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潛力及方向

2024-01-26 13:50陳啟亮肖榮周超許以明文一卓姜魁黃寶亮杜云
國土資源導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湖南

陳啟亮 肖榮 周超 許以明 文一卓 姜魁 黃寶亮 杜云

引用格式:陳啟亮,肖榮,周超,等.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潛力及方向[J].國土資源導刊,2023,20(04):28-36.

Reference format:Chen Qiliang,Xiao Rong,Zhou Chao,et al.Prospecting potential and direction of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in Hunan province[J].Land & Resources Herald,2023,20(04):28-36.

摘 要:湖南地處揚子陸塊與華夏陸塊兩個二級大地構造單元的結合部位,跨上揚子、江南隆起、南嶺及湘中等重要成礦區帶。湖南各地質時代地層發育齊全,分布廣泛,地質構造復雜,巖漿活動強烈且頻繁,先后經歷武陵、雪峰、加里東、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期次構造—沉積—巖漿—變質—成礦事件,礦產資源稟賦條件良好,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與“非金屬之鄉”,主要/優勢戰略性礦產資源豐富、找礦潛力大。本文通過系統總結湖南省各類戰略性礦產資源特征與資源潛力,圍繞江南隆起東段成礦帶、江南隆起西段成礦帶、湘中成礦帶和南嶺成礦帶,科學謀劃實施湖南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為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與服務“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湖南地勘力量。

關鍵詞:成礦地質條件;戰略性礦產;資源潛力;找礦布局;湖南

中圖分類號:P612?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672-5603(2023)04-28-09

Prospecting Potential and Direction of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in Hunan Province

Chen Qiliang1,Xiao Rong1,Zhou Chao1,Xu Yiming2,Wen Yizhou2,Jiang Kui3,

Huang Baoliang4,Du Yun1

(1.Hu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angsha Hunan 410114;2.Hunan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 Institute, Changsha Hunan 410131; 3.Hunan Natural Resources Survey Institute, Changsha Hunan 410007; 4.Hunan Geological Disaster Survey and Monitoring Institute, Changsha Hunan 410029)

Abstract: Hunan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wo secondary geotectonic units, Yangtze landmass and Cathaysia landmass, spanning the upper Yangtze, Jiangnan uplift, the Nanling Mountain and middle Hun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s. Hunan has well-developed and widely distributed geological strata in various geological periods,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intense and frequent magmatic activities. It has undergone tectonic sedimentary magmatic metamorphic mineralization events in stages such as Wuling, Xuefeng, Caledonian, Indosinian, Yanshan, and Himalayan. Its mineral resources are endowed with favorable conditions, making it a famous "hometown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hometown of non-metals". Its main/advantageous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various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in our province. Focusing o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iangnan Uplift metallogenic belt,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Jiangnan uplift metallogenic belt, the central Hunan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the Nanling metallogenic belt,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round of mineral exploration breakthrough strategic action in our province, it can contribute to Hunan'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ce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energy resources security and service "three high four new" beautiful blueprint.

Keywords: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strategic minerals; resource potential; exploration layout; Hunan

0 引言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工業、農業、國防及其他社會行業的“糧食”與主要動力來源。與此同時,礦產資源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特性就是在全球分布不均,致使各區域內很難完全自給自足[1]。為加強資源保障和儲備,不同國家和國際組織從地區安全、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等角度出發,分別提出了“危機礦產”“關鍵礦產”“戰略性新興礦產”和“戰略性礦產”等概念[2],國內學者對此也開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3-13]。所謂戰略性礦產,是指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礦產資源,是我國有優勢可以調控國際市場的礦產資源,或同時也是我國資源短缺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礦產資源[1]。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礦產資源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10],戰略性礦產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資源安全面臨嚴峻挑戰;同時,受資源稟賦與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貿易摩擦、貿易保護等導致的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日趨增加,迫切需要思考現有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觀。國家“十四五”規劃將“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同“糧食安全戰略”“金融安全戰略”一起納入國家經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并明確提出“實施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規劃管控,提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湖南作為全國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因此,從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內源性需求、提高資源的可供性出發,結合湖南省礦產資源稟賦與全球供需形勢,積極推進湖南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針對性地打造獨具優勢的戰略性礦產資源產業鏈,對提升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茖W合理部署湖南戰略性礦產找礦工作,能切實增強湖南省能源資源保障能力,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 湖南省成礦地質條件

