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大城市共同富裕的時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2024-01-20 06:32盧沖陳廣坤劉金華
中國西部 2023年6期
關鍵詞:時空特征城市共同富裕

盧沖 陳廣坤 劉金華

[摘要]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文章構建市域共同富裕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和投影尋蹤模型,對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的時空特征和影響因素進行考察。結果顯示: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呈不斷提高趨勢,各區(市)縣共同富??臻g分布呈現聚集特征,一圈層城市和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水平最高,三圈層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最低。人口、產業結構和社會保障是影響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據此,提出以統籌城鄉模式推進市域共同富裕的參考路徑。

[關鍵詞]統籌城鄉試驗區;共同富裕;時空特征;影響因素;城市

[中圖分類號]F126;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694(2023)06—0010—15

[作者]盧沖講師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成都 611130

陳廣坤博士研究生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成都 611130

劉金華研究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成都 610071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共同富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1985年9月,鄧小平同志指出:“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正是為了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富裕起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990年,鄧小平同志再次強調:“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边@標志著共同富裕的戰略由理念轉換為目標和行動。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為進一步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行動步伐,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明確要求在浙江先行先試、作出示范,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2021年8月,中央財經委員會提出對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開。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2)。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扎實推動共同富?!分匾恼轮赋鲆钊胙芯坎煌A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具體地,①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②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③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3?!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和《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了共同富裕的階段性發展目標:①到202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低收入群體增收和福利水平提升,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基本形成。②到203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程度更高,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更加優化。共同富裕的核心內涵是實現全體人民普遍達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綜上可知,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人力資本投資,促進人民福利水平提升,將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4)。

共同富裕是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保障,是基本經濟制度的自然發展。共同富裕的實現是以不斷發展的生產力、經濟水平為基礎,以實現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共同過上幸福生活為核心;它的內涵是形成以中等收入階層占主導的穩定的社會結構。共同富裕的實現是長期性的過程,是當前和長遠目標的有機統一,共同富裕的最終表現是人的全面發展6。實現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徑是:①全體人民公平地獲得人力資本積累,公平地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強中等收入群體富裕程度;②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公平享受公共服務。③以戶籍改革為核心,促進流動人口積極融入常住地,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口空間分布結構,形成高質量的城鎮化體系。

共同富裕和統籌城鄉發展都以縮小收入差距、平等享受公共服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為核心目標。2009年,《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出臺,明確提出了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涵蓋以下6個方面:①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逐步提升;②城鄉差距逐步縮??;③工業集中度水平逐步提升;④城鎮化率水平顯著提升;⑤城鄉實現充分就業;⑥城鄉義務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文化、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逐步均衡。2019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四川成都西部片區的溫江區、郫都區、都江堰市、彭州市和崇州市等8個區(市)縣開展城鄉融合試驗。

通過比較《扎實推動共同富?!贰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和《四川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的目標,有三個共性:一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逐步提升;二是居民收入(消費)差距逐步縮??;三是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表1進一步從發展性目標和共享性目標,詳細對比了共同富裕與成都市統籌城鄉試驗區和四川成都西部片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共同性和差異性。成都市統籌城鄉試驗區的發展目標中,除了沒有明確提出構建橄欖型收入結構和大力縮小區域間收入差距這兩個目標以外,成都市統籌城鄉試驗區與共同富裕在發展性目標和共享性目標等方面幾乎是一致的。四川成都西部片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則主要與共同富裕的共享性目標和其他目標較為一致。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成都市從2007年開始實施的統籌城鄉試驗可以視為是一種以統籌城鄉為路徑,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實踐。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浙江省探索共同富裕省域先行區的同時,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一方面,關于省域層面共同富裕的探索主要在浙江省展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缺乏推進市域共同富裕建設的經驗。在我國推動共同富裕的起步階段,總結市域共同富裕經驗對于實現城市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本文通過對成都市統籌城鄉試驗區的分析發現,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標與統籌城鄉發展的核心目標是一致的。鑒于此,基于共同富裕的視角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測算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發展水平和影響因素。

