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科波菲爾》的敘事視角與特點

2024-01-22 12:17李倩男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3年6期
關鍵詞:科波菲大衛

李倩男

(天津市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作為狄更斯最為鐘愛的作品,《大衛·科波菲爾》是作者基于成長記憶改編而成的自序傳。而作家之所以會有回憶題材的小說,是因為那些經歷難以忘卻,只有書寫下來,才能撫慰自己沉浸在回憶中的心靈,就像狄更斯所說的那樣,“對于我想象中的每個孩子,我是個溺愛的父母,我有一個最溺愛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衛·科波菲爾》”。

語文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節選了《大衛·科波菲爾》整部長篇小說中一個承上啟下的環節:一方面,大衛成為孤兒,并被繼父拋棄置于童工的境地,在艱難時世中,開始考慮自身如何生存(吃飽飯)這一現實問題;另一方面,與房東米考伯夫婦的交往則是他初涉復雜社會、接觸不同類型人物的開始。

課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以一個回憶的視角開篇:“如今,我對世事已有足夠了解,因而幾乎對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為怪了?!边@里的“我”就是作者,是像“父母”一般的成人,富有生活經驗。因此,“我”的心智是健全的,能夠做出價值判斷,是一個足以擔當、負責的人,能夠無所不知地審視世事滄桑。這個視角因為要呈現回憶,于是保留了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精華內容,

讓跌宕的情節變得集

D.本詩融景物描寫和敘事抒情一體,語言質樸平實無藻飾,字里行間盡顯賓主相處融洽氣氛。

7.同是寫客至,同樣抒發了客至的欣喜,體現二人真誠、坦率的處世之道,本詩和杜甫《客至》有何不同之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客 至

[唐]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作者、單位:孫思維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試題點評】試題選材具有典型性,符合學生學習實際??陀^題設問對作品考查比較全面,基本能夠體現對日常教學重難點的檢測。主觀題能結合課內所學,把這首詩與杜甫的《客至》一詩作比較閱讀,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重視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試題解說準確。建議:①試題格式可按照高考原題格式作進一步優化;②主觀題的設計還應為考查“異同處”,這樣考查會更全面。

【評審專家簡介】張小屹,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高級教師。

[注]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只在文中呈現試題,答案及解析等內容請掃碼關注公眾號“教學考試雜志”后,發送消息“6期答案”獲取完整版本(電子版)。

中,減少了枝蔓,使得故事的展開像一條筆直大路,條理清晰,主干凝練。

“它那些鑲有護墻板的房間,我敢說,經過上百年的塵污煙熏,已經分辨不出是什么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它們全都出現在我的眼前,就跟當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顫抖的手被昆寧先生握著,第一次置身其間時見到的完全一樣?!?/p>

我們會注意到,這里小說敘述者“我”和小說故事發生時那個兒童大衛“我”之間還隔著時間的鴻溝。前者是成年的“我”,后者則是童年的“我”,在“現在”與“從前”之間隔著茫茫的時事?!艾F在”的“我”是一個突破了各種困難限制之后的成熟的人,而“從前”的“我”是一個在悲慘環境下掙扎的童工。兩個“我”的所看、所感、所思,因時間上的差異會呈現出不同:在小說創作中,作為敘述者的“我”在講述自己的童年時,就可以選擇兩種講故事的策略,一是敘述者“我”根據寫作發生時的心智,基于當時所擁有的信息量去觀察、品評人物和世界;二是主人公“我”根據故事發生時的生活經驗對外界提問、聚焦——因為是回憶,此時的“我”往往是稚嫩的、感性的、童真的。這種策略還常常交織在一起,也就是說,雖然是成年的“我”在講故事,但由于同時提供了“兒童”視角的體驗,那種柔弱與被保護的特質,如果沒有童年主人公“我”的眼光,所經歷的苦難不經由童年視角就難以形成對童真壓迫的反差,也就很難引起讀者的觀察和體認。例如,第一天進入工廠時,童工中年紀最大的米克·沃克奉命前來教“我”怎樣干活兒之后離開,看到眼前的情景、想起米克·沃克介紹的這些伙伴與曾經伙伴的落差,“我的眼淚就直往下掉,混進了我用來洗瓶子的水中。我嗚咽著,仿佛我的心窩也有了一道裂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似的”。讀到這里,讀者不禁為一個不幸由繼父送到工廠成為童工,進入惡劣環境、與來自普通人家孩童共同從事重體力勞動、不能繼續接受教育的兒童感到痛苦和惋惜,也為大衛·科波菲爾逐步成長、走出人生低谷的情節蓄勢。

