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鼓山石窟正名

2024-01-29 12:30馬懷如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金石石窟

馬懷如

(峰峰礦區文物保護中心邯鄲市峰峰礦區響堂山石窟研究院,河北 邯鄲 056200)

引言

“響堂”作為石窟的代名詞廣泛出現在明清的碑刻中。而“響堂山”一名只作為俗稱,偶爾出現在明代以后的4塊碑刻中,清代的金石著錄中出現了“南響堂山”“北響堂山”,這些稱名方式均不見于磁州志、武安縣志等史籍中。直到1922年日本學者調查南、北響堂之后,學術界相繼沿用“響堂山”“響堂山石窟”等名稱,才造成了一百多年來人們對于“鼓山石窟”的不科學稱名方式,本文力圖通過分析論證,予以糾正。

一、明代以前文史資料中的“鼓山”與“石窟(寺)”

(一)北齊武平三年(572年)《唐邕寫經碑》有“于鼓山石窟之所,寫維摩詰經一部……”的記載,可見,在北齊時期,北響堂稱“鼓山石窟”,所在山體稱為鼓山。

(二)《隋書》·志第二十五·地理中·魏郡條“臨水(縣),有慈石山、鼓山、滏山?!盵1]p847

(三)唐代的《元和郡縣圖志》·卷第十五·河東道四有“鼓山,一名滏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滏水出焉,泉源奮湧,若滏水之湯,故以滏口名之?!盵2]p434這里交代了鼓山的別名是“滏山”。

(四)《續高僧傳》·卷二十八·隋京師大興善寺釋明芬傳十:“仁壽下勅,令置塔于慈州之石窟寺……識者以為石窟之與鼓山連接密爾,竹林先圣響應之乎……”[3]p1094此處提及慈州之石窟寺位于鼓山。

(五)《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六·感通上·齊鄴下大莊嚴寺釋圓通傳十五:

“……頗曾往鼓山石窟寺不?小僧住下舍小寺,正在石窟北五里,當繞澗,驛東有一小谷,東出即竹林寺。[3]998……余往相部尋鼓山焉,在故鄴之西北也,望見橫石,狀若鼓形,俗諺云:‘石鼓若鳴,則方隅不靜?!迥衣勂渎?,四海沸騰,斯固非妄,左思《魏都賦》云‘神鉦迢遞于高巒,靈響時警于四表’是也?!盵3]p1000

(六)《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六·感通上·齊相州鼓山釋道豐傳十四:“釋道豐,未詳氏族,世稱得道之流。與弟子三人居相州鼓山中,不求利養,或云煉丹黃白,醫療占相,世之術藝,無所不解……時石窟寺有一坐禪僧……”[3]p996

(七)《資治通鑒》·第一百六十·梁記十六·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547年)……春正月……丙午,東魏渤海獻武王歡卒……八月……甲申,虛葬齊獻武于漳水之西;潛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殺其群匠。及齊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發石取金而逃?!盵4]p4947-4957

(八)《磁州武安縣鼓山常樂寺重修三世佛殿記》有:“予舊聞吾鄉鼓山常樂寺,多圣賢之遺跡,為登臨之奇觀……初名石窟,后主天統間改智力,宋嘉祐中復更為常樂寺……”[5]p165

綜上,明代以前的南、北響堂所在山脈是“鼓山”,別名“滏山”,“響堂”一名尚未出現,鼓山更不曾稱為“響堂山”。

二、明代以后碑刻及金石著錄中的“鼓山”“響堂”“響堂山”

(一)明代以后碑刻中產生了“響堂”“響堂山”的稱名方式

1.以南、北響堂現有明代以后碑刻為例,出現“鼓山”“響堂”“響堂山”的共有23塊,時間跨度是公元1487—1923 年,長達436 年。其中,“鼓山”一詞出現了15 次,“響堂”一詞出現23 次,“響堂山”一詞只出現過5次(表1)。[5]p168-266

表1 明代以后響堂碑刻資料統計表

2.鼓山腳下的董家莊有一通同治元年(1862年)的碑刻,名為《建空位殿重修東橋序》,開篇交代董家莊的地理位置時說到“鼓山響堂之麓,其西南董家莊也”。此處“鼓山”“響堂”同時出現,很顯然是把石窟稱為“響堂”,“鼓山響堂”即為“鼓山石窟”的意思,把“鼓山”與“響堂”的關系交代得十分清楚。實際上,“鼓山響堂”是對自古以來的“鼓山石窟”的一種通俗表達方式?!肮纳巾懱谩钡姆Q名方式在1487年《重修鼓山響堂石門金粧石佛碑記》和1518年《鼓山響堂補修圣像遺記》都出現過。這都是當地百姓對石窟的一種通俗的表述方式。

通過“鼓山”“響堂”“響堂山”三個詞語出現頻率的分析,可以推知,將“響堂”代指“石窟”的情況在明代以后是比較普遍的。而“響堂”所在的山脈絕大多數情況下仍被稱為“鼓山”,南、北響堂現有明代以后碑刻中只有明末(1614年)以后的4塊碑刻中出現了“響堂山”,占比17%。并且,據語境分析:“鼓山”指的是整個山脈,“響堂山”僅指石窟所在的山體而言,“響堂山”不等于“鼓山”。很顯然,“響堂山”的叫法,只是因為“響堂”代指“石窟”而出現的一種偶然的俗稱,并沒有流行開來,“響堂山”也不曾作為“鼓山”的別稱。

