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系統生態式”模型構建與實施

2024-01-31 15:11林靜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協同育人模型

林靜

【摘 要】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呈現出一定的風險特征,如高沖突性、隱匿性和復雜性等。構建“系統生態式”心理健康促進模型,能夠對其進行有效應對和及時干預,從而有效凸顯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價值。

【關鍵詞】心理健康促進;“系統生態式”模型;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51-0007-04

心理健康是中小學生學習、成長與發展的前提。2023年初,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明確“把健康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和不懈奮斗、榮辱不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因此,培育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無疑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一定風險特征

(一)部分中小學生家庭環境具有高沖突性

家庭教養矛盾凸顯心理健康安全隱患。根據2023年某市“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專線”的數百條來電情況,我們發現來訪家長普遍存在養育焦慮,交流話題主要集中在親子矛盾、厭學休學、手機成癮、注意力缺陷、抑郁焦慮情緒障礙、自傷自殘等內容上。其中,部分家庭曾出現過較為激烈的家庭沖突,甚至伴有嚴重的應激行為,如打斗、離家出走、實施高風險行為等。學業問題與手機成癮是家長與孩子沖突比較多的方面。

(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具有一定隱匿性

當前,中小學校普遍開展了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和篩查建檔等工作。篩查出的部分心理沖突水平高、心理健康風險傾向明顯的學生會得到及時干預。少數學生雖然心理篩查結果并無異常,但會被偶然生活事件誘發出較為激烈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出現心理危機。此類學生的心理風險行為呈現出隱匿性與沖動性并存的特點。相比其他學段,初中生處于生長發育快速變化的階段,心理健康風險程度相對較高,容易實施沖動性高風險行為。

(三)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存在復雜性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風險的誘發因素復雜,包含個性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心態因素等。一是個性因素。部分中小學生個體本身存在某些風險或易感因素,如:身心素質較弱、個性敏感內向、不善于人際溝通以及自我封閉且孤獨感較強等。二是環境因素。長期處于不良生活環境中的學生容易產生情緒困擾。這些環境因素包括家庭風險因素,如家庭關系復雜、父母忽略或過于苛刻、家庭暴力、家庭社會經濟地位降低、家庭結構的劇烈變動、父母有精神疾病史等;也包括在校的風險因素,如:學業困難、遭遇霸凌、升學轉學等;此外,還包括如接觸不適宜的網絡信息、閱讀不良書籍等。三是心態因素。部分中小學生有一些心態上的偏差,特別是一些實施高風險行為的學生,存有報復家長、覺得受到侮辱、內心有羞恥感或經常不被重視等心態;又或因心理上長期的痛苦掙扎,覺得求助無望而選擇放棄。

鑒于上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風險特征,需要建立一套精準識別與及時響應的全鏈條心理風險防控機制,形成心理健康促進的完整體系,才能有效應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系統生態式”模型構建與實施要點

為提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預防和及時干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本研究初步探索建立心理健康促進“系統生態式”模型(以下簡稱“模型”),啟動一套行之有效的協同運行機制來應對心理健康風險。

(一)模型構建

模型從時間上,貫穿“家校雙線預防—危機多點預警—多方協同干預”的“三預”行動路徑;從空間上,覆蓋學校內部干預、校外合作系統與資源平臺支持三類子系統,縱橫交織,形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的立體架構,具體見圖1。

模型的目標是促進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障中小學生的心理安全,激活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同、有效運作的工作系統與保障系統。模型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分級防控措施的執行,促進中小學生個體身心自組織系統的良好運作。

(二)實施要點

1.明確主體責任,建立全員關愛、分工協作機制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的“系統生態式”模型,是一個具有基礎性和全局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人力資源的配置以及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其重點在于:一是確保全員參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明確工作層次和職能;二是強調家長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即家長在孩子心理健康維護中負有主體責任,而學校則為主導,需給家長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傳與指導服務;三是學校應加大對一線教師心理健康意識的培訓力度,讓教師意識到自身情緒及言行對學生的影響,避免師源性危機。

