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心悟精髓 踐“行”出精品

2024-01-20 02:07暴玉喜
曲藝 2024年1期
關鍵詞:曲藝筆者創作

暴玉喜

創出精品力作,是我們每一名曲藝工作者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筆者在從事曲藝創作的生命長河里,與中國曲協相遇、相知、相隨、相守,其中感悟最深、終生難忘的就是在曲藝這條成長的道路上,中國曲協如師長如家長,一次次讓筆者明白做人從業的道理,一次次讓筆者體悟創作思考的精髓。筆者從一名曲藝愛好者到專門從業者,從一個基層工作者到首批“牡丹綻放——曲藝英才”培育者。一路走來,走的就是一條不斷學習、不斷提升、不斷領悟的曲藝創作之路。如何才能創作出好的曲藝作品,筆者的體會和做法概括起來就是,時刻捫心“六必問”,真正踐行“六走向”。

【自問一】你走下去了嗎?

【踐行一】堅持走“深”,在深入調研中探尋曲藝創作之源

你走下去了嗎?當筆者進行作品創作時,這是腦海中的第一個發問。就是提醒自己切不可關在家里搞創作,憑著想象搞創作,東拼西湊搞創作,主觀臆斷搞創作,一定要走下去,沉下來,走到生活中去,走到群眾中來,在深入調研中探尋曲藝創作的源頭活水。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曲藝源自民間,來源于生活,是人民的藝術,曲藝作為文藝的“輕騎兵”,就要始終不離“土”,始終不忘本。人民藝術家、中國曲協第一任主席趙樹理,一生致力于寫農民、寫農村、寫農業,人民稱贊他是寫農村生活的“鐵筆圣手”。他把深入生活作為自己的天職,不僅懂得農民的思想、生活習慣,而且自己的生活和一舉一動也活像一個農民。穿一身老百姓衣服,腰里系著一根腰帶,腳上扎著一副腿帶,嘴里叼著一根煙袋,手里拿著一塊打火石。對于農活,無論是耕地、搖耬還是揚場、撒糞,沒有一樣能難住他。他走進生活最前沿,放下架子寫人生,俯下身子去調研,融入生活獲素材?!缎《诮Y婚》《李有才板話》《谷子好》《靈泉洞》等一部部帶著泥土芳香的作品如汩汩泉涌,一部部膾炙人口的曲藝作品在人民中間廣為傳唱,一個個讓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留在人間,定格永恒。這就是我們的楷模和學習榜樣。

調研是基本功,是常規課。筆者參與最多的就是走南闖北、上山下鄉的調研采風活動,聽到最多的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大主題。在中國曲協潛移默化的引導和一次又一次調研中,激發了創作的靈感,發現了生活的亮點,感悟到“作品接地氣,才有生命力”的內涵實質。

【自問二】你被感動了嗎?

【踐行二】堅持走“心”,在心靈感悟中融入曲藝創作之情

曲藝是有情有意的,是通達心靈、直抵心底的,引起共鳴、震撼心靈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而且這種感動貫穿于曲藝創作的全過程,創作前調研的人和事是否感動了你,創作中的寫作是否有深深的感動支撐著你,創作完成的作品是否讓你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情到最深處,才能寫出好作品。

2016年9月22日至29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筆者隨中國曲協赴廣西、湖南、江西三?。▍^)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曲藝名家新秀“重走長征路”采風創作主題實踐活動。行程數千公里,重走長征路、探尋革命舊址、查閱黨史資料、傾聽蘇區故事,紅軍橋、紅軍帽、紅軍井、紅軍烈士紀念塔等一個個紅色遺址深深定格在腦中,睹物思情,心中激蕩。八子參軍、十送紅軍、華屋十七棵青松、陳發姑一生守望等感人心脾的紅色故事穿透著內心,震撼著心靈,筆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投射到可敬的紅軍戰士中,一口氣創作出沁州三弦書《十七棵松》、河南墜子《長征托嬰》和潞安大鼓《等你一生》。

文為心作,心之所悟,筆有所致,躍然于紙,傳之于人。有著700多年歷史、一年一度的河南馬街書會是民間藝人交流切磋的藝術殿堂。南腔北調薈萃,精彩節目云集,每年都會帶著作品朝圣那塊藝人向往傾訴的地方,馬街趕會700年的歷史,700年的守望,守望的是根,守望的是曲藝人的血脈和魂魄。700年經歷戰亂,經歷災難,只要走進麥田里必能深深感受到曲藝人的虔誠。連續5年,筆者都在風雪中感受這份對曲藝的虔誠,感受這份滄桑,感受曲藝人對藝術的敬畏和生命的體驗,感受鐫刻著700年歲月的亙古綿長,情為心聲,筆墨抒懷,于是寫出《馬街趕會》。

【自問三】你寫的是真的嗎?

