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EM的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分析

2024-01-30 12:31趙廣慶徐鵬琨李慧敏李欣穎蔣立陽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河北省綠色建筑協同創新中心河北張家口075000
項目管理技術 2024年1期
關鍵詞:被動式增量問卷

趙廣慶 徐鵬琨 李慧敏 李欣穎 蔣立陽(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河北省綠色建筑協同創新中心,河北 張家口 075000)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的大力倡導,各行各業開始尋求轉型發展。建筑全產業鏈占全國整體碳排放總量的51%,因此,建筑業轉型發展勢在必行?!丁笆奈濉苯ㄖ澞芘c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要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m2以上,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m2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然而,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是制約被動式建筑發展的主要因素。

國內很多學者對增量成本進行了研究。祁永成等[1]基于貨幣化-模糊綜合評判法建立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效益評價模型并驗證模型的可行性。袁位佳[2]從被動式建筑綠色技術視角對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進行有效分析。鄭曉云等[3]和丁孜政[4]從生態效率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對綠色建筑成本效益進行分析。謝吉勇等[5]從被動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4個階段有效控制增量成本影響因素。綜上所述,雖然大多數文獻研究對產生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的各階段進行了分析,但缺乏對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之間相互關系的系統性研究。因此,需要梳理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更好地控制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诖?,本文通過收集問卷調查結果,運用SEM模型對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探究,以期提升被動式建筑成本管理水平。

1 影響因素指標識別與問卷設計

1.1 影響因素識別

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是指相對于基準成本,為達到被動式建筑標準而需要增加的額外成本投入[3]?;诒粍邮浇ㄖl展全生命周期,結合被動式建筑特點,從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檢索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相關文獻,通過總結和歸納,識別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見表1。

表1 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

1.2 問卷設計

采用問卷星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被調查人的性別、年齡、學歷、單位和崗位性質;第二部分包括14個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設置選項,對各因素影響程度進行打分。分值為1~5分,分值越高,說明重要程度越高。

調查問卷發放對象主要為建筑業從業人員,共回收電子問卷260份。問卷信息統計結果見表2??梢钥闯?,建筑相關從業人員占比為90%以上,工作年限在1年以上的占比為70.4%,說明問卷數據可信度較高。

表2 問卷信息統計結果

1.3 數據信度和效度檢測

信度檢測是進行問卷分析的基礎。效度檢測是指檢測問卷數據的正確性[8]。本文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信效度分析。通過計算可知,整體量表的克隆巴赫Alpha值為0.814大于0.7,說明問卷數據信度良好。整體量表的KMO值為0.886大于0.5,說明效度良好,樣本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檢驗顯著水平為0.00小于0.05,說明數據整體可靠性良好。潛在變量信度和效度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潛在變量信度和效度檢測結果

2 結構方程模型構建與分析

2.1 模型構建

結構方程是一種建立、估計和檢驗因果關系的模型。在對多個變量進行分析時,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原因、多個結果的關系,容許變量存在測量誤差,并能夠測量整體的模型擬合程度[12]??紤]到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之間具有十分復雜的相互關系,因此,選取結構方程模型作為研究工具。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模型(截圖)

2.2 路徑假設

基于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模型,提出以下假設:

H1:被動式建筑決策設計階段對運營維護階段產生正向影響。

H2:被動式建筑施工建造階段對運營維護階段產生正向影響。

H3:被動式建筑決策設計階段對回收利用階段產生正向影響。

H4:被動式建筑運營維護階段對回收利用階段產生正向影響。

H5:被動式建筑決策設計階段對施工建造階段產生正向影響。

H6:被動式建筑施工建造階段對回收利用階段產生正向影響。

2.3 理論模型修正

將調查問卷數據代入AMOS 26.0軟件,得到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首次模擬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首次模擬結果)(截圖)

