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下的共同富裕: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

2024-01-29 02:11江劍平
當代經濟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黨的領導高質量發展

江劍平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發展土壤和實現條件,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對共同富裕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具有內在規定性。就本質特征而言,共同富裕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共同富裕;就實現難度而言,共同富裕是人口規模巨大的共同富裕,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就覆蓋面而言,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就實現內容而言,共同富裕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共同富裕,要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就永續發展而言,共同富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同富裕,要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式;就實現的內外部環境而言,共同富裕是靠和平發展實現的共同富裕,要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實踐路徑方面,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支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方式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明確階段性重點任務是推進共同富裕的著力點,堅持正確方法論是推進共同富裕的行動指南。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黨的領導;基本經濟制度;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6;D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461(2024)01-0001-09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1]。由此可知,扎實推進以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核心的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從中國式現代化視角來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有助于更準確、更全面、更系統地把握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邁向新臺階,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中國式現代化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理論內涵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我國經過長期探索實踐而走出來的一條成功之路,與我國國情是相適應的。我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要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繼續走下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1]。毋庸置疑,中國式現代化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發展土壤和實現條件,中國式現代化對共同富裕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具有內在規定性。

就本質特征而言,共同富裕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共同富裕,這明確了共同富裕的領導力量和發展方向。百年奮斗史表明,中國共產黨的勝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同政黨之間長期競爭后的最優結果,也是歷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確選擇。眾所周知,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各路仁人志士為尋求救國良方進行了不懈努力和艱辛探索,并建立了相應的政黨團體。據統計,辛亥革命后,具有政黨性質的政團多達300個。這些政黨提出了多種多樣的政治主張,例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實用主義、改良主義等,但這些主張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被欺辱、被壓迫的悲慘命運,在華列強橫行霸道,反動勢力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中國人民長期生活在苦難和屈辱之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2]。歷史充分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新中國的繁榮富強[3]。共同富裕是黨孜孜以求的崇高事業和最高理想,只有堅持黨的堅強領導才能充分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性質不變色、方向不偏離、前途有期盼,共同富裕才會更加可期。同時,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堅持正確發展方向,因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方向如果錯了則只會離共同富裕越來越遠,方向如果對了則只要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就會越來越接近共同富裕。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成功道路,符合中國實際,也符合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就實現難度而言,共同富裕是人口規模巨大的共同富裕,要堅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循序漸進原則。共同富裕不是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富裕,也不是幾千萬高收入群體的富裕,而是全中國14億多人口的共同富裕。中國是全世界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而實現現代化的發達國家全部人口加起來也不超過10億人。事實上,發達國家中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的,中國要實現人口規模如此巨大的共同富裕,其中的困難、風險、艱辛和挑戰前所未有、世所罕見,還存在很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要充分意識到,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將長期存在,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不同地區的經濟基礎和發展條件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即使全國各地都實現了普遍富裕,但各地之間的富裕程度仍然是有差異的,不可能是絕對相等的富裕程度,要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制定符合實際的階段性目標和政策,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就覆蓋面而言,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享原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強調富裕的范圍不是少數人或少數利益集團,而是全體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反觀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總量長時間內都是世界排名第一,2022年人均GDP達到了764萬美元,但美國并未實現大家所期盼的全民共富,相反實現的只是少數人的富裕,其國內收入差距、貧富差距持續保持在高位,階層固化、種族對立、社會撕裂等問題日益嚴重,白人和非洲裔的人均財富比長期穩定在6∶1,2021年美國基尼系數升至創歷史新高的049,3?790萬人處于貧困狀態,2022年日均有5825萬美國人無家可歸,有色人種和少數族裔在醫療、教育、住房等領域持續面臨系統性歧視等[4],這與共同富裕目標背道而馳。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為全體人民謀幸福,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堅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沒有讓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人掉隊,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明顯縮小,不斷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奮斗,在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享原則,而不是“等、靠、要”的消極索取,共建才能共富。