(二)清代金石著作中產生了“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的稱名方式

1.吳式芬(公元1796年—1856年)撰《金石匯目分編》,“搨碑(附)”卷有“北響堂山造象題刻四種”“南響堂山造象三十四種”,同時也出現了“鼓山石窟造像殘碑”。

2.繆荃孫著錄于光緒丙午(1906 年)的《藝風堂金石文字目》,卷二有“南響堂山造象七段”,卷四有“南響堂山造象五十二段(在直隸磁州)”,“北響堂山造象題刻七段(在直隸磁州)”。在他編纂的《畿輔金石通志》卷一百四十八中有“滏山響堂寺”即南響堂寺。

以上金石著作中出現了“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等稱名方式。此時的金石學家沿用“響堂”代指“石窟”的通俗方式,把“響堂山”這一俗稱引入著作中,為了區分南北響堂,就分別產生了“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的稱名方式。不過,他們也使用了“鼓山石窟”“滏山響堂寺”等傳統稱名方式。

三、民國期間中外學者使用“南、北響堂寺”“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

(一)中國學者“南、北響堂寺”的稱名方式

1.在1914年,顧燮光考察了北響堂,在其《河朔訪古新錄》卷五·武安縣第八“縣南三十里鼓山”中有“響堂寺……按,今鼓山上有兩響堂寺,在南者屬磁州,在北者屬武安?!贝颂?,直言響堂寺分南、北兩處,俱在“鼓山”,而不是“響堂山”分南、北兩處。這種稱名方式較之清代金石著錄中“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的稱名方式是科學合理的。

2.國立北平研究院徐炳昶、顧頡剛、龔元忠、馬豐于1935年調查了南、北響堂,隨后出版了《赴磁縣武安縣南北響堂寺及其附近工作報告》和《南北響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錄》,均使用了南、北“響堂寺”的稱呼,并沒有使用“響堂山”“響堂山石窟”等稱謂。這明顯是受到了顧燮光等學者的影響。

民國時期,中國學者的稱名方式更符合歷史事實和語言表述習慣,此處的“響堂”是“石窟”的代名詞,“響堂寺”即是“石窟寺”。

(二)日本學者沿用“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的稱名方式,并臆造了“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

1.1922 年日本學者常盤大定、關野貞調查南、北響堂之后,于1925年發表了《支那佛教史跡評解》一書,使用了“響堂山”“北響堂山”“南響堂山”的稱名方式,臆造了“南響堂山石窟”“北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

2.1927 年在大連出版發行的《亞東》雜志九月號發表了“響堂山專號”,其中配發了櫻井一郎的《南(直隸?。┍保ê幽鲜。╉懱蒙绞咛げ閳蟾妗穂6]p143—155,沿用了常盤大定的稱名方式,出現了“北響堂山”“南響堂山”“響堂山石窟”“北響堂山石窟”“南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

3.水野清一、長廣敏雄1937年發表的《河北磁縣·河南武安:響堂山石窟》一書,繼續沿用常盤大定的稱名方式,著作中出現了“響堂山”“響堂山石窟”“北響堂山”“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石窟”“南響堂山石窟”等稱名方式。同時,在序記中寫道“橫跨河北省磁縣和河南省武安縣的鼓山,山勢呈南北走向,即所謂的響堂山”,至此,已經將“鼓山”等同于“響堂山”。就這一點而言,屬于臆造,因為究其實質,這兩個概念的外延是不一致的,也不符合歷史事實,不能夠混用。

日本學者受到清代金石著錄的影響,沿用“南響堂山”“北響堂山”的稱名方式,并臆造了“響堂山石窟”“北響堂山石窟”“南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自此以后,學術界多數學者相繼沿用“響堂山石窟”的名稱。

四、日本學者常盤大定稱名“響堂山”“響堂山石窟”的原因

(一)沿襲了清代金石著錄中的稱名方式

常盤大定、關野貞調查南北響堂前,應該參考過前人的金石著錄,所以他沿用了清代金石著錄中“南響堂山”“北響堂山”一名,著作中便出現了“響堂山”“北響堂山”“南響堂山”,同時臆造了“響堂山石窟”“北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

(二)常盤大定借用當地百姓的俗稱將“鼓山”稱為“響堂山”的可能性并不大

前文提到過,“響堂山”一名出現在北響堂的4塊明末以后的碑刻中,可以算作偶然的俗稱,但是筆者認為常盤大定借用當地百姓的俗稱將“鼓山”稱為“響堂山”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有二:

