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區域性農機應急保障體系構建研究

2024-01-23 03:20陳小剛李火平劉壘甘嵐何宇欣
江西農業 2023年24期
關鍵詞:跨區農機手區域性

陳小剛,李火平,劉壘,甘嵐,何宇欣

(新余市渝水區農業科學研究中心,江西 新余 338000)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對農機應急快速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開展“四有三能”(有資質條件、有形象標識、有技術能力、有經營水平,能服務、能發展、能共享)農機維修網點創建和加快區域性農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是目前探索出來的最有效的方法,此舉可以有效提升農機維修能力和農機應急響應能力,能夠滿足農戶的迫切需求。在這兩個方面,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走在江西省的前列。

新余市渝水區統籌多方行動,積極延伸救援服務觸角,已建成“四有三能”農機維修網點11 家。注重農機維修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支撐,也是確保農業機械高效、優質、安全地從事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

構建新型區域性農機應急保障體系,根本落腳點放在建設區域性農機應急救援中心,該中心以“54321”為建設目標, 即強化和完善“五個功能”(信息預警、檢測維修、跨區作業、推廣培訓、農機監管),堅持和創新“四個統一”(統一服務水平、質量、標準、品牌),確保農機維修“三不”(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鄉,大修不跨區),建成“兩化”(市場化、社會化)融合,全省“一流”的農機應急救援機構。從而形成全覆蓋糧食生產鄉鎮、作業能力超強的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體系。該中心的主要建設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建成農機應急救援信息化平臺

將現有農機定位系統接入平臺,提高對國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利用率,實現農機定位等信息共享,建立農機應急救援信息化平臺(即農機應急救援信息調度指揮中心),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增加在用農機的終端物聯設備,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形成該信息化平臺的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應用并進行廣泛普及。系統還結合數據大屏、作業供需、農業資訊、機手服務等內容,拓展服務領域與服務能力,達到農機服務主體橫向聯合與縱向合作的目的。

1.1 作業供需

包括找農機、找農活。找農機:農業用戶通過查詢農機主發布的請求為農活適配農機進行農業生產。找農活:農機主通過查詢農業用戶發布的作業選擇適合自身農機的農活進行農業生產。

1.2 作業訂單管理

管理者可以在系統內根據未作業地塊位置就近發布作業調度訂單給農機手。任務創建后,系統將通過手機將任務推送給指定農機手,并跟蹤人員對任務的響應與執行情況。農機手可以通過手機在線接受訂單、查詢訂單信息、查詢是否需要攜帶農資及攜帶農資數量、導航到作業地點進行作業。訂單類型可以分為一般作業訂單、合作社作業訂單、農事服務訂單。

1.3 作業管理

利用農機定位終端在地圖上實時展示全市農機分布情況,并區分農機啟動狀態,方便用戶追蹤啟動農機的作業信息。根據農機終端回傳的作業信息進行匯總分析,自動生成農機作業空間分布圖,實現農機作業軌跡回放、作業面積估算、作業質量分析、作業圖片回傳等功能,進而調整和管理農機作業。

作業質量分析是在訂單任務發布調度后,農機手進行作業,才會有數據顯示。通過質量管理,管理者可以隨時查看任務的作業質量、進行速度、完成度等情況。同時通過平臺可以直觀查看作業的詳細信息。

1.4 數據統計

農機作業數據統計包括展示當前區域昨日作業情況、作業面積及合格面積情況。同時展示每日的作業趨勢及每臺設備的作業總數據,展示各地的作業數據,亦可按作業類型查看每種作業類型相應的的作業情況。同時支持按合作社及按設備導出數據,展示每個層級單位下每天的作業明細,為需要農業作業補貼的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組織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依據。

通過建設手機APP,切實增強農機管理的實時性、便捷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改變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提高作業效率,降低溝通時間成本,科學有效地推進農業管理與農機作業的智能化、精細化發展。

1.5 資訊中心

包括農業信息及行業動態。平臺及時發布農業相關的最新技術和最新國家政策信息,發布農業專家精準觀點,注重推廣先進的農機農藝技術,幫助農民用戶了解最新的農業新聞,共享當前數據分析,掌握先進的農機農藝技術。