1.1 大地構造位置及成礦區帶

湖南省地處揚子與華夏陸塊結合部,先后經歷了武陵期(冷家溪沉積期)活動大陸邊緣盆地、雪峰期(板溪群沉積期)—南華紀陸內裂谷盆地、震旦紀—早奧陶世被動陸緣盆地、晚奧陶世—志留紀前陸盆地、泥盆紀—中三疊世陸表海盆地、晚三疊世—第四紀陸相盆地及山體抬升等6個大的構造演化階段,相應可分為武陵、揚子—加里東、華力西—印支、早燕山、晚燕山—喜馬拉雅等5個構造旋回(表1)[14]。多期次構造—沉積—巖漿—變質事件疊加,造就了湖南得天獨厚的成礦地質條件。

湖南省地處濱太平洋成礦域(Ⅰ級),分屬揚子成礦?。á?15)和華南成礦?。á?16),揚子成礦省又可分為下揚子成礦亞?。á?15A)、上揚子成礦亞?。á?15B)[15]。全省沒有獨立完整的Ⅲ級帶,涉及到的Ⅲ級成礦帶共8個(表2、圖1)。

1.2 區域地質背景

1.2.1地層

湖南省地層分布廣泛,出露新元古代冷家溪群、板溪群(同期異相的高澗群)、南華系—震旦系、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三疊統、上三疊統—中侏羅統、白堊系—古近系和第四系等,約占全省面積的91.7%。大部分地層層序完整、出露良好、化石豐富[16]。湖南地跨古生代揚子和華南兩個海域的交界處,橫向變化明顯,加之印支運動發生之后的陸內坳陷、斷陷盆地發育,形成了沉積類型多樣,沉積礦產豐富的特點,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的礦產主要包括煤、鐵、錳、磷、石膏、巖鹽、芒硝、重晶石、鈾、釩、銅、鉛鋅、海泡石、膨潤土、石灰巖、白云巖等[17]。

1.2.2 構造

湖南省境經歷了武陵(晉寧)、加里東、印支、早燕山等幾次具擠壓造山性質的主要構造運動,分別造成板溪群與冷家溪群、上古生界與前泥盆系、上三疊統(或侏羅系)與上古生界、白堊系與侏羅系(或前白堊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形成了復雜的褶皺、斷裂構造體系和隆—凹構造格局,從而控制了幾期主要的內生成礦作用[14]。長期的構造演化過程形成了大量以熱液型(巖漿熱液型、淺成中—低溫熱液型)為主的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

1.2.3 巖漿巖

湖南的巖漿活動頻繁,包括侵入巖和火山巖在內的巖漿巖分布廣泛。侵入巖出露于中東部廣大地區,地表出露面積約17 544 km2,占全省面積的8.3%?;鹕綆r分布于武陵山東南側廣大地區內,地表出露面積僅76 km2,占湖南巖漿巖出露總面積的0.43%。在地質時代上,從新元古代—古近紀均有不同程度的巖漿活動,尤以侏羅紀—白堊紀巖漿巖活動最為強烈。全省巖漿巖的巖石類型較為齊全,從超基性巖到基性、中性及酸性巖均有發育,其中以中酸性花崗質侵入巖出露最為廣泛,超基性—基性巖局部出露。侵入巖與鎢、錫、鉬、鉍、銅、鉛、鋅、稀有金屬、稀土、金、銀、螢石等成礦作用關系密切,并以印支—燕山期形成、被動就位具殼?;煸刺卣鞯蘑裥突◢弾r、殼源重熔成因的S型花崗巖及酸性、中酸性斑巖成礦作用最好[18]。

1.2.4 變質巖

湖南的變質巖主要包括區域變質巖、熱力(交代)變質巖、動力變質巖和混合巖,以區域變質巖分布最為廣泛,占全省總面積的28.53%[18]。主要在下揚子形成與新元古代區域變質及熱液變質有關的銅、錳礦,在湘中南形成與接觸變質有關的鐵、錳、金、石墨、紅柱石礦。

1.3 區域礦產特征

湖南省礦產資源豐富。至2021年底,湖南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22種(計亞礦147種),占全國已發現173種礦產的70.52%;已探明資源儲量礦產90種(計亞礦113種),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礦產163種的55.21%。查明保有資源量中,石煤、鉍礦、銻礦、鈮礦(褐釔鈮鐵砂礦)、鈹礦(氧化鈹)、普通螢石、玻璃用白云巖、海泡石粘土等8種礦產居全國第一位;釩礦、鎢礦、錫礦、輕稀土(獨居石砂礦)、鎘礦、重晶石、建筑用白云巖等7種礦產居全國第二;錳礦、金剛石、石墨(隱晶質石墨)、玻璃用砂巖等11種礦產居全國第三位(湖南省礦產資源年報,2021)。全省已發現礦產地3 000余處,其中超大型礦產地23個,大型礦產地177個;探獲的各類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10萬億元以上。