2.全面掌握信息,精準評估中小學生心理風險

學校與家庭應全面掌握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生活環境信息,對學生進行全面而準確的 “心理畫像”。以學校為主體,排查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高風險人群,及時發現,迅速跟進。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普遍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篩查與檔案建設;二是幫助全體教師和朋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觀察與評估方法,及時掌握身邊人的心理信息,做到三個“關注”,即關注學生重要生活事件(如升學、考試、人際關系沖突等)、關注學生日常生活表達(閱讀書目、作業、網絡言論等)、關注學生環境變化適應情況(入學適應、季節交替等);三是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養育環境,及時掌握家庭變動情況與可能存在的風險(如離婚、失親、家暴、父母心理與精神狀況等)。

3.關注群體變化,了解學生群體心理發展動態

學校教師還要關注青少年群體的心理發展變化,保持對青少年亞文化的敏感。其重點在于:一是通過課程教學和活動實施,深入了解中小學生自發形成的亞文化小團體以及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事件,及時加以引導;二是理解和把握中小學生群體的日常話語方式和流行文化,特別要重視網絡信息給青少年帶來的思想影響,掌握他們的心理訴求和動態變化,便于及時有效地進行前置性干預;三是塑造心理健康科普觀念,破除中小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誤區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病恥感”,鼓勵學生勇于求助,善于為自己營造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三、基于“系統生態式”模型的校家社協同育人創新路徑

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重點在于系統建構、全員介入、整合力量、創新路徑,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建起“系統生態式”聯動協同紐帶。

(一)學校內部協同,創設基于“成長支持”的校園心理關愛環境

學校是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根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風險特點及學校的教育職能,需要強化“三預”(預防、預警、干預)工作,在家庭和學校中雙線預防,對危機進行多點預警,多方協同干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其中,重點開展兩項行動:一是開展全體學生“綜合普測”精準篩查行動,完善中小學生心理綜合普測系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動態數據庫;二是開展全體教師“全員育心”夯實基礎行動;完善全體教師齊抓共促學生身心健康的工作體系,逐步構建“學生人人有導師、教師人人會關愛”的“全員關愛導師制”,健全網格化管理制度,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教育關愛。

(二)家校雙向交流,建設基于“成長指導”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家長需要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專業、全面、公益、便捷的家庭教育指導資源和服務,學習必要的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協同學校做好育人工作。學校則要提升全體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以學校為主導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鼓勵班主任開好家長會,將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關愛工作作為家長會的必講內容。有資質的部門、社會組織與機構,需要重點培育優質家庭教育指導師資隊伍,在教師、社工等人群中組織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同時鼓勵社會上有專業資質的人員進入家庭教育指導隊伍,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三)整合社會資源,架設基于“聯合行動”的齊抓共管綠色通道

針對中小學生面臨的多樣化問題,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聯合行動”。一是探索實施“聯合家訪”。針對摸排出的存在家庭困境的學生(如重大家庭變故等),學校、街道及相關部門搭建工作小組,及時互通信息,開展“聯合家訪”,實施多樣化的關愛幫扶措施。二是探索實施“醫教聯動”。針對確診心理疾病的學生,學校與專業醫療機構建立溝通聯絡機制和轉診“綠色通道”,共同做好干預服務。三是探索實施“吹哨報到”,針對存在嚴重威脅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因素(如家暴、犯罪等)的家庭,學校、社區及相關部門建立“一方吹哨,多方報到,包干援助”的聯動模式,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聯合援助干預。四是探索“警教一體”。針對處在危機邊緣的求助學生,中小學生心理援助熱線(如南京陶老師工作站“96111”24小時熱線電話)與110警方聯合開展實時緊急救助工作,及時干預青少年的高風險行為,保障中小學生的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系統生態式”模型的建構與實施,有助于完善三級聯動的市、區、校一體化心理健康協同工作機制,構建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安全的社會協作機制,為中小學生織就一張心理健康與幸福成長的“保護網”。

猜你喜歡
協同育人模型
適用于BDS-3 PPP的隨機模型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達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M-估計的漸近分布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FLUKA幾何模型到CAD幾何模型轉換方法初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