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構建探索與實踐

2024-01-16 10:31彭奕奕
語文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科英語課程應用型

彭奕奕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外國語學院,重慶 401524)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設宣言》從提升綜合國力、堅定文化自信、培養時代新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文科教育融合發展五個方面提出了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為根本目標,近年來在高等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英語課程,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幫助學生掌握較為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語言技能和綜合文化素養。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存在培養目標籠統、課程體系不健全、課程設置不合理、應用性實踐性特色不突出等問題。因此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借助最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指導,新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重新構建迫在眉睫。

一、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構建的時代背景

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外語教學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的時代要求。2018年9月,教育部下發《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即“新時代高教40條”),2019年4月教育部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和“雙萬”計劃,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提高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教育部前高教司司長吳巖在2019年“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端論壇”上發表的“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語”主題演講中提到,新時代新形勢需要高等文科教育創新發展,要推進新文科建設,要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做強大外語,深化公共外語教學改革。

應用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新時代教育方針引領下的必然路徑。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的文科教育關系到一個人的人格修養、審美情操、社會責任感等,關系到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養成,是觀照理工農醫發展的一盞“燈塔”。因此,大學英語“人文性”的特點更需要在課程體系中得以體現。

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實現機制和結構創新以適應新時代學科交叉融合趨勢。2018年8月的“高等學校新文科建設座談會”中,多名專家共同研討了新文科建設的內涵和發展路徑。新文科建設要以交叉與融合為主要途徑,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因此加強高校通識必修課大學英語的內涵建設,實現大學英語和學院、學科專業之間的交叉融合既是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也是實現機制和結構創新的一次好的機遇。

應用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要通過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外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全國教育大會提出了中國教育到2022年,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期;到2035年,是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前列的決勝期;2019年,召開了中國慕課大會。目前已有12,500多門慕課,兩億多人次在學習慕課。大學外語要抓住信息化時代的機遇,跟上中國教育的“變軌超車”步伐,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二、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課程教學目標及定位不清晰。主要體現在《大學英語》課的教學大綱基本照搬或大量借鑒重點公辦院校的做法,既沒有從作為應用型高校的實際出發,也沒有從學生需求出發,更沒有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發,因此,作為公共課的《大學英語》的課程目標缺乏需求導向,存在大綱籠統、定位不清晰等問題。

第二,課程設置不合理,結構單一。主要體現在該類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集中在課堂教學環節,而課堂教學部分不分模塊,不分方向,不分專業,少數高校分為藝術類和非藝術類,也改變不了課程結構設置單一的事實。第二課堂的活動由于缺乏清晰的目標而疲于應付,網絡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真正利用起來,形同虛設。

第三,重知識輕實踐,重基礎輕應用,重通識輕專業。主要體現在課程設置只分普通本科和藝體本科,且內容偏理論偏通識教育,教師教學過程注重知識點的傳授,注重低年級的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忽略理論知識的實踐操作,忽略學生的專業背景和社會要求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民辦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構建探索與實踐

根據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確定了《大學英語》課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改革總目標,同時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學生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

(一)學分設置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要求和學校實際,設置大學英語課程修讀與學分的對應機制。在校學生(非英語專業和選修大學日語的學生除外)修讀大學英語課程的年限為兩年,修讀學分10學分,在大一大二四個學期分別修讀2學分、4學分、2學分和2學分。

(二)課程設置

大學英語課程主要設置必修課和限定選修課兩種類型。學生入學后,表1根據專業不同分為普通本科和藝體本科兩大類,大學一年級延續傳統方式從讀寫譯和聽說兩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進行綜合訓練。

表1 改革后的課程體系

大一結束,為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對全校學生(不分普本和藝體)開放公共限選課程,公共限選課程里保留大學英語III和IV的課程,要求學生兩學期內必選一門及以上的除大學英語外的課程。

在選修課程名稱和內容的選定方面,遵循新文科建設的基本要求,不僅體現大學英語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同時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和興趣愛好,提供包括文化素養類、語言技能類和職場英語類三類課程,同時保留大學英語課程,供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菜單選擇。在學校所有專業全面改革之前,首先選取學校兩個師范專業進行試點。通過前期問卷調查,238名受訪學生中,85.29%的學生表示贊成本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此數據為學院正式進行改革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信心。

(三)教學方法改革

針對兩段教學目標,采取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傮w來說,教師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照OBE(成果教育導向)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成果為導向、以持續改進為重點進行課堂教學。

基礎階段英語教學改變長期以來占據大學英語課堂的語法翻譯法,打破以PPT為中心的授課模式。教師以具體的任務作為有效驅動,促使學生在完成具體的語言任務過程中積極地輸出語言。

提高階段的教學將根據課程類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職場英語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在模擬、特定的工作場景中,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完成工作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化素養課程主要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通過“問題—思考—探索—解答”的教學流程,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文素養和思辨能力。語言技能類課程將加強課內課外的實際操練,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應試能力。

兩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均需在網絡自主學習平臺上設定自主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語言自主學習能力。

(四)評估方式改革

在評估方式方面,將以前形成性評估占期末總成績30%提高到50%(見表2),注重學生的平時學習過程,弱化期末考試“一考定‘終身’”的現象。

表2 評估方式的構成

(五)課程教學團隊建設

為了更好地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和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教育質量,學院積極推進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成功立項《大學英語》校級一流課程教學團隊,讓團隊成員率先示范,對試點師范專業進行限定選修課的教學,組織團隊例會、教學觀摩等活動,發揮團隊教學研討力量,為后續全面改革奠定良好基礎。

