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三維闡釋

2024-01-22 06:30李潤珍
海南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外語精神教材

李潤珍

(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海南 ???570228)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1]。文化猶如一只無形的巨手,可以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并轉化為強大的力量[2]。文化是民族自信的基礎,也是溝通世界的橋梁?!爸v故事”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形象的有效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進行了部署,提出了“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新要求。中國文化故事是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力,成為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和身份認同的重要來源,也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外語是國際傳播的重要媒介,高等外語教育理應服務時代之需,發揮其在融通中外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中的特殊作用。而教材是教學思想和內容的載體,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托,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應從教材入手。本文將圍繞為什么講、講什么以及怎么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三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為什么講: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價值意蘊

2005年8月12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刊發的《文化是靈魂》一文中這樣寫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苯滩牟粌H是教學產品、課程產品,也是文化產品。鑒于語言和文化的不可分性,語言教材在語言知識和文化兩個層面上服務于語言學習[3]。一直以來,高校外語教材致力于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教材的文化內容以外國為主,忽視了中國文化的內容。隨著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期,推介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尤為重要。外語專業的學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群體。因此,在高校外語教材中融入中國文化故事,對外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重要作用。

(一)落實立德樹人之需:以中華文化為載體踐行課程思政

我國近代教育家陸費逵曾明確提出:國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4]。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指出“高校教材必須體現黨和國家意志”[5]。外語教材的文化要素不僅影響語言學習者的個體社會化過程,而且關乎意識形態等政治問題和國家戰略利益[6]。外語教材的文化內容應當與當前課程思政要求高度契合,強調將價值觀引領融入知識傳播與能力培養之中,落實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國文化故事富含中國價值與中國智慧。用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是從內容源頭上踐行課程思政教學理念,通過文化故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國共產黨人革命情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文化故事認識中國理論、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的成功都因深深扎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這些中國故事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塑造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鮮活素材,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邏輯起點和基礎工程。

(二)強化學科建設之需:提升外語學科跨文化教育能力

外語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跨文化行為。近年來,外語教育“跨文化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陡叩葘W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7]強調,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應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其中“廣博的文化知識”包含外語教育的跨文化意識,與“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同等重要。2018年教育部頒布的《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指出,外語類專業學生應具備外語運用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等。其中對“跨文化能力”有了進一步要求并作了詳細解釋:即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識;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點和異同;能對不同文化現象、文本和制品進行闡釋與評價;能有效和恰當地進行跨文化溝通;能幫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8]??梢?,高等外語教育把“跨文化能力”培養放在突出位置,由此對外語教材的文化內容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長期以來,外語教材的文化內容偏向目標語文化,本土文化內容比重較低。外語學習者跨文化能力培養,首先應在本土文化的習得中建構民族文化身份,形成民族文化認同,培育民族文化自覺,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其次應以比較視角學習和理解中外文化的特點和異同。因此,在外語教材中增加本土文化內容,是外語學科提升跨文化教育能力的著力點。

(三)服務國家戰略之需:培養學生國際傳播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化中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友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大批外語人才,外語院校大有可為” “要努力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復合型人才,在推動中國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國上作出新的貢獻”[9]。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需要中國文化的滋養。因此,傳播好中華文化,是高等外語教育的新使命新擔當,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該專業旨在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外語人才,從事的涉外領域包括: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會計、國際金融、跨境電子商務[10]等,是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的主力軍,更是講述中國、溝通世界的先遣隊。作為活躍在國際經濟領域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尤為重要。在商務英語專業教材里融入中國文化故事,訓練學生用精準的英語傳授中國文化,學會中國故事國際表達,培養學生的傳播意識和傳播技能,成為具備國際傳播能力的商務英語人才,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二、講什么:用高校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保?1]深刻闡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用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自然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中國革命文化故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故事。

