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困境與策略

2024-01-26 13:56應銳
中國教師 2024年1期
關鍵詞:突破優秀傳統文化困境

應銳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現代教育意義深遠,既為現代教育指引方向,又可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诖?,本文聚焦小學數學教學,在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價值的基礎上,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的現實樣態,并總結出教師對文化融合認知有限、融合方式較為單一、教師的融合經驗不足等問題,進而圍繞現實困境,提出深化教師文化內涵、豐富融合方式、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深入挖掘資源等行動路向,全面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優秀傳統文化 困境 突破

數學課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鞏固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可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形成數學思維,同時深化民族情感,增強民族自信[1]。鑒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革新教育理念,收集更多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資源,并融入教學中,為學生打造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

1. 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小學數學不僅包含數字、概念、命題等理論,還涵蓋生動多元的數學文化,如圖形的對稱美、黃金分割點的智慧美等,這都體現出數學的魅力。另外,蘊含中華精神的數學故事也極具教育意義,古代數學家為追求真理努力探索、奮斗不息,他們的光輝事跡可深深影響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促使小學生更加熱愛學習,感受數學世界的文化之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相結合,一方面可以擴充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另一方面也能夠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領略數學世界的美,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學世界與文化世界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學生通過數學學習開闊眼界,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學會欣賞美與創造美。

2. 有利于學生優良品格的養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的融合之所以意義深遠,是因為數學精神的育人價值和數學家的人格榜樣力量非常大。中華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記載著我國數學家的輝煌事跡。他們對于知識的嚴謹求實,對于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于國家的無私奉獻,都在無形中感染著學生。榜樣的力量可促進學生優秀品質的形成,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向中國古代數學家學習,遇到困難絕不退縮,刻苦鉆研,積極向上,這樣的學習觀有助于學生面對以后的人生考驗,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3. 促使學生形成數學思維

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必須擁有靈活的思維和良好的邏輯。中華優秀傳統數學文化的精髓在于數學思維。但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多圍繞教材展開教學,關注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忽視了數學思想、數學史、數學文化的傳授。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形成數學思維,幫助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2]??梢哉f,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的融合,將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實現德育、智育雙向發展,達成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4. 增強數學學習趣味性

小學數學知識內容較多,部分知識點過于抽象難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影響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的融合,可豐富數學資源,拓展教學形式,加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人教版數學教材中就增添了很多與文化歷史有關的模塊,如“田忌賽馬”等。這些數學文化資源給課堂增添了趣味性,使學生在了解歷史文化的同時積累數學知識,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困境

為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筆者對江西省上饒市10所小學的260名數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研,歸納總結出如下問題。

1. 教師對文化融合認知有限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較高,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數學文化知識、數學文化技能,還要擁有數學文化情意。但當下的實際情況是,多數小學數學教師沒有全面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融合意識淡薄,在課堂教學中能運用的數學文化資源有限,只是簡單地講授教材中涉及的數學發展史,缺少深入挖掘,學生無法感悟到知識背后蘊藏的文化要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很難發揮出來,育人目標無法達成。在本次調查中,針對“您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數學學習效果是否具有積極影響”的問題,19%的教師表示“有積極影響”,36%的教師表示“影響一般”,45%的教師認為“無影響”。由此可見,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內涵的理解并不深入,對文化融合認知有限。此外,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較大,教學觀念傳統守舊,過于追求提高學生成績,忽視了數學素養的培養,數學文化無法滲透到各教學環節。

2. 融合方式較為單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一方面是適應新課標改革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數學文化具有顯著的育人作用。而為了真正發揮數學文化的價值,融合方法應保證多樣豐富,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3]。但目前數學教師在進行融合時所用方法比較單一,多是要求學生自學相關章節,或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講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調查中,“教學中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講解一般采取什么形式”這一問題,選擇“讓學生自學”的教師占63%,“口頭簡單講解”的教師占4%,“在多媒體中呈現并詳細講解”的教師占24%,“不做處理,直接跳過”的教師占9%。單向固化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育人目標,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生硬地引入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感很低,無法在情感上產生認同,數學文化的育人價值無法發揮。

3. 教師的融合經驗不足

部分數學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適用于文科科目,數學教學中沒必要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教師無法正確理解數學文化育人的意義價值,對自身教育職責缺乏深刻、清晰的認知。有的教師雖然在數學課堂上嘗試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由于認知不足,經驗匱乏,只能根據教材硬性引入,引入的內容脫離課堂教學,學生理解起來困難,不能將數學知識與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聯系起來,教學效果大大削弱。這一觀點也在問卷調查中得到證實:有31%的教師表示“難以找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的融合點,引入文化資源無從下手”;45%的教師表示“很少主動挖掘課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來拓展數學教學”。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1. 深化教師文化內涵,形成融合意識

