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醫警教”協同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2024-01-31 15:11楊蓓蓓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協同

楊蓓蓓

【摘 要】構建和完善科學有效的醫教協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有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長。近年來,陶老師工作站積極聯動110接警中心,協助開展“聯合預警”和“突發事件集體行動”,及時有效評估和干預未成年人危機事件,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關鍵詞】心理健康服務;“醫警教”協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危機干預體系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51-0014-04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指出,要“建成有利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在此背景下,構建全面的“醫警教”協同體系有著積極意義。

2022年,陶老師工作站聯動110接警中心協助開展“聯合預警”和“突發事件集體行動”,嘗試構建與實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醫警教”協同體系。

一、理論依據

(一)生態系統理論

該理論強調外部環境對個體發展的重要影響,個人經歷的困境與危機已經不再是個人內在的問題。[1]因此,我們在心理健康服務過程中既要著眼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又要放眼學生成長的各種生態環境因素。這就需要家庭、學校、醫療、社會等多方攜手合作,致力于各種環境因素的共建共育,才能收獲更好的成效。[2]

(二)公共衛生三級預防理論

該理論強調區域內協作與聯合性服務,被不少學者引入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領域,從三個水平對學生實施預防和干預服務。一是初級預防,從源頭上管理,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二是二級預防,強調過程管理,提升及早發現能力和日常咨詢輔導能力;三是三級預防,針對嚴重心理問題及危機事件,提升干預和處置能力。這三個水平的服務得以實現,需要各體系、各部分的分工協作。[3]

(三)心理危機干預的樹理論

心理危機干預的樹理論把一個人比作一棵大樹,樹根指家庭與依戀關系,樹干指社會支持和信仰、價值觀,樹葉指成就感、自我實現,陽光雨露指社會環境。[4]通常,心理危機的產生并非源于單一的原因,而是各環節疊加造成,所以未成年人心理危機的干預與預防需要聯合各方力量。

二、目標及內容

(一)體系目標

“醫警教”協同體系的目標是有效整合現有教育、醫療及社會資源,基于未成年人的成長需求,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探索多方協同推進的實踐路徑,為全體未成年人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

(二)體系建構內容

1.促進全體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點,面向全體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促進活動,創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成長環境,培養其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預防由于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學習、情緒與行為等引發的心理問題。

2.對有心理困擾的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谛睦碜稍兊睦碚撆c技術進行個別干預或團體輔導,提升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心理困擾發展成心理危機的風險;對篩查出的有嚴重障礙的個案進行有效評估和醫療系統轉介。

3.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加強學校、家庭、社會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建設,對心理健康教師及相關人員進行心理危機識別技能培訓,指導學校組建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隊伍,規范學校危機事件應激處置流程。另外,聯合專業資源與公安110系統,及時委派專業心理危機干預員協助開展“聯合預警”和“突發事件集體行動”,有效發現和干預未成年人危機事件。

4.區域協同機制建設。教育系統、公安系統與衛生系統互聯互動,建立區域層面“機構對機構”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醫警教”協同工作網絡,明確合作內容,明晰職責規范,初步探索合作機制,以增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三、探索“醫警教”協同的實踐

(一)實踐背景

陶老師工作站暨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是由南京市教育局主辦,南京曉莊學院承辦,為中小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及危機干預的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務專業機構。陶老師工作站日常工作涵蓋直接服務和間接服務兩大系統。直接服務主要指24小時熱線、面詢、流動服務、危機干預、家長講堂、青少年成長團體、家長支持團體等服務形式。間接服務主要是建設服務保障系統,包括學校心理咨詢員專業培訓、心理志愿者的培訓與督導、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與學校心理咨詢員專業資格認證3大部分。

近年來,南京市教育局在各區設立了陶老師工作站分站。各分站受總站的專業指導及資源共享,同時與各區教育系統緊密聯系,為區內學生拉起心理健康的“防護網”。

(二)“醫警教”協同的危機干預體系構建

危機干預是心理咨詢的一種形式,但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詢,通過調動處于危機中個體的自身潛能幫助個體重新建立或恢復危機爆發前的心理平衡狀態,甚至獲得一定的危機后成長。危機干預服務的當事人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毫無準備,突然面臨自己不能應對的困難、威脅、災難性事故或其他危險境地而陷入應激狀態的當事人;二是在較為長期的壓力下,最終無法面對而陷入應激狀態的當事人。這兩類當事人的特點是,他們感受到的壓力和困難已經超出了自己的心理和軀體應對和保護機制的極限,極有可能采取危及自己生命或他人安全的行為。

陶老師工作站具有心理危機干預功能,承擔著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任務。危機干預的形式主要有電話危機干預、咨詢室危機干預和現場危機干預。熱線咨詢員或面詢咨詢師接觸到危機,如果經評估無法妥善處理,則轉至危機干預值班員,由危機干預值班員根據情況采取相應干預手段。如評估有必要,則在符合專業倫理要求的情況下報警,并配合警方工作。當即時危機解除后,可在評估的基礎上,在符合專業倫理要求的情況下轉介至相關醫療部門。

