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理論內涵、戰略構想和實踐路徑

2024-01-23 12:30華,方
關鍵詞:高質量區域生態

王 牧 華,方 晨 陽

(西南大學 教育學部,重慶 400715)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1],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愿景的本質要求[2]。區域教育作為教育現代化的實踐主體、區域創新的智能來源和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的理想場域,應積極發揮化人口紅利為人才紅利、調知識布局促大眾創新、倡精神文明建學習型社會、育生態倫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植天下情懷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區位優勢和教育功能,以高質量發展的區域教育服務高水平的現代化建設。目前,學界關于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成果分為兩類。一類著眼于區域教育的某一學段(如區域基礎教育[3])、某一類型(如區域職業教育[4])或某一要素(如區域教育質量標準[5]),對其高質量發展的特征和路徑展開一般探討。這類討論囿于有限視域,難以有效回應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問題。一類聚焦于某一具體區域[6],結合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發展情況,具體闡釋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戰略和特色等。此類研究的文獻類型以報刊為主,側重于地方實踐經驗的總結,缺乏對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學理性闡述??傮w來看,我國的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尚處于經驗總結和理論摸索階段,亟須當代中國話語體系中的核心概念來統領全局。蘊涵著我國現代化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外源催生走向內生發展、從單一工業化走向全面高質量[7]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無疑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命題的理論之根和實踐之向。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視域下對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理論闡釋、戰略構想和路徑探索,既是構筑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理論所需,也是加快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實踐所指。

一、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內涵

在學術研究中,人們對“區域”的概念認識在內涵上已達成共識,認為區域必然是一個確定的、具有均質性和聚合性特征的空間范疇。此外,區域的原始空間性和社會建構性兩個特性使其適于多學科交叉研究且能夠在其中不斷建構自身,區域的含義也逐漸從封閉性、有邊界的、穩定的領域性特征轉向開放性、可滲透的、流動的關系性特征[8]。故而,區域有著非常豐富的外延。在我國教育學研究中,大部分學者主張以行政區域劃分為標準來劃分區域教育。這是因為,一來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是綜合考慮地理環境、民族特點、社會文化、人口分布等歷史因素以及經濟發展客觀要求的結果,二來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文件的出臺逐漸確立了我國“中央—地方—學?!弊陨隙碌慕逃芾眢w制。故而,在我國,脫離行政區域劃分談區域教育意義不大。為此,本研究所界定的區域教育是指以三級行政區域(省、市、縣)為單位的處于國家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中觀教育形態。

在中國式現代化政策體系中,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高質量發展研究學術圖譜中,高質量是人們對物體性質“善”的感知以及作出的整體判斷,優質且均衡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特征?;谌鸬?、德國和美國近年來發布的教育計劃,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是國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共同追求。因此,在政策指向和學術研究的雙重檢視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對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在實踐場域中遵照“手段—目的”思考模型進行表征,即通過區域教育核心職能的高質量發揮實現區域教育高質量體系建設。決策規劃體系、資源供給體系和治理保障體系是區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戰略決策、資源供給和生態治理是區域教育的三個核心職能。故而,本研究以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為旨歸,從職能發揮的過程性角度,提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就是以戰略協同實現區域教育高效決策、以資源創生滿足區域教育多樣需求、以發展新理念構建教育和諧生態的過程。那么,高質量發展的區域教育必然應該呈現出多層戰略高效協同、多類資源深度整合以及多元生態高度和諧的總體理想樣態。

(一)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戰略協同高效決策的過程

戰略性是新時代區域教育的鮮明特征,協調多層戰略關系、協同推進戰略實施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在我國“中央—地方—學?!苯逃F代化實踐路徑中,中觀層面的區域教育發揮著承上、調中、啟下的樞紐作用,肩負著協同轉化國家戰略、協調開展地方戰略、系統管理學校戰略的歷史使命,是國家、地方和學校多層戰略協同中心。首先,區域教育上承國家意志,要求將國家宏觀發展戰略、政策和愿景系統轉化為更具適應性和操作性的區域教育方案。戰略協同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強國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要求以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推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協同實現。區域教育作為鏈接中央決策和地方實踐的中介平臺,必然內蘊協同轉化國家戰略之意涵。其次,區域教育中調地方關系,要求在與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關系中規劃區域教育發展藍圖。區域內教育、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交互效應直接影響著區域教育的發展動力、模式和水平,這要求區域教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與其他事業展開戰略合作。區域教育作為統籌兼顧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實踐場域,必然內蘊協調開展區域戰略之意涵。最后,區域教育下啟學校發展,要求通過教育督導、教研實踐以及課程管理等活動,系統管理區域內各級各類各水平各層次學校的發展戰略。區域層面開展的戰略管理能夠及時彌補學校發展的短視問題、教育資源的供給問題和政府組織的低效問題,進而實現區域教育的帕累托改進。區域教育作為規劃和治理區域內教育關系的行動主體,必然內蘊系統管理學校戰略之意涵。為此,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求區域教育通過多層戰略協同,實現國家戰略、地方戰略和學校戰略的目標協同、行動協同和結果協同。

