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在神經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2024-01-22 04:00戴君俠蔡建勇林群巴華君孫軍
浙江醫學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神經外科醫學生問卷

戴君俠 蔡建勇 林群 巴華君 孫軍

溫州醫科大學定理臨床學院,浙江省溫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溫州 325000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確立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面臨著新的挑戰。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培養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關鍵時期。傳統的臨床實習教學方式存在不少缺陷,醫學生在臨床實習中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臨床思維無法得到有效鍛煉。因此,如何使醫學生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應用于臨床實踐之中,是當前醫學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神經外科相關疾病病因復雜,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大多數醫學生難以理解。如何調動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神經外科實習教學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傳統教學方式偏重于教師單純地講授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往往忽略發現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1]。案例教學(case-based learning,CBL)和 研討會(Seminar)教學應運而生。CBL起源于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臨床真實案例進行學習,有助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Seminar教學方式于19世紀初起源于德國洪堡大學,其核心是以研討會的方式讓學生就某一課題和教師共同討論,是一種平等、互動式的教學方式[2-3]。本研究將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應用于神經外科實習教學中,探討其教學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抽樣方法,選擇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溫州醫科大學定理臨床學院、浙江省溫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實習的溫州醫科大學2016級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五年級4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對本研究內容均已知曉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試驗對照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40名學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名學生。試驗組中,男生8名,女生12名;年齡范圍為21~25歲,年齡(23.10±0.24)歲。對照組中,男生9名,女生11名;年齡范圍為21~25歲,年齡(23.15±0.22)歲。兩組學生入科前進行理論知識測試,主要包括病因分析、診斷依據、處理措施等內容(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組卷,總分100分)。試驗組學生測試成績(50.60±1.55)分,對照組學生測試成績(49.85±1.70)分。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入科前成績比較,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教學實施

選取神經外科典型病例作為教學內容,如蛛網膜下腔出血、三叉神經痛、顱腦創傷等。實習教學所用教材為《外科學神經外科分冊》(李新鋼、王任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第1版)相應章節內容。兩組學生采用相同教學內容。兩組教師均由長期從事臨床教學工作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神經外科醫生擔任,教學時數均為6學時。

1.3.1 試驗組教學實施 試驗組學生采用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具體教學步驟如下所示:①臨床教師講授典型病例作為示范,供學生模仿、學習,選取實際問題為討論話題。②針對所確定的臨床問題,學生通過書本、文獻和網絡等途徑查閱資料,在結合實際病例的基礎上分析解決問題,或者提出新觀點,并制作PPT。③學生討論,內容包括檢索文獻的方法,新發現、新觀點,以及PPT制作技巧。④根據病例,學生模擬診療過程,做出診斷、制訂治療方案和并發癥的處理等。⑤整體討論,教師進行分析、總結,并探討存在的相關問題。

1.3.2 對照組教學實施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授課的教學方式。臨床教師集體授課,針對典型病例進行講解,選取相應病種和講述該病種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方案和新進展,最后進行師生交流。

1.4 教學效果評價

1.4.1 理論知識考核 兩組學生在出科前進行理論知識考核,試卷從上述知識相關的題庫中隨機抽取組卷,題型為選擇題40分、簡答題30分、病例分析題30分,總分100分。

1.4.2 臨床技能考核 兩組學生出科時進行臨床技能考核,根據溫州醫科大學實習醫師臨床技能考核標準進行評分,其內容包括病史采集20分、病史病程書寫規范30分、影像學判斷10分、基礎技能操作30分、醫患溝通10分,總分100分。

1.4.3 問卷調查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試驗組學生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實施效果進行評價,調查問卷的克朗巴赫系數為0.78,這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共向試驗組學生發出問卷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0%。問卷內容包括:是否接受新的教學方式,學生自學能力、學習興趣、理論知識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變化情況。同時,向兩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對各自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進行評價,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進行評定,0分表示非常不滿意,10分表示非常滿意。問卷的克朗巴赫系數0.74,這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本研究共發出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0%。