一、區域概況、試點政策及有益經驗

1.區域概況

成都市為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位于我國西南地區,下轄12個區、3個縣及5個縣級市。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達到2093.8萬,成為我國4個超2000萬人口的城市之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7萬億元。成都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城市,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的主要城市,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影響力。成都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呈現出“圈層化”特征,其中,中心城區為第一圈層,近郊區縣和遠郊縣(市)為二、三圈層。不同圈層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產業布局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①。事實上,以平原地貌為主體的成都市,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域的經濟社會聯系相對緊密,形成了以“大城市帶大郊區、大城市帶大農村”的區域發展模式。因此,對成都市共同富裕模式、水平和影響因素的研究,能夠為我國大量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城市實現共同富裕提供經驗參考。

2.試點政策

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成都市和重慶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要求兩市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報送國務院審批后實施。2009年,《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簡稱《方案》)出臺,提出了到2020年統籌城鄉建設的主要目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萬元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工業集中度達到80%,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比顯著降低,城鄉實現充分就業。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重點建設任務主要有: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完善城鄉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基層治理機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重點建設任務將成都市建成公共服務均等化配置成果共享區、城鄉協調發展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區、社會治理科學有效善治區、人與自然生態宜居區和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斗桨浮诽岢霭?009—2012年和2013—2020年兩個階段,制定改革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四川成都西部片區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成都市以協調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為抓手,重塑新型城鄉關系為主線,為全國特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成都方案。具體地,成都開展了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5個方面的探索。同時,成都西部片區還通過引入高品質公共服務投資、促進中心城區和郊區基礎設施一體化,全面提升成都西部片區正態公共服務品質,形成優質的生活環境。

3.有益經驗

2007年,成都市被確立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市出臺了一系列統籌城鄉改革政策,經過15年左右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成都實踐模式:“體制機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素集中化”?;谠搶嵺`模式,成都市實現了統籌城鄉發展,共同富裕水平不斷提高。

(1)體制機制改革。成都市探索建立了統籌城鄉管理體制,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系和城鄉并軌的基礎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制度,改變行政管理城鄉分割現狀,完善了城鄉一體的行政管理體制(7)。

(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成都市積極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改革,制定城鄉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相繼出臺了《成都市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標準》等政策措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通過資源配置均衡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成農村土地確權頒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行建設用地交易制度。同時,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為農民和農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破除制度障礙,保障成都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的權利。

(3)要素集中化。成都市探索創造了“三個集中”發展戰略,以破除全域要素自由流動障礙為核心,有效推動了“工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實現了城鄉同發展共繁榮。具體措施上,工業向集中發展,實現工業規?;l展,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農村居民向城鎮集中,促進農村勞動力要素向二、三產業轉移,為上地規?;洜I創造條件;上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實現農業規?;a,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二、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1.指標體系

借鑒陳麗君等(2021)8和李后強等(2018)研究和《成都市統籌城鄉2025規劃》《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并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構建出了成都市共同富裕指標體系,指標分為發展性指標和共同性指標兩大類。表2展示了本文構建的成都市共同富裕指標體系:經濟指標包括戶籍人口城市化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就業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和生活消費支出比;公共服務指標包括城鄉居民每萬人醫院數、醫生數、床位數,城鄉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城鄉居民人均社保和就業支出;生態環境指標包括人均綠地面積和空氣質量達標(API<100)天數。

在測算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后,我們進一步對影響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第三產業占比、人口密度、人口遷入率、移動電話用戶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均公共預算收入、城市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3。

2.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來自:①2008—2020年《成都統計年鑒》和2020年成都市各區(市)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②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環境空氣質量報告。報告主要包含成都市各區(市)縣2000—2020年空氣質量達標(API<100)天數等數據。

