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共同富裕進程中杭州工會普惠服務模式研究

2024-01-17 12:22楊梅芳潘禹妨
關鍵詞:普惠職工群眾杭州

俞 姣 楊梅芳 潘禹妨

(杭州市總工會干部學校 杭州市 310017)

一、工會開展普惠服務的時代意義

(一)工會開展普惠服務是貫徹落實共同富裕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的重要使命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持續奮斗的根本動力和重大使命,也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更是廣大職工群眾的共同期盼。工會是黨領導下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做好群眾工作是工會的看家本領,開展普惠服務正是工會組織貫徹實現共同富裕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使命。杭州市總工會在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專項行動中提出:要做深做實職工普惠服務,加大工會普惠政策宣傳力度,線上線下融合開展普惠活動,在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中作出工會的積極貢獻[1]。

(二)工會開展普惠服務是新時代工運事業的重要任務

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堅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新時代工會組織的目標任務,是工會組織體現價值、彰顯作為的重要途徑,也是與黨同呼吸、與時代同步伐、與工人階級同進步的集中體現。2018年10 月召開的中國工會十七大,把“堅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把這兩大職責確立為新時代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責[2]。工會組織開展普惠服務是新時代工運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其目的在于進一步解決職工群眾面臨的困難和困境,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職工群眾,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三)工會開展普惠服務是滿足廣大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與時俱進,適應新變化,不斷滿足職工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經成為新時代工會的奮斗目標。工會開展普惠服務,可以延伸政府服務觸角,彌補市場調控缺失,整合多種資源,構建服務精準、供需對路、層次多樣的職工服務體系,讓廣大職工群眾能夠實實在在地享受到發展成果,不斷滿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杭州工會普惠服務發展現狀分析

(一)杭州工會普惠服務開展的特點

1.杭州工會普惠服務內容多樣化

工會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杭州工會立足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竭誠服務職工群眾”兩大基本職責,努力為杭州廣大職工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普惠服務。普惠服務的項目涉及醫療、教育、文化、生活等多個領域,主要包括職工療休養、免費健康體檢、“幸福牽手”相親活動、集體婚禮、職工心理健康咨詢、法律咨詢(援助)、資助外來務工人員上大學、職工子女暑托班、“小候鳥”愛心班、“杭工學堂”線下學習、“杭工云課”線上課程、退休職工培訓等等。

2.杭州工會普惠服務項目品牌化

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杭州工會普惠服務工作成效顯著,逐漸形成了一批富有杭州特色的工會普惠服務品牌。例如,惠及困難職工的“春風行動”、選樹和諧勞動關系先進典型單位、職工醫療互助保障等。在擦亮傳統服務品牌的同時,一批新的關愛服務職工的工作品牌也在不斷誕生。例如,在杭州全市已建成360 多家服務特殊職工群體的“愛心驛家”,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戶外勞動者提供了一個溫馨的歇腳處;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小候鳥”愛心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與子女兩地分居的困境;建立了300余家服務于廣大職工的療休養基地,既富裕了當地農民、增加了就業、活躍了旅游市場,同時也落實了中央對口幫扶政策;舉辦“幸福牽手”相親交友活動和“愛在杭州”集體婚禮,為數萬名青年男女提供免費婚戀服務,參與人數逐年呈上升趨勢;連續8年開展資助優秀外來務工人員上大學活動,累計資助6616 名外來務工人員圓了“大學本科夢”。

3.杭州工會普惠服務陣地多元化

為滿足新時代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杭州工會堅持“職工群眾想什么,工會就做什么;時代需要什么,工會就做什么;總書記講什么,工會就做什么”的服務理念,以各級工會系統為主陣地,整合社會資源,依托眾多事(企)業單位、公共場所,不斷開辟普惠服務陣地,建立了包括“職工之家”“愛心驛家”“媽咪愛心小屋”、職工書屋、職工俱樂部、職工學校、工運史館、勞模工匠展廳和工人文化宮等陣地,為凝聚職工、服務職工、關愛職工搭建了多元化的線下平臺。同時,在杭州工會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智慧工會工作平臺、“數智群團”和“杭工e 家”APP 等線上平臺開設了“植書+”圖書館、維權幫扶、教育培訓、醫療互助等十余個欄目,做到職工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工會提供的線上普惠服務。

