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兒童健康成長而評價

2024-01-26 13:56姜樹華?柳小梅?沙紅芳
中國教師 2024年1期
關鍵詞:評價改革

姜樹華?柳小梅?沙紅芳

【摘 要】 聚焦兒童健康成長的“發展性學習評價”秉持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和五育并舉的實踐導向,堅持兒童立場,注重兒童動態發展過程,建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維評價體系,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多元評價實踐,落實促進學生過程發展的“教—學—評”一致性要求,研發系列科學高效的評價工具,實現了學生素養的整體提升和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在探索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之路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關鍵詞】兒童健康成長 發展性學習評價 評價改革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的難題,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江蘇省南通市紫瑯第一小學自2018年11月創校之始,遂以全學科推進的辦學改革核心項目“發展性學習評價”為支點,撬動學校的“課程—課堂—評價一體化”整體改革,至今已歷經五年探索實踐、三次迭代升級。

一、問題與背景

1. 基于兒童健康成長的需求

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但重成才輕成人、只見分數不見人等傳統評價的種種弊端,導致兒童成才標準單一、學業負擔過重,由此帶來一系列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嚴重阻礙了兒童的成長?!鞍l展性學習評價”基于兒童健康成長的需求,著力探索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育評價實踐。

2. 落實國家評價政策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要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國家相繼出臺系列政策、文件、方案,均提出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加快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1]。由此,“發展性學習評價”是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號角下的變革嘗試。

3. 符合國際評價改革的動向

依托認知和學習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平臺,基于“深度學習”的評價標準將逐漸成為“全球性”的評價標準,未來的考試將會有更多的描述、診斷、咨詢,大數據時代將對此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創造出“學習評價新格局”[2]7。這樣的評價改革理念已在全球范圍內取得廣泛共識。

二、內涵與原則

“發展性學習評價”指以兒童健康成長為宗旨,以綜合素質和創新素養為內容,對兒童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診斷、激勵,發掘兒童潛質,發現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潛能,促進他們在原有水平上發展,直至形成面向未來社會和個人終身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是通過評價引領兒童過持續動態發展的高質量學習生活而設置的學習評價體系?!鞍l展性學習評價”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 原則一:堅守兒童立場

(1)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強健的體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個人發展的基石,而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則決定了個人的發展潛能[3]?!鞍l展性學習評價”遵循兒童成長的需求,把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社會適應和道德品質納入評價體系構建的首要環節,將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作為評價的第一要務,并以此作為評價實施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2)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評價作為一種環境因素,以某種形式適應個體發展并成為發展的重要因素,促進個體的發展[4]?!鞍l展性學習評價”與學生個體發展的關系是辯證的:一方面,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是“發展性學習評價”有效實施的依據和前提;另一方面,發展性學習評價以促進個體的身心發展,達到其身心健康發展為終極目標。

(3)引領兒童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是人的發展中不可或缺和分割的兩個部分,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積淀,個性發展則是全面發展的核心[5]?!鞍l展性學習評價”既注重每個學生的全面成長,也挖掘不同學生的個性潛力,力求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出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人才。

2. 原則二:基于新時代教育理念

(1)新知識觀

“可以將知識廣泛地理解為通過學習獲得的信息、理解、技能、價值觀和態度。這一定義擴充了知識概念的內涵,在知識范疇體系內,從此增添了‘信息’‘理解’‘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等新要素?!盵2]6由此可見,新知識觀是對知識全新的認識和解讀,因時代發展的需要應運而生,由此必然帶來學習評價理念的轉變。

(2)新學習觀

“要從新的視角來了解學習的本質以及知識和教育在人類發展中的作用……學習既是過程,也是這個過程的結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個人行為,也是集體努力?!盵2]5因此,回應新知識觀的新學習觀,強調學習是一個知識網絡形成的過程,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傳承知識,更重要的是實現創新創造。

(3)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該理念要求創新須以人為本,協調應統籌兼顧,綠色須永續發展,開放應超越現實,共享須公開公平[6]32。在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評價成為促進教育行為可持續發展的最為核心的因素。

3. 原則三:注重動態發展過程

(1)強調行為表現

評價不是為了“選拔”和“甄別”,而是為了了解學生最真實的行為表現,以便激發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為學生的進步和改進提供佐證?!鞍l展性學習評價”立足現實,面向未來,關注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的各種表現。

(2)落實“教—學—評”一致性

遵循“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發展性學習評價”將評價視作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循教什么評什么、學什么評什么的原則,在教、學、評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敏感信息,并作出診斷,為下一步的教學改進提供依據。

(3)促進持續增值

增值評價是對價值的增長量進行評判。在教育評價領域,增值是指學生的“發展程度”,側重于動態剖析[6]33?!鞍l展性學習評價”在關注學生發展合格程度的同時,科學評判學生的努力程度,尊重差異、重視起點、強調過程,發揮增值評價結果的診斷功能,助推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

三、內容與成果

1. 建構了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維評價體系

“發展性學習評價”從評價領域、評價內容、發展水平三個維度立體架構了一個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質量反饋監控體系(見圖1)。