(二)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優質資源深度整合的過程

依據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這一重大判斷,區域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不足、分布不均和利用率不高。為此,深度整合多樣教育資源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一方面,豐富區域教育資源儲備,開放資源整合空間。區域作為開放性概念,在制度、文化、尺度和關系四重轉向的交織過程中不斷建構自身,國際上對區域的理解也從有界限的領土轉變為復雜的社會關系集的產物[9]。以區域為單位的教育資源整合也不再局限于管理取向下形成的靜態封閉空間,而是呈現出動態生長樣態,即可以依托“因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形成的文化趨同、地理聯通、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系緊密的地域空間”[10],進行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多樣態的資源鏈接。以“家-校-社”“政府-學校-市場-社會”為代表的區域內教育資源的跨界聯動,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代表的區域間教育資源的廣域連接,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儲備。另一方面,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創新資源整合方式。利益整合是資源整合的前提,區域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對社會不同教育主體的利益訴求進行識別、選擇和綜合,達成合作共識是聯動資源的關鍵。目標排序是資源整合的依據,區域教育資源整合要“優質”“均衡”兩手抓。一是造高峰,整合國家戰略性教育資源和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區域教育中心,推進區域人才高地和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區域教育競爭力;二是強支柱,通過系統性、科學性的教育要素配置、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實現區域內各級各類各層級各水平教育主要需求和關鍵資源供給均衡,保障區域教育穩定有序發展;三是夯地基,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教育的本質特征,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教育的時代使命。區域教育資源整合必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區域教育作為資源統籌、調配和管理的行為主體,應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整體發展、校際均衡發展和群體公平發展,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三)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和諧生態多維構建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盵11]區域教育的發展是區域教育內部與外部政治、經濟、文化和自然等不斷進行物質、信息和能量交換的過程,作為復合生態系統的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應基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打造適應自生、整合共生、循環再生、開拓競生和多元創生的區域教育新生態[12]。

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指向適應自生的創新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命題、教育發展質量范式和區域創新迫切任務均要求區域教育革新發展動力和發展模式。應以數字化轉型和教育領導力建設培植新的教育驅動力和教育生長點,以管辦評分離和家校社協同破除“政府發號施令,學校亦步亦趨,社會無從參與”的區域教育單力發展模式,激發學校和社會中的創新活力。

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指向整合共生的協調發展。有限發展和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會引發混亂,包括資源爭奪、惡意競爭和利益壟斷等。為保障區域教育有序發展,必須對教育與其他事業的發展關系、教育內各級各類各水平各層次學校的發展位序、區域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發展要求進行協調,其中“要特別注意處理好教育的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教育的區域發展與整體發展的關系,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發展的關系,教育與經濟和社會的關系等四對重要關系”[13],通過多方整合構建區域教育縱向有機銜接、橫向多元共生的發展新格局。

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指向循環再生的綠色發展?!熬G色發展是順應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是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盵14]區域教育的綠色發展包括綠色育人目標,即要求培養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綠色育人方式,即強調“法自然之道、順天性而為”開展教育教學;綠色育人資源,即重視挖掘和利用區域內廣布的綠色資源,以彌補學校育人資源形態單一、活力不足、作用有限的缺陷。

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指向開拓競生的開放發展?!耙M來”和“走出去”是開放的兩個手段,能夠促進區域教育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區域教育要“引進來”,借勢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在國際視野中發展本土教育,中國特色和世界特征的融合彰顯是重要價值追求,中西部區域是重點提升對象,高等教育是重點實踐場域;區域教育要“走出去”,“要變革一味地替國外高校儲備留學預備人才的‘輸出’現象”[15],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16]。

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指向多元創生的共享發展。區域教育是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生態共同體。區域教育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發展過程人人參與、發展成果面向人人的人民共建共享的教育,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教育共享權利的獲得能夠激起最廣大人民的參與度和創造力;區域教育發展始終堅持實踐導向,是正視發展水平空間不均衡、時間有先后的差異共享[17]和漸進共享[18]的教育,教育時空差異的存在能夠激發更多導向不同發展目標的教育創新活動。

