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閾下“非遺+手機APP”的融合研究

2024-01-19 05:22龔春英
黃山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遺傳受眾用戶

龔春英

(泉州師范學院陳守仁商學院,福建泉州 362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早已發展成個人便攜式網絡信息終端,而下載各類手機APP 則成為民眾獲取資訊和服務的常見方式。在新媒體背景下,利用手機APP 的傳播優勢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存和豐富非遺項目及其傳承人檔案資料以及傳承和推廣非遺具有重要意義。

一、手機APP傳播非遺的優勢

(一)功能齊全

如今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它在功能上與數碼照相機和筆記本電腦不相上下,同時體量輕薄,便于攜帶,而且操作簡單,深受用戶的喜愛。手機APP 開發技術也日趨成熟,集視聽功能于一體,特別是其AR 相機、實時定位、收藏和分享功能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相較于單純的文字記錄,手機APP 記錄和保存資料更準確、更全面。借助成熟的媒介技術,人們可以通過手機APP 聽到、看到、感受到非遺的魅力,能從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非遺全貌。

(二)信息量大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是推廣和宣傳非遺的主要手段,但這些傳統手段常受版面、時段、印刷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在內容展示、接收信息的靈活性以及精準性上存在很大的不足。相對而言,手機APP 在非遺內容展示上受版面制約小,呈現的信息量更大。人們通過所下載的手機APP 不僅可以認識到非遺作品本身,還可以詳細了解其背后蘊含的歷史和文化,關注其傳承與發展現狀。此外,手機APP 的內容延展性更強,圍繞非遺項目可拓展多元咨訊版塊,增強受眾的黏性。同時,手機APP 瀏覽方式便捷,更迎合當下人們碎片化閱讀需求。

(三)交互方式簡單

用戶借助手機APP 記錄非遺信息和分享非遺體驗方便而快捷。手機APP“讓每個人都成為保存中國非遺珍貴記憶的主人”[1]。與此同時,移動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信息的記錄和分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用戶利用視頻剪輯相關的APP 就可以輕松地對所拍攝的照片和視頻進行后期加工,然后通過QQ、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 快速傳播。手機APP 下載方便,交互方式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所看到的感興趣的非遺項目實時地記錄、上傳、與他人交流,這迅速拉近受眾與非遺的距離,極大地擴大了非遺的傳播范圍。

(四)用戶群體廣泛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 年6 月,我國網民有10.07 億,其中使用手機上網者高達99.6%,與2020 年12 月基本持平[2]。這些數據表明,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大,使用手機上網已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日常。不僅如此,近年來手機APP 發展迅猛(圖1)。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在網民群體中,15—19歲、20—29 歲、60 歲及以上年齡層人均裝載手機APP 的數量分別是66 個、54 個和33 個[3]。手機APP的下載量說明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手機APP 的需求量大,這為非遺的傳播和推廣提供了新思路,使得“非遺+手機APP”融合成為可能?!胺沁z+手機APP”突破了非遺的地域限制。借助互聯網,無論在哪里,人們都可以通過手機APP 了解非遺知識,包括非遺傳承人的信息、非遺作品的介紹、非遺傳承的現狀。對以非遺為主題的手機APP 進行推廣和應用,可以為地方文化推廣和非遺教育提供重要的平臺。

圖1 APP在架數量

二、“非遺+手機APP”融合的可行性

在非遺傳承過程中,結合不同門類非遺的特點,利用互聯網進行推廣和傳播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而使用手機APP 進行非遺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能夠有效激發民眾對非遺的興趣?!胺沁z+手機APP”的融合勢在必行。

(一)利用手機APP為非遺傳承人靈活建檔

非遺傳承是一種活態傳承,需通過傳承人這個載體予以呈現。傳承人是非遺得以延續的靈魂和關鍵。截至目前,我國已公布了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以2018 年第五批公布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為例,入選的1082 人中,80 歲以上的有107 人、40 歲以下的有7 人,平均年齡為63 歲[4]。由此可見,非遺傳承人的年齡普遍偏大,因此及時、完整地為非遺傳承人建檔很有必要。傳統的建檔方式比較單一,多為文字記錄,很難及時、動態地展現非遺傳承人及其所傳承項目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軌跡。當下,利用手機APP 建檔無疑是一種創新,不僅有助于推進建檔進程,而且使檔案記錄更豐富立體,利于傳承[1]。除文字記錄外,利用手機APP 為傳承人建檔還可以錄音、錄像、訪談、直播等形式更鮮活地展示非遺傳承人和非遺項目的本來面貌。這些資料不僅可以隨時隨地被記錄和補充,還可以長久保存。

(二)利用手機APP 可持續記錄、完善和保存非遺信息,推動非遺數字化保護進程

如今,受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等多方面影響,非遺正遭受著不同程度的破壞。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利用數字化手段來傳承和保護非遺已成為大勢所趨。非遺數字化保護,顧名思義,即在非遺保護中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信息采集、存儲、展示和傳播方面的優勢,將非遺信息由傳統形態轉換成數字形態加以保存并賦予新的解讀,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再生,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5]。建立非遺數字信息庫,既能實現非遺信息的永久保存,還可通過數字化手段多元化地展示非遺風采,方便受眾了解非遺文化,有效地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市面上可見的以非遺為主題的手機APP 平臺大多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形式介紹非遺項目、非遺知識或非遺傳承人。如時代記憶APP 通過設置“非遺頭條”“匠人”“歷史記憶”等不同版塊,圖文并茂地向廣大受眾介紹非遺、非遺傳承人及其動態,如圖2所示。

