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Q背后的另一個人

2024-01-17 12:59詹文格
文學自由談 2023年5期
關鍵詞:晨報副刊阿Q

□詹文格

1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全文兩三萬字,在《晨報副鐫》連載,逐期刊登推出。如果魯迅先生沒有這部中篇小說作為溢出的創作案例,那么大先生一輩子就定位在短篇小說創作這個領域,成為一代文豪的遺憾。

幸虧有《阿Q正傳》這個特例的標本出現,讓魯迅先生的作品篇幅有了一次嶄新的跨越。從魯迅的創作規律來看,《阿Q正傳》看上去像是生發于一種偶然,其實更是內在的必然。正如錢鍾書所言:“人生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p>

阿Q是魯迅筆下一個無名無姓無籍貫的“三無”人員,卻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振聾發聵的名字?!栋正傳》是魯迅小說的巔峰之作,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這個巔峰來自一種外在的推動力,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為這部偉大作品的催生者,孫伏園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這么說,假如沒有孫伏園向魯迅約稿和催稿,極有可能就沒有《阿Q正傳》這部杰作。因為魯迅曾經有過長篇小說創作的計劃,比如歷史劇《楊貴妃》,反映紅軍的作品,以及反映民國四代知識分子的長篇。這些創作計劃最終都未能完成,盡管原因多種多樣,但其中最重要就是因為缺少像孫伏園這樣擅長催稿、約稿的編輯。

被譽為“副刊之王”的孫伏園,不僅同為魯迅先生的紹興老鄉,而且還兩度成為魯迅的學生。1911年底,魯迅擔任紹興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一職,后改為紹興師范學校,魯迅任校長,孫伏園剛好在該校念書。擔任校長期間,魯迅不僅經常深入課堂、食堂、宿舍了解情況,處理問題,有時老師臨時請假,魯迅就為他們代課,有時還代國文教員批改作業,因此,孫伏園得到了魯迅的直接指導?!版倚εR皆成文章”的作文評語,是魯迅對孫伏園最大的鼓舞和激勵,使他堅定了從事文化事業的志向和抱負。

孫伏園二十三歲離開家鄉到北大學習。1919年4月29日,他在北京第一次拜訪魯迅,那時,他已是北大本科二年級學生。此后,5月3日、10日、21日,他都拜見了魯迅。同年5月4日,他參加完天安門大會和示威游行后,去宣武門外半截胡同的紹興會館找魯迅,向魯迅講述了天安門會場和游行的情形。不久,魯迅移居八道灣11號。從1919年6月4日至11月20日,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他先后拜訪了魯迅十六次,魯迅還回請了一次。那段時間,孫伏園成了魯迅家中的???。后來除了見面,兩人還有書信往來,在魯迅的日記中提到孫伏園的就有413處之多。

1920年8月,魯迅到北大兼任講師,主講《中國小說史》,孫伏園再次成為他的學生。魯迅鼓勵他練習寫作,甚至指出,如果不會創作,可以翻譯一點別國的作品;如果不會寫純文藝的東西,可以先寫一點小品雜記之類。

1921年至1924年孫伏園先后主編《京報副刊》和《晨報副鐫》,由于聯系密切,他和魯迅已不僅是師生、同鄉、同人,更重要是成了編輯與作者的關系了。他經常編發魯迅的稿件,《晨報副鐫》刊發魯迅作品五十余篇,《京報副刊》三十余篇。魯迅既支持了孫伏園的工作,也是配合當時思想文化界的斗爭需要。

2

孫伏園進入《晨報》,接替李大釗編輯《晨報》副刊,最初叫“晨報附鐫”,是他請魯迅取的名,結果題寫報頭的書法家寫成了“晨報副鐫”。后來,徐志摩接替孫伏園,改為“晨報副刊”,“副刊”一詞方始確定下來。

回顧孫伏園的編輯生涯,他是一個被文化界低估的人物。作為一個優秀編輯,他善于發現和培養新人,比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梁實秋的散文詩《荷花池畔》、石評梅的第一個劇本《這是誰的罪》,均刊登在孫伏園負責的《晨報副鐫》上。