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

在和諧價值觀的觀照下,生態智慧可應用于教育研究,生態思維模式更貼近教育形態[19]。在關系本質觀的導引下,系統思維適用于區域探索。故而,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應因循區域教育作為復合生態系統的本質,在功能或目標、連接、要素系統三要件[20]的分析框架下,以包含生態位戰略、生態鏈戰略和生態力戰略在內的“三生戰略”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營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環境和塑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由宏入微,層層遞進。

(一)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堅持系統觀念,在整體與部分、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關系中分析建構區域教育發展新格局的戰略要點。一是堅持國之大者,謀全局。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區域教育建構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要堅持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區域內蘊整體之部分意涵,以整體之目標統籌部分之發展是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整體性原則。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是我國教育發展新格局,區域教育的發展要主動構建自己的雙循環(區內循環和區際循環)發展戰略,自覺服務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部分之最優服務整體之發展是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局部性原則。提升人口質量、促進知識創新、推動社會進步是區域教育發展新要求。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區域內人的現代化和生產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區域教育應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發展方式,以大教育觀布局區域資源、協調區域制度,以教育紅利輻射和服務區域生產和生活,提高區域全要素生產率和人民幸福感。二是堅持時變之應,應變局。事物是永恒發展的,區域教育建構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要堅持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高質量發展是變革的過程,變與否、如何變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以萬變應不變是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變化性原則。風險社會中的區域教育要應對世界之變、國家之變和學校之變,應對文化之變、技術之變和人性之變。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加強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和風險治理勢在必行。以不變應萬變是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不變性原則。教育周期長要求區域教育政策制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就要求區域教育準確把握自身發展的主要矛盾、底層邏輯和核心優勢,牢牢把握教育發展主線。

生態位戰略聚焦區域教育的功能調節和目標標定,是建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戰略選擇。區域教育是動態演變的生態系統,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構建實際上就是在整體與部分、變與不變的辯證分析中找準生態位、拓寬生態位和匹配生態位的過程。生態位是指“在生態系統或群落中,一個種與其他種相關聯的特定時間位置、空間位置和功能地位”[21]。區域教育生態位是區域教育在社會生態系統中,在教育發展水平(時間)和教育輻射范圍(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

首先,構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需要找準生態位,找準時空生態位和功能生態位。生態位具有相對性,區域教育系統既有在全國教育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也有在區域社會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生態位具有復合性,按照空間定位,區域教育生態位有東部、中部和西部之分,有國家中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等表述;按照時間和動力定位,區域教育生態位有早發內生型、后發外生型和后發內生型等表述[22];按照功能作用定位,區域教育生態位有側重服務國家戰略型、側重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型、側重服務鄉村振興型。時間、空間和功能三者復合賦予每一個區域教育獨特的生態位,生態位決定了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起點和新發展格局構建的破局之道。

其次,構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需要拓寬生態位,拓寬資源生態位和需求生態位。生態位寬度即生態位大小,“任一企業、地區或部門的發展都有其特定的資源生態位。成功的發展必須善于拓展資源生態位和需求生態位,以改造和適應環境。只開拓不適應缺乏發展的穩度和柔度;只適應不開拓缺乏發展的速度和力度”[23]。為此,構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一方面需要秉承生態系統物質、能量和信息轉化流動特征,將“兩個大局”、“一帶一路”、鄉村振興、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以及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等背景下的國家級資源配置,將文化氛圍、區域特色、實踐經驗以及人口優勢等本土積累的地方性潛在資源,積極轉化和創新發展為自身發展需要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不斷拓展區域教育資源生態位。另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聚焦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需求和瓶頸問題,將國家、地方、學校和人民等不同主體對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統整為目標可見、實踐可行、結果可評的戰略任務表,以及結構優化、錯位競爭、共生互惠的教育規劃圖。

最后,構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需要優化生態位,減少生態位空置或生態位重疊。生態位空置或重疊意味著區域教育內部結構不良、功能不全,不能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區域教育資源。區域教育發展是一個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不斷升級的過程,這意味著要用聯系的眼光看待資源生態位和需求生態位,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實現區域教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以功能生態位、資源生態位和需求生態位的相互匹配和不斷優化,構建功能、資源和需求三輪驅動的創新發展格局。

