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意識視域下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
——以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為例

2024-01-20 03:04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概況外語意識

李 立

(南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西南昌 33003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中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盵1]2020年,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圍繞課程思政工作體系、教學體系和內容體系等方面出臺課程思政建設意見,課程思政建設有了新的發展機遇。

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2019年“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端論壇”中指出:高等外語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全、規模大、責任重。首先,基本上沒有一所高校能夠排除外語教學,開設外語類本科專業的高校占全國本科高校數量的82.4%。其次,目前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下設100個本科專業,占本科專業總數的近16%,且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設有3000多個專業點。再次,高等外語教育是國家對外開放的“橋梁”和“紐帶”。高等外語教育關系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到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交流互鑒,更關系到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建設。[2]而外語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的西方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價值觀念的內容和材料,因此,對外語類課程,尤其是外語文化類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非常有必要。

一、國家意識與外語課程思政

“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在長期的外語教育實踐中,更多的是強調對外國語言文化的學習以及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而對學生國家意識的培養意識較為薄弱,外語教育中國際視野和國家意識的不平衡問題十分突出。在對國家意識的概念定義上,我國學者存在著一些差異。部分學者強調國家意識中共同的歷史、認知、信仰、情感等方面的內容。如我國學者于海將國家意識定義為“族群歸屬的精神體現,是對某一特定民族、社群、文化、傳統和語言的歸屬,并由此而分享共同歷史、共同情感、共同信念和共同生活方式”[3]。榮司平認為,國家意識是“國家公民在長期共同生活、生產、斗爭中形成的對整個國家認知、認同等情感的總和,包括公民對國家的認知、認同和期待”[4]。另一部分學者強調國家意識對公民日常生活、社會生產實踐的精神引導作用。如閻國華、何珍認為,國家意識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強大武器,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5]

在外語界,國內學者也逐漸認識到國家意識在外語教育中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學的楊楓教授是國內外語界國家意識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他首次提出了國家意識作為外語學科的理論存在和實踐問題,并通過一系列的學術研討會,在外語界取得了思想共識。楊楓指出:“所謂國家意識就是外語教育必須堅持國際視野與母語文化互為主體,立足本來,吸收外來。培養學生價值判斷的能力,使其成為有本有源,頂天立地的國家棟梁?!盵6]換句話說:“外語教育的‘國家意識’就是堅持外語教育的愛國主義?!盵6]

必須指出的是,強調外語教育中的國家意識,并不是要提倡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要辯證地處理好國際視野和國家意識的關系,即在學習西方文化與知識、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的同時,明確學生外語學習的價值取向和意識形態,避免學生一味沉溺于西方的歷史和文化,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的政治社會制度和文化價值觀念,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姜鋒和李巖松指出:“外語課程思政賦予外語教育以宏偉的政治內涵,決定了新時代中國外語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目標是立德樹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具備參與全球不同領域治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盵7]本文在國家意識培養理念的指導下,以英語專業的必修課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為例,對進行英語專業文化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與實踐。

圖1 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二、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與整合

英語國家概況課是英語專業核心必修課程。作為一門典型的英美文化類課程,旨在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背景知識,拓寬其知識面,幫助學生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社會與文化概貌,使學生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對不同國情和不同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教材是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擁有課程思政內容的教材是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基礎和保障。但是,從目前市面上的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的教材來看,目前還未發現一本教材涉及課程思政內容,且目前市面上的教材普遍編寫時間較為久遠,相關內容未能做到及時更新。在這種情況下,亟須重新優化和整合英語國家概況課的教學內容,明確課程內容中增強“國家意識”的思政內涵和價值要求。

由于該課程知識點多,教學內容繁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教師都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對英語國家國情和文化的介紹和講授上,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對比分析做得不夠,對課程思政內容的挖掘“零散化”和“碎片化”,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導致該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沒有得到最好的實現?;诖?本文借助國家意識培養的理念,系統地挖掘課程中的思政育人資源和元素;在課程中有意識地植入中國元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具體而言,在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的每一個章節中都按照“中外對比”的主線和思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明確一個課程思政主題,并充分挖掘該章節的思政元素。如在講授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美國部分第三章美國人的身份(American Identity)的內容時,就將推動民族團結,堅定“四個自信”作為該章節內容的課程思政主題,圍繞課程思政主題和內容,增強和提升學生的國家意識。

該章節的課程思政內容首先以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用批判性思維重新審視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及其所謂的民主政治制度,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其次,在講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以及少數族群地位的同時,主動向學生介紹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尤其注重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理念,通過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推動了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最后通過對比美國和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實際,突出“西方之亂”與“中國之治”,并通過“中西對比”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國家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

表1 國家意識視域下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主題

(二)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英語國家概況課屬于英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英語文化類課程。該課程知識點多、教學內容繁雜、課時有限,傳統的講授方式教學效率偏低,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在課時有限且基礎知識點多的情況下,要以“鹽溶于水”“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

本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并進行研究性教學改革探索和嘗試,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創造條件和空間。在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上,更多體現在對課程基礎知識點的處理上:充分利用線上的資源,將課程每章節的基礎知識點相關的資料、視頻提前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上,要求學生在課前提前學習,并在平臺上告知學習基礎知識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授。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為后續的研究性教學改革留出時間和空間。