【踐行三】堅持走“實”,在求

真務實中夯牢曲藝創作之基

真實是曲藝作品的前提和基石,要么是真人真事,要么是真實的社會現象,絕不能憑空捏造,無中生有。創作如同烹飪,只有真材實料,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在創作時,曲藝作品往往極易失真,創作可以高于生活,但反映的現象、揭示的主題、提出的愿望一定要是現實的存在和現實所需。只有寫實才有牢固的根基,為此曲藝創作者的作品必須跟上時代,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適應群眾的需求。惟有如此,群眾才能感同身受,津津樂道,進而受到啟迪。

2021年7月20日至25日,筆者作為輔導老師到陜西參加中國曲協“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題實踐采風活動。在延安曲藝館參觀時,筆者被曾給毛主席說過書的延安盲藝人、“三弦戰士”韓起祥老前輩的故事深深打動。1959年10月,延河大橋落成剪彩,韓起祥老前輩要寫一部關于大橋的作品作為獻禮節目,向革命圣地延安表達自己的敬仰。但他只能摸到橋面而看不到橋下,于是他就讓兒子用繩子把他綁緊,吊在橋下面,用手親自去摸大橋的構造。通過親身實踐,激發創作熱情,終于寫出膾炙人口的陜北說書《看大橋》。韓起祥老前輩求真務實的精神,深深震憾著筆者。于是筆者連夜采訪了韓起祥老前輩的女兒——陜西省曲協第七屆名譽主席韓應蓮,讓筆者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到韓起祥老前輩對曲藝執著堅守、實事求是的優秀品格,加班加點寫出一部真人真事真情實感的陜北說書《看大橋》。

“仰望星空的同時,必須腳踩大地”。我們曲藝創作者在求真上絕不能含糊,我們一定要向曲藝前輩那樣,親自出馬、親眼所見、落地見實、寫出精品。為了獲取第一手材料,多年來,筆者不畏長途跋涉,為了創作《慈母大愛》,驅車10個小時到黃河岸畔采訪全國道德楷模孫銀聰老人;為了創作《大山衛士》,實地采訪全國道德模范劉真茂老人;為了創作《黃河岸畔守護神》,親自實地采訪全國道德模范王愛東;為了刻畫王家壩精神,實地采訪96歲的全國勞模李秀英,傾聽她講述王家壩抗洪精神;走進安徽阜南親自感受柳編的發展歷程,感受鄉村振興給農民帶來的幸福指數……正是這一次次親力親為,給了自己厚實的素材基礎和創作底氣。

【自問四】你寫的群眾接受嗎?

【踐行四】堅持走“新”,在守正創新中展示曲藝創作之美

曲藝作品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群眾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作品到了觀眾中間,只有給觀眾帶來新意,帶來美感,帶來享受,引起共鳴,作品才能站穩腳跟,留住觀眾,進而被觀眾接受,流傳開來。曲藝是一門優秀的傳統藝術,要吸引現代的觀眾,必須守正創新,一方面要把傳統曲藝的魅力展示出來,設法讓現代的觀眾接受;另一方面要跟上發展步伐和現代人們的需求,展示出新時代的曲藝風采。

在參加中國曲協多次組織的繼承與創新的研討以及中華美學的學習中,筆者的體會是要出新,就要講究美,而且這種美是全方位的,是沒有夾生飯的成熟美。生活處處都有美,關鍵是領悟和發現。在曲藝創作中,走近傳統,探尋最美;走向社會,探尋最美;走進生活,探尋最美;走出地域,探尋最美;走入內心,探尋最美,不斷領悟美、發現美,進而全面展示美。

