主要來源,故將社區供給韌性定義為面對風險沖擊時政府對社區的各類公共產品供給使得社區能夠快速恢復正常生活的能力。查閱相關文獻發現,目前對于韌性評價研究總結起來可分為兩類:一是關于綜合性的供給韌性研究多從城市的角度入手,探索公共物品供給韌性功能的運行機制和影響因素[3~5];二是從不同視角對社區韌性功能進行評價研究,如風險應急管理視角下的社區公共空間韌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雨洪災害視角下社區韌性評價指標體系及優化策略研究、消防安全視角下城市社區韌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等[6,7]。

因此,本文以風險的社會放大為理論視角,量化評價老舊社區公共產品供給的韌性效用,通過SEM 探究各評價指標關聯關系以構建核心評價指標體系,鑒于公共產品供給的多投入、多產出特性,采用DEA 方法構建供給效用定量化評價模型,旨在對重大突發事件下老舊社區公共產品供給韌性進行評估,探索老舊社區韌性的提升路徑。

1 研究設計

1.1 老舊社區供給韌性指標體系構建

1.1.1 結構方程模型

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通過選擇合適的觀測變量有效估計難以直接測量的變量,滿足社科研究中變量日益復雜化的需求,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經濟學、社會學和管理學等領域。

1.1.2 評價指標初選

與城市韌性在物理層面和社會層面所關注的能力一致,社區韌性能力可用抗逆力、恢復力和自治力進行測度??鼓媪κ侵干鐓^能接受并克服災害風險帶來不可避免的工作損失、生活水平降低等問題的能力?;謴土κ侵干鐓^在處理風險治理中的各類復雜問題時通過自適應、自學習以獲取災害后修復和發展的能力。自治力是指社區居民具有很高的行動力,采取有效措施來規避風險災害的不利影響,從而確保居民能夠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能力[8]。

社區供給韌性指標體系的確定離不開大量的信息支持,為此采用文獻分析法,基于韌性的基本定義和指標選取的系統性及完整性,在CNKI、ScienceDirect、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中以“韌性”“城市韌性”“社區韌性”“公共產品供給”為主題詞搜索到近5 年相關文獻915 篇,再基于研究的相關度和文獻層次,篩選出17 篇文獻作為重點參照,對抗逆力、恢復力、自治力3 個維度分別列舉出以下重點指標,最終得出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所示。

表1 老舊社區供給韌性評價指標

1.1.3 核心指標篩選

DEA 要求輸入與輸出指標具有強相關性,且這種相關性不能孤立存在,因此在使用DEA 方法前需分析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由于SEM 是分析變量之間相互關系的常用統計方法,故基于老舊社區供給韌性評價指標(見表1),從右至左分別為社區供給韌性及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構建SEM 模型來探究其相關關系,篩選核心評價指標集,如圖1所示。

圖1 結構方程模型變量關系

根據SEM 相關理論,其包括結構模型和測量模型兩部分。其中結構模型計算公式為:

式中,Bη為內因潛在變量的系數矩陣;Γ為外因潛在變量的系數矩陣;ξ為模型中難以預測或解釋的誤差。

測量模型基于路徑圖上的因子負荷量描述各測量指標和潛在變量之間的關系,計算公式為:

式中,ξ為外因潛變量向量;X為ξ的觀察變量向量;Λx為因子載荷量;δ為外因變量的測量誤差;η為內因潛變量向量;Y為η的觀察變量向量;Λy為因子載荷量;為外因變量的測量誤差。

1.2 老舊社區供給韌性效用評價模型構建

1.2.1 數據包絡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基本原理是設置決策單元的投入產出不變,利用數學統計結果確定相對有效的生產前沿面,通過比較決策單元偏離生產前沿面的程度來判斷相對有效性[21]。

1.2.2 指標選取

(1)面臨重大突發事件時,社交媒體通常對居民風險認知起著關鍵作用。在風險信息傳輸過程中,媒體報道可能會引發相關次生風險或衍生危害;加之輿情治理的滯后性,人們借助互聯網獲取的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這就導致公眾對信息發布平臺的不信任,從而放大公眾對社會風險的感知偏差。

(2)在互聯網時代,信息交流貫穿風險管理的全過程。社區內部的溝通大多是單向命令式的傳達,信息準確性較差,甚至會使居民產生抗拒心理;溝通內容也非常重要,風險信息傳播往往伴隨大量未經證實的傳言和消息,加上監管部門的沉默,極易引起社會恐慌,并使以后的風險溝通更加困難。

