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順“萬忠墓”研究新解二則

2024-01-23 17:51王珍仁
大連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四明公所立碑

王珍仁

(大連市近代史研究所,遼寧 大連 116000)

一、旅順“萬忠墓”之名由“哀忠墓”衍生而來

(一)關于旅順大屠殺

1894 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日軍在攻陷旅順之后制造了震驚世界的“旅順大屠殺”慘案。這次屠殺持續了四天三夜,死難人數約有兩萬人。

制造這次大屠殺的主犯是進犯旅順的日軍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這次屠城是在日本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巖所默許下的一次有預謀的暴行。關于這一點,當時參與戰爭的日軍諜報人員向野堅一在其個人《從軍日記》中明確記載:“日軍在由營城子向旅順進攻時,有軍官向下屬下達了‘見到敵兵一人不留’的命令?!盵1]戰后,1924 年9 月23 日向野堅一在參加由當時金州民政署召集的所謂“紀念日本間諜鐘琦三郎等人斃命于甲午戰爭”活動時,談話透露:“在旅順,山地將軍說抓住非戰斗人員也要殺掉”[2]。參與這次屠殺的隸屬于日軍第一師團步兵第二聯隊的上等兵關根房次郎曾更清晰地記錄說,土城子事件①指1894 年11 月18 日中日雙方在旅順土城子發生的遭遇戰。后,“山地將軍曾有過如下命令……從今往后即便是平民,若有妨礙我軍者亦格殺勿論”[3]。與關根房次郎同屬步兵第二聯隊的小川幸三郎也在其日記中記錄:11 月21 日下午3 時30 分以后突入旅順城區之際,“曾接到命令稱,自集結地出發時凡見到成年男性清國人均應當場捉拿并將其處死,以斬殺為宜,兵士們均躍躍欲試”[3]。參與大屠殺的另一位隸屬于第一師團步兵第十五聯隊第三大隊的上等兵漥田仲藏在其《征清從軍日記》中描述得更為詳細,日軍士兵“只要見到清軍便欲屠為快,在旅順城區遇見平民也將全部處死,道路上四處堆滿了死尸而導致前行不便”[3]。

關于旅順大屠殺,當年慘案的目睹者曾先后發表大量的文字記述。英國海員詹姆斯·艾倫的《旅順落難記》②也譯為《在龍旗下——中日戰爭目擊記》,該譯本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出版。、美國《世界報》記者詹姆斯·克里爾曼的《旅順大屠殺事件》等,就連當年的日本隨軍記者也毫不掩飾地向國內做了大量的報道。旅順陷落的消息傳到日本以后,日本文壇中深受軍國主義浸淫的部分文人竟毫無廉恥之心,寫下了大量“贊美”大屠殺的漢文詩作③關于此部分內容,可以參考查屏球編著,鳳凰出版社2017 年出版的《甲午日本漢詩選錄》。。這些都讓矢口否認有大屠殺行為存在的日本政府始料不及。

為掩蓋其屠殺旅順人民的罪證,日本侵略者在市區內將尸體集中起來加以焚燒,然后將骨灰埋葬到旅順白玉山東麓,在墓前樹立一塊木牌,書寫“清國將士歿亡之墓”以欺騙輿論,當地百姓則稱此地為“萬人墳”。

(二)顧元勛與“萬忠墓”題字

甲午中日戰爭結束以后,中國政府被迫簽署了《中日馬關條約》,以割地賠款方式吞下了戰爭的苦果。條約簽訂的第二天即發生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在俄、德、法三國干預下,日本政府無奈同中國政府在北京簽訂了《中日遼南條約》,由中國政府再向日本支付白銀三千萬兩為代價,贖回遼東半島。1895 年11 月,中國政府派出候補直隸州知州顧元勛赴旅順辦理接收事宜。

顧元勛抵達旅順之后,了解到旅順大屠殺的全過程,對日軍的野蠻暴行深惡痛絕。他深知當地民眾災難之重,郁結出壯志未酬之憤,在旅順同胞遇難兩周年之際,根據旅順民眾的意愿,對遇難同胞的墓地加以修葺,建享殿三間,立碑一通,并親筆書寫下“萬忠墓”三個大字。筆者認為顧元勛所題墓碑之字,并不是一時心緒難平所致,題字乃是由京城法源寺之“哀忠墓”衍生而來。