有人粗略統計過,在他負責的報紙,經他編發過文章的作者有:李大釗、瞿秋白、魯迅、馬寅初、胡適之、郭沫若、蔡元培、黎錦熙、蔣夢麟、錢玄同、章川島、劉半農、葉圣陶、馮友蘭、朱自清、林語堂、顧頡剛、俞平伯、張申府、王任叔、鐘敬文、傅雷、馮雪峰、豐子愷、張天翼、鄭振鐸、陶行知、老舍、茅盾、柳亞子、王魯彥、魏建功、姚雪垠、許壽裳、章士釗、徐志摩、王統照、許地山、高君宇、石評梅、李小峰、郁達夫、潘梓年、馮至、沈從文、冰心、謝冰瑩、蘇雪林、蔣光慈、歐陽山、胡也頻、柔石等。只要瞧一眼這個超級豪華的作者名單,就知道他聯系的面有多廣,他下的工夫有多深,幾乎涵蓋了那個時代的政界、思想界、文化界、藝術界、教育界的精英。

論民國期間編輯報紙副刊種數之多、歷時之長,鮮有望其項背者。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北京《晨報副刊》《京報副刊》,上?!稌r事新報》副刊《學燈》、《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成為文化輿論界的重鎮。其中,前兩種都是在孫伏園主持下,開出一代風氣。

一直以來,副刊并非報紙的宣傳主體,而是作為正報的配角,被視為一種附屬品。副刊多以人生百態,小感想、小故事,作為茶余飯后的休閑消遣,輕松幽默,供讀者一樂。到了孫伏園手上,副刊形式大變,通過他精心組稿和約稿,版面內容和文章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他編輯的副刊具備了獨立的品格與魅力,在業界開始昂首挺胸,躋身于報紙之林。

《晨報副鐫》不僅辦成了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宣傳陣地,還奠定了報紙副刊史上的里程碑。孫伏園三十來歲就蓄了一大把胡須,因此,年紀輕輕就被人稱為“伏老”,這個稱呼雖然帶有調侃之意,但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在報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一個有個性的人,自然會做出有個性的事。作為著名的副刊編輯,孫伏園一生遭遇過兩次停編事件:一次是為魯迅,一次是為郭沫若。

1924年10月的一天,本已被孫伏園編入《晨報副鐫》大樣的魯迅詩稿《我的失戀》,竟被代總編劉勉己抽去。對劉總編的做法,孫伏園很不理解,當時他正在生悶氣,劉勉己走過去解釋,孫伏園一時火起,舉手一巴掌就打了過去。第二天,孫伏園便辭去了編輯職務,后來被邵飄萍邀去編輯《京報副刊》。

魯迅這篇《我的失戀》是有意模仿古人張衡的《四愁詩》,借古諷今,矛頭指向當時文壇徐志摩之流的“失戀”之風。一旦失戀,動不動就大作“哎呀哎呦,我要死了”之類的消沉無聊詩篇,而孫伏園也很反感這類風氣,于是主張刊發魯迅的詩作。而劉勉己決定要拿掉魯迅這首詩,主要是因為詩中影射了徐志摩和林徽因,而劉勉己作為徐志摩同鄉兼好友,自然不愿刊發這樣的詩作。

1942年1月,郭沫若創作了歷史劇《屈原》,一些報刊爭著想要發表,最后應《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孫伏園的請求,發表在《中央日報》上。當時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加緊對中國的侵略,集中主力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皰呤帯?。蔣介石則加緊反共,大搞分裂,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同時國統區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抗日進步人士,面對黑暗如漆的現實,全中國進步人士都感受著憤怒。郭沫若便以歷史劇為投槍,借古喻今,創作歷史劇《屈原》,有意識地讓“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時代里”,并說:“我有意借屈原的時代來象征我們的時代?!?/p>

國民黨要員看后,氣急敗壞地說:怎么搞的?我們的報紙公然登起罵我們的東西來了!于是下令撤銷孫伏園的編輯職務……

3

1921年12月4日,那是一個平常普通的日子,然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這一天卻意義非凡。魯迅創作的《阿Q正傳》,在孫伏園編輯的《晨報副鐫》以“巴人”的筆名開始連載。

