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互聯網+人文素養”教學改革研究

2024-01-18 04:33廖云王孟曾科單德才
高教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學體系人文素養教學改革

廖云 王孟 曾科 單德才

摘? 要:互聯網技術與人文素養教育相結合,是目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該文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為例,分析課堂教學現狀,從構架專業階梯型人文素養教育方案、搭建“互聯網+人文素養”網絡教育平臺、課堂教學改革三方面入手,研究出適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線上線下人文素養教育教學體系。

關鍵詞:人文素養;互聯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教學體系;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2-0135-04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is the trend of reform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j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developed an online and offline "humanistic quality" teaching system suitable for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jor,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the ladder type program of "humanistic quality", setting up the "internet+humanistic quality" network platform, and reform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Internet;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reform

2019年底以來,新冠感染疫情已給全國乃至全球的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沖擊,也極大地影響了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疫情之初,教育部發布《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文件,規定各高校在疫情期間做到“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1],于是慕課、學堂在線、智慧樹等課程平臺,結合學習通、雨課堂等App軟件開展教學活動,如雨后春筍般成為高校教學的新途徑[2]。

本科人才素質教育是近年來黨和國家對高校提出的新要求[3-4]。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是高校最典型的理工科專業之一,旨在培養具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門人才。該專業每年都為國民經濟各個領域輸送大量人才,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5-6]。在當前技術背景和“大國之爭”國際形勢下,學生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文化自信等人文素養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國際國內環境讓我們意識到,以往較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不利于高校應對特殊時期的突發狀況,同時也對高校理工科人文素養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專業課程與人文素養教育有機結合,重塑課堂教學形態,成為擺在高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師面前的新課題。

一? 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高分子材料專業的人文素養教育主要依賴于基礎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面臨著專業知識傳授和人文素養教育相互孤立的困境,且將互聯網技術與人文素養教育相結合的實例更是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 缺乏頂層設計

以往,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課程主要以講授專業知識為主,因此教學大綱中人文素養教育元素即便有所涉及,但也未充分挖掘。同時,各課程之間“各自為政”的現象較常見,人文素養教育與自身專業的特色并未形成合力[7-8]。

(二)? 互聯網功效欠缺

人文素養教育僅靠課堂傳播不足以應對特殊時期的需求,將人文素養教育轉化為課堂和網絡空間的雙向傳播是大勢所趨[9]。然而,盡管慕課等網絡平臺已涵蓋本專業部分核心課程,但化學纖維等小眾特色課程尚未建有網絡課程資源。此外,以往教學活動以線下課堂教學為主,“互聯網+人文素養”教育教學模式付諸實踐的例子不多,互聯網技術在人文素養教育方面的潛力尚未充分開發。

(三)? 育人理念誤區

理工科專業向來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素養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也是如此,認為專業教師的職責是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傳授,人文素養教育是德育教師、學工和黨政團等部門的職責[10-11]。長期的觀念固化,使得教師并不會過多關注人文素養教育,更不會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專業課程中融入人文素養教育元素,也就談不上發揮“互聯網+人文素養”的協同育人機制。

(四)? 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高校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線下教學,盡管高校已經大力號召在線下課堂教學時,結合使用學習通、雨課堂等App軟件,但部分老教師已形成自身固有的線下教學模式,對這些“新生”事物持抗拒態度,青年教師盡管愿意在課堂上引入互聯網教學手段,但由于教學經驗不足,并不能很好地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二?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互聯網+人文素養” 教育教學改革探索

(一)? 構架專業階梯型人文素養教育方案

通過修訂和細化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強化立德樹人的核心目標,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抓住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核心點,建立實現學生價值觀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教學培養計劃。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對專業的認知狀況不同,通過修訂課程培養方案,分析和梳理專業課程中具體知識,挖掘其中的人文素養教育元素,修訂出融入人文素養元素的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形成階梯型人文素養教育方案,具體如圖1所示。

針對大一學生對本專業缺乏基本概念,通過開設專業導論課程實現工程啟蒙教育,主要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自豪感和從業感;大二、大三后,學生開始專業理論課如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等核心課程的學習,同時參與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實驗等專業實驗課程和認識實習實踐,此外,該階段許多學生還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高分子材料實驗實踐大賽等學科競賽和教師科研團隊開展研究探索等活動,他們對專業知識的認知飛速增加,實踐能力也開始急速提升,此時需對專業課程內容優化,從工程倫理、職業操守和工匠精神等角度對學生實行課程人文素養教育。大四后,學生開始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教學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學生對材料行業現狀有所了解,此時需進一步加強學生工匠精神、愛國情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通過不同年級側重點的不同,架構本專業階梯型人文素養教育方案,以實現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目標。

(二)? 搭建“互聯網+人文素養”網絡教育平臺

目前“互聯網+人文素養”還屬于新生事物,可參考借鑒的資源還較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兩部分。根據兩部分課程的不同特性,分為理論課模塊和實踐課模塊搭建網絡平臺,如圖2所示。