(3)風險感知是影響重大災害危機管理的關鍵因素。公眾會根據突發事件的特征和嚴重性對風險做出主觀判斷,往往會產生正向或負向放大的偏離,這兩種相對立的風險感知偏差都不利于社區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綜上,不論何種情境,只要存在風險的社會放大,居民對社區韌性建設的滿意度就會降低,故DEA 輸入指標如圖2 所示。

圖2 數據包絡分析輸入指標

1.2.3 模型構建

本文以風險的社會放大(社交媒體、信息交流、風險感知)為輸入指標,以通過顯著性檢驗的反映型測量指標(社會資本、經濟水平、公共空間、公共管理)為輸出指標,設n個老舊社區為模型DMU,構建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供給韌性評價模型。DMU的θ越大,表示在當前輸入水平下能獲得的輸出效率越大,即投入產出效率越高。θ=1,認為該DMU的DEA 有效;θ≠1,則DMU的DEA 無效。

同時,DEA 模型分為CCR 模型和BCC 模型,本文采用規模報酬可變的BCC 模型,計算公式為:

式中,S+和S-分別為松弛變量;ε為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故利用BCC 模型對DMU進行效率評價:當θ=1、S+=0、S-=0 時,決策單元DEA 有效;若θ=1、S+≠0 或S-≠0 時,決策單元弱DEA 有效;若θ<1,則DMU為非DEA 有效。

2 實例分析

2.1 數據來源

本文以老舊社區集聚分布的西安市老城區,即蓮湖區和碑林區作為研究區域。為使調研結果更具有普適性,樣本小區的選擇包含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類型和不同建成年限等特征,按照社區建成年限依次命名為社區A、B、C、D、E、F。每個社區各發放100 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樣本549 份,問卷有效率91.50%。

問卷內容包括3 個部分:說明詞、正文和開放性建議。說明詞用來向公眾表達本次調查的目的、內容等;正文部分主要包含風險的社會放大和公共產品供給評價的選擇項,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將定性選項指標進行分級量化,每個題項的分值為1~5分,從低到高分別代表“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 個評價選項;開放性建議用于居民們表達對所在社區建設的意見。

2.2 數據檢驗

為保證此次實證調研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

2.2.1 信度檢驗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指問卷調查數據的可靠程度,一般用Cronbachα系數表示。本文利用SPSS 21.0軟件對問卷進行Cronbachα系數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調查問卷Cronbach α 系數計算結果

表2 中,每個一級指標的信度檢測Cronbachα系數均大于0.6,表明本次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本文調查問卷量表可靠性較強。

2.2.2 效度檢驗

效度分析采用KMO 值和Bartlett 球形檢驗值,檢驗結果如表3 所示??梢钥闯鯧MO 值大于0.8且接近于1,Bartlett 球形檢驗結果顯著,證明調查問卷效度良好,可用來研究老舊社區供給韌性。

表3 效度檢驗結果

2.3 核心指標體系篩選

本文利用AMOS 26.0 軟件對SEM 模型進行路徑分析,為避免偏差,選用文獻中最為常見的指標組合作為評判標準,即卡方自由度比(x2/df)、近似誤差均方差(RMSEA)、擬合優度指數(GFI)、調整適配度指數(AGFI)、比較擬合指數(CFI)、簡約基準擬合指數(PNFI),對社區供給韌性評價指標進行篩選,依次刪除資源儲備、基礎設施、鄰里關系、信息獲取能力、應急資源分配、社會支持程度、公眾適應能力、制度賦權、領導能力和社區信任10 個指標后,重新運行AMOS 26.0 軟件,得到包含適宜路徑系數的結構方程模型圖,如圖3 所示。

圖3 指標篩選后結構方程模型路徑

各評判指標具體檢驗結果如表4 所示。

表4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度檢驗

2.4 效用評價關鍵路徑構建

根據前文基于SEM 得到的核心評價指標體系,結合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老舊社區面臨風險的社會放大時的3 個維度:社交媒體、信息交流、風險感知相關數據作為DEA 的輸入指標,社區供給韌性的評價指標:抗逆力、恢復力和自治力作為DEA的輸出指標,得到老舊社區供給韌性效用評價關鍵路徑圖,如圖4 所示,從而構建數據包絡分析模型。

圖4 老舊社區供給韌性效用評價關鍵路徑

利用DEAP 2.1 進行BCC 模型測算,分別設6個老舊社區為DMU,采取投入導向或產出導向求解模型,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3項指標值越接近1,表示效率水平越高,從而評價各個老舊社區的供給韌性及各指標的相互影響。

3 結果討論

3.1 社區總體分析

測算得到各個社區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指數值。限于篇幅,僅展示上述三類效用指數的均值,結果如表5 所示。

