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01-30 10:07馮小景李貴仁韓美超
山西青年 2023年24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互聯網+心理健康

馮小景 李貴仁 韓美超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西藏 拉薩 850000

當前,在“互聯網+”環境影響下,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況、思維觀念和行為模式受到網絡影響產生極大改變。研究發現,大部分高校大學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紊亂,約有24.5%的大學生曾經通過網絡尋求過心理幫助,有57.5%的大學生表明未來出現心理困擾會通過網絡尋求幫助。然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卻陷入困境,課程參與成本高,不便捷,學生抗拒面對面交流,認為從心理咨詢室走出去的學生心理是有問題的,會被列入重點看顧對象,這些都阻礙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施行[1]。

基于此,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勢在必行——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利用大學生最為熟悉且不可或缺的互聯網,以學生喜歡、樂于接受的形式傳播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抵消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抗拒心理,實現線上線下教育同步進行,從而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服務,進而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則意義非凡。

一、“互聯網+”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響

(一)“互聯網+”環境帶來的契機

“互聯網+”大環境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受到影響,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完善。這是因為互聯網是一個開放、自由的空間,大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個人觀點和看法,自我意識得到一定強化,獲得更高的自我體驗[2];互聯網滿足了大學生認知發展需求,為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如慕課、網易公開課、TED、粉筆網、中國教育在線開放資源平臺等,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網絡開展自我學習,查閱相關資料;并且,網絡教育知識相較傳統教育更加直觀、便捷、生動,符合現代大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深受大學生喜愛;互聯網能夠滿足大學生社會心理需求,豐富其情感體驗,通過網絡大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壓力和過度壓抑的欲望釋放,有助學生消解不良情緒,促進身心愉悅;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開展社會活動,也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咨詢心理健康問題,基于網絡匿名性,學生更加容易訴說個人心理困惑,教師會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心理情況,給予全面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還能加強師生情感交流,豐富學生情感體驗[3]。

(二)“互聯網+”環境伴隨的挑戰

“互聯網+”環境也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導致大學生逐漸形成錯誤認知觀念,降低學生積極性,也增加了人際關系的緊張感。這是因為在互聯網環境中,各種交易平臺、網絡借貸、拜金思想等肆意蔓延,對學生消費觀念、價值觀念產生沖擊,干擾學生辨別能力,助長學生虛榮心[4]。大學生處于心理成長關鍵時期,對社會認知有限,事物分辨能力也有限,容易受到外界思想和網絡言論影響,形成各種錯誤觀念,迫使學生步入歧途;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喜歡用網絡進行交流和溝通,沉溺于人機交互和虛擬化,日常交際逐漸減少,孤獨感和疏離感逐漸增長,對身邊事物越發漠不關心,導致學生產生自我封閉、孤獨寂寞、孤僻敏感等嚴重心理問題。同時,對學習和生活提不起興趣,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學習積極性極差。

二、“互聯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優勢

(一)教育方式和理念新穎化

在“互聯網+”環境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圖片+文字”“音樂+視頻”等方式,以學生喜歡、樂于接受的形式傳播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這極大地調動了教育對象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網絡平臺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傳授心理健康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提供相關心理健康測試和自我調節、心理障礙治療案例等,學生可自行測試和調整,了解自身心理狀況,提高個人心理素質[5]。建立一對一、私密性強、個性化的“互聯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安排教師進行24 小時值班,更具實時性、針對性、私密性和互動性,能夠在第一時間知曉學生問題,給予學生幫助,是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積極嘗試。

(二)交流平臺網絡化、信息化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對象有限,一般需要雙方提前約定好時間和地點,開展一對一心理教育咨詢和輔導,這對彼此的隱私保護尤其是參與咨詢的大學生的隱私保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诨ヂ摼W時代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心理教育的時空界限,教育雙方可以通過諸如網絡視頻、QQ、微信、微博、抖音等方式,隨意選擇時間和方式進行交流,且可以對雙方的交流動態和內容留痕?;诖?,教育工作者可將相關問題進行建檔和整理歸類,建立心理信息庫,并在日常實踐教學中進一步加以擴充。