通過AMOS分析得到各影響因素之間的路徑系數。擬合指標RMSEA值大于0.08,說明模型構建的擬合度不達標。

潛在因素路徑計算結果見表4??梢钥闯?,各潛在因素之間路徑P值過高,說明顯著性不合格。

表4 潛在因素路徑計算結果

可以看出,結構方程模型中的假設H1、H2、H6、H3均不顯著。將這4條路徑逐個刪除,在刪除過程中觀察顯著性變化,并不斷進行修正。

2.4 理論模型的分析

將問卷調查數據再次代入AMOS 26.0軟件,發現刪除H2、H3兩條假設路徑后,模型顯著性正常,第2次模擬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第2次模擬結果)(截圖)

可以看出,擬合指標RMSEA值為0.08,說明模型的擬合度良好;AGFI值為0.861,GFI值為0.939,說明模型的相似性良好;卡方與自由度比值為2.671小于3,說明模型適配度良好。

潛在因素路徑計算結果見表5。由表5可以看出,各潛在因素之間路徑P值小于0.001,說明模型各因素之間顯著性較高。

表5 潛在因素路徑計算結果

3 結構方程模型路徑分析

由圖3可以看出,施工建造階段對回收利用階段具有負向影響,假設不成立。施工建造階段增量成本降低會導致回收利用階段增量成本上升,這是由于施工建造階段增量成本主要是由綠色技術的應用而產生的。在這個階段要控制增量成本,必須實現綠色技術的精密配置,而不是盲目進行技術累加。決策設計階段對被動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階段都有影響。雖然該階段成本只占建造總成本的3%~5%,但是,該階段對被動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影響程度約為70%~80%。決策設計階段這一潛在變量與其4個可測變量之間的路徑系數均大于0.8,除了要對該階段進行可行性分析,還要進行綠色技術預評價、綠色技術認證和綠色技術搭配咨詢,為降低后續階段的增量成本打下基礎。

4 相關建議

4.1 決策設計階段

(1)明確被動式建筑設計目標,利用綠色技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達到超低能耗的目標。

(2)盡早組建項目管理團隊,明確各利益相關方責任與義務;盡早開展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在綠色技術咨詢方面加大與施工方的溝通,降低開發商綠色技術盲目堆砌而產生的增量成本。

(3)在決策設計階段開展集成設計。避免各專業設計人員在環節銜接處因專業差異較大而產生增量成本。

4.2 施工建造階段

(1)開發商在早期擬定招標文件時,要明確列出增量成本控制要求。在評標過程中,開發商要對施工單位綠色技術安排是否可行、施工流程是否合理進行綜合考慮。

(2)綠色技術施工方案設計必須嚴格遵循國家低碳建筑要求;施工方應依據確認后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盡可能減少方案變更帶來的增量成本。

(3)對于施工建造階段增量成本要進行動態管控。充分考慮價格上漲、不可抗力風險等各種因素,并制定科學的應對策略。

(4)對項目綠色技術施工計劃和實施過程進行資料留底,以降低后期回收利用階段的增量成本。

4.3 運營維護階段

(1)當前,越來越多的被動式社區與智能社區相結合,這就要求物業公司必須提高信息化系統操作能力,以免人員操作不當產生增量成本。

(2)提高居民的綠色意識。居民是被動式建筑運營階段的直接相關者,應提升居民保護社區綠色環境的意識。

4.4 回收利用階段

對環??裳h和可再次利用的有益建筑材料進行合理利用,以降低回收利用階段增量成本。

5 結語

本文通過梳理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相關研究成果,基于被動式建筑全生命周期視角開展分析;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有效數據,構建被動式建筑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研究結果表明:決策設計階段是對被動式建筑增量成本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施工建造階段對回收利用階段具有負向影響。該研究結果切合實際,可為被動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增量成本控制提供有益參考。

猜你喜歡
被動式增量問卷
提質和增量之間的“辯證”
“價增量減”型應用題點撥
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
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
問卷網
簡化供暖在被動式公寓的應用
基于均衡增量近鄰查詢的位置隱私保護方法
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
問卷大調查
德州儀器(TI)發布了一對32位增量-累加模數轉換器(ADC):ADS1262和ADS12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