表5 社區DEA 運行結果均值

從綜合技術效率均值可以看出,隨著建成時間的推近供給韌性逐漸增強,且均大于6 個社區總體均值0.862,表明老舊社區供給韌性與建成時間呈負相關,且各社區的投入產出仍然存在浪費。純技術效率均值也均大于社區總體均值0.919,表明從制度、管理和技術水平的角度出發,老舊社區韌性建設有所改善。其中,社區F 的純技術效率均值=1,即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上,其供給韌性實現DEA有效,但規模效率無效。同樣,各社區規模效率均值也大于6 個社區總體均值0.939,即各個社區規模報酬投入與產出相對匹配,可進行小幅度調整優化。

3.2 輸入指標對比分析

選擇建成時間差異最大的A、F 社區為例,分別以風險社會放大的6 個指標為自變量,其結果與社區總體指標均值占比統計(見圖5),判斷其對社區供給韌性的相對影響。從綜合技術效率來看,社區A 的溝通形式、溝通內容與負向放大占比相對較低,即對老舊社區而言這3 個指標對供給韌性影響較大,而社區F 的指標占比相對均衡;從純技術效率指標占比來看,社區A 的負向放大占比差異明顯,而社區F 的溝通形式指標占比達到1,即相對于建成時間短的社區而言,居民對于風險的溝通形式不會影響人們對社區整體滿意度的感知;從規模效率指標占比來看,6 個指標占比均相對穩定且無較大差異,其中社區A 的社會信任與正向放大占比、社區F 的社會信任與負向放大占比均達到1,即社會信任、正向放大與負向放大的規模報酬相對穩定。

圖5 DEA 輸入指標占比統計

3.3 輸出指標對比分析

以風險社會放大的6 個指標作為輸入變量,分別以社區供給韌性的3 個維度抗逆力、恢復力、自治力作為輸出指標,進行產出導向的數據包絡分析,得出運行結果均值如表6 所示。綜合技術效率均值顯示,自治力與抗逆力明顯高于恢復力,即老舊社區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對供給韌性的影響較大,風險后修復和發展的能力次之。從規模效率均值來看,抗逆力、恢復力、自治力依次減小,即在投入一定時,抗逆力最為有效,恢復力、自治力次之。綜上可得抗逆力、恢復力、自治力3 個維度對老舊社區供給韌性的影響逐次降低。

表6 韌性指標DEA 運行結果均值

4 老舊社區供給韌性的多維度提升路徑

(1)老舊社區需增強其社區認同感、組織程度、風險應對能力來提升其抗逆力路徑。社交媒體必須嚴格控制輿情發布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可接受性,做到真實報道,疏勝于堵,強化社區歸屬感和信任感。同時社區應建立有效可行的信息溝通渠道并保證信息溝通效果,提升老舊社區風險下的組織程度。

(2)老舊社區恢復力提升路徑也尤為重要,不僅要加強社區信息溝通能力,還需提高社區應對風險的反應速度。一方面是社區內的風險溝通,保證雙向互動式的信息交流以確保各類人群都能及時有效接收到準確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區數字化平臺,強化居民-數據-技術三方耦合,強化老舊社區的風險防治能力與反應力,提升老舊社區供給韌性。

(3)老舊社區韌性也須通過自治力這一路徑來提升,即增強社區公共服務、多元協同、公眾參與的能力。應充分利用社交媒體效用最大化,建立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提升老舊社區公共服務能力;政府及社區應努力打造智慧社區,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風險管理決策,提升老舊社區的多元協同治理能力。此外,老舊社區應及時向居民回應民生熱點話題,促進良好社區氛圍,積極倡導公眾參與社區建設,發揮群防群治效能,提升老舊社區的公眾參與能力。

5 結語

本文采用SEM 與DEA 結合的方法對老舊社區在風險的社會放大視角下供給韌性進行定量分析,提出基于抗逆力、恢復力、自治力3 個維度的老舊社區韌性提升路徑。結果表明:老舊社區供給韌性與社區建成時間呈負相關,且韌性影響強度依次為:抗逆力、恢復力、自治力;老舊社區信息交流與風險感知多來源于社交媒體,故社交媒體以一股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強大力量對社區供給韌性造成影響;對于老舊社區而言,溝通形式比溝通內容更重要,社區內部的信息溝通是不是居民喜聞樂見的接受形式將直接影響到溝通效果,從而影響供給韌性評價。當然,本文還存在一定局限性,影響個體對突發事件風險感知的因素是多樣的,社區內部不同群體的主觀感受也存在差異,都會導致分析結果可能存在誤差。后續可彌補以上問題進行研究拓展,以期針對性地提出老舊社區供給韌性提升策略。

猜你喜歡
恢復力韌性供給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生態系統恢復力研究進展及其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前景*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笑中帶淚的韌性成長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碳纖維布加固燕尾榫柱架恢復力特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