對于理論課,分別建立課程影音資料庫、課程發展史庫、案例分析庫、話題討論庫等網絡資源庫。在影音資料庫中主要搜集課程中涉及的科學家相關影像資料,弘揚科學家精神。如高分子物理課程中有部分內容為高分子復合共混體系相容性,通過將對該領域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徐僖影像資料上傳至網絡平臺,學生加深了對該部分知識研究歷史的了解,同時又通過科學家優秀事例增強了學生專業認同感。在課程發展史庫建立課程發展歷程相關網絡資料,學生了解到每門學科誕生過程中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培養學生攻堅克難、百折不撓和開拓創新的精神;通過建立案例分析庫,增強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和認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如高分子材料及應用課程的碳纖維章節中,通過學習我國材料之父——師昌緒院士聯合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如何打破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的技術封鎖進行自主創新的故事影像資料,學生在課堂上均踴躍發言,感悟很多,顯然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時也通過突破重重困境的事例,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職業使命擔當。在話題討論庫中,每門課程均設計有關課程內容的熱點話題,如“為什么醫用口罩中熔噴無紡布能有效防御新冠病毒?”“新疆棉事件說明了什么?”等,在深化學生對專業知識認知的同時,加強理性思維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實踐課模塊網絡平臺建設方面,利用本專業與省內外多個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為契機,分別建設實習網絡資料庫、專業實驗資料庫、畢業設計資料庫和學科競賽資料庫等網絡資源庫。這些資料庫為培養學生融入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奉獻社會等人文素養教育核心元素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基礎。如在實習網絡資料庫中包括歷屆實習相關視頻、校外工程師知識講座視頻、PPT和圖片等網絡資源,學生在實習前即可對實習單位、實踐知識、安全知識等有所了解,在動員學生更好地參與實習中時,強化使命擔當,深化學生愛崗敬業和奉獻精神;在專業實驗學習庫中,學生觀看實驗過程中正確的操作示范,以及不當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一絲不茍的實驗技能和工匠精神;在畢業設計資料庫中,學生可學習如何開展畢業設計以及一些優秀科研工作者案例,更重要地,該部分列舉了種種學術不端的案例,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術價值取向、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倫理觀;在學科競賽資料庫中,通過觀看往屆學科競賽中的影音資料,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情和專業認同感及參賽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在整個實踐課程網絡平臺建設中,都應結合科技進步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從而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協同育人。

(三)? 課堂教學改革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調整課堂教學內容、改變以往教學方法和學生評價體系,積極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將人文素養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在師生共同搭建的“互聯網+人文素養”網絡教育平臺上達到育人目標。

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對學生的考核標準三方面來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上,改變以往的教學內容重專業知識,輕價值引領的狀況。梳理專業知識,挖掘人文素養教育元素,使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教育元素巧妙結合,通過優化設計教學大綱,在教學內容講授中,增加人文素養教育元素在課堂教學中的比例,使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并重。如在高分子化學課程中講解線形縮聚反應條件時,可結合高分子科學家卡羅瑟斯不斷試錯才最終制備出高分子量尼龍66的艱辛歷程,一方面,讓學生深刻理解2-2或2官能度體系是線形縮聚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培養學生攻堅克難、百折不撓和開拓創新的科學家精神;又如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納米材料制備相關章節中,可引入“稻草變黃金”案例,讓學生了解到納米材料制備技術的神奇,同時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內容改革上,專業教師需充分利用知識點的人文素養教育屬性,做到育人于無形,應避免將人文素養教育與專業知識割裂。

在教學方法上,充分利用互聯網無時空限制的優勢,在課堂教學外,利用慕課、學堂在線、智慧樹等課程平臺,借助學習通、雨課堂等App軟件自帶功能開展在線自學、在線測試、提問等多元化形式的線上教學活動,讓學生隨時學習網絡平臺中人文素養教育元素相關PPT、視頻和動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與專業知識點巧妙結合的人文素養教育熱點話題,通過觀看網絡平臺中資料庫相關視頻等素材,開展主題討論,通過熱點剖析和討論引導,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形成“教師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育人模式。如在化學纖維課程教學中,學生觀看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作為吊裝繩索為港珠澳大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視頻后,學生對該高性能纖維結構、性能及應用等方面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積極性和課堂討論參與度明顯提高,同時了解到我國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了這種材料后,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更是油然而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形成一種課內外全天候、多方位教學體系,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與交流的需要。

在對學生考核標準上,改變以往“唯專業知識論”的考核體系,將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學習也納入考核體系中,通過專業知識點與人文素養教育元素的融合,在完成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價值觀和精神素養。針對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標準,如對化學纖維等考查課,采取平時成績占70%和考試成績占30%比例考核。其中,平時成績包括線上成績(50%)和線下成績(50%)。線上成績包括觀看視頻 30%、課前測驗10%、話題討論10%;線下成績包括課堂活動20%、分組討論20%、作業10%。其中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話題討論中,均設計人文素養教育話題討論。

三? 結束語

將互聯網技術與人文素養教育相結合,是目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盎ヂ摼W+人文素養”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中的實施,能充分發揮該專業教學活動中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三重功效。但人文素養教育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均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且將其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可借鑒的先例極少,仍需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和專業整體規劃,充實豐富網絡平臺資料庫,研究出適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線上線下人文素養教育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 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 張莉,劉健,孫波,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生理學線上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8(2):221-224.

[3] 高錫文.基于協同育人的高校課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實踐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16-18.

[4] 鄧嬋娟.課程思政:高校各類課程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5):8-9.

[5] 田娜,湯玉斐,武濤,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思考[J].科技風,2019(1):58.

[6] 譚俊華,翟燕,倪波.新工科背景下材料類專業工程德育教育建設途徑研究——以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例[J].山東化工,2020,49(1):116-118.

[7] 黃曉晨,熊明文,李宗群.課程思政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中的路徑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8):108-109.

[8] 趙思聰,徐時,王春霞.“三全育人”模式下“課程思政”在材料類專業課程改革中路徑探究[J].長江叢刊,2019(28):167-171.

[9] 邢力,常桂英.互聯網+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9,28(4):89-91,122.

[10] 張軍,張華,李海翔,等.利用自媒體工具進行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9(31):48-50.

[11] 高大海,戴玉華.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課程思政教學——以聚合物制備工程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21):49-51.

猜你喜歡
教學體系人文素養教學改革
基于CDIO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特色化探索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