(二)營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環境

堅持聯通意識,以多元聯結和高效流通為導向分析營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環境的戰略方向。在技術支持下,學校教育拓展、教育外包、學校作為學習中心和隨處可學是未來20年學校教育新圖景[24]。教育的發展趨勢正在“從傳統教育機構,轉向混合、多樣化和復雜的學習格局”[25]。在此背景下,為學習者提供時時、處處、事事可學的高質量學習環境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聯通主義作為數字時代的學習理論,主張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活動,而是連接專門節點和信息源的過程。那么,學習環境的建設就應該指向知識的多元聯結和高效流通。一方面以多元聯結為導向,構建暢聯學習環境。將學校作為學習中心意味著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域,而是網絡化學習環境中最大的節點。故而,網絡化學習環境建設要以學校為中心展開主體聯結、情境聯結和行動聯結等,為學生自主建構個性化的學習網絡提供更為友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以高效流通為導向,構建快聯學習環境?,F實世界中的知識聯結往往會受到來自價值差異、利益博弈、路徑依賴以及形式主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保障知識在聯結管道中的高效流通是關鍵。因此,尋求制度協同和價值認同,也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成的關鍵所在。

生態鏈戰略指向區域教育的關系連接,是營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環境的戰略選擇。在聯結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營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環境實際上就是要拓展區域教育生態環境、構建區域教育生態網絡。其中,搭建生態鏈、豐富生態關系是關鍵。區域教育生態環境的拓展包括以地理空間為主的物理環境拓展、以資源整合為主的學校環境以外的社會環境拓展、以教育理念與價值為主的規范環境拓展、以教育影響為主的心理環境拓展。根據新時代教育治理生態走向,生態鏈搭建應以共生鏈接為主、以有序競爭為輔。

首先,拓展區域教育地理空間。在國際層面,可以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形成國際教育合作聯盟;在省際層面,可以基于地緣關系構建城市群教育共同體;在省內層面,可以通過理念共識構建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的區域教育聯盟。

其次,協同區域教育社會空間。隨著知識創生的多元發展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推進,社會正在成為挖掘和創生教育資源的重要場域,形成以支撐學校教育為核心,以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為邏輯的社會資源開發模式。如產學研用一體化形成的政府、高校、企業和教科院所合作,家校社一體化帶來的家庭、學校和社區合作,校內校外協同發展形成的學校與各類教育基地、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等的合作。

再次,優化區域教育規范環境。區域教育規范環境是指主流教育理念影響下形成的區域教育價值環境,隱于文化,顯于評價。每個區域受國家教育政策或地區教育文化的影響擁有不同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和質量觀,當前功利化教育觀、單一化人才觀、等級化學生觀和分數化質量觀仍大量存在,這些陳舊的觀念不得不說是教育本身的病根[26]。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必須拓展新的價值環境,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發展正心定魂,并圍繞這一根本任務鏈接中國傳統教育觀念和國際現代教育理念,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和選人用人觀,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為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具有支持和引領作用的規范環境。

最后,打造區域教育心理環境。區域教育心理環境是人們對區域教育的印象,包括教育專業人士對區域教育的直覺判斷以及人民對區域教育的真切感受,直接影響著教育輿情的動向和人們的教育獲得感。教育發展中的問題,人民群眾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只有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激發人民群眾的主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才能積聚正能量,增強教育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27]。因此,區域教育心理環境的打造要依靠人民群眾,重視人民對教育的建言獻策,以來自人民的教育反饋不斷診斷區域教育建設行動,修正區域教育發展方向,優化區域教育戰略規劃。

(三)塑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堅持問題導向,采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塑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戰略環境。問題是矛盾的外化,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矛盾。首先,發現矛盾。人們對高質量教育的追求與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是區域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分布不均是問題所在,校際、城鄉和區域間的教育發展不均衡是主要表現。為此,統籌區域教育協調發展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不容回避的重大課題[28]。其次,分析矛盾。一是堅持兩點論,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區域協調發展中,不平衡空間增長是事實,非均衡發展是手段、協調發展是原則、優質且均衡發展是目標,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是關鍵。歷史實踐證明,傳統的資源整合和挖掘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有限教育資源供給和無限教育需求對區域教育發展的雙向制約作用,故而運用新技術創新教育資源形態是塑造區域教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舉措。二是堅持兩分法,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新技術雖然給教育發展帶來了諸如教師生存危機、學生主體遮蔽、數字倫理風險等不確定性挑戰,但也為區域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數字資源具有復制、傳播和可再生特質,大數據、信息和知識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教育發展的基本新能源,能夠通過優勢教育資源的流動、共享和創生統籌實現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最后,解決矛盾。綜上,教育信息化是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中國式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夯基、賦能、提效、創新等動力作用,是構建區域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創新驅動新引擎。

生態力戰略著眼區域教育的要素革新,是塑造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戰略選擇。生態力是生態生產力的簡稱,其以高新技術為物質基礎,以“生態化”為實踐指向,以“人-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為價值目標[29]。區域教育生態力戰略就是以高新技術重塑區域教育生態系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數字技術應用于教育的過程分為起步、應用、融合、轉型四個階段,具體包括以信息數字化為特征的數字化轉換、以流程數字化為特征的數字化升級和以業務數字化為特征的數字化轉型三個主要特征,為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如下秩序參考。