就實現內容而言,共同富裕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共同富裕,要堅持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富裕不是只重視物質文明而輕視精神文明的富裕,也不是只重視精神文明而忽視物質文明的富裕,要在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的同時協調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保?],“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6]。因此,共同富裕的內容不能止步于經濟上的物質滿足,還涉及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豐富建設成果。毫無疑問,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長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范疇不斷擴大,不再局限于解決溫飽問題,而是逐漸拓展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多領域。例如,經濟層面已經從“有沒有”更多轉變為“好不好”,消費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政治層面已經從“低參與度”不斷向“高參與度”轉變,各級政府也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民眾的政治參與感日益增強,對中國的前途命運始終保持總體樂觀態度;文化層面已經隨著我國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持續普遍提升而逐漸關注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關注度、認可度和踐行度不斷提升,文化自信顯著增強;社會層面已轉向更多重視公平正義,對社會保障、社會治理和社會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態文明層面已更多轉向綠色、低碳、環保、節約等,更加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就永續發展而言,共同富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同富裕,要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式。由于共同富裕是全中國14億多人口的共同富裕,在物質方面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需要,這就需要大量的資源作支撐。雖然我國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人均資源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自有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靠進口外部資源也是難以持續進行的。習近平同志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7]。毋庸置疑,共同富裕是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對自然嚴重破壞所造成的一切代價和后果都將由子孫后代來承擔,這種發展方式最終是不可持續的,也是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因此,中國式的共同富裕必須堅決摒棄無節制的資源掠奪發展方式,盡快轉變過去粗放型發展方式,加快向高質量發展方式轉變,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合乎自然,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就實現的內外部環境而言,共同富裕是靠和平發展實現的共同富裕,要堅持多邊主義、合作共贏、平等協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緊密,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統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建設和平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至關重要。西方發達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的現代化是充滿血腥罪惡的現代化,給廣大發展中國家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巨大代價。時至今日,一些發達國家的富裕仍然是建立在對發展中國家的殘酷掠奪、經濟金融剝削、代價轉移等基礎上,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差距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甚至還有擴大趨勢,這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所不能接受的。毋庸置疑,中國式的共同富裕不是靠掠奪他國資源和財富而實現的共同富裕,也不是靠依附他國而實現的共同富裕,而是緊緊依靠本國人民長期持之以恒的共同接續奮斗而實現的共同富裕。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反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倡導多邊主義、合作共贏、平等協商,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等。毫無疑問,中國的繁榮發展受益于世界各國的繁榮發展,但同時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又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繁榮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

二、中國式現代化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

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谥袊浆F代化對共同富裕理論內涵的規定,可以由此分析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選擇。從本質特征和發展方向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共同富裕的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中國式現代化

五大特征的內涵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方式,堅持新發展理念、系統觀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共建共享、循序漸進原則,等等。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要堅定發揮黨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克服各種困難和阻礙,這就需要強有力的領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也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習近平同志強調,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8]。在實踐當中,堅持加強黨對共同富裕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一是有利于始終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確保改革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有利于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系統的實踐規劃。在理論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在實踐層面,黨的領導能夠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制定階段性重點目標和任務,積極開展共同富裕試點,積累可復制、能推廣的致富經驗等。三是有利于持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敢于自我革命、啃硬骨頭、涉險灘、破藩籬,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自身能夠永葆先進性,能夠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四是能夠集思廣益、凝聚共識、調動各方、形成合力,不斷推進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道路和發展方向,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支撐

中國共產黨要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的前提下領導推進共同富裕,就要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要充分考慮到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我國基本國情是相適應的,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是我國取得經濟快速發展奇跡與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根本支撐,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進程中需要長期堅持和完善。

1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提供強大合力

要立足社會主義初階階段,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以“國民共進”廣泛凝聚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強大合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情況將長期存在,單一公有制經濟的所有制結構不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此我國逐步放開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最終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事實證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適應了我國生產力發展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9],對我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綜合國力逐步增強等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就要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強大合力和競爭活力?!拔覀儑疫@么大、人口這么多,又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齊心協力來干,眾人拾柴火焰高。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保?0]因此,一方面,要大力發揮公有制經濟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等措施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同時通過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更好落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不斷鞏固和增強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勵民營企業改革創新,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2堅持構建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要注重持續做大做好“蛋糕”,也要注重合理分好“蛋糕”,逐步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