(三)參與方式全員化,教育效果擴大化

網絡的虛擬性相對注重私密性,這滿足了當代大學生注重隱私的心理呼喚,為廣大高校學生尤其是性格內向、不善當面言談和怯于社交的學生提供了大膽的思想交流和人際交往平臺。這打破了傳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有利于他們放下心中顧慮,在自由、平等和寬松的“非面對面”環境中直抒胸臆、暢所欲言,大膽地流露真情,從而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與教育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與此同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放平臺,在彼此間匿名、虛擬性的相互保護下,其工作中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有效地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而“及時化解、有效預防學生的心理困擾,從而增強學校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預警功能”[6],使得教育效果得以鞏固和擴大。

三、“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概述

(一)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覆蓋全體大學生

在開學伊始階段,面向全體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和普及,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宣傳手冊、報紙及板報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推廣,時效性差、宣傳范圍有限?!盎ヂ摼W+”時代,利用網絡新媒體平臺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不僅能提高傳播時效性、傳播速度,還能擴大信息傳播范圍,例如,申請抖音或博客運營賬號,通過直播、博客等形式,定期邀請專家學者、資深專兼職輔導員、時事風云人物等,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與社會時事熱點緊密結合,借助訪談、單人脫口秀等形式,向學生講述職業規劃、情緒管理、學業壓力、戀愛困擾、人際交往等重點關注內容,定期直播或者錄播音視頻節目,以便學生隨時觀看和交流,形成一種全天候、個性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欄目。

在此基礎上,利用心理測量軟件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測量和評估,包括心理健康、學習心理、職業傾向、個人特征等,實時生成測評報告和應對建議,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對群體進行分析解讀,了解大學生群體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更好地篩選和區分不同類型心理健康狀況的學生,針對性開展工作;對個人進行分析,促使學生更加了解個人心理狀況和特征,依據相關心理調節和訓練提升緩解心理壓力,提升心理測量效率和效果[7]。完成心理測量與評估后建立心理檔案,對學生心理特點、生活歷程、心理健康咨詢情況進行全面記錄,具體包括學生個人基本信息、家庭情況、早期教育情況、既往病史、各種心理測驗及診斷結果、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綜合評定等,為后續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咨詢服務,側重心理亞健康學生

第一,鑒于心理咨詢時間大都較長,時間不定,且需要進行多次咨詢,因而要做好心理咨詢預約時間、地點、來訪安排等統籌工作——如借助醫院網上掛號系統將其應用在心理咨詢預約中,使預約流程更智能、信息更明確、效率更高;與此同時,由于網絡心理咨詢涉及異步交流和同步交流兩種形式(如網絡文字、語言、視頻等),學生通過互聯網向教師訴說心理矛盾、困惑和痛苦等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這要求教師更要依據學生需求提出解決方法和必要條件,共同商討困境擺脫方法,幫助學生克服情緒障礙,糾正認知偏差,發展個人潛能[8]。

第二,可借助互聯網優勢,建立及時、客觀、科學的心理咨詢效果評價體系,對學生心理測試、互動過程等進行即時評價,更好地助力心理咨詢工作,也便于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更加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9]。

第三,要搭建和完善心理亞健康群體的互助平臺。心理亞健康不等于心理疾病,是正常心理的一種特殊狀況,是在生活中遭受到一些應激事件,導致個體產生心理問題,且缺乏及時有效引導。處于這一狀況的學生,主客觀世界正常、個體自知力完整、人格也相對穩定,亟需專業心理健康幫助,給予一定慰藉和助力。搭建和完善專業心理亞健康群體互助平臺,能夠及時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自身問題,提升個人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

(三)針對心理異常學生,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心理危機干預與轉介

一方面,可建立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系統,由班級、學院和學校聯動組成,并結合互聯網使體系更加完善。例如,高??梢酝ㄟ^一定算法和程序,對學生發布的心理進行識別,及時發現異常,并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開啟個案處理程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還可以收集整理學生心理方面的信息,如心理測試、成長中的重大事件、家庭情況等,也可以通過學生及班級反饋對學生進行關注,結合資料和數據分析制定解決方案,及時進行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另一方面,針對心理異常學生建立心理疾病轉介平臺,應及時將學生轉介至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學生可直接通過校園網站或者手機APP、小程序完成預約、掛號等服務,降低學生和家長抵觸心理,引導其積極接受檢查和治療。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高校及心理健康教育人士需要了解互聯網給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各種正面和負面影響,知曉建立互聯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積極作用,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分別針對全體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學生、心理異常學生,積極搭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咨詢服務,并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心理危機干預與轉介,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指導。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互聯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