圖1 “發展性學習評價”體系

(1)評價領域:學科+綜合

我們設置了“學科+綜合”的評價領域,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情況?!皩W科”指國家課程標準規定下的各門學科;“綜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綜合實踐活動,二是指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測評時所有學科沒有主副之別,均為學業評價的主角,“學科+綜合”的領域設定旨在全面檢測學生的學業綜合素質。

(2)評價內容:五育并舉

我們建立了包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方面重點內容的學生發展質量評價體系,包含如下項目:啟動“紫瑯少年榜”項目,運用區塊鏈技術,探索德育評價內容和機制;啟動“紫瑯一號向未來”綠色嘉年華項目,階段監測學生學業發展水平,優化智育評價;啟動“紫瑯運動寶”項目和“心理健康表現性評價”項目,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狀況,強化體育評價;啟動“小小藝術家”項目,培養學生藝術修養,改進美育評價;啟動“小蜜蜂打卡”項目,記錄學生的勞動參與過程,加強勞動教育評價。

(3)發展水平:知—致—智

我們設置“知—致—智”三個素養層級,測評學生在各學科學習活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素養水平。知,評價學科基礎,指向知識學習;致,評價學科能力,指向知識應用;智,評價學科品質,指向知識創新?!爸迸c“致”兩個層級關注學生發展的“寬度”,著眼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在“智”的層級,則關注學生發展的“高度”,著眼學生創新素養的培育,在各學科階段測評的“優長”項目中,對于冒出來的“尖子生”,確保揚其所長、因材施教,使其獲得充分生長,讓更多有天賦的孩子脫穎而出[7]。

2. 探索了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多元評價實踐

(1)評價對象:個體+小組

“發展性學習評價”的主要對象為“個體+小組”,解決評價誰的問題?!皞€體”測評,是學生獨立完成測評內容,主要進行“紙筆專項”和“學科表現性”測評,對學生的學科基礎、能力與品質進行全面檢測?!靶〗M”測評,是團隊共同完成測評項目,主要是對“學科內的綜合學習”“跨學科的綜合學習”“學科與生產、生活實踐的綜合學習”進行表現性評價。這樣的評價實踐,讓每個學生在彰顯個性的同時又能融入團隊,用個體發展帶動團隊發展。

(2)評價形式:紙筆+表現

“發展性學習評價”的評價形式為“紙筆+表現”,解決怎么評價的問題。日常評價中,各年級均以“表現性評價”為主,通過觀察“教—學—評”一致性要求下的學生課堂表現和素養導向的課內外作業表現,描繪學生日常發展的“畫像”。階段評價中,一二年級以表現性評價為主,全面實現“無紙化考試”;三至六年級以“紙筆+表現”結合進行,“紙筆”評價重在對學科基礎的鞏固,“表現”評價重在對綜合素養的檢測。當知識從紙面走向現場,知識會被激活,便會產生更多被鏈接的“端口”,也有了真正的生命力。

(3)評價主體:自評+他評

“發展性學習評價”的實施主體為“自評+他評”,“他評”中包括教師、同學、家庭等,解決誰來評價的問題。我們實施全程育人導航計劃,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目前已由紙質檔案升級為電子檔案,該成長檔案中除設有“老師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我眼中的我”“我為自己點贊”“我為同伴點贊”等板塊外,還設有“有愛心”“有創見”“有行動”等多個內容,實現自評與他評的同步結合。多元主體評價消除了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主體與客體之間絕對的二元對立,讓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形成更多的互動和理解,最終實現二者的“雙贏”[8]。

3. 落實了促進學生過程發展的“教—學—評”一致性要求

(1)課堂中的過程評價

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鞍l展性學習評價”致力于做到所學即所教、所教即所評、所學即所評。我們研發了“學生課堂自評表”,引導學生從“嘗”“商”“賞”3個維度、“獨自想”“看著聽”“個性說”等9項二級指標和18個三級子項全面評測、追蹤、反思、分享自己的課堂學習情況,從而設定下一步的學習目標和行動策略,促進學生將學業收獲轉化為態度、情感、人格、能力等素養的全面發展,將評價的過程性育人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2)活動中的過程評價

課外活動是學校教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鞍l展性學習評價”構劃了每日形成的“好習慣校長獎”、每周一次的“紫瑯秀場”、每月一期的“校園電視臺”,以及每學年的四大盛會(閱讀盛會、思享盛會、體育盛會、藝術盛會)。這些活動全過程、多角度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科能力、隱性思維等無法用紙筆考試檢測出的素養,將“教—學—評”一致性落實到學生日常。

4. 研發了一組評價工具

(1)評價指南

項目組將評價放在教育活動和學習活動之前予以設計,研發了《發展性學習評價指南》,指南中闡明學校的評價理念、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在每學期初即發放給每位師生、家長,教師知曉教什么,學生知曉如何學,家長知曉如何評,便于清晰規劃學生的學習生活藍圖,保障學生成長目標的有效達成。

