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畢節市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

2024-01-27 17:16薛亞軍
現代農業裝備 2023年6期
關鍵詞:山區農業丘陵畢節

魏 鵬,薛亞軍,趙 慶,左 蘭,肖 潔,劉 毅

(畢節市農業機械研究所,貴州 畢節 551700)

0 引言

貴州省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農業大省,畢節位于貴州西北部,地勢西高東低、地貌錯綜復雜。近年來,畢節農業機械化生產發展成效顯著,以實施山地農機化攻堅行動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機裝備技術推廣應用步伐,多措并舉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提升,農業機械服務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受地理環境限制,依然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推廣應用不平衡、服務保障不充分、政策扶持不到位、農機農藝不匹配等問題,畢節全市機械化生產水平較全國低了近20 個百分點[1],與廣大農民群眾、農業生產服務組織在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需求矛盾越來越凸顯[2]。

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必須結合實際地理環境,立足農機、瞄準農業,以主要糧油作物機械化生產為載體,走適合畢節實情的發展之路,從根本上改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遲滯落后的現狀,促進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機械化發展[3]。破除傳統種植觀念,推廣農業機械運用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宜機化耕地整治;強化保障要素投入,加速農機強農協同推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生態智慧農業發展;強化技術應用攻關,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以提高科技含量、減輕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從根本上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生產力的提升,真正解決“怎樣種地、誰來種地”的現實問題,給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生產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逐步邁向山地特色高效全程全面的農業發展道路。

1 畢節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1.1 農業機械化化水平不斷提升

2020 年,畢節全市完成機耕面積1 060.3 萬畝(1 畝=0.066 7 hm2),機播面積15.9 萬畝,機收面積126.52 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為39.25%。2022 年,全市主要農作物機耕面積996.52 萬畝、機播面積46.5 萬畝、機收面積299.1 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48.99%,較2021 年提升5%,較2020 年提升9%。其中玉米、水稻、高粱、馬鈴薯等主要糧油作物機收面積分別為88.62、20.24、24.3、97.62 萬畝。

1.2 農機社會化服務快速發展

2020 年,畢節全市投入農業生產各類農機具21.37 萬臺套,檢修各類農機具5.98 萬臺次,培訓農技人員2.65 萬人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2.2 萬人。2022 年,全市共選派2 773 名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經營主體5 843 家,累計開展農技服務培訓83 262 人次。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達640 家,成立貴州省農機服務協會畢節分會,擁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167 家,納入協會管理的農機合作社63 家,農機社會化服務面積達125 萬畝,受益農戶6 800 余戶,覆蓋全市150 余個鄉(鎮、街道)。

1.3 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加

2020 年,畢節全市共發放農機購置補貼722.27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1 732 臺(套),投入生產農機具21.37 萬臺(套),農產品加工動力機械59.3 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610.3 萬kW。全市擁有微耕機19 萬臺,播種機械154 臺,聯合收割機128 臺,機動脫粒機18.1 萬臺。2022 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機1 651 臺(套),新增農機總動力近3 萬kW,全市農機裝備保有量達140 余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616 萬kW。使用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18 萬元,補貼機具2 032 臺(套);市級整合資金500 萬元,推廣應用現代山地農機裝備130 臺(套);各縣(市、區)統籌各類資金2 333 萬元。截至目前,畢節市農機裝備保有量達171.3 萬臺(套),累計推廣19.43 萬臺(套)農機裝備服務于農業機械化作業。

2 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資源稟賦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

畢節全市擁有耕地1 221.08 萬畝,其中坡度為2°以下的耕地26.34 萬畝、2~6°的耕地93.3 萬畝、6~15°的耕地542.35 萬畝、15~25°的耕地342.73萬畝,25°以上的耕地216.36 萬畝[4],總體地塊細碎、山高坡陡、道路崎嶇、土壤粘性重,宜機化作業面積不足一半。此外,近年來的農田宜機化改造主要修建機耕道、灌溉溝渠等,農機下地作業生產便道設施不完善,機具操作受阻,進地難、作業難、存放難,農業機械化發展難度較大。

2.2 種植觀念滯后,推廣應用不平衡

在傳統種植觀念的影響下,山區種植模式多種多樣。畢節農村因山區多、平原少、耕作地質差,地無三分平的尷尬現狀使大多數農戶不進行土地翻犁,普遍采取傳統靠人力種植采收的方式,一次種植就等采收,依然存在“靠天吃飯”思想[5]。由于耕作地塊面積較小,形狀各異,道路狹窄,成熟的農業機械在丘陵山區得不到廣泛應用,農民對現代化農業器械的推廣應用并不看好,農業機械的實用價值顯著降低。此外,丘陵山區經濟水平普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大型、高科技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帶來阻礙,農業機械化發展“望機興嘆,無功而返”。

2.3 適用農機較少,服務保障不充分

近些年,全國農業機械化得到很好發展。但從整體來看,山區地形地貌復雜、種植作物品種較多、農事操作繁瑣、產業規模小且分散,不同種類的農機設備需求現狀使畢節丘陵山區與平原在農業機械化方面的發展存在很大差距。此外,畢節現有農機企業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低、自主創新能力差等問題導致現有適用農機少,農業機械化試驗示范、技術培訓等方面投入不足,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與管理人員緊缺、知識老化、綜合素質弱[6],鄉村農機維修服務網點分布不均,農機服務保障能力嚴重不足,市場上的品牌農機難以滿足山區低水平重復生產,導致部分地塊耕種環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