其一,以信息化構筑區域教育新基建。教育新基建是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基底。我國計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30],信息網絡新型基礎設施(新網絡)、平臺體系新型基礎設施(新平臺)、數字資源新型基礎設施(新資源)、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新校園)、創新應用新型基礎設施(新應用)和可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新應用)是六個指導建設方向。按照國家發改委對新型基礎設施的定義來看,區域教育新基建應全面推進發揮數字轉型作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即新網絡;積極推進提供智能升級服務的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平臺、新資源和新校園;量力推進發揮融合創新作用的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即新應用。這三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應標準統一、遞次推進,為區域教育的流程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提供支撐。

其二,以信息化賦能區域教師新發展。高質量教師始終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首先,信息化賦能教師教育?!缎聲r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要求“到2035年,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31]。師范類院校作為區域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的建設主體,應打破對傳統育師路徑的依賴,基于新基建實操實練準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其次,信息化賦能教師教學。信息化賦能教師教學具有雙重價值。一方面增強了教師學科教學效果,但要遵循適宜性原則,因為只有當教學方法合理,技術、技巧和目標匹配良好時,信息技術才可以增強學習[32]。另一方面潛移默化地培育著學生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是學生面向未來社會的必備技能。日?;?、全面化的信息化教學是學生形成信息意識、積累信息知識、實踐信息技能的重要途徑。最后,信息化賦能教師教研。建設區域教研體系漸成學界共識,區域教研體系是區域教育問題大家提、區域教育經驗大家說、區域教育發展大家參與的凝共識、集眾智、匯眾力的過程。信息化助力區域教研共同體建設,有利于打破校際教研“孤島”現象,打通教研成果應用“最后一公里”;信息化助力區域教研智能化建設,有利于打破區域教研“高成本、低效率”困局,以教學評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推動區域教研循證化發展。

三、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三生戰略”構想分別指向區域教育生態系統的功能調整(布局)、關系連接(布線)和要素革新(供能)。在致力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態位戰略導向下,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進路必然要求對實踐體系中的結構性矛盾帶來的教育功能發展不協調和保障體系中的制約性因素帶來的教育目標落實不充分問題作出回應,由此確定了具體實踐的兩個向度。進而在指向新發展環境的生態鏈戰略和指向新發展動能的生態力戰略的導引下,通過關系連接和要素革新兩種方式展開豐富、強化并創新區域教育生態關系的實踐探索,以期加快實現戰略協同、資源整合和生態和諧的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圖景(見圖1)。

圖1 “三生戰略”導向下的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實踐路徑

(一)深入推進區域城鄉教育一體化

城鄉二元社會結構體制帶來的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是區域教育實踐體系中的首要結構性問題。當前,城鎮學校教育“大班額”和鄉村學校教育“空心化”的兩極化發展事實,嚴重制約著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33]。通過城鄉教育生態關系連接形成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旨在以城市優質教育輻射并帶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有利于遏制區域教育“城鎮擠、鄉村弱”的畸形發展趨勢,發揮“留人于鄉村、育才為鄉村”的戰略價值,是雙向調節城鄉教育功能、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目前,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遵循資源配置邏輯下的教育均衡發展、資源互動邏輯下的教育融合發展、資源創新邏輯下的教育內涵發展[34];歷經自發型階段、政府干預型階段、高度自主型階段三個發展階段[35];形成了資源擴充型、機制建設型和內涵提升型三種發展模式[36]。在政策和體制一體化、校長和教師一體化、課程和教學一體化、管理和評價一體化四個方面積累了有益經驗。面向區域未來,區域城鄉教育一體化需在價值、利益和風險等更深層面展開連接,形成城鄉教育互信、互惠、互治的和諧發展關系。

培育價值共識,增加互信。城市教育和鄉村教育分別代表著強勢的城市文化和弱勢的鄉土文化,雙方價值共識的培育需要強化文化交流,聯結文化紐帶,直接以城市學校教育理念替代鄉村學校教育理念的一體化發展是不可取的。區域教育應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追求和合共生,形成錯落有致的生態景觀。

實現利益共生,增強互惠。在共同富裕發展理念和均衡發展政策調控導向下,區域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以城市優勢教育利益讓渡為特征,表現為以送教、支教為主的1.0版和以接管、托管為主的2.0版[37]。然而,單向的利益轉移無法維持長久的合作關系,實現城鄉教育利益共生是一體化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其中育人資源互補共生是核心。