初次分配要進一步體現勞動者平等共享勞動成果的權利,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好保障勤勞創新致富。廣大勞動者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創造了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成果,這些成果理應由廣大勞動者共同享有,而不能成為少數人享有的特權。要實現共同的“富?!?,讓“勤勞創新致富”蔚然成風,收入分配制度就應更加強調勞動者平等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為此,初次分配要始終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原則,既要建立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同時也要更加注重和維護對勞動報酬的分配,尤其是對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分配,勞動者不論是在公有制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都應具有平等共享勞動成果的權利,實現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鞏固和增強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國內大循環的需求側基礎。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政策調節的精準性、公平性、普惠性、兜底性,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持續增強共同富裕的“共同度”。再分配是有效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更好彰顯社會公平正義、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為此,一是要進一步強化稅收,尤其是直接稅的調節作用,完善并推進個人所得稅、房產稅、資本利得稅等領域的稅制改革,實現提低、擴中、調高、取非,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規范財富積累機制,進一步增強社會流動性。二是要進一步發揮社會保障在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在可持續發展中、全生命周期中不斷提升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水平和力度,同時也要遵循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堅決防止掉入“福利主義”養懶漢的陷阱。三是要進一步發揮轉移支付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的重要作用,對低收入群體和欠發達地區給予更多財政支持,“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11]。

積極發揮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補充作用,填補收入分配公平中的“空洞”和“縫隙”。作為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重要補充,第三次分配主要是發揮慈善捐贈、志愿服務、災害救援、支教助教、義工義診、法律援助、社區服務等[12]的重要作用,形成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和自愿回報社會的“有愛”氛圍。為此,一是要通過稅收優惠等有效的制度安排促進慈善捐贈、社會救助等事業的良性發展,普遍形成“社會向善”的良好風氣;二是要建立健全慈善捐贈、社會救助等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為“社會向善”提供公開、透明、法治的優良環境,充分保障各方正當利益;三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增強第三次分配的內在動力和可持續性,普遍形成崇尚慈善、熱心公益、互相幫扶、共進共富的優良文化氛圍。

3加快構建和完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基本規律

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長期快速發展奇跡,與我國“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3]緊密相關,具體體現在我國既不迷信市場萬能,也不迷信政府萬能,而是在實踐中正確處理好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事實上,黨在長期經濟實踐中,對市場經濟運行一般規律的不斷深化認識中持續增強了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不斷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為此,一是要全面完善產權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企業產權,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二是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進一步提高市場配置效率、增強經濟活力。三是要進一步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構建覆蓋事前、事中、事后全環節的競爭政策實施機制,加強反壟斷監管,充分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和野蠻生長。四是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14]。五是要建立健全目標優化、分工合理、高效協同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在市場機制對共同富裕產生不利影響的領域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增強政府跨周期政策設計和逆周期調節能力,進一步提升政府經濟治理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三)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方式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同志提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保?],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1],結合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特征事實可以得出,高質量發展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高質量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15]。

第一,高質量發展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新發展理念是我國當前和今后發展思想、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在“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把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二是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新時代的協調發展,不僅要實現城鄉、區域、經濟與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狹義范疇上的協調發展,更要求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廣泛意義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將協調發展貫穿我國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不斷增強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三是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推進美麗中國和全球生態安全建設。四是繼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引技引智并舉,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不斷強化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推動構建更加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同時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五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以共享發展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做大做好“蛋糕”,同時也要合理分好“蛋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勞動者,要進一步提高勞動力再生產質量,增強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及致富本領?!案哔|量發展需要高素質勞動者?!保?]我國要順利實現從要素驅動的數量型增長方式轉向創新驅動的質量型增長方式,高素質勞動者是關鍵。當高素質勞動者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時,高素質勞動者的培養就不僅僅是個人或家庭的事務,更大程度上已成為國家或社會的公共事務。一是國家財政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僅要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力度,延長義務教育年限,還要進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讓勞動者更好適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需要,同時教育資源還需進一步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傾斜,通過更加普惠、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高質量的教育“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致富本領”[5];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養老和醫療的保障力度,降低勞動力再生產的家庭負擔,減少勞動者因家庭負擔過重而不愿或不敢從事更具創新創造性、挑戰性、風險性工作的后顧之憂,切實增強勞動者從事創新創造性活動的活力和熱情,促進更多創新創造性成果的產出;三是要進一步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增強住房的準公共品屬性,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普遍降低勞動者的居住成本;四是國家、企業和社會要共同加大對勞動者在職培訓、技能提升、再就業等的投入力度,使勞動者能夠更好地動態適應產業結構調整,減少結構性失業,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