(一)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

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積淀而成的優秀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根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其精髓集中體現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強不息、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求同存異、文以載道、儉約自守等人文精神[12-1]?!爸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保?3]如:“民惟邦本”的思想與“人民至上”的思想內核一致,“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與“和平發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一致。自古以來,這些文化精髓就展現著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和行為方式,可謂是最深沉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每一部分都能以無數的好故事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如在商務英語談判教材中,可以融入“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凸顯守誠信的重要性。在商企外交教材里融入“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彰顯中華民族歷來有尚和合的精神。用外語教材講好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華文化精髓及其強大生命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二)講好中國革命文化故事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抗擊列強侵略、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偉大斗爭中孕育而成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14]。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怕犧牲,浴血奮戰,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在這充滿苦難與輝煌的28年歷程中,孕育了一系列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革命文化吸收并延伸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舍生取義”的犧牲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等[12-2]。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革命實踐熔爐的鍛造后,實現了再生與再造,形成了諸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精神譜系[15]。 革命文化是黨和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文化成果,它繼承和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核,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革命年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英雄氣概。革命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它能夠促使人們敢于沖破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敢于破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的同時敢于進行自我革命等等。如在中國文化概論的英語教材中融入紅船故事,讓青年大學生體會當年愛國青年為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存亡,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精神。教材中融入長征故事,讓青年大學生了解共產黨人是如何懷著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怕艱難險阻,冒著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險翻雪山、渡赤水的故事。長征歷時兩年,行程兩萬五千里,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用外語教材講好革命文化故事,可以讓學生了解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光輝歷程,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品質,了解中國共產黨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斗爭精神,讓學生從這些故事中看到共產主義信仰的力量,從而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政治認同。

(三)講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故事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致力于培養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它代表時代的進步潮流和發展需求,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本質。這些價值觀不僅是當代中國精神的內核,也是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產品創作的引領力量。簡而言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這種文化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是這兩者在當代中國的深度融合發展。它代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展現了包括“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航天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和抗疫精神在內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民族精神。七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實踐,開辟了中國道路,孕育了中國精神,創造了中國奇跡,就足以證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滿著生機活力,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方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保?6]這一重要論斷闡明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當代范式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當中的地位和作用[17]。如在外語閱讀教材中融入錢學森、黃大年、袁隆平等科學家的故事,融入航天英雄楊利偉、聶海勝等英雄的故事,融入中國企業以及企業家們走向海外,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故事。用這些故事激勵青年學生傳承科學家們、航天英雄們、企業家們的報國精神。用外語教材講好這些文化故事更貼近現實,更能解釋中國之治和回應中國之問。

三、怎么講:高校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實現路徑

好故事是有標準的。一個故事好不好聽、能不能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利不利于傳播,取決于故事的內容、講述的方式和呈現形式。用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故事題材不可勝數,因此,故事的主題選擇、敘事方式、呈現形式等都需要綜合考慮,這對教材編寫者的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嚴格的要求。

(一)故事主題與課程內容契合

外語教材文化故事的主題選擇要首先考慮其價值體現,教材編寫者應對融入教材的文化故事主題做總體設計,挖掘故事的價值,在確定元主題類型的前提下,細化子主題。其次要考慮故事主題與課程內容的契合關系。在每一門專業課程教材中融入中國文化故事,要以該課程的內容為主線,合理分配故事主題。應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避免出現外語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混淆不清的局面。

外語專業課程體系涉及諸多課程。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共有16門專業核心課程,按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商務、國際會計、跨境電商5個方向細分,每個方向涵蓋20門專業方向課程,整個課程體系涵蓋了116門專業課。每門課程融入的故事主題應該契合該課程的需求。如“國際商務”類課程教材,可以融入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成功開展跨國經營的故事,以及這些成功故事背后的文化支撐。中國改革開放已有45年歷史,尤其在中國入世之后,中國企業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參與者和貢獻者,有許多精彩的故事。諸如華為的5G故事,海爾的白色家電故事,安信在巴西成功購買原始森林的故事等,這些成功的故事與企業文化密切相關。比如華為的企業文化: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倡導團結、奉獻、學習、創新、獲益與公平??梢?,華為企業文化已深深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中,具有濃濃的中華文化的底蘊。因此,在商務英語教材中融入諸如“華為的故事”,既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元主題,同時又細化了次主題--企業文化,契合了專業課程的需求。

(二) 宏大敘事與微觀敘事結合

宏大敘事(也譯作“宏偉敘事” “堂皇敘事”等)是法國思想家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在《后現代狀況:關于知識的報告》(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中提出的一個關鍵概念。所謂宏大敘事,本意是一種完整的敘事,具有主題性、目的性、連貫性和統一性,常見于政治敘事和哲學敘事。微觀敘事是講述故事時,回避宏大主題,用鮮活的案例,更加個體化的視角來呈現人們的日常生活,用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感受到更真實更日常的中國文化魅力。用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要宏大主題與小視角相結合,以小視角支撐宏大主題會更加富有吸引力、感染力。

