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高等職業教育“六維度”專業評價研究

2024-01-23 06:13程晨林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權重院校高職

羅 勇 程晨林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專業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單位[1],是專業大類之下的一個稱謂。專業建設得好不好,怎樣優化建設專業,需要通過專業評價進行科學測度后提供依據??茖W、客觀、合理開展專業評價可以引導高職院校重視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專業資源配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1 專業評價概述

1.1 專業的定義與內涵

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到現在不到200年的時間,專業是伴隨著工業的發展、經濟社會的需求而出現和發展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對專業進行了定義。我國的《教育大辭典》中對專業的定義為:專業是指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按照社會職業分工、學科分類、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狀況及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分成的學業門類。[2]也有學者認為“專業特指根據學科分類和社會職業分工需要分門別類進行高深專門知識教與學活動的基本單位”[3]?!皩I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形式,是高等學校教育結構的基本單元?!保?]“高等學校的專業是課程的一種組織形式?!保?]參考以上學者對專業的定義,結合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性、專業性、實踐性和高等性的內在特征,可以將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定義為:專業是基于畢業生面向的行業特征和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兼顧高等教育學科分類的原則劃分的一種教與學的組織形式,其內涵應該包括明確的職業面向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支撐目標實現的課程體系、勝任課程教學的師資力量和服務于教學實施的其他教學資源,同時還應該包括課程教學的組織形式。

1.2 專業評價的定義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專業評價作為一種質量保障手段,越來越受到教育管理者和實施者的重視。專業評價是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評價目的和標準、利用合適的方法和手段、對專業所進行的價值判斷的過程。以此來判斷高職院校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也作為對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內容[6]。上述定義是學者從上級教育行政機構視角對專業評價進行的定義。隨著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專業教育實施者的高等職業院校越來越意識到專業教育的質量是未來立足的關鍵,開始注重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專業評價成為內部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因此,從高職院校自身視角,可以將專業評價定義為: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評價理論,通過收集專業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有關專業的培養目標、師資隊伍、設施設備、學生成長、就業創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等方面的數據,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模型,測度專業建設成效和專業發展水平。

2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高等職業教育“六維度”專業評價體系構建

為了構建一套科學合理且得到專業教學單位認可的評價指標體系,課題組開展了專業評價調研工作。通過對高職院校專業評價的目的、組織機構、評價指標及其重要性比較等內容進行調研,以期了解專業定位、學習過程、資源條件、培養目標、專業發展和社會服務等在高職院校專業評價中的設置和權重等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專業評價考核指標體系,更好地服務于專業建設和學生發展。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研法,針對國內高職院校教師、教學督導、質量管理和教學管理等相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填寫問卷91份,有效問卷91份,其中校內56份,校外35份,校外分布在26所院校,其中包含3所省外院校。

2.1 專業評價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2.1.1 開始重視專業評價,但是還沒有成為一項常態化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

在全部27所高職院校填寫的91份問卷中,有85.71%的學校設置了專門的專業評價考核辦法,考評的主體主要是學校教務處和質量監控處(質量管理處),分別占64.84%和29.67%。另外,有62.64%的院校擁有專門的信息系統進行專業評價,說明高職院校普遍重視開展專業評價考核,且信息化的程度日趨明顯。同時,專業評價的結果為年度專業評優和重點專業建設等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是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將專業評價作為一項常態化的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來抓,是否開展校內專業評價由上級要求來推動,上級有要求就組織這項工作,上級沒有要求就不組織,顯得非常被動。

2.1.2 專業評價考核組織呈現多元化,但是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全面

為保障專業評價的科學性和權威性,高職院校專業評價組織構成呈現多元化,在此次問卷調查中發現,校內外院校專家在專業評價組織中占比最高,達到90.11%;其次為企業、行業專家,比重為74.73%;

專業帶頭人和專業骨干教師的占比分別為71.43%和42.86%??梢钥闯?,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發展中,注重校外專家和行業企業對專業的評價和建議,較為契合高職院校辦學的特色和國家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政策理念。同時,調研過程中發現部分職業院校將專業評價主要聚焦于標志性成果的產出,如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能競賽、教師的教學能力競賽、課程建設、教材建設、論文發表、課題立項等顯性成果。這些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專業建設的水平,抓住的是幾個點,還不夠全面,沒有將專業培養人才的普遍水平、專業的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反映出來。

2.2 專業評價的原則

高等職業教育始終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教師發展來促進學生發展,最終通過培養學生和產出一些應用技術成果來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因此,開展專業評價要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2.2.1 堅持服務學生發展原則

學生的身心健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的發展是開展專業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學生有發展,專業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專業評價要堅持以生為本,把服務學生發展作為首要原則。

2.2.2 堅持服務教師發展原則

師資隊伍是專業的第一資源,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專業教育教學實施的質量。所以專業評價要將教師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要通過專業評價引導教師按照專業發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水平。

2.2.3 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原則

專業人才培養的落腳點是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高職院校通過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來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專業評價必須充分考慮專業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2.3 專業評價的理論依據

高職院校開展專業評價可以依據學生發展理論、第四代評價理論、OBE成果導向理論的指導構建專業評價指標體系。

2.3.1 學生發展理論

學生發展理論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課程學習實現能力提升和畢業后就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說,通過專業學習,讓學生有良好的專業學習體驗感、獲得感的同時,切實提升專業知識、技能、素養,培養適應某一職業崗位的就業能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實現學生發展需求。