隨著米考伯先生的出現,雙重之“我”的交織體現得更加明顯。米考伯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他會提供給“我”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和他相處難不難?這一切都是未知的,激發讀者跟著童年“我”的視角去一步步發現:初見米考伯,那是“一個胖墩墩的中年男子”?!拔摇庇^察得很仔細,“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黑色皮鞋,腦袋又大又亮,沒有頭發,光禿得像個雞蛋”,這一切是因為“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也因為“我”面對這個陌生人仍有太多的疑問與擔憂。而那些略顯滑稽的描述,則饒有趣味,富含孩子氣?!八掷锬弥桓苡袣馀傻氖终?手杖上系有一對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還掛著一副有柄的單片眼鏡”,或許,這種體面的打扮在童年大衛看來,一下子就分出了身份差異,但小說視角忽然發生變化,“我后來發現,這只是用作裝飾的,因為他難得用來看東西,即使他用來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見的”,進一步刻畫出米考伯希望表現得優雅、有文化的性格特點。

“我就在這座房子里,跟這家人一起,度過我的空閑時間。每天我一人獨享的早餐是一便士面包和一便士牛奶,由我自己購買。另外我還買一個小面包和一小塊干酪,放在一個特定食品柜的特定一格上,留作晚上回來時的晚餐。我清楚地知道,這在我那六七個先令工資里,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了。我整天都在貨行里干活兒,而整個一星期,我就得靠這點兒錢過活,從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從來沒有人給過我任何勸告、建議、鼓勵、安慰、幫助和支持,這一點,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樣,腦子里記得一清二楚!”

這一段,是以童年之“我”講述小大衛怎樣精心規劃捉襟見肘的薪水,雖然是作者“我”的回憶,但感受卻是兒童視角的生活——自我管理、經濟拮據、孤獨無助。而緊接著一段“米考伯先生的困難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我的處境這樣孤苦伶仃,也就對這家人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這一判斷顯然超出了兒童的認知,展現出作為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的眼光與歷經痛苦之后的反思,然后又是一系列童年“我”的視角,刻畫出米考伯太太對生活深深的憂思:

我請她說出要我幫什么忙。

“我已經親自拿出去一些銀餐具了,”米考伯太太說,“悄悄拿了六只茶匙、兩只鹽匙和一對糖匙,分幾次親自送去當鋪當了錢??墒沁@對雙胞胎老是纏得我分不開身。而且想到我爸媽,現在我得去做這種事,心里就很痛苦。我們還有幾件小東西可以拿去處理掉。米考伯先生容易動感情,他是決不肯去處理這些東西的。而克莉基特,”——這是從濟貧院來的那個女仆——“是個粗人,要是過分信任她,她就會放肆起來,弄得我們受不了的。所以,科波菲爾少爺,要是我可以請你——”

現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盡管支使我,做什么都行。從那天晚上起,我就開始處理起她家的那些輕便的財物來了。此后,幾乎每天早上,在我上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以前,都要出去干一次同樣的事。

以上大段的直接引語對話與細節描述,不僅寫出了米考伯太太需要“我”去幫著做典當的窘境,還增強了現場感。而那個作者之“我”,則在這個情節完結后進一步升華:

米考伯先生的事,雖然渡過了最危急的關頭,但是由于過去有張“契據”什么的,所以依然還有糾葛。有關這種契據的事,我以前聽他們談得很多,現在我想,那一定是他以前立給債權人的某種約定償還債務的借據,不過當時我弄不清這是怎么一回事,把它跟從前在德國流行一時的魔鬼的文件混為一談了。最后,這個文件不知怎么的,好像不礙事了,米考伯太太告訴我,“她娘家的人”認定,米考伯先生可以援用破產債務人法,請求釋放。

這里,作者將苦難歸咎于契據、債權與資本,這種歸因分析又超越了童年的“我”,是對當時英國金錢社會下不平等現象的振聾發聵的拷問。童年之“我”與作者之“我”不斷地在作品中穿越時空、交織變奏,童年生活帶給作者無法磨滅的記憶,而作者通過對童年那些不該遭受的苦難的批判完成了主題的升華。

必修下冊教材小說單元在寫作版塊特別提到“敘事要引人入勝”,就要找到一個好的立足點,“對于故事的發展,敘述者可能置身其外,也可能身在局中”。不同的敘述視角,帶來不同的敘事效果。從兒童視角到成人敘述,雙重之“我”的敘述策略,讓我們跟著童年之“我”去體驗作者的遭遇,同時也跟著作者之“我”去判斷價值。那個童年“我”的經驗原初狀態,感同身受地帶給我們震撼,那個不時跳出來的作者之“我”,則在兩個“我”的無縫銜接中潤物細無聲地塑造我們對時代的認知。從18世紀中期菲爾丁的《湯姆·瓊斯》,到18世紀末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再到19世紀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這一系列被稱之為“成長小說”的作品多有這種“二我”視角交織的敘述,它們像史詩一般記錄了時代,也豐富了我們的心靈。

猜你喜歡
科波菲大衛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
大衛,不可以
書·《大衛·科波菲爾》
書·《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圣誕節到啦
拯救大衛
畫/黃勝凡 詩/大衛
《大衛·科波菲爾》中的女性形象解讀
大衛出游
來自人名的英語詞匯之文學作品篇(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