2 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清單

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按照油氣資源“穩定東部、強化中部、加快西部、拓展海域”,固體礦產“東部攻深找盲、穩定資源供應,西部重點突破、新增資源基地”的部署思路,圍繞重要含油氣盆地和重點成礦區帶,聚焦“四區”(基礎調查區、重點調查區、重點勘查區和重要礦山深部),開展基礎地質調查、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戰略性礦產勘查、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找礦科技創新。

《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十四五”實施方案》厘定的36種戰略性礦產中,湖南省具資源優勢的礦產主要有10 種(銻、鈹、螢石、鎢、錫、錳、鋰、銦、錸、鉭),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保障基地,戰略地位突出。

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中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實施先進裝備制造業倍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產業基礎再造等“八大工程”。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工程需要大量的銻、鎢、錫、金、稀土、鋰、鈮、鉭、錳、重晶石、螢石、玻璃用脈石英等,這些礦產在湖南省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找礦潛力,但目前除鎢外,大部分礦種勘查程度低,保有資源嚴重不足。

因此,根據國家與湖南戰略需求,結合湖南省礦產資源稟賦特征,確定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清單為23 種:錳、金、鈷、鋰、鈮、鉭、鈹、鎢、錫、銻、頁巖氣、鈾、銅、硼、稀土、螢石、鎵、鍺、銦、鉛鋅、玻璃用脈石英、重晶石。

3 湖南戰略性礦產資源現狀、潛力及找礦方向

3.1 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現狀及潛力

湖南省銻、鈹、螢石、鎢、錫、錳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3位,鋰、銦、錸、鉭等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5位。鎢、銻、錫、鉍、隱晶質石墨、重晶石等礦產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湖南省主要/優勢戰略性礦產資源豐富,找礦潛力大(表3)。湘南地區與巖漿作用有關的鎢、錫、鉛鋅、稀土、稀有金屬成礦條件優越,大型、超大型礦床多,找礦潛力大;湘中地區的銻(金)礦床規模大、“錫礦山”式銻礦找礦潛力好;江南隆起帶(湖南段)與中—低溫熱液作用有關的銻、金礦,發現礦床(點)多,具有傾向延深是走向長的幾倍至二十多倍的特征,深部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湘西北地區的鉛鋅礦(沉積—熱液再造型)含礦地層分布廣泛,構造發育,極具找礦潛力。近年的勘查工作證明,永州、湘潭、花垣等地區的錳礦,幕阜山地區的鈮鉭鋰鈹等稀有金屬礦產,也具有新發現大型、超大型礦床的潛力。

目前湖南省勘探區域主要在第一找礦空間(地下500 m以淺),正在轉向第二找礦空間(地下500~2 000 m)。根據最新的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成果,鎢、錫、鉛、鋅、金、銻、錳等23種礦產的預測資源是已查明資源儲量的3~10倍以上。2 000 m以淺的錳、鎢、錫、金、鉛、鋅、銅、銻、鋰、硼、稀土、螢石、重晶石等礦種資源勘探潛力巨大(表3)。

3.2 湖南省戰略性礦產找礦方向及布局

湖南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旨在通過科學謀劃實施找礦行動,強化基礎地質工作,優化找礦布局,突出緊缺戰略性礦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大勘查特別是精查力度,全面推進綠色勘查,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斷增強國家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根據地質工作程度區分為四種類型的區域(即“四區”),分類施策,實施勘查找礦,推動增儲上產。一是加強礦產基礎調查,在基礎調查區、重點調查區和部分重點勘查區開展找礦遠景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發現一批找礦靶區,在戰略性礦產勘查區塊供給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在重點勘查區及部分重點調查區開展區塊優選調查評價與深部勘查示范,快速查明區內資源潛力,提交一批可供進一步工作的勘查區塊與一定的資源量,在戰略性礦產資源基地建設接替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在重要礦山及工作程度較高的重點勘查區開展找礦預測工作,強化政策引導,鼓勵礦業權人加大勘查投入,開展攻深找盲,實現增儲上產,在礦產資源基地資源保障方面取得突破。