一是“響堂山”這一名稱只在4 塊碑刻中出現,其中一塊是在常盤大定考察后的1923 年才出現,而且在百姓中“鼓山”一名的知名度遠高于“響堂山”?!肮纳健被境誓媳毕蜓诱?,將原武安縣的南部、原磁縣的北部天然地分割為東西兩部分,當地居民祖祖輩輩相傳南、北響堂所在山脈是“鼓山”,嶺(鼓山)東百姓稱“西鼓山”,嶺西百姓稱“東鼓山”,武安城里稱“南鼓山”,磁縣城里稱“北鼓山”,一直相沿至今,并且在口頭的歇后語中保留了諸如“鼓山戴帽,長工睡覺”等民諺,尤其是當地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老人,都是這樣稱呼“鼓山”的?!绊懱蒙健辈⒉皇潜娍谙鄠鞯乃追Q。

二是常盤大定考察響堂山時并沒有做群眾調查。據筆者分析,常盤大定是作為學者進行獨立工作,與當地百姓接觸并不多?!吨欠鸾淌粉E》一書在介紹北響堂所在位置時是這樣描述的:“在磁州的西北八十支里,河南省武安縣義井里,寺稱常樂寺,寺后鼓山的半山腰有石窟?!痹谶@則材料中,“武安縣義井里”是一處明顯的錯誤,“義井里”是明代隸屬于磁州的一個行政單位,位于石窟西南方7公里處,從沒有隸屬過武安縣,而且常盤大定調查響堂的1922年,義井也不再稱為“義井里”,“里”這一稱名最晚從清代嘉慶年間就不再使用了。如果調查石窟之時做了群眾調查,是不會出現這樣的疏漏的??梢?,常盤大定對于當時的地名并不十分熟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常盤大定“沿襲清代金石著錄中的稱名方式”出現“響堂山”,并且運用“因山稱名石窟”的方式臆造了“響堂山石窟”等稱名方式。

五、學術界相繼沿用“響堂山”“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

(一)劉敦楨在其《河北、河南、山東古建筑調查日記》中寫道:“(1936 年)11 月1 日……十五里抵義井村,居鄉立小學內……11月2日……經上拔劍及義張莊,九時抵北響堂山下之常樂寺……下午一時,自常樂寺登北響堂山……11月3日……乘驢返彭城鎮,九時到達,即赴南響堂寺……”[7]p108—p110此處,稱北響堂為“北響堂山”,稱南響堂為“南響堂寺”,使用的是清代、民國以來的傳統稱名方式,沒有受到日本學者的影響。

(二)羅尗子在其專著《北朝石窟藝術》第四部分的開頭,即寫到“南北響堂山”“南北響堂山石窟”和“響堂山”,[8]p187這種稱名方式明顯是受到日本學者的影響。這次考察的背景是“1955年4-6月間華東藝專美術史教研組的同志到河南、河北、山西一帶考察古典美術遺跡,主要考察了云岡、龍門、南北響堂山、天龍山、鞏縣和澠池的石窟?!盵8]序—1

(三)1955年8月30-31日,王子云考察了“河北峰峰響堂山石窟”,在其《從長安到雅典——中外美術考古游記》第五章第六節沿用“響堂山石窟”一名,顯然是受到了日本學者的影響。同時文中出現了“南響堂”“北響堂”“南響堂石窟”“北響堂石窟”[9]p169—p171的稱名方式。文中還提到了“響堂山所在的山峰亦稱鼓山”[9]p169,此處,他似乎把“響堂山”等同于“鼓山”了。

六、倡議恢復“北響堂”為“鼓山石窟”

1961年,國務院批準“響堂山石窟”為第一批國保單位,而且學術界多數人沿用“響堂山石窟”這一稱謂后,當地青年人也陸續稱“鼓山”為“響堂山”。

鑒于上文所述的原因,“響堂山”不等同于“鼓山”,用“響堂山石窟”稱名南、北響堂猶如“石窟山石窟”的稱名方式,存在語義重復、指代不清、表述不規范等缺點。因此,筆者鄭重倡議:

取消“響堂山石窟”的稱名方式。將“北響堂”恢復為“鼓山石窟”。同時,“響堂”一名作為石窟的代名詞屬于通俗易懂的稱名方式,使用時間已經很長,使用范圍也很廣泛,可以繼續沿用。但是,不可以稱為“響堂石窟”“響堂山石窟”,更不可稱“鼓山”為“響堂山”。

結語

筆者通過文獻分析,梳理了“響堂”“響堂山”“響堂山石窟”的名稱來源,論證了“響堂山”只是偶然使用的俗稱,“響堂山石窟”一名則是日本學者的臆造。這一論斷解開了一百多年來人們的誤讀,用“響堂山石窟”稱名南、北響堂并不科學,也不準確,所以倡議恢復“北響堂”為“鼓山石窟”。

“鼓山石窟”的稱名方式,更加科學、合理,也便于規范和整合現有石窟文物資源,同時也符合地理學規范稱名方式,又可以還歷史以真相,客觀、真實地講好文物故事。

猜你喜歡
金石石窟
金石包裝有限公司
金石包裝有限公司
石窟與云Sushi Hanzo
金石包裝有限公司
新增編委介紹
金石包裝有限公司
形態各異的石窟(上)
冷熱
郭峰:以畫守持 自見清凈
夜宿石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