前一日,魯迅接到孫伏園的來信,約請他為《晨報副鐫》新增的“開心話”欄目寫點東西。那時,阿Q的形象已在魯迅心中醞釀了好多年,但他一直沒有適當機會寫出來。孫伏園的約稿正好激發了魯迅塑造阿Q形象的熱情,像一壺封存多年的陳釀,噴涌于他的筆端,當晚魯迅就寫成《阿Q正傳》第一章:序。這晚,孫伏園不知有多興奮,他專程趕到八道灣11號魯迅家中取稿子,取回稿子連夜趕去發排,次日《阿Q正傳》正式與讀者見面。

從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止,《阿Q正傳》在《晨報副鐫》每周或隔周一次,完成了分章連載。

魯迅在《〈阿Q正傳〉的成因》一文中透露:“伏園每七天催稿一次,見面時總是笑嘻嘻地說:‘先生,《阿Q正傳》明天要付排了’……于是只得寫下去,七天交一次,終于在孫伏園的催促下,全文發表在《晨報副鐫》上?!?/p>

連載期間,孫伏園一章接一章地催,魯迅一章接一章地寫,《晨報副鐫》一章接一章地發,一直堅持了兩個多月。

孫伏園是一位善于催稿的編輯,魯迅曾回憶道:“他就來要我寫一點東西。阿Q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確已有了好幾年,但我一向毫無寫他出來的意思,經這一提,忽然想起來了,晚上便寫。伏園雖然還沒有現在這樣胖,但已經笑嘻嘻,善于催稿了?!?/p>

在曹聚仁的筆下,我們還能看到,孫編輯的催稿藝術可謂登峰造極,已臻化境:“不僅會寫稿,會編稿,而且會拉稿;一臉笑嘻嘻,不容你擠不出稿來?!?926年,孫伏園的散文集《伏園游記》出版,封面由蔡元培題寫書名,其弟孫伏熙為其畫像。出版史研究專家王建輝評價:頗傳神。

《阿Q正傳》在《晨報副鐫》連載到第四章時就發生了強烈反響,時任《小說月報》主編兼記者的沈雁冰,也就是后來成為現代文學巨匠的茅盾,以職業編輯和評論家的獨到眼光,洞察到剛剛連載的《阿Q正傳》的偉大價值,在回答讀者疑問時明確指出:“至于《晨報副鐫》所登巴人先生的《阿Q正傳》雖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來,實是一部杰作。你先生以為是一部諷刺小說,實未為至論。阿Q這人,要在現代社會中去如實指出來,是辦不到的;但是我讀這篇小說的時候,總覺得阿Q這人很是面熟,是呵,他是中國人品性的結晶呀!我讀了這四章,忍不住想起俄國龔伽洛夫的oblomov了!”

事實證明,茅盾先生判斷準確,一語道破了這部《阿Q正傳》的偉大與不朽。

人們對新事物的直覺或許是最可靠的,與后來諸多被扭曲、壓抑,甚至被篡改的認知相比,最初的感覺包含了更多真實成分。茅盾最早對《阿Q正傳》的這些評語,顯現了一個出色的編輯和文學大家的敏銳和洞見。茅盾的解讀包含了后來百年間對《阿Q正傳》研究的主要內涵和方向,切中肯綮地道出了《阿Q正傳》的現實意義和國民共性。其中有關阿Q是“中國人品性的結晶”的分析,與后來馮雪峰所說的阿Q是“一個集合體”“國民劣根性”的體現者的觀點高度一致。而對俄國作家岡察洛夫筆下人物奧勃洛莫夫的聯想,則啟悟研究者發現阿Q與世界文學中的奧勃洛莫夫等著名人物形象屬于同一性質的藝術典型。

4

1922年2月,阿Q迎來了命運的驟變。如果不出這個意外,魯迅先生很有可能會把《阿Q正傳》寫成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此時,《阿Q正傳》已經連載兩個來月,寫了八章。這個時候魯迅想收筆,可孫伏園不同意,他說:“《阿Q正傳》似乎有做長的趨勢,我極望先生只管寬心地寫下去?!碑敃r北京大學預科哲學系學生何作霖,利用課余時間到《晨報》當孫伏園的助手,而孫伏園因事離京,便由“于阿Q素無愛憎”(魯迅語)的何作霖代理主編事宜。為了早日騰出手來,以便去做別的工作,魯迅趁機將第九章《大團圓》寄去《晨報副鐫》刊登,待孫伏園返京時,生米早就煮成了熟飯,阿Q已被槍斃一個多月了。