3.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利用熵值法和投影尋蹤模型,測算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接著,使用空間統計分析法中的莫蘭指數(Moran'sI)測算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臻g聚集水平,并使用熱點分析(Getis—Ord G*)識別各區(市)縣共同富??臻g分布的熱點區域。最后,利用線性概率模型探討共同富裕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

(1)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法,是根據各項指標觀測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來確定指標權重。信息論中,熵足對不確定信息的一種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確定性越??;反之,不確定性越大。

根據指標特征,可以用熵值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熵值越小,離散程度越大,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即權重)也越大。熵值法的計算步驟為:

第一步,數據標準化。由于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數值代表的含義不同,需要對正向和負向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對于正向指標:

對于負向指標:

其中,Z表示標準化后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的數值。

第二步,計算第j個指標下第i個樣本占該指標的比重:

第三步,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值:

其中,k>0,e;>0。

第四步,計算第j個指標的信息效用值:

(5) 第五步,計算各項指標的權重:

最后,計算成都市及各區(市)縣的共同富裕水平數值:

(2)投影尋蹤模型。投影尋蹤模型是一種用來分析和處理非線性和非正態高維度數據的統計分析工具10,處理數據時無須主觀假定,能克服高維度數據造成的“維度禍根”問題。該方法在城市發展水平、戶籍門檻指數測算等方面都有應用[11-12] 投影尋蹤模型的操作步驟為:

第一步,評價指標歸一化。假定x1為第i個區(市)縣的第j個評價指標,n為區(市)縣樣本的個數,P為評價指標的個數。評價指標值形成的樣本集為X—(x)|i=1,2,···,n;j=1,2,···,P)。為了消除各個指標的量綱和變化范圍的影響,需要對評價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具體公式如下:

第二步,構造投影指標函數Q(a),把X綜合成以一個n維單位向量a=(al,a2,···,ap)為投影方向的一維投影值Z:

綜合投影值要求Z的局部投影點盡可能密集,最好能凝聚成若干個點團,而點團之間要盡可能散開?;诖?,采用Friedman—Tukey投影指標函數表示,Q(a)=S(a)xD(a)。其中,S(a)是類間散開度,用投影值Z的標準差代替;D(a)是類內密集度,表示投影值Z;的局部密度:

式中,E是序列Z的均值;R為局部密度的窗口半徑,與數據特性有關,根據具體的實驗確定;r1是樣本之間的距離,rn=|Z—Zj|;u(R—r1)在(R—r)≥0時函數值為1,否則為0。

第三步,優化投影指標函數。投影函數只隨投影方向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方向反映不同的數據結構特征,最佳投影方向要盡可能反映高維度數據的結構特征。鑒于此,最佳投影方向通過求解投影指標函數的最大化問題來估計,具體為:

最大目標函數

約束條件:

目標函數是投影方向a為變量的復雜非線性優化問題,本文采用實數編碼遺傳算法進行求解。

最后,對測算出的指數進行排序。把最佳投影方向a帶入各樣本點的投影值Z,按Z之間的大小關系進行排序,對測算出的區(市)縣的指數進行排序,即得到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得分值的排序。

(3)空間統計法??臻g自相關表示研究對象的屬性值在地理空間上具有相關性。莫蘭指數(Moran'sI)常被用于測算數據是否具有空間相關性3?;谀m指數可以探討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水平是否具有溢出效應。

莫蘭指數如下:

其中,n為樣本數,wi為空間權重W矩陣的(i,j)元素,基于地理學第一定律,一般采用反距離權重的原則構造。x1和w;分別是空間單元i和j的觀測值,x表示觀測值的平均值。莫蘭指數為正則表示空間正相關,反之,表示空間負相關。

熱點分析(GetisOrdG)可以測算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分布的熱點和冷點區域。熱點分析統計量得分越高,表示共同富裕水平呈現高值聚類越緊密;反之,表示共同富裕水平呈現低值聚類越緊密。