1.5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包括選擇題、簡答題、病例分析題成績和總成績。試驗組學生各項成績和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其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體結果詳見表1。

表1 浙江省溫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兩組學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分,)

2.2 兩組學生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

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包括病史采集、病史病程書寫規范、影像學判斷、基礎技能操作、醫患溝通成績和總成績。除了病史病程書寫規范和醫患溝通成績之外,試驗組學生其他各項成績和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其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學生病史病程書寫規范和醫患溝通成績比較,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體結果詳見表2。

表2 浙江省溫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兩組學生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

2.3 試驗組學生對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的評價

試驗組20名學生中, 75.0%的學生均表示接受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70.0%以上的學生均認為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可以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并且有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了理論知識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具體結果詳見表3。

表3 浙江省溫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試驗組20名學生對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的評價[例(%)]

兩組學生對于各自教學方式的滿意度評分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對于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的滿意度評分[(7.00±0.24)分]高于對照組學生對傳統授課教學方式的滿意度評分[(5.85±0.26)分],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17,P=0.001)。

3 討論

3.1 真實病例和相互交流能夠充分調動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CBL是一種全新的以臨床問題為基礎、以典型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方式[4]。授課教師通過具體病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查閱文獻和循證醫學證據、開展課堂討論分析、推演臨床診療思路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然而,單一的CBL教學方式在學習交流方面有所不足,而Seminar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就某一實際問題進行共同討論,包含學生-學生、學生-教師、教師-教師交互式討論,其核心是讓學生與教師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深入探討[5]。教師發揮引導者作用,學生作為實踐者,通過自學和交流的方式,培養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大多數學生表示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可以明顯提高學習興趣,能夠提升相互之間的協作能力、溝通和表達能力。相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通過自主學習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顯著提高,印象更為深刻。

3.2 真實病例的推演以及問題解決能夠促進醫學生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的提升

CBL和Seminar教學方式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國外很早就開始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培養醫學生[7]。國內逐漸開始探討該教學方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薛秋紅、萬遠太[8]的研究報道,這種教學方式在耳鼻喉科實習教學過程中,對提高醫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劉成、吳雪平[9]的研究報道,在重癥醫學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采用此種教學方式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不管是從理論知識考核結果還是從臨床技能考核結果來看,試驗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核和臨床技能考核的各單項成績和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除了臨床技能考核中的病程書寫規范和醫患溝通2項成績之外,兩組學生其他所有成績比較,其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表明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能夠有效促進醫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臨床技能提升。

3.3 自行探索的過程和研討會的形式更能夠增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并提高教學效果

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能夠使醫學生在真實案例的引導下,主動查詢臨床資料和文獻資料,并在研討會中推演疾病診治的過程及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有利于促進醫學生臨床思維的形成和塑造,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其更具有互動性、民主性、激勵性和學術性[10]。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80.0%以上的醫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自學能力、拓展臨床思維,其考核成績亦優于對照組學生。這印證了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醫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醫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的掌握更加鞏固,明顯提高了臨床教學效果。

4 結語

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使教學活動從靜態封閉型向動態開放型轉變,有效調動了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深了醫學生對疾病的認知,提高了醫學生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在交互式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理探究并達到了最佳契合。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值得在教學實踐中推廣應用。同時,本研究中也存在著某些局限性和不足之處,比如只是評估了在神經外科實習的短期教學效果,且整體樣本量有限等。在后續研究中,我們將采取多中心和大樣本的方式,對其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以進一步完善CBL結合Seminar教學方式在神經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戴君俠:研究實施、數據統計、論文撰寫;蔡建勇:研究設計、論文修改;林群:數據收集;巴華君:數據分析;孫軍:教學指導

猜你喜歡
神經外科醫學生問卷
問卷網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問卷大調查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波:行走在神經外科前沿
神經外科昏迷患者兩種置胃管方法比較
問卷你做主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神經外科院內感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