筆者創作的曲藝作品《臘月天兒》,就是沿著這一思路,奔著這一目標創作的。這一作品緊扣幸福團圓主題,用“情”展示生活的內在美,“天上紛紛飄雪花兒,花落萬家迎新年兒,年味濃濃大家唱,唱出歡樂臘月天兒”,四句起腔點明年的場景?!凹壹颐Φ貌恢貎骸薄凹壹颐Φ棉D懵懵兒”,體現人們盡管忙得不可開交,但樂在其中,醉在年中,將人們追求幸福團圓這種生活的內在美,以及熱愛、期盼幸福團圓的深情,自然流露出來。該作品聚焦傳統節日民俗,用“景”展示生活的外在美,“烘灶火掀鐵籠蓋兒,小小黃蒸擺成圈兒”“老壽星,托壽桃兒,貼到堂屋正中間兒”“喜鵲登梅枝頭落,福祿壽禧粗線條兒”“殺雞殺魚燉肉塊兒,烘上油鐺炸肉丸兒。有酥肉,有夾餡兒,油撥豆腐一片片兒”,每一個景象都是一幅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逼真精美圖景。所以作品通篇采用兒化韻。兒化后的詞,大部分使原來的詞語帶上了一定的感情和修辭色彩,烘托了臘月天這個充滿祥和、幸福的感情意蘊,彈奏出歡樂祥和的優美旋律。通篇崇尚自然,還原本色,不矯揉造作,不刻意渲染,采用兒化韻,朗朗上口,用“韻”展示生活的律動美,使整個作品洋溢著歡樂、親切、愉快的氣氛。走進《臘月天兒》,品鑒年景,品嘗年味,品讀年意,感悟生活的歡樂、生活的純真、生活的幸福,讓人回味無窮,美不勝收,所以得到山西當地群眾極大的認可和喜愛。

【自問五】你的作品演出了嗎?

【踐行五】堅持走“精”,在精品力作上體現曲藝創作之質

說一千道一萬,推出精品才是硬道理。為此,創作者在曲藝創作開始,就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對自己要嚴要“狠”,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狠下實功,瞄準精品不放松,對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不輕易放過,深思熟慮,深研細究,孜孜以求?!俺笙眿D總要見公婆”,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要敢于亮相,積極演出,在相互比拼競爭中,傾聽專家的建議,借鑒別人的優勢和亮點,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問題,進而不斷完善、補齊短板、持續提升。

多年來,中國曲協給了我們一個交流提升的平臺,不時的各類集中展演和定期的中國曲藝牡丹獎展演,源源不斷地推出了一個又一個曲藝精品。筆者與中國曲協因作品相遇,因作品而結緣。無論參與什么類型的演出,筆者都懷著激動、崇敬的心情,把作品當作“禮品”,滿懷期待地把自己的作品在展演和大賽中亮相,向中國曲協交出自己“最美”的答卷,向全體曲藝人和人民報告,請專家和群眾評判。經過大賽和展演的檢驗,認真傾聽并及時改進專家所提的意見,使作品更加完善,努力在社會和群眾中廣為流傳,走得更遠。

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創作精品的過程是精耕細作、精研細究的過程,是虛心學習、反復打磨的過程,是苦熬苦干、艱苦創作的過程,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創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曲藝精品。

【自問六】你究竟為誰而寫?

【踐行六】堅持走“正”,在正確道路上認真履行曲藝之責

你究竟為誰而寫?這對我們曲藝創作來說,是一個根本性、核心性的問題,關乎旗幟,關乎立場,關乎方向。曲藝的靈魂就是為民,宗旨就是服務,曲藝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曲藝始終根植于人民,曲藝來自老百姓,是老百姓的藝術。我們曲藝工作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牢記“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根,老百姓是魂”,時刻把黨和人民裝在心中,永遠為百姓寫作,向人民匯報。只有這樣,我們的曲藝創作之路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履行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從實踐到理論,從作品到舞臺不斷積累和深化,走進創作的春天里。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艱難跋涉,多少回苦苦煎熬,筆者都不離不棄,樂觀面對,如癡如醉,無怨無悔。因為曲藝給了筆者一副寬肩膀,要肩挑責任,努力創作。2023年8月,在一個月內,筆者先后走進了內蒙古,調研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故事;筆者走進新疆,感受生命中的胡楊精神;走進北大荒,感受大國糧倉豪邁氣勢。筆者經常在想,我們生活在這樣偉大的時代,如果出不了謳歌時代的精品力作,就有愧于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人民。