其中,X1為各區(市)縣j的共同富裕水平,W為空間單元的空間權重,n為成都市各區(市)縣總數,x為共同富裕水平的均值,S為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水平標準差,G;統計為得分,Z得分越高表示共同富裕分布呈現高值聚類越緊密,Z得分越低表示共同富裕分布呈現低值聚類越緊密。

(4)線性概率模型。本文的解釋變量是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指數,該指數為從0到1間連續的正數。鑒于此,使用線性概率模型對影響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為了解決模型中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問題,我們將在模型中使用穩健標準誤。

模型設定如:

其中,yi表示使用熵值法和投影尋蹤模型測算出的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指數,取值為0到1之間的連續正數。Xn為一系列影響共同富裕的變量,比如:人口遷入率、人口密度和第三產業占比等。year,為時間固定效應,country;為縣域固定效應,εi為隨機擾動項。

三、成都市共同富裕發展水平

1.時間特征

表4展示了基于熵值法計算出的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指數。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共同富裕水平從0.116上升到0.545。其中,從2010年開始,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水平顯著加快。這可能的原因是,2009年以后成都市加快統籌城鄉發展步伐,進而促進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

整體上,2007—2020年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水平都有顯著提升,但區域差異明顯。具體上,青羊區和錦江區共同富裕水平在各區(市)縣中較高,且高于成都市平均水平。武侯區、金牛區和成華區共同富裕水平也相對較高,與成都市平均水平相近。雙流區、郫都區、溫江區、龍泉驛區和新都區共同富裕水平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大邑縣、崇州市、邛崍市、蒲江縣、簡陽市、金堂縣、新津區和彭州市等共同富裕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本文也使用投影尋蹤模型測算了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指數,結果與熵值法測算結果基本一致。

2.空間特征

成都市一圈層城市和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水平較高,而二圈層城市和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水平較低。表5展示了基于熵值法和投影尋蹤模型計算的成都市各圈層城市、中心城區和非中心城區的共同富裕指數,結果顯示,成都市一圈層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較高,為0.418;二圈層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為0.279;三圈層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相對較低,為0.234。中心城區和非中心城區的共同富裕水平分別為0.349和0.234?;谕队皩ほ櫮P蜏y算的結果,可以發現,成都市一圈層城市和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水平較高,分別為2.313和2.196,而二圈層城市和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水平較低,分別為2.079和1.914。綜上可知,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在空間上呈現圈層分布特征,其中,一圈層城市最高、二圈層城市較高而三圈層城市最低。

從空間分布來看,成都市各區(市)縣中共同富裕水平最高的城市主要聚集于一圈層城市,比如青羊區、錦江區、武侯區、成華區、金牛區。其次,二圈層城市中龍泉驛區、溫江區共同富裕水平相對較高。三圈層城市中都江堰市、新津區、青白江區和彭州市的共同富裕水平也相對較高,邛崍市、大邑縣、崇州市、金堂縣等共同富裕水平較低。

從空間相關性來看,2007年和2020年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裕水平的莫蘭指數分別為0.266和0.185,且在1%統計水平上顯著。這表明,成都市各區(市)縣的共同富裕水平在空間上呈現集聚分布特征,并且各區(市)縣的共同富裕具有溢出效應。進一步,基于熵值法和投影尋蹤模型測算的成都市各區(市)縣共同富??臻g分布的熱點分析顯示,共同富裕水平分布的熱點區在空間上呈現出顯著的集聚特征,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區,比如金牛區、武侯區、新都區、青羊區、郫都區、錦江區、雙流區等,這類地區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公共服務水平,有效地促進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