近幾年出版的外語教材,在中國文化融入方面有了一些進展,在文化故事敘事上采用了宏大敘事和微觀敘事結合的原則。比如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新時代商務英語綜合教程4》的第3單元Entering a market專門用了兩篇文章講述如何進入中國市場。其中Text A:Doing business in China是一篇轉自英國政府網站的文章,文章用了一系列的數據呈現中英貿易合作的成果,最后總結英國企業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取決于對中國合作伙伴的文化研究,特別強調要尊重和接受文化的差異性。其中Text B:Business practices in China是一位名叫Tanya Liddell的英國商人講述如何在中國做出口生意的故事。他重點描述了中國的“和文化”在商務接待和商務洽談中的體現,并強調對“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他在中國成功開展業務的主要原因。這兩篇文章都講述了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性,Text A以政府工作的視角宏大敘事,通過一系列官方統計數據分析,得出尊重和包容文化差異的重要性,體現了敘事的完整性和權威性;而Text B以個人經歷的視角微觀敘事,列舉了中國企業接待客戶和商務洽談的事例,從個人對于商務禮儀的感受分析其中蘊含的中國“和文化”,得出在中國成功開展業務必須理解和接受中國文化的結論。這種微觀敘事比較具體,生動,容易引起讀者共鳴??梢?,用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宏大敘事與微觀敘事結合,兩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既能體現故事的權威性、完整性又能體現故事的親和力、感染力。

(三)顯性與隱性呈現融合

文化內容在教材中如何呈現,主要分為顯性和隱性兩類。顯性方式定義為文化內容在語言輸入材料部分的呈現,包括明顯以文化為主題的閱讀語篇、聽力語篇和視頻語篇,以及專門呈現文化知識的板塊等[18]。隱性方式指練習中的文化內容,包括課前導入與課后練習等。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的重要載體是教材里的語篇,通過語篇實施語言教育和文化教育,在語言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和傳播能力,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應以語篇顯性呈現為主,以練習設計的隱性呈現為輔。以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模態語篇呈現中國文化故事,可以創設立體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利于文化知識的輸入,進一步拓展對中國文化的多維認知。此外,在教材的導入以及課后練習部分,設計講述中國文化故事的任務,隱性呈現文化內容,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練習啟發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思考,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比較文化異同。

目前來看,以隱顯結合的呈現方式講述中國文化故事的外語教材不多。2022年外研社出版的“理解當代中國”外語系列教材,其中的《英語演講教程》第3單元,主題為Boosting Cultural Confidence,即:增強文化自信。整個單元設計體現了隱性呈現和顯性呈現相結合的原則。第一部分是導入,這部分以隱性方式呈現文化內容,包含了3項任務,主要功能是啟發學生對中國文化的關注。任務1:What's new about your culture? 要求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創新作一分鐘的演講。任務2:Is it a painting such as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這部分展示了“清明上河圖”,讓學生描述圖中的中國文化元素。任務3:How should literary and artistic portrayal of heroes be evaluated?讓學生聽一段演講,回答熱愛祖國與歌頌英雄在中國文化中體現了什么價值?有哪些文藝作品能體現該價值?第二部分是單元的正文,這部分以顯性語篇作為文化輸入材料呈現文化故事,共有四項教學任務,以直接輸入中國文化知識為主要目標。Activity 1:Understanding reasons for cultural confidence;Activity 2: Understanding ways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任務1、2以習近平總書記在18屆中央委員會第12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作為學習語篇,理解如何推進文化自信。Activity 3: Illustrating with examples 這部分用了習總書記講的5個文化故事,展示如何用事例講故事。Activity 4 :Round Table—A Symbol of China 這部分用了2019年CCTV英語演講大賽的一篇演講,以一位大學生的視角講述了她家的圓桌作為中國文化象征的意涵故事。第三部分是單元的結尾,設計了課后演講練習,要求學生以家鄉的文化故事為主題做一篇演講,再次以隱性方式呈現文化內容,以鞏固和拓展文化知識為主要目的??傮w而言,該單元文化語篇設計較好的體現了多模態隱顯結合的呈現方式,這也是外語教材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可以借鑒的呈現模式。

結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勾勒了藍圖,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不斷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19]。高校外語教材建設應做好頂層設計,扎根中國大地,具有全球視野,以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為核心特色,創新主題設計、敘事和呈現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以融通中外的方式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外語精神教材
虎虎生威見精神
教材精讀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