在教師課堂授課過程中,貫徹學習共同體理念,進行研究性教學方法改革:改變了原來單一的教師講授、學生識記的模式,采用對核心知識點進行課堂講授、小組展示、課堂討論、課堂小組辯論等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了研究性教學的實踐探索,旨在突破傳統的教師單向授課方式,通過組建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共同體,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其研究潛能。在這種研究性教學實踐中,圍繞每一章節的課程思政主題,通過“中外對比”主線,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和小組辯論,并對學生討論、辯論的論點和論據進行點評和總結。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將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念塑造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以及跨文化思維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

(三)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評價與改革

在對英語國家概況課程圍繞國家意識的培養進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之后,評價和考核的方式也要進行調整和變革。該課程的考核分為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后,首先,提升了過程性考核的比例。目前,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兩者的比例各占50%。其次,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中均加入了對學生國家意識、價值觀念的考核。過程性考核分為四個部分:小組展示(30%)、視頻學習(20%)、課堂討論(30%)、作業(20%)。

在小組展示和課堂討論這兩個環節中,均設置了對學生國家意識和價值觀念的考核,且在這兩個部分中的占比均達50%。在小組展示和課堂討論中,要求學生圍繞每一章節的課程思政主題,用英語闡述對這一思政主題的認識,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思政主題理解能力、跨文化對比分析能力等維度進行評分。終結性考核以期末試卷的形式進行。在終結性考核中,專門設置了簡答題和論述題來考查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思政水平,考核分值占總分值的30%。另外,在學期結束前,開展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評價:專門設計調查問卷,調查和評估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以及“四個自信”的認同程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踐行情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同時對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思政教學提出相關建議。

三、教學案例:美國人的身份(American Identity)教學設計

本節課教學設計由課前、課后和課中三個階段的教學活動構成:

(一)課前教學活動

1.課前閱讀任務

提前閱讀英語國家概況課程美國部分第三章:美國人的身份(American Identity),特別關注非洲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s)部分。讓學生找出5位最為其熟知的非洲裔美國人,并通過在線學習平臺進行分享和交流。

2.視頻觀看任務

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兩個視頻的觀看。

視頻1: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的經典演講《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

視頻2:2020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遭白人警察跪壓頸部的視頻。要求學生認真思考非洲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地位以及形成這種地位的原因。

(二)課中教學活動

1.對美國的人口構成整體情況進行介紹

根據學生在課前的反饋,處理本章節的基本知識點。首先,介紹美國人口構成的基本情況;其次,重點介紹非洲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占比、地域分布情況、形成的歷史、社會經濟地位等內容。

2.以《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片段為素材進行英語聽說訓練

讓學生以小組展示的方式介紹馬丁·路德·金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的背景,分析、講解、欣賞演講中的經典片段,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接著,以該視頻片段為素材,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同時啟發學生思考非洲裔美國人的政治和社會需求。

3.有關非洲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地位和遭遇的討論

結合發生的美國弗洛伊德事件所引發的美國反種族主義浪潮組織學生進行討論。20世紀60年代,聲勢浩大的黑人民權運動已取得巨大成功,非洲裔美國人的權益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為什么在6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會出現弗洛伊德事件,非洲裔美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白人警察直接“跪殺”。美國的種族主義為何如此根深蒂固?美國是不是真如其《獨立宣言》里標榜的那樣“人人生而平等”(All man are created equal)?西方所謂自由、民主政治制度是否真如其所描繪的那樣完美,且具有普世價值?

4.引出本章節的課程思政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我國民族政策以及少數民族權益

在討論完非洲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地位和遭遇之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并討論我國的民族政策以及我國少數民族所能享有的權益。與美國的種族主義盛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守望相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5.布置閱讀和寫作作業

在本節課快結束時布置學生在課后閱讀一篇張維為教授發表在《歐洲世界》(Europe’s World)的英文文章“Why China prefers its own political model”(《中國:為什么要走自己的政治道路》)?!稓W洲世界》雜志是歐盟系統內影響最大的政治與外交雜志,有時也被稱為歐洲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在歐洲政治和外交界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讓學生了解中國頂級學者在面對西方質疑的時候,是如何向外國讀者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是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的。然后在閱讀的基礎上,用英文撰寫一篇不少于120個單詞的作文。作文可以使用本章節出現的詞匯以及本篇文章中出現的好詞好句,鼓勵學生將課堂上的討論內容進行重新梳理和總結,形成一篇主題突出、邏輯嚴密、論點鮮明、語言流暢的英文作文。

(三)課后教學活動

作文提交、評價、反饋、修改:教師要求學生在修改和自評的基礎上提交一稿,教師及時對作文進行評價并反饋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師的意見進行認真修改,然后再重新提交,從而達到消化和鞏固提高的效果。

(四)課程思政內容總結

本堂課的課程思政元素在于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非洲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地位、遭遇,并與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和少數民族的地位進行對比分析,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用英語介紹我國民族政策和制度的方式,提升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

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相比,我國的政治制度有著鮮明的特點以及顯著的優勢。在講解美國的族群構成和相關制度時,按照“中外對比”的主線,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的民族政策的特點和優越性,突出“西方之亂”與“中國之治”的鮮明對比。引導學生始終站穩中國立場,并從中國視角出發,重新審視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治社會制度、文化價值觀念,從而幫助學生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結 語

本文從國家意識培養的角度出發,對英語專業必修課程英語國家概況課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均進行了調整和改革。通過全方位的課程教學改革,明確了該課程的價值導向,增強了學生的國家意識,堅定了學生的“四個自信”。

猜你喜歡
概況外語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滬港通一周成交概況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