四、成都市共同富裕影響因素

表6報告了基于等式(15)估計的成都市共同富裕影響因素的分析結果。列(1)匯報了未控制時間固定效應、城市固定效應和穩健標準誤時的分析結果;列(2)和(3)分別為控制時間固定效應、城市固定效應和穩健標準誤后的分析結果。具體而言,人口密度、人均預算收入、城鎮低保人數對共同富裕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在1%統計水平上顯著。這表明,當城市的人口規模越大,財政收入水平越高,城鎮低保人數越多時,其共同富裕水平越高。金融機構儲蓄額、農村低保人數對共同富裕有顯著的負向影響。這說明,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口規模越大,并且對城市低收入人群具有較好的社會保障,則城市的共同富裕發展水平越高。

列(4)和列(5)是將成都市各區(市)縣分為中心城區和非中心城區分別進行回歸的結果。具體上,人口密度和第三產業占比對中心城區共同富裕的正向影響更大,而人均預算收入和城鎮低保人數對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的正向影響更大,農村低保人數對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的負向影響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移動電話使用人數對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有顯著負向影響,但是對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卻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整體上,人口、產業結構和社會保障是影響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的主要因素。比較而言,人口和產業結構對中心城區共同富裕發展水平的正向影響更加顯著,而社會保障對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發展水平的正向影響更加突出。

五、結論和啟示

本文構建了成都市共同富裕指標體系,分析了自2007年成都市實施統籌城鄉政策以來,共同富裕發展水平的時空特征和影響因素。結果發現:(1)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從0.116上升到0.545,呈現出逐步上升趨勢。(2)成都市一圈層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最高,二圈層城市和非中心城區共同富裕水平較低。(3)成都市各區(市)縣的共同富裕水平具有顯著的空間相關性,2007年和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莫蘭指數分別為0.266和0.185。(4)人口、產業結構和社會保障是影響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的主要因素。

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省域層面的共同富裕的實踐探索已經展開,但是,市域層面的共同富裕尚未起步。本文基于成都市統籌城鄉改革的背景,對共同富裕發展水平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這對于積極推動共同富裕,尤其是市域層面的共同富裕具有現實意義。本文的研究結果有以下啟示:①成都市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通過對成都市共同富裕指標體系的構建,為我國市域層面評估共同富裕提供了參考,并豐富了我國共同富裕的內涵。②本文基于成都市統籌城鄉背景下的統籌城鄉模式總結,提煉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這為我國西部地區實現市域層面的共同富裕,甚至全國其他城市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參考路徑。③本文還對于實現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區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具有重要啟示。應積極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增長,分配結構顯著改善。同時,還應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滿足。

當然,本文的探索也存在一些不足。受數據限制,構建的共同富裕指標體系并不完善。因此,構建市域層面更為合理和科學的共同富裕指標體系是未來重點研究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J].求是,2021,(22).

[3]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4]賴德勝.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6).

[5]李實,共同富裕的目標和實現路徑選擇[J].經濟研究,2021,(11).

[6]劉培林,錢滔,黃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內涵、實現路徑與測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08).

[7]姜曉萍。統籌城鄉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為例[J].社會科學研究,2012,(06).

[8]陳麗君,郁建興,徐銥娜,共同富裕指數模型的構建[J].治理研究,2021,(04).

[9]李后強,盧陽春,程潤華,國家中心城市發展動力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中國西部,2018,(02).

[10]FRIEDMAN JH,STUETZLE W.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s for data analysis |J. Modern Data Analysis,1982,(06).

[11]陳文峰,基于投影尋蹤模型的河南城市化水平綜合評價[J].經濟地理,2012,(09).[12]張吉鵬,盧沖,戶籍制度改革與城市落戶門檻的量化分析[J].經濟學(季刊),2019,(04).

[13]仝德,羅圳英,馮長春,國家級貧困縣政策的減貧效應及其空間異質性[J].經濟地理,2021,(11).

(責任編輯肖華堂)

猜你喜歡
時空特征城市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基于數字足跡的自駕車旅游客流時空特征研究
省內流動人口時空特征及其城鎮化效應研究
山東省縣域城鎮化動力機制分析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徐州廣播電視臺:講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