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賦能:個體視域下教師職業倦怠消融探微

2024-01-27 23:20陶瑾瑾
中小學德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專業課堂工作

陶瑾瑾

摘 要 近年來,教師群體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對于教師本人乃至教育事業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可通過找準定位,積蓄內涵,發展思維三方面的努力,用積極主動的視角破除職業倦怠。

關 鍵 詞 職業倦??;自我賦能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24)01-0056-03

現實生活中,筆者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面對繁瑣的班級事務及日漸增強的工作壓力,逐漸感到疲倦、懈怠。教育是一項特殊的事業,自知不能“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于是,筆者嘗試通過自我賦能,從“找準定位,積蓄內涵,發展思維”三方面,開啟職業“抗怠”之路。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蹦芰私?、認識別人叫做聰明,能認識、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找準定位,能有效排除干擾因素,有利于潛能的發揮和身心健康,決定著教師的最終成就。找準自我定位,把教書育人作為事業,把學生看作希望,把努力看作享受,便不再困擾于班級事務的繁雜、瑣碎,不再糾結于學校各項考核,身心也不再倦怠疲憊,從而心平氣和,渾身充滿正能量。

(一)“職業”即“事業”——確立目標,明確方向

陶行知曾說:“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苯處煱崖殬I當成事業來做,制定適當的職業目標,利用SMART原則,分解目標,制定可衡量、可達到、有相關性、有時限的目標,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因時、因實制宜地制定計劃,讓自己“跳一跳”就可以達成目標,逐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適宜的目標是成功的助力,合理的計劃是成功的基石。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做事習慣等,科學有效地制訂短期目標,比如,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標準,以此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在不斷實現短期目標的過程中,也在向長期目標靠攏。更重要的是,在實現目標的同時,會越來越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不斷夯實自己的職業信念和做事能力,形成穩固的良性循環。

(二)“大山”即“靠山”——調節壓力,保持樂觀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以熱情陽光的心態影響身邊的師生和家長。身處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更加需要科學的自我心理觀照,通過適當的調整,增強工作自信心,順利度過心理緩沖期。自己只有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才能及時體察學生狀態。

面對學生的屢教屢犯、家長的拒絕配合、領導的殷殷期盼、教學業績的躊躇不前,我也曾一度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懷疑之中,感到迷茫和困惑,壓力“山大”,深知改變心態迫在眉睫。于是,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做到把“大山”變成“靠山”:把家長變成幫手,和家長共情,合作,取得每一位家長的支持;把科任老師變成助手,及時溝通,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領導布置的任務變成教育學生的動力,打造適應自己班情的工作方式?!皯B度決定一切”,在自我成長中,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才能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

(三)“學生”即“希望”——堅守信念,不忘使命

陶行知先生說:“捧出一顆丹心,獻與億兆生靈?!卑褜W生看作希望,躬耕三尺講臺,始終不忘砥礪“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初心,堅守“以德潤身、以文化人”育人使命,用真心和行動將教育理念化成有溫度的關懷,以愛育愛,以徳育徳,做學生追夢圓夢的引路人和同行者。

作為肩負著培養下一代重任的教師,應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職工作,時刻謹記教育信念,用激情和愛心將這份光和熱永遠地延續下去。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關愛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讓學生每天都能夠有進步,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發現更好的自己,成就卓越的自己,在教育之路上不斷攀登,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實現價值,爭取做至德至上的教育者。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苯處熓侵R的化身、智慧的化身、力量的化身,負有傳承歷史、開啟未來的神圣使命。要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必須有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作為一線教師要想不斷地提升自我,既要加強專業閱讀,又要拓展專業實踐;既要尋求專業引領,又要勤于自我領悟,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進而實現自我的專業成長。只有不斷地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充實自我,豐盈自我,自我改變,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請進來”——引經據典,博文修德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遍喿x是教師夯實專業基礎、培育專業情懷、培養專業精神和豐盈專業思想的重要途徑,是通達專業成長的重要階梯。新時代的人民教師要具備扎實知識,需要泛讀,更需要有方向的閱讀,以為自己的專業發展尋求最有力的理論支撐,更好地做到“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以人育人”。作為一名教師,一切有意義的閱讀都是對教育的有力支撐,更是師生間進行心靈溝通的橋梁。

總有人說,教師是一份充滿幸福感的工作,但是作為教師卻常常會忽略教育的幸福。面對充滿不確定情境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我們,時常會很焦慮。為緩解現狀,突破局限,我經常捧讀名家名篇:如,閱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讓我懂得幸福來自于我們的心態,只有充滿正能量的心態,才能讓我們感覺到幸福是在我們重復的工作中的。[1]讀完魏書生老師的專著《我這樣做老師》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魏老師的教師修煉、教學方法及班級管理理念和影響深遠的實戰教學技法讓我耳目一新,同時也深知要繼續嘗試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生活,多做實事和感興趣的事,用拖拉法延遲發脾氣和煩悶的心情,與人為善,積極面對生活,堅守快樂的陣地。[2]為鏈接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我每年都會訂閱相關的教育期刊。專業類書籍的閱讀,能更好地幫助教師尋找教學方向、獲得教學勇氣,更為教師提供了自我突圍的范本與利刃,賦能教師實現對教學的超越,從而懂得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二)“走出去”——博采眾長,追求卓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睂W習不僅是書本的學習,還要向同行學,積極“走出去”,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研討或交流活動,博采眾長,把好的思想和做法有機地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海納各路教學之“流”,讓自己的教學個性更厚重,更有張力,更符合教育教學規律。