3.2.1江南隆起西段成礦帶

成礦帶位于湖南中西部,為上揚子成礦亞省的北東部分(圖2);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揚子陸塊之雪峰構造帶西部的武陵斷彎褶皺帶、沅麻盆地和雪峰沖斷帶中。成礦帶北西有慈利—保靖斷裂帶與花垣—張家界斷裂帶,中部為新晃—芷江—冷家溪斷裂帶與靖州—溆浦—安化斷裂帶,南東為城步—新化—桃江斷裂帶。本成礦帶礦床分布具有明顯的分帶性,其空間分布特征是:從北往南為錳鎳鉬釩→銅鉛鋅磷→金銻鎢鉛鋅→鐵錳,礦床多沿區內的深大斷裂成帶狀分布;雪峰山隆起區主要分布的是金銻鎢多金屬礦,成因類型與巖漿熱液有關;上揚子東南被動陸緣陸棚—斜坡區分布的主要是與沉積作用有關的重晶石、鎳鉬釩、磷、鉛鋅銅等礦產。

成礦帶以頁巖氣、金、銻、鈷、鎳、錳、稀有金屬等戰略性礦種為主攻礦種,以寒武系頁巖氣、破碎帶蝕變巖型及石英脈型金礦、碳酸鹽巖型及淺變質巖型銻礦、海相沉積型錳礦、基性—超基性型鈷鎳礦、蝕變花崗巖型及花崗偉晶巖型鋰鈮鉭礦等為主攻礦床類型。一是開展沅麻盆地頁巖氣調查評價,拓展寒武系頁巖氣勘查新區;二是圍繞湖南安化—桃江錳礦重點調查區、花垣—古丈錳礦重點調查區、通道地區鈷礦重點調查區、新化古臺山金礦重點勘查區,優選基礎地質工作程度低且有利成礦區段,開展找礦遠景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三是針對湖南沅陵—桃江金礦、安化—桃江錳礦、花垣—古丈錳礦、通道縣隴城一帶鈷礦等重點調查區,沅陵紅巖溪-沃溪金礦、通道金殿金礦、雙峰紫云山金礦、新化古臺山金礦、桃江石井頭—牛田金礦、桃江板溪銻礦、渣滓溪—羊皮帽金銻礦、通道坪陽錳鎳礦、邵陽崇陽坪鎢礦、白馬山鈮鉭礦等重點勘查區,開展區塊優選調查評價與深部勘查示范;四是聚焦沅陵縣沃溪金銻鎢礦、沅陵縣官莊金礦、新化縣古臺山金礦、隆回縣杏楓山金礦、桃江縣板溪銻礦、安化縣渣滓溪銻礦等重要礦山及重點勘查區開展找礦預測工作,攻深找盲,實現增儲上產。

3.2.2江南隆起東段成礦帶

成礦帶位于湖南北東部,為下揚子成礦亞省的主要部分(圖2),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揚子陸塊之雪峰構造帶東部的湘東北斷隆帶與揚子陸塊之邵醴坳—隆帶北東部的醴陵斷隆帶中。成礦帶北為公田—邵陽斷裂帶,中部為連云山—零陵斷裂帶,南部為川口—雙牌斷裂帶,以及北東向的常德—安仁斷裂帶。區內長期的沉積—構造演化及巖漿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成礦地質條件,形成了金、鉛鋅、銅、錳、鎢、稀有金屬、鐵、鈾、煤、螢石、重晶石、膏鹽等特色礦床,具有礦種多、礦床點多、礦床類型多、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的特點。本成礦帶礦床的空間分布特征是:沉積型礦產多沿中部的平江—衡陽,呈北東—南西向帶狀分布;東西南北四部則主要是熱液礦床,且多沿構造—巖漿巖帶分布。

成礦帶戰略性礦產找礦以鈾、金、銅、鈷、鎢、錫、稀有金屬礦為主攻礦種,以花崗巖型鈾礦、破碎蝕變巖型金礦、熱液充填型鈷銅多金屬礦、偉晶巖型鋰鈹鈮鉭等稀有金屬礦產為主攻礦床類型。一是圍繞湖南幕阜山西南緣鋰鈹鈮鉭礦、湘東北一帶金鈷礦、衡陽盆地及周緣錫鎢銅多金屬礦等重點調查區,瀏陽醴陵金礦、瀏陽市文家市鈷礦、衡東東崗山鎢礦等重點勘查區,優選基礎地質工作程度低且有利成礦區段,開展找礦遠景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二是圍繞平江幕阜山鋰鈮鉭鈹稀有金屬礦、平江黃金洞—萬古金礦、瀏陽—醴陵金礦、瀏陽市文家市鈷礦、瀏陽連云山鈷礦、醴陵明月峰鎢鈾礦、衡陽川口—東崗山鎢礦、湘潭九潭沖—旗山錳礦、桃江文家灣錳礦等重點勘查區,開展區塊優選調查評價與深部勘查示范;三是聚焦寧鄉市九潭沖錳礦、寧鄉市棠甘山錳礦、平江縣萬古金礦、平江縣黃金洞金礦、平江縣仁里鈮鉭礦、醴陵市官莊金礦等重要礦山及重點勘查區開展深邊部找礦預測工作,攻深找盲,實現增儲上產。