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融入,教師應進行觀念轉變和能力升級。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豐富自身文化儲備,提高文化素養。除深入了解教材內容,深挖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資源以外,教師還應掌握課標中的內容,重視課程教育與文化教育的關聯,建立全新育人理念。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利用網絡收集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料書籍,不斷擴充知識儲備,并在實踐中探索,注重總結與思考,使教育方法更加成熟完善。

此外,增強教師的融合意識,學??蓮囊韵路矫孀龀雠?。如學??蔀榻處熖峁┻M修與培訓的機會,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為其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數學教育的價值,使其在思想上認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作用。學校也可組織專題文化講座活動,通過文化學者的演講,增強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嘗試將其融入數學課堂中,帶動學生一起感受數學文化,強化情感體驗[4]。學校還可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課例研討會、教師沙龍等,讓教師在這些活動中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加深思考,為打造高質量數學課堂做好鋪墊。

2. 豐富融合方式,提高融合效果

教師應轉變教學方法,融入古人的智慧哲學。如在教授“計算工具的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可向學生介紹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計算工具。當時人們主要用“算籌”進行計算,這種工具材質多樣,竹子、動物的骨頭、銅都可以制作算籌。擺一個算籌,即表示數字1,利用這種工具能夠很容易地表示1~5的數字,但若想表示更大的數,這種擺放方法顯然過于麻煩,于是古人又發明了新的計數方式—算盤。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為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向學生傳授算盤的計算方法和數位表,開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懂得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3. 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

數學教師可以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適時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興趣愛好廣泛,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開展趣味性數學實踐活動,并在活動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5]。

如在學習“認識鐘表”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透徹地了解鐘表,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我知道的計時工具”實踐活動。學生查閱相關書籍,或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網絡查找資料,掌握鐘表在我國的起源、歷朝歷代的鐘表,以及古代鐘表是如何表示時間的。通過自主查找,學生可總結出古代鐘表的幾種形式,了解鐘表的計時方式,感受古人的智慧哲思。又如,在學習“軸對稱”這一課時,為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將軸對稱圖形加入手工制作中,有的學生利用剪紙制作花蝴蝶,有的學生制作飛機、臉譜等。通過以上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了更為多元的融入途徑,學生也更樂于在數學學習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 深入挖掘資源,充實文化素材

(1)立足教材,深入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材中融入很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對于教材中出現的數學發展史、趣味游戲等,教師應做到認真備課,收集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教學資源。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普及教材上出現的數學文化;另一方面,還要進行內容挖掘,善于發現教材中隱性的數學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學知識融合起來[6]。

(2)向課外拓展,豐富文化資源

單純利用教材中的數學文化資源是無法達到理想教育效果的,數學教師要將眼光放遠,向課外拓展[7]。利用互聯網、圖書館收集我國古代數學家的事跡,將這些數學家研究數學過程中的艱難困苦、阻力磨難講給學生聽,為學生普及我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界的杰出貢獻。引領學生走近數學大師,感悟數學文化,感受數學的博大精深,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智慧,進而成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發揚者。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學生文化素養的養成、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意義重大。這符合素質教育的育人要求,有利于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達成。在融合中,數學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通過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影響學生,為學生打造趣味課堂,利用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資源,深挖其背后的精神內涵,加深學生對于數學文化的理解,同時拓展課外資源,運用多種融合方式,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儲備,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進而繼承中華優秀品質,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靳萬強.傳統文化視角下數學與生活的平衡[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3,7(18):154-158.

[2] 董連春,喬雪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基于成長型思維視角的思考[J].小學數學教師,2023(Z1):12-16.

[3] 劉建波,姜立剛.構建小學數學文化課堂? 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2,41(6):69-72.

[4] 羅世進.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2):93-94.

[5] 陳婷,李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科書:現實樣態與行動路向[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11):92-99.

[6] 李彥娜,吳駿.小學數學教科書“圓”內容中數學文化的比較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34(6):123-128.

[7] 肖軍.讓數學文化浸潤數學課堂[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102.

(作者系江西省上饒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趙繼瑩

猜你喜歡
突破優秀傳統文化困境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