教育研修活動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觀察、學習和借鑒的機會,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構建了良好的平臺。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校本研修、區域研修和網絡研修等活動,除了參加固定的必備研修,我還會在每周五去“嗶哩嗶哩”里“云聽課”一節,聽教學大咖的示范課,并做好聽課記錄,學習不同的處理教材的方式,汲取科研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經驗,拓寬思考的空間和教學思路,在比較、反思、研討中明晰自己在專業成長上要努力的方向和重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效地促進了自我的專業化成長。

(三)“寫不?!薄P耕不輟,成就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說:“創造性研究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對自己工作的看法。教師就不會再把教育工作看成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是把完全一樣的講解、鞏固等等做枯燥乏味的表演了?!苯處熞L期對于工作保持熱情,只有把工作轉換為創造性勞動,從科研中獲得樂趣。

教育寫作的目的在于將教育教學方面的學習、實踐進、反思、行梳理、提煉,形成新的理念,如此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獲得新的成長,從而實現教學工作的再增值。身在一線,有大量的寫作素材,把每天發生的教育故事記錄下來,進行深入思考研究,在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提高和完善教育管理水平。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視野的擴大,把撰寫的文字積極向外投稿,在經歷漫長的等待之后,文章發表了,這份意想不到的收獲,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成長的美好。

蔡元培先生說:“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卑l展性思維既是教育格局,也是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看待自我、學生乃至教育的視角。教師是成長中的個體,應該始終走在自我發展的道路上。[3]無論是在自我專業成長還是學生發展方面,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的過程,只要堅信“會改變、能發展”,那就會去努力,可持續方不會有始無終。

(一)“悅納”——心向陽光,遇見美好

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囧事,事情盡管各不相同,但內心總是難以悅納。教師在探索外部世界,拓展視野的同時,應該積極認識自己的心靈世界,建設富足的精神家園。學會接納并原諒,學會悅納自己,生活所剩的便全是與美好相逢了。

教育者都知道,任何層級的教學研討,課堂必然是基礎,只有基于課堂的研討才是真實的,有話可說的,令人信服的。既然這樣,那就必須要有老師承擔上課的任務??墒?,對于教師而言,無論在職業生涯的任何階段都對公開課有一種焦慮。去年,市教育局組織的首屆義務教育“守望杯”教師素養大賽,介于學校的實際情況,我被委以重任。這讓我感到空前的緊張和焦慮,擔心身為一個教齡十多年的資深教師卻不會上一節課而被人笑話,因此抱怨自己,認為自己很沒出息、做教師很失敗??墒?,聯想到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我很快就意識到失敗、挫折其實就只是一個挑戰,是成長的一部分。失敗了說明還有進步空間,至少知道了為什么會失敗。我要學會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都轉化成一次學習機會,接納自己的緊張,接納自己的失敗,那我必將會邁出成長的新一步。

(二)“出圈”——打破自封,迎接蛻變

人的存在,總是和環境復雜互動的結果,當下穩定的狀態,既給予人安全感,又會帶來故步自封的危險。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勇于打破現狀,走出自我舒適圈。如一旦被固定思維困住,就會畫地為牢,死守著陳舊的教學重復一年又一年,并在舒適圈中逐漸淪陷。只有主動打破,才能迎來蛻變。

每個人都是一座巨大的金礦,所蘊藏的潛能超乎想象,可供挖掘的潛力深不可測。經過層層選拔才進入教師隊伍的我們向來不缺乏能力,只是需要具有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坦然地面對各種困難。[4]于是,我用“教科研”結束了專業成長“高原期”。我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反思、研究,解決教學中的難點痛點,從“經驗”走向“專業”,從“教學”走向“研究”,使我擺脫了倦怠的工作狀態,充滿活力。這同時也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不能再做一名“經驗型”教師,要結合教學中的痛點,養成主動進行教科研的習慣,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就這樣,我在一次次的“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主動改變中,適應環境,適應周遭,適應教育發展的潮流;在一次次煉獄般的磨礪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突破自己,蹚出職業的“舒適圈”,走出一條具有自己鮮明個性的發展路子來。

(三)“研磨”——深耕課堂,潛心育人

教育名師鄭英曾說過,“教師的最高尊嚴在課堂”。對于教師而言,一切的成長也必然源于課堂。成長型思維的教師,猶如農夫,把課堂當作教育田野,躬耕于此,沉潛于此,并在逐日的實踐中,不斷觀察、傾聽、反思,在這樣的耕作中,潛移默化地收獲專業成長。[5]

課堂是教師的主戰場,對待課堂研磨,應該將視角放高一點、視線放長一點。潛心鉆研名師的優質課,認真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細心揣摩他們點撥、評價、激勵等語言藝術的精妙之處,提煉教學的技巧和要領,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吸收他人精華。通過磨課,不斷切磋、研討、設計、實踐、反思構建自己的教學模式和風格。如此循環往復,以務實創新成就優質課堂,以努力讓溫度爬上教育的枝頭,實現教學相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边@是教師的職業幸福。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人生觀;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凡事不會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力。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用教學填裝應對教育事業,堅守自身的教育信念和追求,享受教育,享受課堂,樂教樂學,讓每一堂課都迸發出教育激情和熱望,感悟教書育人的幸福。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幸福比優秀更重要[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5.

[2]魏書生.我這樣做老師[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11.

[3]顧明遠.教師的職業特點與教師專業化[J].教師教育研究,2004(11):5.

[4]孫春福.骨干教師如何突破專業成長"高原期"——兼談基礎教育教研與科研的融合[J].江蘇教育研究,2022(25):36-41.

[5] 宋立華.老師,你為什么不再進步了——教師發展"高原期"突破的關鍵[J].人民教育,2017(02):60-62.

責任編輯 徐向陽

猜你喜歡
專業課堂工作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不工作,爽飛了?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