1.6 作業調度

用戶根據平臺分配的權限,上級角色可下發作業調度任務至下級角色,向指定農機發送調度指令,實現農機作業引導。農機手通過手機端及時獲取調度信息、快速響應調度任務。上級角色進行調度時可根據調度地址,為農機手分配最近的農機進行作業,同時還可以查看農機的任務量、任務完成情況以及行駛里程。

1.7 作業供需

該功能模塊為各類用戶(包括合作社、農機主、農機手、農戶等)提供信息發布功能,包括農戶找農機、農機主找農活、農機主找農機手、合作社招聘農機手等各類作業供需信息的發布。用戶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平臺搜索或瀏覽信息,選擇作業服務。

1.8 消息傳遞

農業生產者可通過手機端接收各種通知公告、農機維保提醒、作業供需信息等消息。

2 建成農機應急救援跨區作業聯盟

通過促進各農機專業合作社、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水稻(油菜)機械化育秧中心、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機專業大戶等組織與農戶的合作,利用大數據分析探索及市場化運作手段,廣泛吸納講大局、技能精、意識強、態度好的農機手作為隊員,組建一支調得動、用得上的農機應急跨區作業應急隊伍,按照“平時作業、用時應急”的方式,在各農業區域形成若干個不同的農事救援跨區作業聯盟,如收割機隊伍、插秧機隊伍、拖拉機隊伍、飛防無人機隊伍等,通過跨區作業聯盟保障平臺的農事應急調度能力,確保農業生產防災救災對接精準,行動迅速。

3 建成農機應急維修合作聯盟

以新余明德農機維修服務中心為龍頭,該中心室內室外維修場地、設施設備、儲備庫、農機庫棚、應急救援服務車及拖車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并且還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同時,整合東方紅、東風、沃得、雷沃等品牌農機特約維修資源,聯合另外10 家農機維修網點,探索共建、共用、共享的模式,強化協同作戰,組建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等高性能機具應急維修合作聯盟。通過采取“互聯網+維修網點”技術手段、APP 手機終端平臺及服務熱線,共享農機維修需求信息,實現農機應急維修的靈活調度,形成規范的農機銷售、作業、技術服務、修理等一條龍服務,提升農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的綜合維修服務能力,保障農事服務的順利進行,全面提高區域性農機應急救援中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建成農機推廣培訓合作聯盟

要充分發揮區域性農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功能,探索組建區域性農機推廣培訓合作聯盟,積極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對接,主動承擔農機維修技術人員的培訓任務,拓寬農機駕駛技術、農機應用技術等培訓內容。創新培訓形式,把課堂建立在鄉村地頭,將教學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做到邊講解、邊示范、邊指導、邊操作,讓學員聽了就懂,學了就會。創新培訓內容,利用中心現有資源,把農機培訓學校(駕校)的操作培訓與中心閑時維護保養有機結合起來,把農機監理操作考核與中心常規機具調試保養結合起來,把農機管理與中心農機維修信息平臺建設結合起來,實現農機維修與農機管理、培訓、推廣、監理的有機結合。

全力構建新型區域性農機應急保障體系,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化防災救災能力,以青園城農機大市場為中心,依托其農機集散地品種全、機具多的優勢,以建設一個區域性農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為落腳點和切入點,建成獨立運營的農機應急救援信息調度指揮中心、覆蓋新宜吉六縣區的農機維修服務中心,以及具備200 人左右規模的農機推廣培訓中心。新型區域性農機應急保障體系建成后,每年可統計農機作業信息60 萬畝以上,完成10 次跨區作業調度且作業面積10 萬畝以上,實現應急維修隨叫隨到,破解農機應急救援發展瓶頸。

5 結語

農機應急快速救援、機具搶修和跨區作業實時監測調度等能力提升工作任重而道遠,以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的區域性農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是一種新探索。扎實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嚴格按照有關部門安排,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機安全應急救援機制,最終提升農業機械化防災減災能力,建立全省一流的農機應急保障體系。

猜你喜歡
跨區農機手區域性
農機手職業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跨區取件的困擾
跨區基地化演習中醫療保障組的任務探討
引發四川盆地區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確認識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透析新聞采訪的獨特視角與寫作中的區域性特點
麥收時如何進行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
江南春·農機手
區域性綜合管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淺談阿勒泰地區加強農機手技能培訓的幾點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