(六)第二課堂活動建設

為豐富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更好地將課堂所學知識加以應用,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英語學科競賽,包括演講、寫作、閱讀、口語、詞匯等比賽,同時通過英語學科類社團,開展校級英語角、英語文化節、晨讀晚聽等活動,活躍全校英語學習氛圍,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經過兩年的試點工作,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更加完善,從單一的課堂教學轉變成如下圖所示的以“第一課堂”為主陣地,網絡自主學習和“第二課堂”為輔助教學的新型教學體系。

(七)改革后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

如圖1所示,改革后的大學英語構成了以第一課堂為主,網絡自主學習和第二課堂為輔的新的教學體系。學生在大一基礎階段通過讀寫譯、視聽說和自主閱讀,在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夯實英語基礎。學生在大學二年級,根據自身興趣和未來職業規劃進行選擇,同時按照教師教學要求,在對應學習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另外通過廣泛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方式,將所學理論知識加以應用,貼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

圖1 改革后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

四、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構建成效和啟示

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自2021年起正式實施,在兩個師范專業試點的兩年期間取得了初步成效,學生對大學英語的滿意度和英語水平大幅提高,學生參與英語類活動的熱情高漲,在各級各類比賽中也有較大突破。

(一)對選修課的開設持肯定態度

在2021年6月和12月,即學期結束時對選修課學生發放匿名問卷,開展選修課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以下是選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題目。

對自己所修課程的評價:

跨文化交際大學英語III英語國家概況英語演講與辯論很有意思,挺喜歡53.33%79.41%68.75%57.69%一般43.33%20.59%31.25%40.38%很枯燥2.5%0%0%1.92%沒感覺,根本不聽0.83%0%0%0%有效填寫人數120343252

你覺得老師的授課內容達到你預期收獲了嗎?

跨文化交際大學英語III英語國家概況英語演講與辯論達到31.67%55.88%56.25%38.46%基本達到56.67%44.12%43.75%55.77%未達到7.5%0%0%1.92%不知道4.17%0%0%3.85%有效填寫人數120343252

你覺得你哪方面的英語能力得到了提高?

跨文化交際大學英語III英語國家概況英語演講與辯論聽說能力34.17%50%25%32.69%跨文化交際51.67%50%(讀寫能力)87.5%(英語國家概況)94.23%(演講技巧)綜合能力26.67%58.82%21.88%(讀寫能力)34.62%中外文化差異75%20.59%(翻譯能力)59.38%11.54%(其他)有效填寫人數120343252

兩學期的選修課學習,你認為和大一基礎課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大學英語IV翻譯與寫作英語報刊閱讀職場英語選修課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89.83%92.5%86.96%79.31%選修課教學方法更靈活74.58%75%72.83%75.86%選修課更能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76.27%60%70.65%75.86%更喜歡基礎課22.03%2.5%14.13%3.45%建議大二年級繼續開設選修課54.24%65%51.09%48.28%建議大二年級不開設選修課5.08%0%3.26%0%有效填寫人數59409229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很喜歡自己選修的課程,上課不聽講的現象幾乎消失,超過九成的學生認為教師教授的內容達到或基本達到自己的預期。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選擇的課程內容,經過一學期學習后,普遍認為相應能力有較大提升,如《跨文化交際》課,選擇中外文化差異的學生達75%,《英語國家概況》和《英語演講與辯論》分別對應的英語國家概況和演講能力達87.5%和94.23%。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和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比,選修課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教師教學方法更靈活,更能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他們大部分建議大二繼續開設選修課。

(二)第二課堂成效顯著

學院利用學生課余時間,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內容,每年定期開展國家級、市級英語學科相關比賽校內選拔賽,并制定《學科競賽指導辦法》,建立學院學科競賽指導教師團隊,搭建外語類學科競賽平臺,形成“學院—指導教師團隊—參賽教師/學生”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構建“管、教、練、戰”四方協同的競賽培養體系,覆蓋全校所有專業學生,為參賽學生提供賽前選拔、賽事指導、賽后總結的全方位賽事服務。

此外,開展以社團活動為載體的英語類活動,如英語沙龍、校園英語角、英語口語打卡、晨讀晚聽等活動。每年舉辦校園外語文化節,匯聚全校英語愛好者,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學生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市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10余項、二等獎10余項、三等獎20余項。部分非英語專業學生考上英語專業研究生,或擔任雙語主持人等。

(三)學生四六級過級率提高

通過學院和師生的共同努力,新的課程體系構建期間,學生在大一階段大學英語的基礎得到了夯實和鞏固,大二階段的學習由于貼合自身興趣,學生顯示出更強的主動性。同時,通過專家講座、課堂演練、同輩互助、“黨員示范課后輔導”等方式,較大程度提升了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從參考情況來看,全校學生的四六級過級率近兩年有了較大的提升。雖然整體結果還未達到預期,但是學校四六級過級率從在區域內同類高校中位居后列,到逐年提高2個百分點的結果,仍是課程體系改革的正面體現。

五、結 語

通過前期試點,以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為體系的本次課程方案的構建改變了大學英語傳統課程設置,從過去片面強調語法和翻譯轉為結合學生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有針對性教學,較大程度上適應了新文科建設的新要求。本課程體系能基本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際、英語應用能力,對我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有積極作用,也為下一步在學院范圍內進行全面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文科英語課程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孫文科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