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科學家精神展覽中的藝術設計
——以“稻谷飄香,禾下追夢——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展覽為例

2024-01-23 01:41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手繪展品雜交

王 赫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1];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廣泛宣傳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獻身科學的生動事跡[2];2021年,國務院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要突出科學精神引領,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3]。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覺踐行科學家精神,引領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業[4]。

中國科技館作為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有義務向公眾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科技館舉辦的弘揚科學家精神展覽通常以重要科學成就或科學家的紀念年份為契機開展,主要由互動展品、歷史實物、圖文板等構成。本文基于對“稻谷飄香,禾下追夢——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展覽的布展、展品以及相關拓展內容的藝術解構分析,結合創作過程中的設計思路,分析弘揚科學家精神展覽中如何用藝術化的手法表達主題,以期對同類型展覽藝術設計起到借鑒作用。

一、 展覽背景

1973年,在蘇州召開的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袁隆平發表了《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這是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不畏艱辛、持續探索、甘于奉獻、勇于挑戰的結果,也是中國科學家心懷人民、團結協作、集智攻關的偉大成果。此后,在一代代中國科學家群體的接續努力下,中國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用中國智慧造福世界人民。2023年是我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中國科技館于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推出了“稻谷飄香,禾下追夢——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展覽”。通過展現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群體在雜交水稻攻堅克難的路上踔厲奮發、追逐夢想,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以及造福世界所做的偉大貢獻,彰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崇高精神。

二、 展覽藝術設計的目標和定位

展覽以“弘揚科學家精神、致敬雜交攻關史”為主題,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群體的偉大探索與實踐為主線,通過互動展品、圖文影像、文物陳列以及巨幅畫、藝術作品、藝術化場景等形式,從“夢想緣起——滿懷初心的尋稻之路”“齊心逐夢——令人振奮的聯合攻關”“接續追夢——耕耘夢想的希望田野”“共同夢想——端穩我們的中國飯碗”四個方面,深入挖掘雜交水稻攻關路上科學家群體砥礪躬耕、一心為民的動人事跡,弘揚中國雜交水稻科學家群體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精神。

與以往的弘揚科學家精神展覽不同的是,在藝術設計方面,由于本主題具有很強的農業相關元素,會讓公眾因對于稻田、稻谷的熟知而產生聯想畫面和預設印象,從而容易降低對于展覽形式的預期。因此,既要嘗試打破傳統的農業相關展覽的模式,讓公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也要從大眾心理預期出發去做一定的考量,避免出現太過偏離主題的色彩和造型。展覽的重點應該落在塑造科學家群像以及展現科學內容,要基于科技館互動展覽的特色對內容進行創新發揮,再有機結合水稻元素做藝術化處理,達到視覺上一目了然的效果。

藝術設計在展覽中的作用主要是使展覽展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本展覽采用手繪風格也不僅僅是為了做到在視覺上和諧統一,更重要的是為了準確突出展覽主題。展覽力圖呈現的核心內容是科學家這一群體的精神風貌,旨在讓公眾能夠認識科學家,了解科學家事跡,感悟科學家精神。因此,為了加深公眾印象,展覽藝術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人物群像的藝術化表達可以通過繪畫、影像、雕塑等形式呈現,幾種形式無優劣之分,但從根本原則上,最符合本展覽主題的表達方式以及展陳設計形式即為優。

以本展覽最重要的主視覺“科學家群像”為例,由于歷史跨度較大,不容易采集前輩科學家的照片,且受多個年代影像留存技術限制而導致清晰度不統一,從僅有的留存影像中也難以選出合適的照片,因此真人影像并不適合本展覽,在藝術表達上也缺乏發揮空間。

雕塑對于角色的刻畫和展陳視覺效果的提升有較好的幫助作用,創作和發揮的空間也比較大,但這種方式對于本展覽的創作內容和實際落地情況并不適用。展覽中已經設置的雕塑展陳區域與展覽內容相輔相成,如再引入大量雕塑,就會弱化展區內更重要的模塊,有些喧賓奪主。此外,雕塑群像若不做等比大小就會顯得小氣,氛圍感不夠;若以等比還原,雖然能夠帶來視覺上的強烈震撼,但展覽總面積約200平方米,等比雕塑群像會占用大量展覽面積,實現落地并不可行。