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在把握曲藝創作正確方向上,一定要緊跟國家前進的步伐,緊扣時代發展的旋律,緊貼群眾現實的需求,強化政治意識、規矩意識和自律意識,樹牢大局觀念、發展觀念和群眾觀念,確保創作的作品始終蘊藏的是“中國心”,譜寫的是“人民曲”,回應的是“百姓盼”,釋放的是“人民樂”,弘揚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揚的是曲藝健康向上的清風正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懷揣崇高使命,挑起責任擔當,帶著藝德上路,用心用情創作。

“一線采風、探尋素材、感動自己、真情創作、奉獻社會、服務人民”,這樣的創作情景、這樣的循環規律,已成為中國曲協引導筆者創作形成的固定格式和日常習慣。捫心“六必問”,踐行“六走向”,是筆者十多年創作的深刻體會,“六必問”“六走向”彼此間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并且都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對曲藝深沉、執著、熾熱、癡迷的愛,這種愛是已經融入血液、嵌入生命的真愛,唯有真愛,才有真情;唯有真愛,才有追求;唯有真愛,才能真正悟出真諦。最后,筆者把一首有感而發的《我愛曲藝 我要創作》的詩朗誦帶給大家共勉。

站在牡丹綻放的殿堂上有過多少遐想,

懷揣美好的夢想立志要把責任來擔當。

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讓我激情滾涌,

發誓在眷戀的土地上掘出生命的泉漿。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融注滿腔希望,

不懈追求,奮發有為,釀造佳肴芬芳。

此刻,我心底涌動無盡的熱浪,

此刻,我抬頭仰望滿天的星光。

星星對我說,只有眼睛向下,才能捕捉金子的透亮,

月兒對我說,只有腳踩大地,才能丈量大地的蒼莽。

帶著一顆滾燙的心我上路了,

揣著一片涌動的情書寫衷腸。

我時刻牢記,人民是我書寫的對象,

我時刻牢記,時代讓我們放歌引吭。

穿梭于大街小巷,角角落落有我的足跡,

走訪民生疾苦,把群眾的冷暖時刻牽掛心房。

我用曲藝寫下百姓的期待和夢想,

我用曲調譜寫人民的情思和衷腸。

走進田野里,捧一把泥土我心如潮涌,

走進田野里,我品嘗汗水孕育的酒香。

我的作品里寄托百姓的情思,

我的詩行里浸潤大地的希望。

走進生活的沃土我咀嚼艱辛,

掘取生命的泉水我孕育瓊漿。

曲藝有我寫不盡的情愫,

曲藝有我唱不盡的流觴。

曲藝有我抒不盡的力量,

曲藝有我品不盡的瓊漿。

我在曲藝的長河里遨游,

我在曲藝的藍天上飛翔。

我放棄多少個節假日游走蒼莽的土地上,

我走進多少樸實的群體內書寫他們的滄桑。

我愛多情的土地,土地讓我陶醉,

我愛肥沃的土壤,土地散發芬芳。

生我養我的土地,您讓我眷戀不已神采飛揚,

生我養我的土地,您讓我激情澎湃奮發圖強。

生我養我的土地,您讓我魂牽夢縈乘風破浪,

生我養我的土地,您讓我汗水融化放飛理想!

奮斗花開,未來展望,

汗水澆灌,孕育花香,

把曲藝的芳香送到千家萬戶,

在文藝的百花園中讓牡丹綻放,人間遍地撒芬芳!

(作者:中國曲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編?。?/p>

(責任編輯/陳琪穎)

猜你喜歡
曲藝筆者創作
發掘消失的明代曲藝——《金瓶梅詞話》所載明代曲藝探賾
曲藝名城張家港 曲苑魅力揚四方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一墻之隔》創作談
淺談曲藝的創作與表演
基于Flash技術的曲藝動畫設計與實現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