(2)測評量表

項目組為保證測評的客觀性,提高測評的效率,研發了表現性評價標準、現場測試題卡等各類測評量表。表現性評價標準包括學生心理健康表現性評價標準和各學科表現性評價標準,結構化、等級式地具體描述了學生在心理健康狀況及各學科學業水平上的實際表現,保證評價的客觀、準確;同時設計了發展性學習評價現場測試題卡,覆蓋全學科全學段。

(3)測評平臺

項目組研發了“校+”平臺,用以儲存表現性評價過程中各測評對象的影像記錄、各測評站點的打卡登記、各測評項目的數據分析等,教師、家長、學生可通過專屬二維碼登錄查看;研發“運動寶”(體能監測手環)、“小蜜蜂打卡”(勞動平臺)、“眼動儀”(閱讀可視項目),探索快捷、精準的評價方式;研發“發展性學習評價發展報告書”,設有“有愛心”“有創見”“有行動”等品德發展記錄、各學科學業發展記錄、教師寄語和家長寄語等板塊,科學全面、便捷高效地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

四、成效與影響

1. 實現了學生素養的整體提升

(1)學生身心更健康

“發展性學習評價”助推學生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全校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2022年為61.99%,2023年為93.40%,遠超國家標準(50%及以上,參見2019年第21期國務院公報《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每學期初(2月和9月)根據學校擬定的“學生心理健康表現性評價標準”(低、中、高學段各二十一條),開展全校學生心理健康表現性測評,須重點干預學生人數占比逐年下降,2023年下降為0,須適度干預人數占比1.6%,達正常標準以上人數由2022年的89.2%上升到98.4%。

(2)學生優長更多元

多維評價尺度讓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學生善思維、善表達、善共情、善擔當、善審美、善創造。全校學生人人實現優長發展“1(體)+1(藝)+N(其他)”,“紫狼足球隊”獲2022年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青少年部足球賽冠軍,學生在市級及以上科技、書畫、音樂等比賽中獲獎173人次,其中省級及以上獲獎41人次,連續三年在市區畢業班學業水平監測中素養測評結果全部為優。

(3)學生發展更主動

“發展性學習評價”注重激發兒童的內驅力,使兒童更主動地發展、更自信地成長。項目組調查兒童“最關注的話題”“最向往的生活”,據此開展教學,使兒童需要看得見;同時研發“眼動儀”,追蹤兒童閱讀過程,使兒童思維看得見;開發“運動手環”項目,鼓勵每日運動達成,使兒童成長看得見。

2. 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

(1)刷新了教師的理念高度

“發展性學習評價”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行走方式。全體教師一起研讀國家的評價改革文件,一起研討評價標準的制定,一起商定更好的評價實施形式……在這樣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打磨修改、凝練升華……2022年12月,《為學生發展而評價》一書由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收錄了“發展性學習評價”文章100余篇。

(2)推動了課堂生態的優化

“發展性學習評價”撬動了教師在課堂的變革,變革帶來了學生的轉變。一是學會了“聽”,從不習慣聽,不善于聽,轉變成看著聽,思考著聽;二是學會了“想”,從不會想,不敢想,轉變成主動想,大膽想,養成了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習慣;三是學會了“說”,從不敢說,各自說,吵著說,轉變成有序說,互補說,多元說,總結說。

(3)促進了隊伍的快速成長

“發展性學習評價”有效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專業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把更多的思考時間、表達機會、體驗過程留給學生;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摒棄題海戰術,更多地設計能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實踐作業;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更加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可能,努力從多元視角評價學生。由此鍛造了一支理念新、教改實、成果豐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1(5):60-70.

[2] 李政濤.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文主義教育宣言——解讀《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5):3-11.

[3] 梁輝.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問題與改進[J].教學與管理,2017(13):28-30.

[4] 秦紅梅.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音樂教學評價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9(4):109-112.

[5] 安富海.學生發展增值評價的“學生立場”及實現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23,43(10):27-32.

[6] 劉戈,王化國,盛建評.新發展理念下的基礎教育增值評價[J].今日教育,2020(10):32-35.

[7] 倪娟.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戰略意義、核心內涵及實踐路徑[J].人民教育,2023(12):50-55.

[8] 于開蓮.發展性評價與相關評價概念辨析[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3):36-38.

本文系2022年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一類)重大項目“新知識觀下的發展性學習評價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2JSQZ0103)研究成果。

(作者系:1. 江蘇省南通市紫瑯第一小學黨總支書記;2. 南通市紫瑯第一小學校長;3.南通市紫瑯第一小學教師)

責任編輯:孫昕

猜你喜歡
評價改革
工學結合下學生學習成效評價體系研究
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
項目研究謀發展四輪驅動促改革
陽光評價理念在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中的作用
淺談初中數學的評價教學改革
如何改革初中音樂的評價手段
改革小學語文考試評價的幾點嘗試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改革之我見
高職英語形成性評價研究與實踐
高中教師職業道德方向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