藝術設計是輔助提升展覽內容的重要手段,但不應影響核心內容的表達。所以,本展覽形式上選用繪畫風格,在視覺效果和內容表達上都是最為適合的。一筆筆勾勒出來的畫面質感,也呼應了科學家們在田間的一株株尋找,一次次試驗,更突出科學家的堅毅品格和精神,細膩的手繪圖畫也飽含了對科學家的崇高敬意。同時,展示內容講述的是雜交水稻的發展歷程,以手繪畫面展現輝煌歷史,使公眾如同翻開歷史畫卷,在意象上也更為貼切。

三、 展覽藝術風格的解析

(一)展覽與手繪風格相結合的優點

手繪藝術是一種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隨著科技發展,電腦設備升級完善,利用電腦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手繪作品,代替實體紙筆顏料,既滿足生產制作需求,又在藝術性上保留了繪畫感,主要有以下優點。

1. 突出個性特色

手繪風格的展覽設計可以突出個性特色,基于創作者的想象和技法來表達。每個繪畫者的風格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用獨特的方式呈現主題和內容,有利于突破傳統展覽視覺樣式的局限。

2. 創造親切感

展覽藝術風格也是調動情緒的重要手段,在前期需根據主題內容和目標人群定調,有的展覽莊嚴肅穆,有的展覽奔放活躍。本展覽的目的是弘揚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目標人群更偏向低齡公眾,通過手繪風格表現是更適宜的,會使展覽更加樸實、更容易接近和互動,能夠讓觀眾產生親切感與情感共鳴,在更親和的氛圍下了解科學家故事,以更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習科學知識。

3. 強調聯想與自由想象

手繪內容不局限于現實場景,從視覺上激發觀眾的想象力,引導觀眾分析與思考展覽內容。

4. 提高趣味性

手繪風格更具有趣味性,在展覽中使用手繪的漫畫、動畫等,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參與度,打造出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本展覽不僅在布展設計上完全使用手繪風格,同時圍繞展覽進行網絡宣傳和線上推送的內容也同樣保持一致,用手繪漫畫長圖的方式講述科學家故事,形成多平臺聯動效果。藝術設計在現實空間與網絡平臺相輔相成,保持高度的風格統一,使公眾無論在何處了解展覽,所觀所感相近,不至產生割裂感、跳躍感。

(二)手繪風格創作在本展覽中的應用

稻谷是本展覽的核心符號,是自始至終貫穿展覽的最明顯的設計元素,也是公眾對于展覽的第一印象,因此,如何處理好它的藝術表達是展覽整體藝術性的重中之重。從稻谷原型著手進行藝術設計首先要解決兩個難題,第一就是色調,水稻在整個成長階段會有明顯的顏色變化,是該用綠油油的稻田色還是金燦燦的稻田色作為主視覺色?隨著展區推進,融入全階段的水稻顏色是否可行?第二是造型感,如何把單株水稻的造型概括成容易識別的簡約符號?大面積的稻田如何在展覽中體現?此外,人物和場景以及展品中的畫面都是承載展覽內容的部分,在保證準確還原歷史故事和科學知識的基本功能外,也要做到與整體的風格保持統一,對于這部分內容的藝術化處理則是在既定框架下的發揮。

針對以上問題,要結合展覽主題脈絡和實際落地條件,選取最優解決方案。展覽最終選定金色作為稻田主視覺色調:首先在主題上緊扣“稻谷飄香,禾下追夢”,研究雜交水稻是為了提高糧食產量,金色代表最終的豐收,有更好的寓意;展覽主旨是弘揚科學家精神,金色相較綠色更加莊重,更適宜輔助展示人物;展覽面積較小,四個分展區又相對密集,如用多顏色過渡變化將會破壞整個展覽的統一性,因此選取成熟稻谷的金黃色為主色,輔助以淡淡的綠色點綴,既避免了大面積的顏色單調,又呼應了因部分展品特殊性而必須使用綠色的情況。