3.2.3湘中成礦帶

成礦帶位于湘中婁底、邵陽地區,為華南成礦省的北凸部分;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揚子陸塊之邵醴坳—隆帶南西部的邵陽坳褶帶中,為北東向城步—新化—桃江斷裂帶、公田—邵陽斷裂帶與東西向白馬山—龍山隆起構造及北西向邵陽—郴州斷裂帶交接部位。區內地質構造復雜,晚古生代漣邵盆地呈向西凸起的弧狀,區內主要斷裂構造在北部呈北東向,在南部呈北西向。成礦作用為沉積作用與熱液作用并重,形成了一系列與巖漿作用有關的金銻、鉛鋅礦床及煤、錳等沉積礦床。本成礦帶礦床的空間分布特征是:鉛鋅多金屬礦沿北西向邵陽—郴州斷裂帶在中部呈帶分布,并以此斷裂帶為界,北東部為銻金鐵,南西部為銻(伴生鎢錫)錳。

成礦帶以頁巖氣、錳、銻等戰略性礦種為主攻礦種,兼顧鎢、鈮、鉭、鋰、金等,以泥盆系和石炭系頁巖氣、二疊系沉積型錳礦、熱液充填型銻礦為主攻礦床類型,一是在湘中漣源凹陷與邵陽凹陷開展頁巖氣調查評價工作,進一步評價資源潛力,以期實現湘中坳陷泥盆系孟公坳組和石炭系天鵝坪組頁巖氣新層系調查突破;二是圍繞越城嶺北端銻鎢礦重點勘查區,開展找礦遠景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三是針對冷水江錫礦山—太芝廟銻礦、新邵一帶錳礦、東安線江沖—邵陽石竹坪銻礦等重點勘查區,開展區塊優選調查評價與深部勘查示范;四是聚焦冷水江市錫礦山銻礦、永州市零陵區水埠頭錳礦、新邵縣龍山銻礦等重要礦山及重點勘查區開展深邊部找礦預測工作,攻深找盲,實現增儲上產。

3.2.4南嶺成礦帶湖南段

成礦帶位于湘(東)南地區,為華南成礦省的北西部分,其北西邊界為揚子陸塊與華夏板塊的分界線;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夏板塊之粵湘贛早古生代沉陷帶的炎陵—汝城沖斷褶隆帶和華夏板塊之云開晚古生代沉陷帶的寧遠—桂陽坳褶帶中。區內地質構造復雜,構造演化具有多期性與繼承疊加,北東向茶陵—郴州深大斷裂、耒陽—臨武南北向構造帶與南嶺東西向構造帶在區內交接;成礦作用以巖漿作用為主,沉積作用為輔,形成了一系列與巖漿作用有關的鎢錫鉬鉍稀土稀有多金屬、非金屬礦床及煤、錳、鐵等沉積礦床。本成礦帶內生礦床的空間分布特征是:礦田(床)主要沿構造—巖漿巖帶集中分布,由巖體向外,分別為鎢錫鉬鉍礦→鉛鋅銀銅礦→金銻礦;垂向上主要是上部鉛鋅、下部鎢錫的特點。