開展風險共擔,增進互治。城鄉教育一體化的緣起和發展與風險治理密切相關。一方面區域教育城鄉一體化應風險治理而生,直接指向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治理教育質量不高導致的國家安全風險和教育不均衡造成的社會安全風險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區域教育城鄉一體化寓風險治理之道,在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帶來了諸多教育風險,其中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的教育困境和發展問題是城市教育和鄉村教育無法獨立解決的共有風險,需協同共治,雙向探索一體化解決方案。

(二)探索推行區域職普教育融通化

分支型學制在我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文化中異化引發的職普教育發展不均衡甚至二元對立,是制約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又一結構性問題。當前,“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38],尤其難以滿足技能型社會對高技能人才在質與量上的需求。因此,職普融通事關產業升級要求和教育結構調整,有利于緩解用人端的人才結構性不足問題,有利于紓解育人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家庭教育壓力和“宇宙盡頭是編制”的個體就業壓力,是構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格局的又一重要路徑。目前的職普融通面臨社會偏見、質量堪憂及保障缺失三大難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六條規定“職業教育實行政府統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39]。各區域應根據我國職普教育融通的問題表征和政策供給現狀,從如下三個向度推進職普教育融通。

一是堅持以雙向融通革新傳統認知。有學者指出,雙向融通在實踐領域已異化為“單向奔赴”,區域教育應著力在學校融通、班級融通及課程融通等方面有所作為,結合核心素養課程改革理念,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勞動課程及義務教育階段課后延時服務作為承載職業教育內容的選擇,率先在普通教育中融入職業教育有利于促進家長對職業教育的正面認知,豐富學生的職業體驗。

二是堅持以標準構建保障教育質量。職普融通是教育系統“單軌制”無法滿足產業升級需求而進行的教育資源整合行動,靈活且規范的雙向融通已成為各國調整教育結構的共識。目前德國的雙軌制、英國T-level行動計劃、美國和日本的綜合高中、澳大利亞的普通高中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VET)和國家資格框架(AQF)等均追求職普融通標準化,涵括標準化融通模式、標準化資歷框架及標準化評價等。為此,區域教育在推進職普融通的前期應重視標準化建設,規范區域內職普融通模式(校內職普融通、校際職普融通以及產學研職普融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為不同的模式制定相應的政策、資金和資源供給機制。

三是堅持以機制創新提升未來保障。要讓家長和學生主動選擇職業教育這條成人成才新賽道,就必須以機制創新保障職業院校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這要求各區域根據自身的產業布局、人才素養、資源分布等現狀,以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為導向構建職普融通新機制,采用政府干預引導與市場自發調節相結合的方法,逐步落實并完善資源共享機制、協同發展機制、學分互換機制、學生分流機制、產學融合機制、督導評價機制以及多元參與機制。

(三)統籌推動區域家校社育人協同化

除教育系統內部的結構性矛盾以外,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事關學生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路向?!敖陙?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職責定位不夠清晰、協同機制不夠健全、條件保障不夠到位等突出問題?!盵40]家校社協同育人涉及多部門、多主體、多內容,需要以區域為單位系統開展頂層設計,理順家校社三者權責關系,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強化實施保障。區域在推進家校社協同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底層邏輯,即協同的目的在于強化育人效果。家庭、學校和社會實際上被要求連接為一個物質、信息和能量互相流動的全方位、立體式、動態化的生態圈。

一方面,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能力困境,實踐場域中涌現了三條提升路徑。一是建設有質量的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是以嬰幼兒和中小學生家長為對象,以傳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為主要內容,旨在提升家庭教育質量的教育形式。一般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各級教育關工委主抓。要注意的是,家長學校的建設要堅持內涵發展,避免形式大于內容。二是提供周到的家庭教育指導。家長的職業、教育經歷以及生活環境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家長訴求,故而以“入門入戶”的方式為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最佳。三是以網絡平臺建設支持家長自主學習。提供學生信息、學習資源和專業咨詢應是支持家長學習網絡平臺的必備功能,例如南京市開發了“寧育家”軟件免費向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家長提供科學、專業、豐富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和相關資源[41]。

另一方面,針對家校社協同的模式選擇,各地在實踐中貢獻了諸多經驗。例如,上海市楊浦區設計了適合家長學校的微型課堂,用送單式、選單式、搶單式、拼單式、創單式等方法將課程推送、選送給學校[42];北京市東城區實施了“家校社·共育2035”工程,通過三個五年規劃的推進與實施,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管理機制[43];重慶市渝中區在實施“家校社共育”家庭教育實踐基地項目過程中總結形成了“317”實踐模式[44]。對先行區域的區域特征及協同模式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總結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有利于為其他區域的相關方案制定和行動開展提供菜單式服務和有效借鑒??傮w來講,國內家校社協同創新路徑分為三類,分別是單一性、制度性與持續性[45],實際上分別對應基于資源的協同、基于制度的協同和基于理念的協同,三個協同模式是次第進階、不斷提升的過程。