展覽背景板總體面積較大,很難對真實照片的景深、比例以及色調做循環長圖定制,且部分展示模塊又要結合各個展區展品做畫幅內容避讓,因此,用真實的稻田素材圖片拼接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而手繪風格則是一種比較適宜的解決辦法,在藝術風格上也很符合展覽的設計需求,雖然工作量較大,但能得到滿意的造型與色調,也更利于后期整體調整。尤其是在整體色調的把控上,手繪的風格能夠更精準達到預期效果,淡彩清新的風格使展覽打破了公眾對于傳統農業展覽的固有印象。置身展覽中,仿佛翻開一本巨大的雜交水稻繪本,走進稻田,穿越時空與科學家對話(見圖1)。

圖1 展覽鳥瞰效果圖

展覽中穿插了許多手繪巨幅畫來體現重要節點,畫面布局安排疏密結合,起到了提升面板視覺“節奏感”的作用。大量的文字內容和展品分布在展板中,除了要考慮內容區域劃分,在視覺效果上也要做藝術性的劃分,觀眾在集中閱讀大量文字時會產生疲勞感,適當的純畫面可以起到緩解作用。本展覽選取了6幅最具代表性的場景以手繪的形式還原。

1. “雜交水稻”科學家群像

科學家群體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從來沒有缺失過他們的身影。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的結果。他們身上共同閃耀著昂揚拼搏的奮斗精神、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集智攻關的協作精神等。這些獨特的精神氣質,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雜交水稻領域,也有著這樣一群為了理想信念默默奉獻的科學家群體。

此圖為展覽開篇最重要的巨幅畫(見封三),結合巨型水稻造景浮雕,給人以莊重而震撼的感覺。雜交水稻攻關路上的科學家有很多,根據展覽脈絡梳理出與內容相關且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本圖中展現。展覽弘揚精神的主旨對象是科學家群體,讓幾代科學家共聚稻田,結合巨型浮雕水稻寓意“禾下乘涼”,使整個作品在點明展覽主題、提升視覺效果和烘托展覽氛圍上起到了關鍵作用。圖中科學家從左至右依次為石明松、顏龍安、楊振玉、周開達、李必湖、丁穎、劉耀光、袁隆平、黃耀祥、盧永根、尹華奇、朱英國、王克劍、謝華安。由于這些科學家所處年代不同,歷史上并沒有也不可能出現眾人的合影,要集齊適合的肖像參考并且征得同意使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根據科學家本人或是家人以及單位所提供的照片參考創作,年代較為久遠的人物留下的照片清晰程度也并不理想,僅能根據樣貌特征大致勾畫多版動作神態參考,再逐一向對方確認,獲得本人或者家人、單位同意后才落于版面上最終成稿。同時也順便征得其同意使用科學家的簽名,印刷在人物旁邊兩顆金色稻谷拼成圖形框內,使這幅作品更加具有紀念意義。

2. 安江農校

1953年,青年袁隆平踏進與高廟遺址隔江相望的安江農校,在這里開始了長達37年的雜交水稻研究生涯,并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因此獲得共和國勛章和“雜交水稻之父”的殊榮。[5]作為第一展區“夢想緣起”的主場景,安江農校是最為契合主題的視覺表達。從展覽藝術設計上來看,以同樣的手繪風格還原當年農校門前的樣子,營造出穿越時空的感覺,拉近了公眾與那個年代的距離。從1953 年袁隆平大學畢業分配來這里,到1971年調往省農科院前,他一直生活、工作在這個偏僻的學校。在這里,他確立了為之奮斗一生的雜交水稻事業;找到了甜蜜的愛情;為夢想付出了艱苦努力;發現了“鶴立雞群”的雄性不育特異稻株;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和他的兩個學生成立了國內首個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發現了著名的“野敗”……[5]展覽中的巨幅畫更側重于描繪場景,一方面源于“觸景生情”的設計理念,老一輩經歷者在參觀時會由此產生回憶,激發情感共鳴,而年輕一代人沒有這些經歷,亦可由圖畫的展現產生聯想。這種依托展覽實體結構的內容表達,可以提升公眾體驗,是沉浸式展覽的一種表現方式。