圖2 時代記憶APP主要內容版塊

(三)利用手機APP 為手工技藝類非遺傳承人提供銷售平臺,實現非遺生產性保護

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非遺發展的原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非遺手工藝人很難通過該技藝獲得足夠的生活收入來源,導致非遺傳承難以為繼。重塑傳承人的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依賴政府資金資助不是長久之策,是要幫助其恢復自身的造血功能。非遺生產性保護在目前廣受認可。相較于傳統保護措施,生產性保護強調在保持非遺的真實性等核心屬性的前提下,將非遺文化信息巧妙地轉化為文化產品,借助生產和流通手段,讓非遺技藝真正“活”起來,以生產促保護,以生產助保護,從根本上推動非遺技藝的有效傳承[6]。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以非遺為主題的手機APP 針對手工技藝類非遺除了常規的介紹以外,還重點挖掘非遺項目的經濟價值,將非遺文化展示與電子商務結合起來。非遺傳承人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向手機用戶實時呈現手工技藝及其相關衍生產品的生產過程,并與用戶進行在線溝通交流,平臺同時開通線上商城,以方便用戶購買,如圖3 所示。借助手機APP 平臺,手工藝人不僅可以獲得認同感和成就感,也獲得了經濟利益,從而激發傳承的積極性。

圖3 時代記憶APP非遺商城部分畫面

(四)手機APP 為非遺與受眾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

“相對于傳統媒體對非遺信息的傳播,指尖上地傳播方式……在感官上激發年輕一代傳承人的傳承熱情,同時吸引更多年輕受眾的關注?!盵7]利用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進行非遺文化傳播時,傳受雙方存在較明顯的距離感,互動有限。作為現代傳媒的手機APP 平臺給予受眾更多的自由。在手機APP 平臺上,非遺傳承人可以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非遺技藝和非遺作品的制作過程。每一個受眾身兼傳、受雙重身份。在平臺上,以受眾的身份與非遺傳承人或其他專業人士進行交流,可獲得所需的知識給養,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發表自己的見解。相較于傳統媒體,手機APP更大程度上消除了傳受雙方的屏障,拉近了民眾與非遺的距離,使古老的非遺文化從“遙不可及”變得“觸手可及”。

三、“非遺+手機APP”的融合要求

(一)相關職能部門要努力承擔傳播重任,組織開發專業的非遺類APP

手機APP 的傳播優勢的確為普通用戶記錄和分享非遺提供了便利,推動了非遺的廣泛傳播。運用智能手機APP 應用軟件對非遺進行傳播,既可以為古老的傳統文化傳承注入新鮮血液,解決非遺傳承過程中的人力不足問題,又豐富了非遺傳播手段。但非遺記錄者的記錄行為大多具有隨意性,缺乏對非遺知識的專業理解。如何讓手機APP 的有關非遺內容更專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需要牽頭協調,組織非遺傳承者和手機軟件開發應用人員共同參與軟件開發,使其成為更有權威的非遺傳播平臺,以推動非遺的積極傳播。

(二)拓展手機APP 功能,增加非遺知識展示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手機APP 是當下人們非常喜聞樂見的傳播和交流工具。如何吸引手機用戶,從欣賞非遺、關注非遺到熱愛非遺、主動傳播非遺,這對非遺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常見的“非遺+手機APP”大多是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對非遺項目及其傳承人進行介紹。為吸引不同層次用戶,平臺要改變服務意識,變“我們推什么你們就看什么”為“受眾想了解什么我們就推什么”,改變程序宣教,增加非遺展示的趣味性?!胺沁z+手機APP”無論是主題選擇和文案設計,還是顏色圖案、背景音樂選擇等方面都需照顧到不同年齡層次和文化背景的受眾的情感體驗。

(三)根據非遺的文化特點,增加互動性和參與度

“非遺+手機APP”不僅要豐富非遺的展示形式,還要擴大用戶的參與度。手機APP 要盡可能滿足用戶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激發受眾的興趣。如增加實時動態上傳,設置互動話題討論功能,或者建立線上話題吧,為對非遺文化感興趣的民眾提供線上交流的平臺;優化平臺的社交功能,開通受眾與非遺傳承人的溝通渠道,做到點對點交流,最大限度地拉近非遺與受眾的距離,在互動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受眾;平臺還要充分關注用戶的使用體驗,如通過點擊率掌握用戶的興趣點和閱讀習慣,通過評論了解用戶體驗,從而彌補相應不足。要讓受眾真正成為非遺的守護者,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非遺傳承過程中。

(四)加大營銷力度,提高手機APP 的知名度,擴大用戶的下載量

依靠手機APP 進行非遺的傳播,首先面臨的困難在于擴大軟件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因此要做好推廣工作。在其他平臺同步開通賬號,進行有針對性的推廣,提高手機APP 的知名度和下載量?!胺沁z+手機APP”在推廣時,要充分利用好平臺,如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多管齊下,通過在各平臺所注冊的官方賬號進行多樣化的宣傳活動。如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即時資訊,不定期地進行有獎征文活動;通過官方微博進行有獎轉載活動,擴大關注度;通過抖音賬號發布最新的非遺短視頻,或者推出短視頻征集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用戶對非遺的興趣。

四、結 語

近20年,人們的閱讀方式和獲取資訊的渠道悄然發生了變化,數字化閱讀和碎片化閱讀興起。利用手機APP 推廣非遺無疑是一種順勢而為的創新手段,但在“非遺+手機APP”的推廣傳播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將手機用戶“引進來”,更要使他們“留得住”。非遺是文化內核,手機APP 相關運營者、非遺傳承人要牢記“內容為王”,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價值,以優質精湛的非遺內容吸引人們主動關注APP。在此基礎上利用手機APP的傳播優勢將之活態呈現出來,及時更新信息,適時制造話題互動,持續在內容展示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

猜你喜歡
遺傳受眾用戶
非遺傳承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關注用戶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關注用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