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喚醒·整合·具化:基于“1+N”場地設置的勞動教育校本實踐

2024-01-27 23:20郭曉峰
中小學德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連廊親子基地

郭曉峰

摘 要 當前,小學生普遍存在勞動意識不強、勞動能力欠缺等問題。據此創新勞動場地的使用,通過喚醒勞動主體意識,重塑勞動價值;組塊場地,整合勞動空間;具化成果,涵育勞動精神,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勞動素養。

關 鍵 詞 勞動教育;喚醒;整合;具化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24)01-0049-02

勞動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當前學校實踐基地普遍匱乏,極大影響了勞動教育的高質量開展?;诖?,杭州濱和小學在建校之初,就因地制宜開辟了一塊名為“暖園”的實踐基地,以之作為勞動教育的中心場地,謂之“1”;同時,又在每個班級門口打造一米連廊,作為勞動教育的輔助場地,謂之“N”,此即所謂1+N勞動實踐基地。通過這種勞動空間的創造性設置,引導各班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校辦學理念和班級文化的引領下靈活開展勞動實踐,助力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勞動素養。

勞動教育不受重視的一個主因,是主體意識的普遍貧乏。因此只有喚醒學生心中“勞動光榮”的意識,重塑勞動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發揮勞育功能。

(一)課程養育,補強勞動觀念

調查發現,當前小學生的勞動觀念停留在淺層階段,對勞動的主觀意愿不夠強烈;且對于低齡兒童,家長包辦現象較多,不舍得或不愿意讓孩子過多參與家庭勞動或其他形式的勞動,這就導致小學生中普遍存在勞動意識不強,勞動觀念缺乏,勞動技能不足的情況。為此,學校通過開設各種勞動課程,補強學生勞動觀念。

遵循教育部對學校課程的要求,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一課時。為此,學校在設置課程時,除了規定的一周一課時勞動課以外,還創立了獨具特色的原野游學課程,其中包括傳統節日的系列課程、二十四節氣課程、班級系列班會課、年級文化系列課程等,目的就是在這些課程中“套接”開展勞動教育。

如在傳統節日系列課程開展過程中,通過植樹節種樹,清明節制作青團,端午節縫制香囊,中秋節學做月餅,元宵節摶包湯圓等,以節日習俗為切入點,讓學生參與勞動,體會勞動的價值。通過這些豐富的課程活動,學生勞動觀念明顯增強。

(二)活動催化,厚植勞動理念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勞動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直接體驗和親身參與,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手腦并用和知行合一,學創融通,力求在“做中學,學中做”,[1]倡導豐富多彩的實踐方式?;诖?,學校依托暖園基地和班級連廊,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勞動教育活動。

學校設立勞動周,組織各個學段的學生開展適階活動。其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將教室作為勞動教育場地,開展整理書包和疊衣服的行規養成;三四年級學生將教室連廊作為勞動教育場地,開展“我為班級添風采”活動,學生通過種植符合班級理念的花卉、農作物等打造教室連廊;五六年級學生將學校的暖園基地作為勞動教育場地,根據暖園基地包含的五大類型,即蔬菜類基地、糧食類基地、花卉類基地、水果類基地和經濟作物類基地,開展種植和采摘活動。學生通過種棉花水稻、割麥子、炒瓜子、包扎花束、采摘水果等,進一步提升勞動技能,厚植勞動理念。

序列課程資源的設置、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對勞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建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增強了對勞動本質的理解。

充裕的場地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基礎?!蛾P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拓展實踐場所,滿足各級各類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2]。為此,學?;诂F有條件,創造性地將場地組塊安排,整合勞動教育的理想空間。

(一)“1”:立足學校暖園基地,培養實踐能力

學校創建之初,就專門開辟了一塊種植基地,作為學生勞動教育場所,根據辦學理念和校訓內容,取名“暖園”。暖園處于三幢教學樓的中間位置,便于學生觀察和實踐。暖園基地的劃分以學校?;諡槟P?,分為蔬菜類、糧食類、花卉類、水果類和經濟作物類等功能地塊。生動靈活的地塊劃分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勞動內容。同時基地采取輪換制和抽簽制,每個學段的學生均可按年級輪流進入基地,進行農作物的種植和采摘。這一制度確保了學生的勞動是落地的、真實的。學生在豐富的勞動內容和真實的勞動情境中,培養了基本的動手實踐能力。

(二)“N”:輻射班級連廊基地,提升勞動能力

為了拓展勞動教育空間,各班級門外均增設一塊連廊基地,學校對基地不做統一要求,各班可根據班級文化理念進行自主設計、運用實踐。因此,多塊連廊基地也成為了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場地支架,憑借出門即是連廊的便利條件,班級學科教師和學生對其自主管理和靈活操作。學生憑借在暖園基地獲取的勞動經驗,反哺、豐富連廊基地的勞動內容,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勞動技能。

勞動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3]。小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占優勢,具體的物化成果對他們的激勵作用更為顯著。為此,學校通過多種渠道具化勞動教育成果,激發學生勞動成就感,引領他們體味勞動之美和親情之愛,涵育了參與、熱愛和享受勞動的高尚精神。

(一)拓寬內容面,激發成就感

學校利用勞動周、勞動節、豐收節等活動,對暖園和學校連廊的勞動成果進行展示,邀請家長來校欣賞、品嘗,大大激發了學生勞動成就感。同時,學校鼓勵學生把部分勞動成果帶回家,在家長的指導下親自下廚,為家人烹煮菜肴,分享勞動的喜悅。從春天播下種子到每日觀察,從每天澆水到捉蟲施肥,從充滿期盼到迎來收獲,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得到家人的認可,學生心里自然會生出滿滿的成就感。暖園和班級連廊打造的特殊的“勞動舞臺”,在學生們種植、耕織、烹飪中拓寬了勞動教育的內容面,引領學生感受勞動的價值,激發學生更加熱愛勞動。

(二)延長時間軸,體認勞動美

教室外的連廊中花卉類種植較多,綜合學校開設的暖園園藝課,各班自行成立園藝小隊,根據自己的班級特色,選取不同的花種進行栽培實操。由于花卉類作物種植需要較長的時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對種植作物進行養護,延長了實踐時間。同時結合學校節日課程,拉長勞動教育的時間軸,而節日課程的連續性也為勞動成果的展示提供了保障。讓勞動教育長期浸潤在生活的細節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老師、家人的情感,讓他們感受到勞動的美,對培養學生勞動素養大有裨益。

(三)強化靈活性,增進親子情

《關于全國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學校在實施勞動課程時要始終以開放的姿態,積極與家庭和社區緊密合作,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一體化勞動教育環境”。[4]為此,學校根據地域特點和學校實際,結合不同學段學生年齡特點,在學校暖園和連廊栽培的基礎上,靈活設計了合適的親子種植養護任務。如低段學生設計親子水培風信子,水培虎皮蘭,家庭小型綠植養護等;高段學生設計親子農耕,親子種植鳳仙花等盆栽,家庭大型綠植養護等;從親子一起選種、播種、照顧、探究、收獲……每一個環節學生都會在家長的幫助下發現和解決問題,在提升勞動技能的同時,大大增進了親子感情。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

[2][3][4]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https://(2023-11-26)[2020-3-23]www.gov.cn/ 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責任編輯 余志權

猜你喜歡
連廊親子基地
醫院大跨度鋼結構連廊設計及施工技術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高層建筑大跨度鋼結構連廊設計分析
多塔連廊人行荷載TMD 舒適度減振控制
我的基地我的連
非對稱己型連體建筑連廊風載動力特性分析
親子臉
親子臉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