3. 發現“野敗”

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發現了普通野生稻的自然雄性不育株,經鑒定為“野敗”雄性不育基因類型。袁隆平在談到李必湖發現“野敗”的功績時,高度評價道:“用以前的材料與方法,采用篩選法和人工制造法,是很難獲得保持系的,至少我們感到前景渺茫。惟‘野敗’表現與其他不育材料相反,真是異軍突起,別開生面,給試驗帶來了根本起色!”[6]“野敗”的發現作為雜交水稻科研路上的關鍵性突破,無論是科研意義還是歷史意義都非常重大,也正是由此展開了聯合攻關直到“三系法”配套成功。當年發現“野敗”是偶然間,并且“野敗”的發現場景也極為普通,沼澤地、橋洞、雜草……如何與整個展覽的稻田場景銜接是難點,很難用藝術手段將其融入展區內容。展覽最終選取了石橋作為切入點,通過將其立體化表現,脫離平面,可以從視覺上避免產生兩個不同場景的融合不協調問題,畫幅位置安排在展區標題版附近,進一步通過內容的劃分再次合理化過渡了場景。

4. 南紅農場

南紅農場是雜交水稻聯合攻關的地點,“三系法”在這里配套成功,作為同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景,這里的畫面表現卻最具特殊性。具有歷史性的場景建筑更容易保持原貌而長久存留,且有明顯的造型特征,給人更深刻的視覺印象。而農場稻田地并不具備獨特的識別性,且現今留存的老照片資料不多,早年間參與過實驗的科技工作者也大都不記得有哪些明顯的標識?,F今南紅農場仍舊作為雜交水稻的科研基地,能夠反映出代代科研人員的傳承精神,因此,將此處的巨幅畫場景設置為現代的農場畫面,在田中顯示出袁隆平的提字板標語。通過現今農場景象結合當年的歷史故事,同一空間,同一事情,不同人物,營造出一種穿梭歷史的氛圍。

5. 科學的春天

1978年3月舉行的全國科學大會,是我國科技發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標志著我國科技工作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這對于雜交水稻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大意義,由此其開始加速發展,進入新階段??茖W大會的場景莊嚴而熱烈,選取復原會場的場景是為了強調這一新氣象的開始,在展覽內容上突出這個轉折較大的節點。大面積的紅色應用在展覽中雖然使色調顯得跳躍,但通過設計手段,還是可以化解視覺上的不和諧現象。會場空間排布的對稱性和透視性是可以利用的設計點,將場景取方正形狀,外圍實體墻面做出凹陷效果來增強透視感,從而起到烘托莊嚴氛圍又提升視覺效果的作用。

6. 新“禾下乘涼夢”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被趫蟾嬷兴岬降暮诵募夹g,在展覽結尾的外墻整體設計成一幅長卷,同樣以合集創作的方式將核心技術以手繪插圖的形式表現,呼應開篇群像,并延續展覽中主視覺金色水稻田,共同構成了一幅新“禾下乘涼夢”的景象,寓意現今國家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科技成果獲得豐收,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三)空間結構設計對展覽體驗的優化

1. 展覽動線設計(見圖2)