北京法源寺,原名憫忠寺。唐貞觀十九年(645),有朝鮮半島與大唐交好的新羅使臣入朝,稱新羅此時受到百濟與高句麗的聯手威脅,欲迫使新羅中斷與大唐的交往聯絡。唐太宗聞后勃然大怒,即刻發文照命百濟、高句麗收回對新羅的威脅攻擊。如有不遵,大唐定會出兵相助新羅,剿滅百濟、高句麗。然而,當時高句麗弒主專權的淵蓋蘇文并不理會唐太宗的警告。為樹立威望,唐太宗不顧勸阻,決定親率大軍出征朝鮮半島?!斑@一年4 月,當各路大軍集結于幽州薊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時,唐太宗下令大饗六軍,召開誓師大會?!盵4]260唐軍在李世民的率領下,躊躇滿志,所向披靡,欲一鼓而蕩平之。但意想不到的是,此時高句麗舉國動員,聚集十五萬之眾與唐軍展開鏖戰廝殺。大戰之時,高句麗一方實行堅壁清野,幾百里內難見人煙,致使唐軍的給養難以為繼。在受到重創之下,唐太宗無奈做出“撤軍”之策?!? 月,大軍開始撤退。經過三個月的長途跋涉,11 月,軍隊撤回到了幽州。此時所余的人馬,只有出發時的五分之一了?!叵氤鰩熤畷r青山綠水之間,大軍氣勢如虹的盛況,唐太宗不由百感交集,他‘深憫忠義之士歿于戎事’,為了讓陣亡將士的亡魂早日超升,安撫他們的親人,唐太宗下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遺骸,將他們安葬在誓師舊地,名曰‘哀忠墓’。并在這個誓師舊地建造一座廟宇,以超度這些客死他鄉的為國盡忠的亡魂?!盵3]261

甲午中日戰爭后,候補直隸州知州顧元勛受朝廷之命赴旅辦理接收事宜,見到這里血腥的一幕,心中很可能會想起京城法源寺中的“哀忠墓”,而乾隆皇帝為其所賦之詩“最古燕京寺,由來稱憫忠”更是讓其銘記在心。因此,在修葺旅順遇難同胞墓地時,他才會在墓地原址上取當地人“萬人墳”之稱謂,融“哀忠墓”的題名,立碑勒銘“萬忠墓”。并在碑陰處撰文陰刻“光緒甲午十月,日本敗盟,旅順不守。官兵商民男婦被難者一萬八百①此“百”恐為“千”字之誤。余名口,忠骸火化,骨灰叢葬于此”。為了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亡靈,顧元勛還在墓碑前修建享殿三間,或許有立寺之意,但因后來俄國強租旅大,顧氏匆匆離職,這里的一切又無奈恢復到往昔荒蕪的曠野之中。

(三)從“哀忠墓”到“萬忠墓”

從京城的“哀忠墓”到旅順的“萬忠墓”,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后的境界內涵已有天壤之別。哀者,睹物傷懷而憂心忡忡,悲痛的心情之中,透出了“白骨縱橫,阡陌無主”的凄涼景象。唐朝詩人陳子昂在其《感遇·其三》中描繪了“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的凄涼、悲慘景象?!鞍е夷埂北磉_的是唐太宗對戰死沙場的征人的無限憐憫與同情,其中也透出些許的無奈。而“萬忠墓”則不同,這里以量詞“萬”,表述出一種慘烈,更以“萬人忠魂”的吶喊,向世人敲響一記警鐘?!叭f忠墓”三個字充滿了一種悲壯慷慨之意。在這里,顧元勛面對悠悠的蒼天、茫茫的大地而痛苦、呼喊和感嘆!顧元勛親筆手書的“萬忠墓”三個大字在工匠的手上被刀砍斧斫出來,其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都向來到此地的人們講述著不應忘卻的歷史。

二、旅順萬忠墓碑“四明公所”新釋

(一)旅順華商公議會所立“萬忠墓碑”

1922 年,旅順華商公議會在先前1896 年顧元勛所立“萬忠墓”碑(后人也稱為“光緒碑”)后,又重新立碑。為何此時會有重新立碑之事出現?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首先,1922 年時,顧元勛所立石碑已下落不明。日本侵略者看到旅順民眾在每年清明節和甲午旅順罹難日時都會成群結隊來到萬忠墓,舉行祭奠歿于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亡靈活動而深感惴惴不安。于是,派人將顧元勛所立“萬忠墓”石碑盜走,將其轉移到旅順醫學??茖W校院內掩藏起來。旅順民眾對“光緒碑”的遺失倍感痛心,因此在1922 年清明節到來之前,萌發了重新立碑的想法。