對此,魯迅自己也不無幽默地認為,“到最末的一章,伏園倘在,也許會壓下,而要求救放阿Q多活幾星期的罷?!?/p>

《阿Q正傳》發表后很快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如茅盾在《讀〈吶喊〉》中所說:“現在差不多沒有一個愛好文藝的青年口里不曾說過‘阿Q’這兩個字。我們幾乎到處在應用這兩個字。在接觸灰色人物的時候,或聽得了他們的什么‘故事’的時候,《阿Q正傳》里的片段圖畫,便浮現在腦前了。我們不斷地在社會的各方面遇見‘阿Q相’的人物,我們有時自己反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中也免不了帶著一些‘阿Q相’的分子?!?/p>

1926年,翻譯家敬隱漁首次把《阿Q正傳》翻譯成法文,發表在作家羅曼·羅蘭創議和支持下,由進步作家讓-里沙爾·布洛克1923年創辦的《歐羅巴》雜志第五、六期上,受到羅曼·羅蘭的贊揚,說“阿Q的苦臉永遠留在記憶中”。

1925年6月,一位中文名字叫王希禮的蘇聯人,擬把《阿Q正傳》譯成俄文,并請魯迅寫了序。1929年由列寧格勒激浪出版社出版?!栋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傳播到國外并受到高度評價的小說作品。正如魯迅在《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中陳述創作主旨時所說,他要“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在中國實在算一件難事”?!八?,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覺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入,作為在我的眼里所經過的中國的人生?!?/p>

無疑這正是魯迅創作《阿Q正傳》的主旨和本意。

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逝于上海,當時孫伏園在河北定縣。10月21日他趕到北平,和弟弟孫福熙一起拜謁周老太太,并向陶應元繪的魯迅木炭畫像凄然行禮。不久,他以魯迅所著書名及所編刊物名綴成一副奇特的挽聯:

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吶喊;

痛毀滅,嘆而己,十月噩耗,萬眾彷徨。

幾天后,他又寫就悼文《哭魯迅先生》,悲痛之情躍然紙上。

5

孫伏園一生主要從事兩項工作,一是副刊編輯,二是平民教育。他還在湖南衡山縣當過一年縣長。孫伏園清廉、愛民,辦實事,斗匪患,成為遠近聞名的“模范縣長”。

孫伏園前后主編過六家報紙副刊,積累了大量的副刊編輯經驗,發表過一系列研究報紙副刊的文章,提出過一整套編輯思想,因而被后世新聞史學界稱為“副刊大王”。

孫伏園有錚錚硬骨,1947年,他在成都以教書糊口,清貧度日。此時國民黨為籠絡人心,決定對武漢時期在中央政府工作過的人,發放一筆外匯。手續簡便,只需本人到指定地點領取即可。孫伏園有領取資格,雖然貧窮,但對此不屑一顧。

1950年2月2日,孫伏園回到北京,暫住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政務院遠東飯店。后來他擔任國家出版署版本圖書館館長,并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

孫伏園一生堅守文化人的操守,樂于為人做嫁衣。作為名編,他只出版了《伏園游記》和《魯迅先生二三事》兩本書?!遏斞赶壬隆烦蔀楹笕搜芯眶斞傅谋刈x書目。他曾調侃自己說,我是一個“沒有作品的作家”。

猜你喜歡
晨報副刊阿Q
阿Q和老A
未來的晨報
報紙副刊,還有新空間嗎
守正與出新——羊城晚報副刊的轉型之路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5個人 50萬粉絲 500萬營收——都市晨報微信號是怎樣煉成的
沈鵬《讀魯迅〈阿Q正傳〉(四首選二)》
如何正確認識黨報副刊的作用
論描寫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傳》的意義
阿Q“國民劣根性”的誤植與誤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