圖2 展覽動線圖

展覽的參觀動線往往被理解為觀眾的參觀路線,這僅是表面的理解,實則具有豐富的功能和深意。這條“看不見的線”,看似隱形卻很有用處。一條好的動線可謂是展覽的“歸納放大器”,可以最為快速簡潔地梳理出展覽脈絡;可以成為觀眾的“最佳導覽員”,帶領觀眾最直觀地理解展覽;亦可以是展覽的“亮點傳播者”,可以把最重要的展品毫無遺漏展示在觀眾眼前[7]。展覽面積較小,為了承載更多展覽內容,一定要充分利用布展面積,增加墻面是經常采用的辦法,同時還能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將每一塊內容區域聚攏在部分空間內,關聯性更加緊密。在動線的藝術處理上,結合了二十四節氣,節氣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時間節點,將地面引導的貼紙同節氣相關聯,逐漸引導公眾按照設計路線觀看展覽,既提高了趣味性,也體現了科技與文化相結合。圖標同樣以兩粒稻谷形狀為背景,展覽中任何細節設計都遵循符號同一性,稻谷、稻穗、稻田的藝術化造型貫穿整個展覽,隨處可見細微之處的亮點,讓整個展覽的主題相關性更強,氛圍更加濃厚。

2. 藝術化提升展示效果

通過結合感官知覺經驗、記憶的影響,來調動觀眾多維度的感官參與度;采用藝術化的手段對空間進行處理,通過聲光、造型以及不同材質和技術手段的運用,對觀眾的感官系統進行刺激,以期觀眾在博物館參觀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8]。在空間上打破方正布局,在墻體上做凹凸模塊鑲嵌式展板,充分利用多維度空間也是重要的設計思路,尤其是對于占地面積較小的展覽,這種設計能夠有效拓寬展覽面積,且在視覺上也顯得輕松靈動。將布展的藝術風格同步應用在展品設計中,遵循元素符號的同一性,并且根據不同展示內容和可借用發揮的條件來創新展示效果。

以展品“尋找不育株”為例,此展品位置靠近西側落地窗,過了正午會有很強的陽光射進展廳。為了增強展示效果,將展品版面的稻谷全部鏤空鑲嵌透明亞克力,引入陽光,在地面映出一片金色稻谷,在保證展品核心展示內容的基礎上加以藝術化處理,再一次強調“金色稻谷”這一符號,以這種特殊形式表達,增添了氛圍感。展品“超級雜交稻種子墻”也是典型的藝術化提升展示效果的樣例。此展品為靜態實物展示,種子實物體積過于微小,首先要在體量上放大擴充以使其適應展覽。借由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這一比喻,把展品外觀設計成一塊巨大的芯片,在芯片中的節點處鑲嵌多種超級雜交稻種子標本,賦予普通的靜態展示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增大體積、增加數量是很常見的提高視覺震撼效果的手法。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圖形語言是其最基本的視覺表達,是運用清晰的邏輯和創意豐富的思維將信息可視化傳遞,形成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信息傳播形式,能夠讓視覺傳達更加體現出視覺美[9]?!靶酒迸c“稻谷”兩種符號疊加,很直接地傳達了展品要體現的意義,展品造型上起伏的模塊更有效地凸顯了展示內容,同時這種靈動的風格與墻面呼應,做到了整體視覺的協調統一。

(四)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對展示效果的提升

1. “禾下乘涼”的具象表現

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對雜交水稻高產的一個理想追求,如今也是廣大公眾最為熟悉的印象,展覽名稱也緣起于此。巨型浮雕立體水稻的設計讓公眾置身展覽中正如走在禾下,具象化表現了“禾下乘涼”的畫面,在展覽的開篇為公眾留下“圓夢”的一幕。此外,水稻浮雕是展覽中最大的一個符號表達,結合科學家群像和稻田置景,讓畫面與實景融合更顯出豐富的層次感和震撼的視覺效果。異形的水稻輪廓和傾斜的展墻邊緣是形式上的藝術化處理,階梯狀的裝飾面板融合畫面中的梯田也是一種虛實過渡表現,目的都是為了打破局限在方正框架下的死板僵硬觀感(見圖3)。

2. 稻田置景的氣氛烘托

展板上的背景是手繪形式表現的稻田,雖然在作畫時利用透視還原了景深感,為了進一步加強走進展覽猶如置身稻田的氛圍,展覽在特定區域使用了水稻模型造景,利用這種虛實結合的方法擴展了稻田的景深,真實立體的水稻代入感更強,也更容易引起觀眾注意。水稻模型排布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巨幅畫群像前以及袁隆平雕像周圍,合理利用造景讓群像圖和雕塑的表現力有一定提升,并且在特定角度的墻面用鏡面膜也是為了增強空間感,這種利用鏡面反射的方式在小型展覽、展區中也是常用手段。