4.杭州工會普惠服務影響廣泛化

杭州工會開展普惠服務工作堅持以職工群眾的真實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供精準對路的服務,在提升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中積極貢獻工會力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擴大了杭州工會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認可度。在參與度方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杭州全市建立基層工會2.6 萬多家,涵蓋企業11 萬多個,入會會員達440 萬名,“杭工e 家”APP 注冊用戶突破130 萬人。在影響力方面,杭州工會在2019年組織開展的“926 工匠日”系列活動,《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以及新華網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肯定。2020年,在“戰疫情、促發展”工作推進中,制定了符合杭州工會特色的“暖八條”,開全國工會系統對援鄂醫務工作者的關心慰問之先河,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二)當前杭州工會普惠服務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單打獨斗”的行政壁壘與“高效協同”的客觀要求,促使杭州工會的普惠服務在資源整合和共建共享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有效整合

首先,公共普惠服務運行主體不明晰。公共普惠服務覆蓋面廣泛,服務內容繁多且交叉重疊,涉及金融、教育、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提供的機構涉及黨和政府的各類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多個主體,存在主體不明晰、運行職責模糊等問題。其次,全域整體運行管理效率不高。公共普惠服務提供的主體在各條線上“單打獨斗”,缺乏資源的有效整合。

2.“供不應求”的開展現狀與“多多益善”的實際需求,促使杭州工會普惠服務供繪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方面,工會普惠服務總體潛在需求巨大。根據杭州市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已達1220.4 萬人,其中職工人數677 萬,工會會員460 萬,潛在的工會普惠服務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工會普惠服務供求不均衡。從本次抽樣調查結果來看,職工群眾對普惠服務需求旺盛,但不同群體之間獲取服務的體驗不同。例如,在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和部分新加入工會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對工會普惠服務體驗感覺最好;農民、城市中沒有穩定工作的自由職業者群體對工會普惠服務體驗感覺最差,由此也反映出目前杭州工會普惠服務供給的不足和供求的不均衡。

3.“寥寥可數”的產品服務與“包羅萬象”的需求類型,促使杭州工會在擴大普惠服務覆蓋面,致力于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廣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挖掘

2021年杭州市生產總值達18109 億元,位居全國城市排名的第8 位,家庭年人均收入1 萬元以下現象全面消除。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需求從追求溫飽逐步轉向精神層面,需求類型出現差異化、多元化、個性化等特點。根據職工群眾的現實需求,杭州全市工會普惠覆蓋面的廣度和深度還存在著進一步待挖掘的點。例如對療休養對象、資助優秀外來務工人員、“小候鳥”愛心培訓等深受職工群眾喜歡的普惠項目的開發,在服務內容上值得更加深入挖掘。此外,對商品優惠、出行優惠政策范圍擴面以及就業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工會普惠服務覆蓋面在服務對象和服務產品開發上還存在不夠廣的問題。

4.“姍姍來遲”的工作機制與“日新月異”的轉型變革,促使杭州工會在提高普惠服務滿意度的工作載體上有待進一步優化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了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杭州全市積極穩進推動數字化改革,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比重達27.1%,位居全國前列。新經濟新業態下,雖然企業的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用工方式、勞動關系等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工會體制機制在與勞動關系變化、職工隊伍變化的匹配健全上還不夠迅速,工作載體還不夠豐富。在不同地區從事不同工作、不同收入群體、不同年齡群體對現行的工會普惠服務的感知也存在一定差異,有待進一步優化職工群眾滿意度不高的普惠服務,提升優化工會普惠服務的精準度。

三、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的發展模式構建

(一)構建原則

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構建要遵循四個原則:第一,要兼顧“供給側”和“需求側”原則,立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實際需求,設計工會普惠服務內容,用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修正現有的工會普惠服務供給,引領供給創新,正確處理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的工會普惠服務能力;第二,要兼顧區域和群體原則,要統籌考慮城鄉之間的不均衡發展、不同區域的發展差異,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平衡,政策要向低收入群體、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傾斜;第三,要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原則,構建工會普惠服務反饋機制,不斷總結和優化服務方案,確保服務項目兼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第四,要兼顧“富腦袋”和“富口袋”原則,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除了鼓勵勤勞致富以外,同時要加強廣大職工群眾的思想引領,發揮工會“大學?!钡年嚨刈饔?,全面加強職工理想信念教育、意識形態教育、新時代勞動教育,促進“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帶領廣大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二)理論基礎