(四)探索供給區域教育新政策

在區域教育保障體系中,政策具有發布目標、調配資源和規范實施的重要作用。提升區域教育的決策規劃能力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從國內外政策研究進程來看,政策優化進路從政策制定、政策執行的一元研究轉向政策制定與執行的雙元互動研究,區域教育政策的創新需在這一基本分析框架基礎上,從政策的適應性、協同性和科學性三個向度開展實踐探索。

其一,增強政策適應性。政策和制度的變遷步伐加快是風險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這要求區域教育政策應強化彈性規劃,提升自身對內部革新和外部變化的適應性。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有賴于區域教育實踐的經驗總結和行動開展,區域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有賴于國家教育政策的方向指引和過程監督。這是雙方相互適應、相互補充、共同優化的過程。區域教育政策對政策體系內部革新的適應性提升以準確領會國家精神為基礎,通過集體學習、專家解讀和對照分析等舉措確定區域教育政策的規范空間。此外,斯科特認為,針對社會組織的設計要想獲得成功,即政策或制度行之有效,必須重視地方知識和實踐知識[46]。因此,區域教育政策對地方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提升應以地方數據為支撐,結合地方教育水平、教育慣習、利益關系和人民期待探索區域教育政策的創新空間??傮w上看,區域教育政策可以看作國家教育政策和地方教育實況的協商與妥協,如何把握好度的問題是增強區域教育政策適應性的核心所在。

其二,探索政策協同性。系統集成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重要精神,隨著職能協同和制度集成的完成,政策協同將是未來政府施策的新特征??v向看,區域教育政策協同要求政策制定、政策執行和政策再修訂的信息協同及流程協同,有利于保障政策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以及政策效能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橫向看,區域教育政策協同要求政府、社會、家庭和學校展開對話協商和資源集成。對話協商的目的在于形成共享信念,進而催生自主性的集體行動;資源集成的目的在于構建資源共享和精準配置系統,以平臺思維提升政策效能。

其三,提升政策科學性。政策的科學性是指政策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性。區域教育政策合目的性體現在區域教育政策是否旨在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致力于滿足區域大多數人對美好教育的需求。通過多方參與、民主協商、過程監督和程序正當尋求重疊共識,是提升區域教育政策合目的性的主要手段。區域教育政策合規律性體現在區域教育政策是否符合區域教育發展、學校育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普遍規律。循證決策是新時代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向度,有學者提出,循證教育政策研究是基于證據明確議程、制定政策、執行政策、調整政策全過程的理論、工具、方法和技術,可以有效增強教育政策的解釋力、預測力和評估力[47]。隨著信息技術的突破及國家數據局的組建,區域應當重視教育數據系統的建設,為教育循證決策提供高質量大數據支撐。

(五)創新發展區域教育新評價

在區域教育保障體系中,評價發揮著信息反饋、問題診斷和效果檢驗的重要功能。創新區域教育的評價反饋能力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區域具有政策系統集成、改革協同推進和人員統一調配的戰略優勢,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構筑良好教育生態的最佳實踐主體。

堅持區域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構建結構型質量、過程型質量和結果型質量“三維一體”有效閉環的評價體系。區域教育評價的系統性體現在對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評價理念和行為的總體觀照。結構型質量、過程型質量和結果型質量分別旨在破除地方政府將學業成績政績化的錯誤政績觀,區域內學校和教師將學業質量單一化的片面教育觀,家長和學生等將學生評價分數化的扭曲成長觀。其中結構型質量與生態評價概念相似,被界定為“反映區域內教育資源配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以及發展狀態的可持續性,包括學校的規劃布局、教育發展的均衡狀態、師資隊伍建設與經費使用等方面的綜合”[48],在區域深化評價改革的進程中,發揮著引導地方政府重建教育政績觀、培育健康教育生態的重要作用[49]。

發展區域教育評價的多元性,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發展智能評價)[50]?!读x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在評價方式中提出要注重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以及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51]。區域教育評價改革在實踐過程中要認識到,方法多元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地還原被數據簡化的教育生態和個體生命,方法多元不等于方法的全部使用。因此,方法的正確選取和適切運用是關鍵。

