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鄉魚宴

2024-01-20 11:41王文山王偉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張晶石人白魚

王文山 王偉

松花江和拉林河三面合圍起來的雙城區,境內有單城、勝豐、蘭棱、金城、韓甸、萬隆、臨江、永勝、杏山等9個鄉鎮依河靠江(占全區鄉街總數的三分之一),最出名的是吃“全魚宴”。

這里,盛產“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所謂“三花”即鯽花、鰲花、鳊花;“五羅”即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而這“十八子”即青根棒子、山鯉子、草根棒子、黃姑子、紫泥肚子、花里羔子、七粒浮子、川丁子、麻連子、柳根子、白漂子、沙姑鱸子、紅眼瞪子、鯉拐子、胖頭鰱子、鯽瓜子、斑鱒子、嘎牙子。至于“七十二雜魚”,也是概括,到底都叫什么名字,連江河岸邊的老魚把頭也說不清楚。

至于“全魚宴”不是每宴把這些魚都吃全,而是按照吃魚人的口味需求,從中選出一部分自己想吃的魚種,做一桌子全是魚的菜品,按老魚把頭和做魚大廚介紹,每宴有12、14、16、18、20個頭不等,最多不超48盤。主要做法通常是煎、燉、炒、蒸、炸,外加一魚三吃?!耙霍~三吃”包括搓生魚、生魚膾、骨架湯。煎魚有煎白魚、煎黃銅魚、煎羊耳鯽魚、煎麻鰱魚、煎鯰魚尾、煎胖頭魚等;燉有燉鯽魚、燉鰲花、燉嘎牙子、燉牛尾巴等;炸魚有炸胡羅、炸船丁子、炸江蝦等;蒸有清蒸白魚、清蒸武昌魚、清蒸鰲花、蒸魚干等。這里說燉,包括醬燉和清燉之分,燉字的后面必須加以注明“咸”或“淡”,全憑食客和酒家飯店商定、選擇。

全魚宴的吃法有三:一是傳統的土吃法,吃原汁原味。二是新潮時尚吃法,吃花樣、吃高檔、吃心情。主要是宴請遠道而來、慕名而來的貴賓。這些年來,南北交流頻繁,有些南方魚菜也落腳北方。諸如:西湖醋魚、鯉魚跳龍門、二龍戲珠、鯉魚獻壽、松鼠鯉魚、花苞鯉魚、番茄魚片、煎燜白魚、水煮魚等。三是混合吃法,傳統土法菜品和時尚現代菜品各一半。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筆者在縣內外先后品嘗過多地的“全魚宴”。1972年參加全省戲曲創作班,在肇源第一次吃全魚宴。七八十年代劇團下鄉巡回演出吃過杏山鎮仁和村、臨江鄉、永勝鄉、金城鄉、韓甸鎮永和村全魚宴。1981 年,我們在宣傳部工作時吃過對面城鄉雙榆村王書記老伴做的全魚宴。吃的更多的是辦《哈爾濱日報》《雙城新聞》時石人湖的全魚宴。常言道:十里不同俗。各地的做法不同,做魚人的手藝不同,吃出來的味道和感覺也不同,印象最深的,還是石人湖做的比較正宗。

石人湖全魚宴,雖說和肇源的正宗全魚宴沒法比,名氣沒人家大,影響沒人家廣,檔次沒那么高,歷史沒那么長,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光環和榮光。一是深得名師真傳,石人湖飯店主廚張晶師傅爺爺的爺爺是肇源當年給皇帝做貢魚的吳有林,綽號“吳大勺子”兒子吳臣的孫女婿。元、明、清三朝,肇源因出產鯰魚和“三花五羅十八子”而成為皇室貢魚的產地,追溯肇源遼代的全魚宴有著上千年的傳承歷史,是招待尊貴客人的宴席。張晶的祖太爺小兩口結婚后,直奔肇源岳父家去學的全魚宴,兩年后出徒,回到雙城萬隆開辦全魚宴魚莊。

相傳清嘉慶十九年,富俊將軍奉旨離京來雙城京旗移墾,吃到全魚宴。當年冬天,他帶上張晶的爺爺,拉著拉林河冬捕上來的“三花五羅十八子”野生魚,進京城去做全魚宴。嘉慶帝用膳后,龍顏大悅,連連稱道:“美味、美味,真乃天然珍饈美味?!睆哪菚r起,雙城的全魚宴就名正言順地進入宮廷御膳房成為貢品。

雙城全魚宴,經過幾代人的傳承,烹制手藝爐火純青,帶動了雙城江河兩沿全魚宴的發展,每年開江河和大年前后是吃全魚宴最火的兩個季節。不信,你到下邊的村屯走走看看,一定不讓你失望。

美術插圖:王師子

猜你喜歡
張晶石人白魚
Visibility graph approach to extreme event series
小白魚回家
米萬鐘:超癡超怪愛石人
這場戰“疫”,賞石人在行動
——石界抗疫系列報道
讀“確伊勒石人”魯尼文勒銘
云南歸來話珍肴——油煎鱇浪白魚
Differentiation and Scaffolding Analysis Paper
多看一眼都不行
媽媽的急
“莊”里的愛石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