其次,在1922 年年初,旅順地區開始出現“收回旅大,排斥日貨,爭取民主自由”的活動。按照《中俄訂立旅大租地條約》和《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規定,到1923 年3 月26 日,旅大25 年租借期屆滿,旅大應該歸還中國。隨著這個日期的臨近,旅順民眾率先奔走吶喊“收復旅大”,積極活動,以促成歸還事宜。旅順華商公議會借此東風,有了為萬忠墓重新立碑的想法,以示旅順民眾不忘前事。

旅順華商公議會所立石碑的碑身鐫刻陰文“萬忠墓碑”四字,其右側刻有“中華民國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字樣,左側刻有“旅順華商公議會重建”。碑額處陰刻“四明公所”四字,碑陰處未刻任何文字。此碑后來被研究者稱為“民國碑”。

(二)后人對“四明公所”的研究

1949 年以后,人們開展對“萬忠墓”墓碑的研究,對石碑上的“四明公所”四字多持模糊的態度,沒有給出任何解釋。1971 年,筆者和一群年齡不到20 歲的年輕人被分配到旅順博物館工作,出于學習的需要,我們向年長者詢問“四明公所”的含義,得知“公所乃商會之意,四明特指寧波,根據是《辭?!分袑Α拿鳌约皩Α拿鞴淖⑨??!拿鞴磳幉ㄉ虝?。此說一出,便被收錄到萬忠墓的解說詞當中,并迅速在社會上流傳開來。

近日,筆者閱讀旅順博物館原副館長、副研究館員韓行方《旅順口往事散記》一文,文中也是沿用此說,并強調“按《辭?!返慕忉?,就是指寧波會館”[5]3。為了進一步確證,筆者再次查閱《辭?!?,發現在“四明公所事件”詞條中確實存在韓先生的說法?!掇o?!返脑谋硎鍪牵骸?874 年(同治十三年)5 月3 日上海人民反對法國侵略者侵占四明公所(寧波商人建成的同鄉會館)的公墓,被法國軍警打死八人,打傷多人,激起公憤。寧波同鄉會聲討外國侵略者屠殺和奴役上海人民的罪行。法租界公董局被迫暫時停止在四明公所公墓內筑路。1898 年(光緒二十四年)7 月16 日法國侵略者又企圖強占四明公所公墓,調法國海軍士兵上岸,配合巡捕打死打傷市民多人。上海各行業舉行罷市,船塢工人、碼頭工人船員和手工業工人舉行罷工。法國侵略者最后被迫放棄侵占四明公所墓地的企圖?!盵6]由此可知,在歷史上是確有“寧波會館”存在的。但是,擺在面前的問題是“寧波會館”在歷史上的活動范圍有多廣?在大連地區是否有寧波會館的活動?

經查,歷史上“寧波會館”的誕生得益于寧波商幫雄厚的實力和遠見。1667 年(清康熙六年),寧波商人首先在湖北武漢的漢口循禮坊橫堤外建立了一個“江浙綢公所”,以此作為同鄉同業團拜議事之所。1780 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又在漢口的九如橋創建了“浙寧公所”。1911 年(清宣統三年),因市面上“公所”所特指的意義發生了變化,為迎合社會潮流和普遍的社會現象,“浙寧公所”更名為“寧波會館”。1924 年,“寧波會館”在位于今漢口前進路111—115 號的位置上新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建筑一幢。此時,社會上因地域同鄉、同業而組成的會館可謂俯拾皆是,諸如人們常言的江西會館、長沙會館、紹興會館、徽商會館、湖廣會館等。就北京而言,更是會館之都,據粗略統計,清中期該地就有會館1000 家以上。從相關文獻記述來看,從清中期至民國初年,寧波會館主要的活動范圍是在湖北的漢口一帶,至于《辭?!分兴小八拿鞴本褪侵笇幉〞^一說,筆者以為還有深入探討的必要,那就是“寧波會館(商會)”在何時易名為“四明公所”?又何時在上海立足開展會館(商會)活動?其公墓又為何會建在上海?這些都應該有清晰的敘述。目前,僅從史料所見,歷史上“寧波會館(商會)”的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在滬寧地區,其觸角遠未深入東北廣袤的土地。因此,在大連及旅順地區也難以有他們的活動蹤跡。換言之,旅順在1922 年時應該是沒有“寧波會館(商會)”這樣一個團體組織的。前人對旅順華商公議會所立石碑上“四明公所”的認識,從一開始就落入《辭?!方忉屩胁荒茏园?,根本原因是沒有對當時旅順社會層面的真實狀況做深入的了解與研究,應該是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