另外,南京市各中小學出現危機時可以直接聯系陶老師工作站,請求外派危機干預隊伍協助處理危機。危機干預隊伍在外派協助的過程中積極與所協助單位的專業力量以及相應區的危機干預行動小組合作,指導開展危機干預工作,在實踐中培養鍛煉各學校乃至各區的危機干預隊伍,建立覆蓋全南京市中小學的危機干預網絡。

(三)危機干預運作的四級防線

陶老師工作站的危機干預團隊協同校外機構設立危機干預四級防線,有序有效開展危機干預工作,具體如下。

1.一級防線,即熱線咨詢員或面詢咨詢師或其他第一手接觸到危機的專業人員。通常包括心理熱線員、心理咨詢師及110接警人員等。他們在一線服務中發現危機,經評估可以自行處理的直接處理,若無法處理可轉至危機干預值班員。

2.二級防線,即危機干預值班員。陶老師工作站危機干預小組成員均為具有一定危機干預受訓經驗與實務經驗的心理咨詢專業人員。他們在值班期間處理陶老師熱線、各教育部門以及110轉介的危機個案,若經評估無法獨立完成,則申請危機干預支持小組支持。

3.三級防線,即危機干預支持小組及各區行動小組。一旦發生危機,當班危機干預員可以啟動3人以上危機干預支持小組,共同處理危機,同時上報危機干預值班領導。

4.四級防線,即危機干預值班領導。必要時,危機干預值班領導介入危機干預,通過行政力量協調各方資源,保障危機干預及時有效進行,同時上報教育主管部門。

(四)聯合預警及突發事件集體行動制度下的危機干預程序

除常規性危機干預,2021年10月,陶老師工作站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團隊資源與110合作,參與處理打入110的青少年危機事件。南京市公安局 110 接警中心的接警員在警情中發現涉及青少年危機的相關事件后,立即撥打陶老師工作站危機響應手機。接通電話后,開啟“三方通話”方式,接警員簡述警情,危機干預值班員在了解個案當前的心理狀況后與其對話,捕捉信息,迅速作出評估,并聯合警方共同對個案展開救助。

四、經驗啟示

(一)專業力量的串聯——“醫警教”三方協同體系的重要保障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有部分因素阻礙著“醫警教”三方的有效聯動。盡管大多數中小學校已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師,但學校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力量依然不足。校內教師工作任務重,帶班壓力大,無論是精力上還是專業能力上都不足以應對越來越復雜的學生心理問題。此外,學校系統沒有權力直接將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轉介到醫療體系。在學校系統內發現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具有自傷自殺風險時,通常由班主任建議家長帶至醫療部門作進一步診斷及干預。但是,傳統觀念中對心理疾病的病恥感,以及家長擔心“病史”會給孩子的學習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等原因往往導致轉介治療無法達成,從而錯過重要的干預時機。同樣,在110接警過程中,接警員面對處在危機中的當事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應對經驗。因此,要想充分發揮“醫警教”三方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和危機預防及干預上的作用,專業力量的介入與串聯尤為重要。調查發現,對家長來說,他們更易接受將校內發現的心理問題學生轉介至陶老師工作站這樣的方案。

(二)各級專業人員的合理分工及自我心理照護

1.明確分工,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心理工作從業人員應在專業勝任力范圍內開展工作。因此,在“醫警教”協同體系中,不同的專業勝任力意味著不同的分工。如在教育系統中,班主任去做心理咨詢工作顯然不合適。但是,增加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識,提升他們對學生心理風險的識別能力,是可行且有效的。明確的分工既保證了相關工作的專業性,也防止由于勝任力不足帶來的職業耗竭。這就需要在工作機制上保證分工的合理性、專業性,也需要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以及從獎懲機制上提升相關人員的履職積極性。

2.重視協同體系內各級心理服務人員自身的心理保健,謹防職業倦怠。從心理工作倫理角度來說,心理服務人員自身的身心健康狀況是心理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對于接觸危機事件的心理從業人員,我們需要有意識地保護其心理健康。這種保護既包括處理由危機引發的心理創傷,也包括從工作機制上給予合理的工作強度和頻率。然而現實中,這種對從業人員的心理保護意識明顯不足。各級心理服務人員自身的身心健康保護成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協同體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為此,一方面需要專業力量的介入,幫助他們更快地識別轉介,開展有效的自我心理照護;另一方面,需要在頂層設計上設置合理的輪班制度和督導制度,保障此項工作常態長效且高質量推進。

【參考文獻】

[1]BRONFENBRENNER U.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J].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1989,6(1):187-249.

[2]桑標. 新時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把握的四個特性[J].教育發展研究,2022(10):1-9.

[3]STREIN W, HOAGWOOD K, COHN A. School Psychology: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I. Prevention, Populations, and Systems Change[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3,41(1):23-38.

[4]劉海驊,徐凱文,莊明科.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與嘗試[J].北京教育,2018(12):19-20.

猜你喜歡
協同
關注減污降碳協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輸入受限下多無人機三維協同路徑跟蹤控制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協同之下 待破有題——探尋車路協同應用落地之路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協同”新語
民事訴訟信息化協同構建論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CRQAOVTMAgent支持的開放環境下協同制造裝配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