提升區域教育評價專業性,積極探索“專人專評”和“專法專用”。一是堅持“專人專評”。評估監測是教育督導的新職能,發揮著導引整個區域教育評價方向的作用。這要求教育督導體系設立專門崗位、聘用專業人員或購買專業團隊服務,以保障教育評估監測工作的專業化開展。多元綜合是學生評價新要求,是核心素養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這要求學校重視教師隊伍評價素養的整體提升,借助區域科研和教研的專業力量,以人才引進、人員培訓等方式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專業性。二是堅持“專法專用”。方法多元不可避免會帶來方法的混用、亂用和錯用,這要求區域發揮聚合優勢,統籌編寫關于教育評價方法使用的手冊,為不同階段和學科的教師開展課堂評價和學生評價提供腳手架支持?;诖髷祿_展循證評價是未來教育評價的發展趨勢,包括數據收集、數據獲取、數據分析等多個過程,這要求區域統一數據標準,開發標準統一、操作友好、支持在線分析結果的大數據教育云平臺,為評價主體開展全面而個性化的評價活動提供證據支持。

(六)系統開展區域教育新治理

在區域教育保障體系中,治理旨在通過多元參與、相互賦權、協商合作實現良序共治,推進區域教育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治理理論為彌補政府體制失靈和市場體制失靈而興起,以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的關系調節為實踐邏輯。目前,“治理”概念已廣泛運用于各領域,是國家促發展、推改革的重要保障。面對區域教育實踐體系的結構性變革,區域教育治理也應構建治理新格局,突出全面治理、發展特色治理和聚焦數字治理。

其一,突出全面治理。目前,教育治理聚焦社會問題,圍繞“雙減”“破五唯”“預防校園欺凌”等社會熱點話題開展了多項治理行動,充分體現了公眾參與教育治理的共治價值,有利于讓被教育系統內部利益所遮蔽的問題獲得關注、提上議程、得到解決??梢园l現,以上行動均強調全社會共同擔負起辦好教育的責任,構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為一體的新教育格局。但從總體上看,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仍囿于教育行政系統和學校內部的條塊分割組織框架中,區域教育治理體系構建亟須跨單位、跨組織、跨學科的協同合作。此外,教育治理不應滿足于熱點問題解決,應走向可能風險預警。政治層面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滲透花樣百出,經濟層面上人工智能對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實踐的挑戰層出不窮,健康層面上學業壓力、職業倦怠等侵擾個體身心健康,教育治理在烏卡時代(VUCA)應主動擴大自己的問題域和治理視野。

其二,發展特色治理。主流治理理論是基于西方社會發展歷史的經驗總結,因此“在借鑒治理理論考察中國社會的時候,其邏輯前提是明了中國社會的治理歷史和傳統”[52]。區域教育治理應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基礎、以區域政治經濟發展水平為前提、以國內尊師重教文化傳統為契機,發動群眾力量,發展不同于西方的特色治理。為此,我國區域教育治理亟須提升部門協作效能、政府公信力以及公眾參與能力。首先,要求制度保障。遵循黨委統一領導、政府有力支持、社會有序參與這一根本路線,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組織助推—社會組織協同—人民群眾參與”的區域教育共治體制。其次,要求方法保障。創新發展“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53]的區域教育治理方法。最后,要求人員保障。在立法向度上保障校長、教師、家長和學生等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表決權和監督權,在專業向度上提升校長、教師、家長及其他治理主體的教育素養、管理素養和數字素養。

其三,聚焦數字治理。數字技術應用于教育治理是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表征,其主要優勢在于可通過平臺數字化、組織網絡化、流程最優化、決策協同化、評價數智化等舉措[54],使“教育治理主體從單一管理走向多元共治”“教育治理決策從經驗主導走向數據驅動”“教育治理模式從靜態治理走向動態治理”[55]成為可能,有助于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教育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互信等難題。在此過程中,數字向數據轉化、數據向證據轉化是數字治理面臨的兩大難題,其根源在于區域內制度層面的技術標準缺失和能力層面的數字素養不足。為此,應綜合分析區域教育數字治理的實踐樣態,強化區域頂層制度設計,為數字化治理確立標準、提供框架、確立進程;加快推進區域教育中教學、管理、督導、評價等體系內的知識、信息和系統的數字化轉型,在區域教育內部形成全流程的數據閉環[56];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數字素養,實現區域教育數字治理從技術之治到人文之治、從問題之治到智慧之治、從概念之治到務實之治的調適[57]。同時應警醒,區域教育數字治理的發展要避免盲目大建、擴建數字設備、平臺和系統,避免過度迷戀數字話語和數字量綱[58],避免治理過程出現“只見數字不見人”的形式主義。

猜你喜歡
高質量區域生態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生態養生”娛晚年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