服務是以需求為導向的,是需求的落腳點。正所謂“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需求在哪里,工會普惠服務就在哪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帶領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一直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堅守,也是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不懈奮斗和探索的目標。鄧小平理論中蘊涵的共同富裕思想,包含了“先富論”和“共富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堅定地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過因地施策,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路上,既要扶“志”,也要扶“智”,“富腦袋”與“富口袋”相結合[4]。

開展工會普惠服務是實現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在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礎上,科學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工會普惠服務模式,促進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雙重富裕?;隈R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奧爾德弗的“ERG”理論以及共同富裕思想的內涵,我們可以將職工群眾的不同需求分為:職工生存需求、職工關系需求和職工成長需求。

(三)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構建

1.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

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的構建是基于四個構建原則之上,涵蓋了五個構成要素:即用戶數據采集、需求層次分析、工會普惠服務平臺、普惠服務推送以及結果評價反饋(見圖1)。

圖1 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

需求驅動下的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包含四個關鍵環節:一是收集分析用戶需求信息,通過大數據采集職工群眾的需求信息,分析社會熱點需求、相關群體的屬性特征及行為偏好、動態信息反饋等信息,進而對個體和群體用戶進行畫像;二是分層挖掘需求,解讀職工群眾不同的需求層次,分析不同的性別、年齡、收入、教育程度、職業、工作區域等不同人群的普惠需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工會普惠服務模式類型;三是推送普惠服務,利用“互聯網+”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平臺,為不同群體提供不同層面的工會普惠服務;四是評價反饋結果,根據滿意度的影響因素,著重從普惠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服務項目的多樣化和知曉度、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服務耐心等方面收集和分析評價反饋結果,不斷優化服務供給方式,從而實現需求和服務的動態平衡。

2.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的類型

工會普惠服務的發展模式,可以按照服務主體、載體、管理方式等多重角度進行劃分。例如,根據提供的服務主體不同,可以分為政府主導型模式、社會力量主導型模式;根據載體不同,可以劃分為“互聯網+”線上普惠模式和線下普惠模式等。本次調查研究則是著重于從工會普惠服務不同的需求類型出發,將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主要劃分為三種類型:基于職工生存需求驅動的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基于職工關系需求驅動的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和基于職工成長需求驅動的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見表1)。

表1 .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三種類型

四、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發展模式的保障策略

(一)立足黨、政、工會齊抓共管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在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推進工會普惠服務共建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工會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發揮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把黨政所需、職工所急、工會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給工會組織去辦,不斷擴大工會組織的影響力,形成黨政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群團履職盡責的工作格局。

要高質量發展工會普惠服務,政府各部門間應打破行政壁壘,建立協同發展機制,實現各類工會普惠服務共建共享,全域范圍內建設優質便捷的工會普惠服務體系。首先,要高標準規劃工會普惠服務項目。立足國家共同富裕發展戰略大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維,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工會普惠服務項目。其次,要高質量推進工會普惠服務。積極主動落實特色化工會普惠服務管理,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推進工會普惠服務走深、走實、走細。最后,要高水平協同發展工會普惠服務。杭州工會開展工會普惠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觸角的延伸,是普惠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健全工會與政府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合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其他群團組織,做好工會普惠服務共建共享、協調發展,盡快建立具有工會特色的普惠服務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努力將工會普惠服務打造成地區共同富裕發展的共同體。

(二)立足深化工會改革創新發展新階段,在增強工會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中激發工會普惠服務的內生動力