2.3.2 第四代評價理論

該理論強調“協商”和“構建”。要求評價主體和評價客體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共同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共同確定評價標準,共同實施評價。評價的目的不是簡單的考核,而是通過評價掌握評價客體的真實發展水平,找到現實與目標的差距,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目標,從而提升評價客體的發展水平。因此,該評價理論是一種發展性評價理論,適合作為專業評價的理論依據。

2.3.3 OBE成果導向理論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是一種以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要求專業教育要進行系統化設計,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要明確學習產出,學生通過學習實現預期目標。專業評價要關注各個環節中的學生成果和教師成果,實現產出的具體化、可測量、成果化。

2.4 專業評價考核指標及權重

2.4.1 六個維度評價項目的權重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咨詢,進行歸納提煉,并將表述適當規范化,確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價的指標為專業定位的準確度、學習過程的滿意度、資源條件的保障度、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專業發展的知名度和社會服務的貢獻度六個方面。依據調研結果,對這六個維度評價項目重要性調研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了評價項目的權重,見表1。

表1 高職院校專業評價考核指標及權重

2.4.2 各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情況

針對專業評價六個評價項目的二級指標開展了調研,二級指標的權重采用重要性數據的歸一化處理來獲得,具體情況見表2-表7。

表2 專業定位的準確度項目的二級評價指標

專業定位的準確度評價項目選取了專業第一志愿填報率、專業報到率這兩個衡量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專業認可度的指標,專業初次就業率、專業對口就業率、專業學生首次就業半年后平均工資等三個社會對畢業生認可度指標,權重計算數據見表2。

學習過程的滿意度評價項目選取了課程滿意度、教師滿意度、教學過程滿意度和母校滿意度四個指標,主要考核學生對專業課程和教師教學的認可情況,權重計算數據見表3。

表3 學習過程的滿意度項目的二級評價指標

資源條件的保障度評價項目選取了專業專任教師師生比、生均專業教學儀器設備值、專業生均實訓工位數、專業生均合作企業數四個指標,分別從師資隊伍、設施設備、校內外實訓條件等維度來進行衡量,權重計算數據見表4。

表4 資源條件的保障度項目的二級評價指標

培養目標的達成度項目選取了專業技能抽查合格率、畢業設計抽查合格率、學生畢業率三個有關教學過程質量衡量指標,以及社會對畢業生的評價、職業技能證書獲取率和專業學生升本率等三個畢業生質量衡量指標,權重計算數據見表5。

表5 培養目標的達成度項目的二級評價指標

專業發展的知名度項目選取了重點或骨干專業稱號、專業教師團隊等級、專業校企合作成效、專業省級以上成果(教師和學生成果)四個體現政府、行業、社會對專業認可度的衡量指標,權重計算數據見表6。

表6 專業發展的知名度項目的二級評價指標

社會服務的貢獻度項目選取了專業人才培養累計數、專業社會培訓到款額、專業技術服務到款額、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數和社會培訓服務人日五個體現人才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的衡量指標,權重計算數據見表7。

表7 社會服務的貢獻度項目的二級評價指標

2.4.3 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總表

依據表2至表7的數據,將評價項目權重與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相乘,得到二級指標的綜合權重值,從而形成表8。

表8 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總表

2.5 專業評價標準的確立

專業評價標準的確定需根據專業評價的目標、學校的發展水平來綜合確定。如果是專業評價的目標是高職院校進行內部專業建設的評比,則可以將所有專業評價指標的平均水平作為評價的標準,通過測算單個專業的評價值來了解該專業在學校的發展水平,查找優勢和差距,為學校的資源配置和獎懲提供依據。如果要創建省級或國家級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評價的標準就要以相應的省級和國家級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建設的要求來確定,通過專業評價,找到差距,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來實現專業發展的需求。

3 專業評價機制建設

3.1 專業評價的機構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價的機構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專業評價委員會,通常由校領導、職能處室負責人、教授、企事業單位專家等組成;另一種是明確由教學質量監控部門作為常設機構來組織開展專業評價,如教務處、質量評價中心等機構。具體采用哪種機構設置方式,不同的高職院??梢愿鶕陨硇枨?,結合學校的機構設置來進行設計。

3.2 專業評價的制度建設

專業評價制度主要包括專業師資隊伍、設施設備、學生成長、專業成果、服務能力等概念的界定,數據采集的口徑、部門、專業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實施機構、評價程序、成果運用等一系列的內容都要以制度的形式進行一定程度的固化。只有形成完善的專業評價制度,才能保障專業評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公正性。

4 專業評價成果運用

專業評價的結果是專業建設成效的重要表現,可以作為高職院校開展下一輪專業建設資源分配的重要依據,也可以作為專業團隊獎懲的重要參考。對于專業評價排名靠前的專業的一些好的做法要形成典型案例,給后進的專業團隊學習,促進整體提升。對于專業排名比較靠后的專業,應該詳細分析專業評價結果產生的原因,分清楚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學習先進的做法,少走彎路,切實提高專業建設水平,服務學生成才和教師發展。

5 結論與展望

以上在梳理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價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專家咨詢法、問卷調查法,確立了6個維度、28個指標的專業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了專業評價的指標權重,并就專業評價的標準設置、機制建設和成果運用進行了探討。后續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評價目標,構建具有指導意義和學校特色的專業評價標準,并開展專業評價實踐,以此來開展專業的診斷與改進,系統提升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服務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猜你喜歡
權重院校高職
權重常思“浮名輕”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為黨督政勤履職 代民行權重擔當
基于公約式權重的截短線性分組碼盲識別方法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層次分析法權重的計算:基于Lingo的數學模型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