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學術主體性在德國學研究中的體現

2024-01-25 07:20呂巧平
出版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易學思想史歌德

文|呂巧平

葉雋在《德國教養與世界理想——從歌德到馬克思》一書中圈定了歌德思想與馬克思思想這兩個重點,全書的文獻選擇側重于兩者的思想形成史。因而,那些與兩者的思想發展史相關的人生歷程被納入了研究范圍。于是,在這部書中,歌德首先是一個人,一個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正常的教育規訓、有著魏瑪為官經歷的人,然后才是一位偉大的詩哲和思想家;馬克思也首先是一個人,一個生長于猶太家族,受過教育規訓,在德、法、比、英等國經歷政治流亡的人,然后才是一位革命家和思想家。這也正是該書的特色之一。

該書借助僑易學,詮釋了歌德思想的形成史,分析了歌德的“因僑致思”,也回溯了馬克思在德、法、比、英等國的政治流亡以及馬克思的“因僑致易”。至此,僑易學走過了這樣的發展道路:研究經驗的總結(實踐)—理論的初創(理論)—理論的運用(驗證)—理論的發展(理論發展)—理論的再運用(繼續驗證)。因此,有理由相信,僑易學將來有望發展為更加完善的理論和方法論。

該書確定了“歌德-馬克思結構”對德國思想史發展的意義,即,歌德-馬克思結構的互補成型使德國思想具有了“二元三維”的發展脈絡,德國文化從此擁有了獨立的思想體系。以類比分析的方式,作者成功地從中國“元思維”方式出發,為德國思想史的發展提出了另一種解釋,為德國學術和世界學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具體而言,該書將歌德學與馬克思學進行學域融通,其研究內容涉及歷史學、教育學、哲學、宗教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學科。在分析過程中,作者致力于中西理論的相互關聯和各學科理論的“跨而求通”。就德國思想史相關的主題,作者比較了中外學者各種論點的相近點、關聯點和不同點,闡明了中國學術思想與世界學術思想的關聯。因此,讀者可以在書中讀到中外學者關于德國思想史相關主題的討論和爭論。這部書最終呈現出一個中西學術爭鳴的局面。

葉 雋 著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2023年6月定價:49.00元

該書綜合運用了多種理論,包括文明三層次論、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碌臋嗔υ捳Z理論、僑易學理論和譜系學理論等。作者有時也運用兩種理論來解釋同一種現象,一些概念得到了轉用、化用或擴充。

但該書最明顯的缺憾也在于其理論部分:該書對理論的描寫不夠詳盡,不能完全滿足讀者準確理解書中理論探討的需要。具體而言,作者僅簡述了“理論框架”,并沒有對相關理論及其概念做足夠完整的描述,這帶來了些許問題。例如,作者不得不隨著論述的需要而做概念定義,這使得概念定義分散于不同的章節;由于研究內容的跨學科性,讀者必須在多種學科知識之間進行思維跳躍,因而較難區分各學科的術語,這也要求作者增加對理論及其概念的闡述。是為該書理論描寫之失。

《德國教養與世界理想——從歌德到馬克思》以歌德學和馬克思學作為個案,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研究了歌德思想與馬克思思想之間的關聯,討論了德國理想史的發展脈絡,尤其涉及從世界文學到世界市場、從世界公民到世界理想的思想發展史,并參照中國思維方式中的“二元表象”和“一元三分、三分歸一”,探究了德國思想史上的歌德—馬克思結構。研究結果表明,歌德-馬克思結構的互補成型最終成就了德國文化體系的獨立性。如邢來順所言,這是在《德國學理論初探》之后,葉雋在德國學研究領域的“實踐性推進”,也是繼《俾斯麥與文史田野》之后,葉雋再一次通過學科融通而展開的德國學研究。

可以說,這部書是中國學者在漢語語境中進行德國學學科建設的有益嘗試。葉雋認為,中國學者要承擔起“建構中國主體認知德國文化‘過濾器’的功能”。這部書顯示,葉雋正在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踐行自己的主張。期望本文能夠沿著這樣的道路繼續前行,為德國學的學科建設做出貢獻?!?/p>

猜你喜歡
易學思想史歌德
歌德的書
清初學者對“圖書易學”的再認識
近二十年來朱熹易學思想研究述評
為什么弱者難以接近正義——一個思想史的考察
我要歌德的書
簡單易學的口水巾
胡瑗易學管窺
朗費羅與歌德文緣關系及其理論意義
費孝通學術思想史識認
《軍事哲學思想史》評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