韓行方先生在文中所言“公所”即“會館”,指舊時同業或同鄉組織辦公的地方[5]5。從歷史的發展角度看,早期這種“公所”確實是帶有“會館”之意,但民國以后,“公所”已經轉為各地區、鄉、鎮、村一級行政機構對外行使辦公職能的稱謂,從此也不再具有同鄉、同業之人結社的性質。因地域同鄉、同業而結成的團體也不再稱為“公所”,而多冠以“會館”“商會”的名號。所以,民國以后“會館”與“公所”不是一碼事,1922 年時的旅順地區,同樣不會跳出歷史大環境而另行一套。

(三)“四明公所”的真正含義

探討1922 年旅順華商公議會所立“萬忠墓碑”上“四明公所”四個字的真正含義,必須基于當時的歷史狀況給予解答。

當時的旅順,正處于日本侵略者的高壓統治之下,此時要給萬忠墓立碑非常困難。如果碑上再出現記述甲午中日戰爭中旅順被屠城之言,日本侵略者是絕不會置之不理而讓這塊石碑堂而皇之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在這種情況下,這塊“民國碑”就有了碑陰處未刻任何文字的特殊現象。旅順華商公議會集聚了一批當時旅順地區的才俊,他們想把“萬忠墓碑”立起來,達到祭奠和昭示天下的作用,就只能斗智斗勇。碑額上“四明公所”四個字,就像一篇值得人們敬慕的戰斗檄文,它猶如一把利劍直刺蒼穹,向世人展現旅順人民的斗爭精神?!八拿鞴钡恼嬲x應該就是“四方明白公理所在”。當天下四方的人們都知道甲午年時日本侵略者在旅順犯下的滔天罪行,那么也就不需要在碑陰處再做任何文章了[7]。因為,公理自在人間,萬忠墓就是昭示天下的證據。

其實,萬忠墓碑上“四明公所”四個字的本意應該還是從1894 年8 月1 日光緒皇帝對日本宣戰詔書中的“公理昭然”一詞衍生而來。光緒皇帝的宣戰詔書中說:“該國①“該國”指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盵8]“四方明白公理所在”與宣戰詔書中的“公理昭然”意義相近,毋庸置疑。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當時立碑的執筆書丹者金純良與日本人的對話中找到證據。在面對日本警署官吏質詢“四明公所”的含義時,金純良當時的回答是:“這里有二層意思,一是此地是士農工商眾多死難者的埋葬之所;二是東西南北四方人士都了解這個地方?!盵9]日本侵略者對此回答仍然感到不滿,堅決要求去除這四個字,在迫于無奈的情況下,旅順華商公議會只好用水泥將其填充遮蓋起來。如果當時在旅順有“寧波會所(商會)”存在的話,相信金純良不用這樣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他。

再則,從中國傳統的立碑格式與規矩中也能找到答案。傳統石碑的碑額題字均表達一種立碑人的主觀意識,慣例多是題刻“千秋永存”“萬古流芳”“永垂不朽”“彪炳千秋”等詞語,起到敬慕先人,誡勉后人的目的。旅順華商公議會所立之碑上的“四明公所”四字依然沒有超越傳統,其所隱喻的錚錚之詞乃是民族的仗義執言。同樣,退一步講,我們即便承認當時在旅順有“寧波會館(商會)”這一團體存在,而且也參與到為萬忠墓立碑的活動中,那么它的署名也應該和旅順華商公議會一樣落在碑的左手處而絕不會出現在碑額上,因為碑額從來不是立碑者的署名之地。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立碑題字之事是嚴格按照祖傳訓制而為的,尤其是在這樣一件事關民族大義的活動中又怎么可能出現這么大的疏漏呢?

綜上所述,旅順本地學者先前對萬忠墓“四明公所”的解釋存在很大的局限和錯誤,而且影響廣泛,今天我們有必要給予澄清并予以糾正。只有這樣,才是尊重歷史,敬畏歷史。

歷史是一面鏡子。知史勿忘國恥,興邦乃需圖強?!叭f忠墓”所記述的歷史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之中,它無時無刻不在警示國人勿忘那段慘痛的歷史,無時無刻不在召喚國人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猜你喜歡
四明公所立碑
漢江河口區四明灘段四明上護岸坍岸修復技術
為山水立碑
“外洋會館圖記”之發現暨“十三行”正名考
臺紐約僑社要改掛五星紅旗
無名烈士墓
曹魏時期禁碑緣由考略
現賣機業的行業組織——文錦公所
北京市通州區被明確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 五河交匯處立碑
論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閣刻書
寧波“四明大藥房”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