2.4 資金投入較少,政策扶持不到位

丘陵山區的農機企業在進行新產品開發、技術完善和更新等方面,存在政府資金投入覆蓋范圍較小,研發資金、扶持力度普遍存在不足的情況[7]。盡管國家對糧食生產給予了很多補貼,但是近幾年疫情的影響使各行業收入遭到重創,市場環境不好導致企業想做強做大具有很大挑戰性。此外,中央預算內政策補貼除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外,各級財政用于支持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項目和資金比較有限、扶持力度不大。在機械化生產盛行的今天,部分農民對推進宜機化改造積極性較高,但是,多數家庭1 年種地的收入趕不上1 人外出打工收入,勞動力轉移、土地分散和資金不足等原因致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成為制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2.5 技術運用生疏,農機農藝不匹配

農業機械化生產中,受物種習性、氣候與土壤特點、種植模式和農技人員操作水平的影響,同一農業機械設備在現代農業生產工藝多元化的特點下達不到當下機械作業的預期目標[8]。農業生產進程中,畢節地區人多地少的資源現狀,決定了推進農業現代化只能通過小規模農戶和農業生產大戶有效銜接。但是,專業的技術人員因數量少、覆蓋面小無法讓現代農藝技術在生產機械化應用中面面俱到,個體農戶農機操作不嫻熟,農業機械無法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發揮效用。此外,農業機械裝備在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種植模式與小農戶傳統生產方式中存在很大差距,新技術、新理念無法滿足全程生產機械化需求。因此,除種植大戶外,農戶通常依據以往的經驗進行管理,缺乏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及設備進行生產的意識及能力,小規模農戶種植產出依然產量低、品質不高,導致經濟效益差,影響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發展。

3 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措施

3.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宜機化耕地整治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機械化生產,對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特別是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尤為重要。解決機具進地難、作業難、存放難的問題就必須加大力度和強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破除現有農田埂道,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對未達宜機化標準的耕地進行提質改造,提升耕地質量。同時,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彌補水土資源先天不足劣勢,為農機下田作業提供便利條件,即使“輸在起跑線上”也要打造更加強勁的“動力引擎”推進“彎道超車、換道超車”贏在終點線上。

3.2 破除傳統種植觀念,推廣農業機械應用發展

破除傳統種植觀念促進農業機械化生產,對現代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建設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尤為重要。解決推廣應用不平衡的問題應摒棄人背馬馱的落后思想,打破傳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植觀念,清晰認識到農民對農機作業的迫切需求和農業對農機應用的明顯依賴。以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生產推廣應用、區域優勢雜糧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和初加工適配裝備推廣示范應用等試點效益帶動周邊群眾支持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推動現代農業向特色農業更高水平轉型、更高層次邁進。沒有農機的支持,就會有很多地“不好種、沒人種、不愿種”。

3.3 強化保障要素投入,加速農機強農協同推進

強化保障要素投入促進關鍵環節農機具研發和應用,對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和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熟化應用基地尤為重要。緊盯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等短板問題,加強現有農技人員機械化技術培訓、引導大學生返鄉從事現代農業生產、合理設置農機維修服務網點等,以提高科技文化素質、操作技能,努力打造一支既熟悉農機操作維修又懂農業技術的農機能手隊伍。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強化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從需求、研發、制造、應用等4 方面發力,創制推廣一批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和高效智能農機,整體提升主要糧油作物各環節機械化水平,加速農機發展協同推進,深入實施科技強農,為機械強農和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生態智慧農業發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關鍵環節農機具研發和應用,對建設高效生態農業和加快發展智慧農業尤為重要。加大對種糧大戶的補貼,建立土地流轉補貼辦法,對流轉面積大,流轉經營好、帶動能力強的大戶補貼流轉資金,直接兌付給流轉農戶,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激勵農村土地流轉,推進農業生產規?;?。特別是加大對機械化服務、種糧托管服務等方面的補貼力度,引導農業向規模種植、品質種植、高效種植方向發展。對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的扶持力度和購機補貼力度,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解決“怎樣種地、誰來種地”的現實問題。

3.5 強化技術攻關,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

強化技術攻關促進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技術結合,對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提速提檔極其重要。優化農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水準,強化其對農機、農藝、農民之間相融合的認知水準,將農機作業方式有效宣傳與推廣,對農藝技術進行積極探索,使得農機技術能夠獲得全方位的應用與落實,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此外,要重視農機管理人員技術水準以及專業能力的提升,組織農藝從業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以及教育活動,使其能夠充分了解農機與農藝相融合的有關知識與優勢,為有關技術人員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論方面的支持,為農機與農藝之間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礎,確保農機與農藝之間能夠獲得共同發展與進步。

4 結語

農業機械化水平直接影響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的發展進程,加快農業“機器換人”步伐,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是探索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效路徑。以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為引領,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場”試驗示范,發展壯大合作組織推進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以及農業現代化,加大對農業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及裝備研發力度,引導科研單位、企業研發制造適應作物生產需要的高效農機,推進鄉村振興,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從根本上解決地不宜機、機不適地、機藝不配、服務不強、保障不足等現實問題。

猜你喜歡
山區農業丘陵畢節
廣州通過電商帶貨畢節農產品 累計銷售136萬元
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尋味貴州——畢節
游洞——畢節織金洞
胡丘陵《栽樹》
淺論宋代四川山區農業開發
關于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
關于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漢源的山區農業現代化之路
畢節發展山地高效生態農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