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跨區域命題征集活動成果展示(二)

2024-01-22 12:17本刊編輯部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3年6期
關鍵詞:滑雪冰雪試題

本刊編輯部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材料一:

將智能管理“精確到肌肉”的上海體育學院的劉宇教授團隊,通過采集跳臺滑雪運動員的數據信息,結合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進行神經啟動、肌肉控制等方法研究,建立數字化高速影像、冠軍選手模型、運動員心理分析、運動損傷防護等,為雪上技巧類項目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撐,助力選手實現成績突破。

為無微不至地服務于運動員,一些高校還在運動員的穿戴上下了功夫。據媒體報道,前不久,天津工業大學領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積極保暖服裝研發項目組向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捐贈了可穿戴自加熱耐低溫服裝用品,在零下40℃的環境下,加熱面罩內部溫度仍可達10℃左右,持續發熱1至3小時。

(摘編自周世祥《科技創新為冬奧健兒賦能助力》,《光明日報》2021年3月17日)

材料二:

利用“風洞”進行針對性訓練已被冰雪運動強國廣泛采用。2020年10月,中國首座體育綜合訓練“風洞”正式啟用。這座為冬奧會量身打造的體育“風洞”,最大風速可達每秒42米,相當于14級強臺風,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冰雪運動所涉及的風速范圍。在“風洞”助力下,運動員在鋼架雪車、跳臺滑雪等項目中受益匪淺。

外界還注意到,圓盤滑雪機成為越野滑雪隊提升實力的“黑科技”裝備,跳臺滑雪國家集訓隊利用科學手段幫助運動員調整空中姿態,六自由度電動模擬體育訓練系統的引入為運動員提供了逼真的訓練環境……中國正綜合多學科、跨學科的力量,統籌推進技術研發和技術轉化,為競技體育實現更大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撐。

6年多來,109個冬奧小項已實現“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科技賦能讓冰雪健兒如虎添翼。目前,中國選手已經在北京冬奧會多個項目上入圍,實現歷史性突破。比如,中國首次成功“解鎖”高山滑雪全項目參賽資格,跳臺滑雪等項目的參賽人數創歷史新高。

(摘編自郭超凱《從訓練備賽到場館建設,北京冬奧會的“科技底色”》,“上觀新聞”2022年1月17日)

材料三:

智能數據,正在成為冰雪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在輔助運動員科學訓練方面,人工智能設備可以構建人體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測量及分析系統,用來檢索、收集、篩選、分析運動員的速度、心率、呼吸、發力方式等一系列以前難以量化的數據。人們以此為依據,發現肉眼不可察的技術錯誤,設計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訓練方式,為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此外,數據的智能融合,能夠推進冰雪產業多元化現狀分析,給決策者提供全面而有針對性的參考。比如,以氣象、交通、旅游等數據為銜接點,人們可以找到冰雪運動與各領域各產業的交集和相互關系,借此改善運動場地的建設運營,進一步帶動冰雪旅游及其他產業的發展。

對5G等新技術的綜合運用,為拓展冰雪運動的觀賞體驗提供了更多可能。當前,一些具備“現場拍攝—云端處理—客戶端”技術鏈路的穿戴設備已走向大眾,支持用戶從不同角度和位置觀賞冰雪運動比賽。VR技術、智能化人機交互功能,能夠使冰雪運動突破氣候和地域的限制,順應“北冰南展”的體育發展態勢,降低冰雪運動的體驗門檻,滿足全民健身、線上體驗的多樣化需求。

科技的不斷創新,正是冰雪運動發展的堅實底氣和不竭動力,冰雪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凇盎ヂ摼W+”背景,借力現代新興科技的融合,更多體育科研工作者正將知識和熱忱投入其中,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勢必迎來全面轉型升級,我們滿懷期待。

(摘編自張廣寧《冰雪運動必走科技創新之路》,《光明日報》2021年12月14日)

材料四:

(摘編自《冰雪之約,中國之邀,中國冰雪的“出圈路”》,“央視網”2021年10月27日)

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下列選項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兩則材料小到穿戴設備,大到訓練手段,都強調了科技創新為冬奧健兒賦能助力,凸顯冬奧會的科技底色。

B.結合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借助數據信息采集,研究神經啟動等方法,從而實現將智能管理“精確到肌肉”。

C.“風洞” “圓盤滑雪機”等首次出現的“黑科技”裝備,助力運動員們在真實的訓練環境下進行針對性訓練。

D.由天津工業大學自主研發的可穿戴自加熱耐低溫面罩,可以在零下40℃的環境下持續發熱至少1小時。

2.下列對材料三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下列對材料四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在北京獲得冬奧會舉辦權前,中國代表團在歷屆的冬奧會上參賽的大項僅占所有大項種類的半數左右。

B.從1998年開始,冬奧會大項穩定在七個,而小項數量不斷增加;中國隊參加小項人數也逐年增加。

C.據統計,在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中,大約有三分之一在北京獲得冬奧會舉辦權前并未開展過訓練。

D.中國競技冰雪運動在短時間內惡補短板,在2022年冬奧會上,最終實現從頭至尾“全面參賽”目標。

(作者、單位:王琨 天津市第七中學)

【試題點評】試題選材新穎,圖文結合,對多文本閱讀形式進行一定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備考典型性,符合目前新高考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陀^題考查重點突出,符合“新課標”對學生學業水平的具體要求,設問緊扣實用類文本閱讀能力檢測重點,能夠體現出對日常教學的檢測要求。試題解說準確。建議:①試題格式可按照高考原題格式作進一步優化;②對圖表與其他文字材料的關聯,還可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圖表內容。

二、古代詩歌閱讀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4,5題。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注]①此詩當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十年前,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貶。

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首聯從大處著眼,以景帶情,用“海天” “茫?!蓖怀觥俺睢钡臐庵?。

B.頷聯借“芙蓉” “薜荔”在驚風密雨中的遭遇,暗比自己仕途風波險惡。

C.頸聯虛實結合,詩人想象“嶺樹重疊” “江流曲折”,與友人互訪不易。

D.此詩寄贈四位共患難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寫思念朋友而難以見面之意。

5.嚴羽在《滄浪詩話》曾這樣評價柳宗元:“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奔氁鞔嗽?當之無愧。全詩是怎樣體現“深得騷學”的,請加以分析。

(作者、單位:余倩雯 福建省廈門市第三中學)

【試題點評】試題選材具有典型性,符合學生學習實際??陀^題設問對作品考查全面,考查重點突出,能夠體現出對日常教學的重難點檢測,對引導教學落實詩歌鑒賞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所給注釋對學生理解作品起到適當的輔助作用。主觀題能結合課內所學,借用古人詩論,引導學生對所學關于“屈原” “離騷”等相關知識做整合,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重視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試題解說準確細致。建議:試題格式可按照高考原題格式作進一步優化。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6,7題。

客 至

陸 游

官閑身自得,客至眼殊明。
靜算棋生死,閑分酒濁清。
悠然劇談罷,偶爾小詩成。
但恨桑麻事,無人與共評。

6.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眼殊明”這個細節生動傳神,既為下文書寫待客巧妙做鋪墊,又體現了賓主情誼深厚。

B.本詩頷聯和頸聯都具體描寫了富有濃郁生活氣息和人情味的場景,自然親切又富有情趣。

C.本詩著筆日常小事,尾聯“無人”二字表露出聚會的遺憾,但并不影響詩人待客的興味。

猜你喜歡
滑雪冰雪試題
逐夢的“冰雪一代”
擁抱冰雪向未來
點燃“冰雪”
202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四)
冬來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五)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滑雪,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