3. 遙望“天和”的巧妙結合

“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科技館的標志性展品之一,也是館內最大的一件實物真品,本展覽的位置恰巧與核心艙相對,同在中國科技館西門入口大廳內。本次展覽內容中提及了“從種子到種子”的水稻太空培育相關內容,在設計初期就做了考量,將內容區域排布在與核心艙正相對的位置,并在墻面開圓形窗口,將窗外實景借用在展覽中變成畫面,與展示內容做了非常巧妙的結合,同時模仿空間站實驗艙內的場景,在展覽內部區域做了還原并加以藝術化處理,為展區內展品增添了沉浸體驗(見 封三)。

圖3 展覽門頭

四、 藝術設計在展覽開發應用的經驗

本文以“稻谷飄香,禾下追夢——中國攻克雜交水稻難關50周年”展覽為例,剖析其中布展與展品的藝術創作過程,總結藝術設計對于提升展覽藝術效果和強化主題的作用,特別是手繪藝術在展覽展品中的應用方法和價值,并探索出如下經驗。

(一)把握藝術表達的準確性

展覽主題、內容、精神等是展覽的主要部分,藝術設計工作的目的是加工、服務并且提升展覽既定的表達訴求。所以首要工作是要先了解展覽的意圖,不能盲目追求時下流行元素進行任意疊加,導致風格與內容不符。例如,一個科幻未來的展覽就不適合用樸素莊重的風格展現;同樣,如果是展現歷史文化的厚重感的展覽,也不應過度使用喧囂浮躁的裝置和色調。設計過程中時刻注意要表達的主旨是什么,要體現的核心是什么。

(二)提高設計思維的創新性

創新性體現在展覽的方方面面,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來談,如何讓展覽看起來很新奇,激發觀眾的興趣和參觀意愿,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好的創意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能夠提升展覽效果,吸引觀眾?;诙嗄陙砜茖W家精神展覽的研究發現,展覽風格多偏向激昂或沉穩,大國重器的科研成果在展陳表現手段上也多是注重體現莊重肅穆感。如何突破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進行創新,是本展覽藝術設計的核心任務,此次主題是個很好的嘗試機會。田間的科學家相對更給人以親近感,水稻作為大眾日常再熟悉不過的物品便于輕松講述,由淺入深帶觀眾去感悟科學家的科研精神。畫面風格和色調上利用淡彩手繪的風格親近觀眾,創造輕松舒緩的展覽氛圍,同時在此類型展覽的藝術設計方向上也做了新的嘗試。

(三)掌控展覽風格的統一性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設計元素要統一,畫面色調要協調,在展覽的藝術設計中同樣也是要必須遵循的。稻谷、稻花、稻田,這是展覽中最為明顯使用的元素符號,以此為基礎發散思維去關聯多層級相關元素能拓寬設計思路,且不會偏離主題。例如,展覽色調以金黃色為主色,先保證了色彩上的和諧,之后向外發散,有了二十四節氣、太空育種、核心技術等內容,它們是對“稻”這個基礎視覺符號的進一步擴展延伸??墒褂玫摹皫臁痹诤侠矸秶鷥葦U大,在設計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結合處與落腳點,這樣既保持了展覽元素應用的和諧統一,又不至單調重復。如果全篇的符號只有無盡的稻谷、稻田反復妝點各個區域,會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和視覺上的厭倦,即便畫面再精美也顯得空洞乏味,但如果結合了二十四節氣,將稻谷元素和節氣插圖融合后再展現,就會合理地豐富內容,而形式上卻仍保持著稻谷這一形象與整體融為一體。

猜你喜歡
手繪展品雜交
手繪風景照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展品展示第2輯
展品被盜了
齊心手繪《清明上河圖》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預覽(一)
手繪
高等植物雜交染色體及其雜交基因表達的性狀——三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手繪二十四節氣
6年生雜交桉無性系對比試驗
再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