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工會改革方向,是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根本要求[2]。工會是黨領導下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從本質上說,工會工作就是做群眾工作。如何把職工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最重要的是要增強工會本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首先,要優化過程管理,提高工會普惠服務的供給能力。實行項目制管理,給每個服務項目設定一名“項目經理”,由分管領導擔任,具體部門負責實施、監督、評價與反饋,召開固定工作例會,匯報交流項目實施進度與實施效果,精準分析職工需求,根據不同層次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服務模式,在服務推送過程中對職工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及時對實施計劃進行動態修正。各項目實行績效考核,將個人年度考核與項目實施結果相掛鉤,激發內在驅動力,增強工會干部“娘家人”的自我效能感,進而提高工會普惠服務的供給能力。其次,要培育社會力量,拓展工會普惠服務的供給主體范圍。聯合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普惠服務項目,鼓勵基層工會用好歷年結余資金服務好職工,設立職工醫療互助保險基金或其他互助金,推動工會普惠服務陣地的建設,形成架構清晰、層次分明、覆蓋面廣的工會普惠服務網。最后,要整合優勢資源,提高工會普惠服務的供給水平。充分發揮工會的組織優勢、資源優勢、體制優勢、團隊優勢以及功能優勢,通過整合工會內部強大的資源,幫助低收入群體、弱勢群體以及困難群體改變思想觀念,提供技能提升和就業機會,提高工會組織整體的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立足工會基本職責新變化,在不斷滿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進程中促進工會普惠服務成果不斷優化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推動了工會基本職責的豐富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吨腥A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21年)和《中國工會章程》(2018年)將中國工會的基本職責增加了“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內容。面對職工群眾日益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普惠服務需求,要不斷優化工會普惠服務成果,促進工會普惠服務供給良性循環。我們要結合需求驅動工會普惠服務模式流程特征,分析研判普惠服務供給是否符合職工群眾的真實需求、需求與供給之間是否均衡發展等問題,構建一套完善的成效評估反饋機制,及時進行服務質量的管控。這一機制必須確保評價結果能夠實現動態溝通與反饋。例如,可以通過“杭工e 家”APP 和杭州工會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放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就各個服務項目和陣地建設實施過程中的意見建議進行實時采集、歸納和分析。對一個年度周期或一個服務周期的服務項目進行整體績效評估,評價項目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目標的實現程度、流程的規范程度、職工群眾的滿意程度、項目的質量以及社會效益等各個方面。這套機制能夠檢測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模式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能夠不斷優化和提升工會普惠服務。

(四)立足工會普惠服務數字化新要求,在構建聯系廣泛、服務職工的工會工作體系中助推普惠服務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網上工作作為工會聯系職工、服務職工的重要平臺?!墩憬哔|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明確提出,要提升數字技術普惠功能,從而保障不同群體更好地共享數字紅利[5]。在需求驅動下,工會普惠服務模式的構建與優化離不開大數據分析與運用,通過深化工會數字化改革,運用互聯網構建聯系更廣泛、更貼心服務職工的工會工作新體系。

首先,收集豐富的數據資源作為采集、分析、挖掘職工群眾普惠需求的依據,有利于提高工會普惠服務的精準度。例如,針對年齡在46~60 歲之間、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年收入不足5 萬元且沒有穩定工作的女性群體,推送工會普惠醫療互助服務、免費健康體檢、就業技能培訓、舉辦就業招聘會等精準服務。其次,通過數字化平臺擴大工會普惠服務的輻射范圍,打破城鄉之間、不同職業之間因資源稟賦的差異導致的普惠服務獲取壁壘。借助數字化平臺構建服務職工的“朋友圈”“連心橋”“全天候”,做到“職工的需求在哪里,服務就送達到哪里”。例如通過“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提供知識技能培訓、電子圖書館、商品優惠券、療休養報名等線上服務,讓主城區和非主城區職工具有享受普惠服務的同等機會,促進工會普惠服務更加公平。最后,運用數字化平臺拓寬服務供給的渠道,提高普惠服務的知曉率,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工會普惠服務效率低下的問題。

總之,工會組織要在共同富裕進程中發揮好作用,建立起覆蓋面更廣、精準度更高、可持續性更強、高效協同更好的工會普惠服務模式,把職工所盼、黨政所需、工會所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工會普惠服務需求和供給的動態平衡。通過推動構建配套協同機制、激發內生動力、量化評估結果、運用數字化平臺等保障措施,助力提升工會普惠服務的可操作性和運行效率,不斷促進工會普惠服務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普惠職工群眾杭州
杭州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日照銀行普惠金融的鄉村探索
農村普惠金融重在“為民所用”
把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會的使命擔當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G20 映像杭州的“取勝之鑰”
杭州
杭州舊影
淺析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的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