成礦帶以鈾、錫、鎢、稀有金屬等戰略性礦產為主攻礦種,以花崗巖型鈾礦、蝕變花崗巖型鋰礦、矽卡巖型銅錫礦、蝕變底礫巖型錫礦、熱液充填交代型銅錫等為主攻礦床類型。一是圍繞汝城—桂東鎢錫鉬稀有金屬礦和藍山鋰鈾鈮鉭稀有礦重點勘查區,開展找礦遠景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二是針對汝城鹿井鈾礦、茶陵鈮鉭鈹礦、茶陵錫田錫礦、坪寶—香花嶺錫鋰鈹多金屬礦、資興—宜章鎢錫螢石礦、宜章瑤崗仙—界牌嶺鎢礦、郴州千里山—騎田嶺錫礦、桂陽大義山錫鋰礦、臨武香花嶺錫礦、道縣正沖鋰錫稀有金屬礦、藍山鋰鈾鈮鉭稀有礦等重點勘查區,開展區塊優選調查評價與深部勘查示范;三是聚焦常寧水口山鉛鋅金多金屬礦、常寧柏坊銅礦、茶陵湘東鎢礦、桂陽大坊鉛鋅金銀礦、桂陽縣寶山鉛鋅礦、桂陽縣黃沙坪鉛鋅礦、郴州柿竹園鎢錫多金屬礦、汝城白云仙鎢礦、臨武香花嶺錫礦、臨武熱水坳鈹礦、江華姑婆山稀土礦等重要礦山及重點勘查區開展深邊部找礦預測工作,攻深找盲,實現增儲上產。

4 結語

湖南省地處揚子與華夏陸塊結合部,經歷6大構造演化階段和5個構造旋回,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有良好的稟賦條件、豐富的礦產資源、明顯的資源優勢和巨大的找礦潛力。根據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與湖南戰略需求,結合湖南省礦產資源稟賦特征,確定湖南省戰略性礦產資源清單為23種。通過科學謀劃實施湖南省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強化基礎地質工作、優化找礦布局,可為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與服務“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貢獻湖南地勘力量。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汪靈. 戰略性非金屬礦產的思考[J]. 礦產保護與利用, 2019, 39(6) : 1-7.

[2]郭佳, 易繼寧, 王慧. 全球主要戰略性礦產名錄評價因素對比研究[J]. 現代礦業, 2018, 34(12): 1-5.

[3]陳毓川. 建立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制度和體系[J]. 國土資源, 2002(1): 20-21+5.

[4]陳其慎, 王高尚. 我國非能源戰略性礦產的界定及其重要性評價[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2007(1): 18-22+44+47.

[5]張福良, 何賢杰, 杜軼倫, 等. 關于我國戰略性新興礦產幾個重要問題的思考[J]. 中國礦業, 2013, 22(10): 7-11.

[6]唐金榮, 楊宗喜, 周平, 等. 國外關鍵礦產戰略研究進展及其啟示[J]. 地質通報, 2014, 33( 9) : 1445-1453.

[7]余韻, 陳甲斌. 美國危機礦產研究概況及其啟示[J]. 國土資源情報, 2017( 2) : 45-51.

[8]王登紅. 關鍵礦產的研究意義、礦種厘定、資源屬性、找礦進展、存在問題及主攻方向[J]. 地質學報, 2019, 93(6):? 1189-1209.

[9]毛景文, 楊宗喜, 謝桂青, 等. 關鍵礦產——國際動向與思考[J]. 礦床地質, 2019, 38( 4) : 689-698.

[10]陳其慎. “戰略性礦產研究”專輯特邀主編寄語[J]. 地球學報, 2021, 42(2): 129-136.

[11]郭娟, 閆衛東, 徐曙光, 等. 中國關鍵礦產評價標準和清單的探討[J]. 地球學報, 2021, 42(2): 151-158.

[12]李文昌, 李建威, 謝桂青, 等. 中國關鍵礦產現狀、研究內容與資源戰略分析[J]. 地學前緣, 2022, 29(1): 1-13.

[13]鞠建華, 張照志, 潘昭帥, 等.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厘定與“十四五”需求分析[J]. 中國礦業, 2022, 31(9): 1-11.

[14]柏道遠, 唐分配, 李彬, 等.? 湖南省成礦地質事件綱要[J]. 中國地質, 2022,49(1): 151-180.

[15]徐志剛, 陳毓川, 王登紅, 等.中國成礦區帶劃分方案[M].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08: 1-138.

[16]賈寶華, 黃建中, 黃革非, 等.湖南省重要礦產資源潛力及找礦方向[M].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19: 1-490.

[17]唐分配, 安江華, 李大江, 等.湖南省主要成礦作用與礦床成礦系列[J].礦床地質, 2015,34(6):1255-1269.

[18]湖南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區域地質志·湖南志[M].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17: 1-1357.

猜你喜歡
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南高橋大市場
中國共產黨在湖南境內有幾次重大轉兵?
湖南最早的農工會組織在哪里成立?
湖南花鼓戲
繼承英烈志 建設新湖南
三線建設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手繪湖南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