第三,高質量發展是平衡充分的發展,優化產業空間行業布局、升級產業結構是促進城鄉區域行業平衡充分發展的關鍵。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產業興旺是解決發展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產業來支撐。一是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更多中高端產業,拓展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供需動態平衡。首先,我國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更具前瞻性意識、戰略性安排、超前布局,尤其是我國要想在決定綜合國力的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就要進行產業超前布局,持之以恒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大力支持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基礎;其次,要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進一步增強產業基礎能力,加快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更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大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做強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最后,產業結構調整要適應居民消費需求結構新變化,進一步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和無效供給,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在不斷增強并持續鞏固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的同時協同推進貿易強國建設,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暢通。二是要通過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城鄉區域產業布局,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包容性。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行業發展的協調性,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增強行業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推動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良性循環,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發展生態,增強產業發展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要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契機,建立健全國內產業轉移承接結對合作機制和東中西產業長效對接機制,促進國內產業的有序區際轉移,縮小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欠發達地區應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生產配套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以國家級新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開發區等為依托,不斷提升自身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優化當地產業結構。三是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中國、網絡強國建設,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發展,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快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打造更多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進一步增強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服務效率。

(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明確階段性重點任務是堅持循序漸進、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的重要體現,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著力點

事物發展演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不是突變的過程?!皩崿F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16],要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有充分的估計,分階段穩步推進共同富裕。

第一,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這一階段的重點任務至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住來之不易的全面小康社會成果,消除返貧致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要“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11];二是要逐步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長效機制,增強處于相對劣勢的群體和地區的發展能力和致富能力,將相對貧困人口規??刂圃诤侠矸秶鷥?;三是要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四是要加快形成擴大居民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進一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水平。

第二,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這一階段的重點任務至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要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進一步提升國民富裕程度的前提和基礎,而關鍵核心技術是生產力水平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是我國打破發達國家技術封鎖的內在要求,也是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等的關鍵支撐,更是我國經濟總量和居民收入不斷邁上新臺階、中等收入群體進一步擴大的重要保障。二是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積累更多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經驗。通過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發展更迅速、更充分、更可持續,城鄉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經驗更加豐富和有效。三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竟卜站然呛饬烤用衿毡楦辉3潭鹊闹匾笜?,要更好發揮中央政府的全國統籌功能,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域人均財政支出差異。四是要推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第三,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這一階段的重點任務至少包括六個方面:一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與發達國家差距顯著縮??;二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建設目標順利完成;三是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同時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四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顯著改善,全民共享現代化成果的程度顯著提高;五是基本公共服務的層次和水平進一步提高、范圍進一步擴大,經濟社會活力始終保持在高水平,社會和諧程度顯著增強;六是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社會主流,成功走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統一的文明發展道路。

(五)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同富裕并無現成經驗可供借鑒,堅持正確方法論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行動指南

共同富裕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會面臨很多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因素

影響甚至阻礙共同富裕進程。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論,有利于在各種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下依然能夠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始終保持在方向正確、決策正確、執行正確的運行軌道上,從而有效保障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進程不中斷、可持續、出成效?!案母镩_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17],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更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這也就說明我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

價值導向論。堅持正確價值導向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敗的首要標準。錯誤的價值導向將導致方向錯誤、判斷失誤、決策失誤、執政危機。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導向無疑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時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時刻以人民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等作為衡量黨和政府工作得失成敗的最高標準,不做損害人民根本利益的事。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保?8]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虛心聽取人民群眾最真實的意見和呼聲,廣泛深入了解基層民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多渠道廣泛收集人民群眾對經濟社會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只要能夠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就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堅定擁護和持久支持。

戰略思維論。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的戰略目標,要具有戰略思維。習近平同志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領導干部“要善于進行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19]。戰略思維要求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要立足長遠、謀劃全局,正確認識和深刻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路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階段性目標和政策,既不能不顧人民的長遠利益,也不能忽視人民的短期利益,而應將人民的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進行有機結合。一方面,要堅持循序漸進、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發展原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搞短平快的急功冒進、盲目投機式的推進方式,不搞不可持續的過頭福利保障,而應著重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另一方面,要保持足夠的耐心、恒心和信心,努力保質保量完成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目標,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系統思維論。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一項錯綜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要具有系統思維。在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推動部門高效聯動、區域協同發展”[20],“不要分成城市一塊、農村一塊,或者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各一塊,各提各的指標,要從全局上來看”[5],“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9]。在制定共同富裕的政策時應注重政策與政策之間的配套性、連續性、整體性、協調性與聯動性,避免政策制定與執行中的“合成謬誤”與“分解謬誤”,形成強大政策合力。例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與需求側結構性改革協調推進,振興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要與引導虛擬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有機結合,等等。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001).

[3]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J].求是,2021(18):4-15.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2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N].?人民日報,2023-03-29(017).

[5]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習近平.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8]習近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J].求是,2020(14):4-17.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10]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N].?人民日報,2016-03-09(002).

[11]習近平.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J].求是,2022(10):4-10.

[12]王婷,蘇兆霖.如何科學認識第三次分配的內涵[J].政治經濟學評論,2022,13(6):54-70.

[13]習近平.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J].求是,2020(16):4-9.

[1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2-04-11(001).

[1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16]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002).

[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8]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2-27(002).

[19]習近平.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J].求是,2022(13):4-19.

[20]統籌指導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種業振興?推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N].?人民日報,2021-07-10(001).

Common?Prosperity?under?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

Theoretical?Connotation?and?Practical?Path

Jiang?Jianping

(Business?School,?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411105,?China)

Abstract:

The?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is?the?era?background,?development?soil?and?realization?condition?of?common?prosperity.?Common?prosperity?is?the?fundamental?goal?of?the?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The?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has?inherent?regulations?on?the?theoretical?connotation?and?practical?path?of?common?prosperity.?In?terms?of?its?essential?characteristics,?common?prosperity?refers?to?the?common?prosperity?of?taking?the?socialist?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under?the?leadership?of?the?CPC.?In?terms?of?the?difficulty?of?achieving?common?prosperity,?it?is?a common?prosperity?with?a?huge?population,?and?we?must?adhere?to?the?principle?of?gradual?progress.?In?terms?of?coverage,?common?prosperity?is?the?common?prosperity?of?the?whole?Chinese?people,?and?we?must?adhere?to?the?principle?of?coconstruction?and?sharing.?In?terms?of?achieving?content,?common?prosperity?refers?to?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material?civilization?and spiritual?civilization.?It?is?necessary?to?coordinate?and?promote?the?construction?of?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social,?and?ecological?civilization.?In?term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ommon?prosperity?is?the?harmonious?coexistence?of?human?and?nature.?Thus?we?must?adhere?to?a?highquality?development?approach.?In?terms?of?the?internal?and?external?environment,?common?prosperity?would?be?achieved?through?peaceful?development,?so?we?must?adhere?to?the?concept?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In?terms?of?practical?path,?adhering?to?the?leadership?of?the?CPC?in?overall?planning?and?coordinating?all?parties?is?the?fundamental?guarantee?for?promoting?common?prosperity,?adhering?to?and?improving?the?socialist?basic?economic?system?is?the?fundamental?support?for?promoting?common?prosperity,?adhering?to?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approach?centered?on?the?people?is?the?inevitable?choice?for?promoting?common?prosperity,?clarifying?the?key?tasks?at?each?stage?is?the?focus?of?promoting?common?prosperity,?adhering?to?the?correct?methodology?is?the?action?guide?for?promoting?common?prosperity.

Key?words: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common?prosperity;?the?leadership?of?the?CPC;?basic?economic?system;?highquality?development

(責任編輯:張積慧)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黨的領導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學習百年黨史 堅持黨的領導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履職盡責 主動作為 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發揮人大作用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保證“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