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教協同“心”路徑的區域實踐

2024-01-31 15:11魏晶晶林靜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醫教協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魏晶晶 林靜

【摘 要】南京市雨花臺區為有效應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協同優質心理醫療資源開展合作,構建“醫教協同”的創新機制,確立協同目標,搭建協同平臺,建立“四預”體系,加強風險防控,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及醫療資源供給。這既滿足中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又能賦能心理健康教師成長,整體提升校家醫協同育人質量。

【關鍵詞】醫教協同;心理健康教育;“四預”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51-0018-03

近年來,面對部分中小學生對優質心理醫療資源的迫切需求,南京市雨花臺區啟動了區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醫教協同”項目的實踐研究,為中小學校引入心理醫生專業團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徑的探索。

一、聚焦醫教協同目標,建立“四預”工作體系

(一)以“呵護師生生命健康”為醫教協同核心目標

在項目之初,南京市雨花臺區教育局確定了醫教協同目標為“呵護師生生命健康”。通過項目的實施,實現5個優化:優化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優化心理障礙學生的求醫通道、優化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能力、優化校家醫協同育人合力、優化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效能。圍繞這些目標,雨花臺區教育局、區教師發展中心統籌資源,建立了由區德育研究室、各中小學校與南京小行醫院心理健康中心深度合作的“醫教協同”項目組(以下簡稱“項目組”)。項目組在符合倫理原則的前提下,搭建醫教雙方在線信息共享平臺,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檔案管理督查機制和區域活動協同機制,開展針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篩查評估及跟進走訪,設計應對突發情況的危機預案,創建綠色醫療轉介通道,吸納教師開展臨床跟崗見習,開設家庭教育指導講堂等。

(二)建立“四預”工作體系,深度融合醫療和教育資源

項目組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引入醫療系統的臨床心理咨詢、治療與危機預警評估體系,打通“?!摇t”三方的合作通道,使學生與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得到較為及時有效的響應,初步形成了“四預”工作體系,即預防體系、預警體系、干預體系、預案體系。

1.建立“預防體系”,打造覆蓋全體學生的“保護傘”

項目組實施一系列的預防措施,如調研評估學校需求,科學調整心理健康篩查量表,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撰寫學校心理健康手冊,開展學生心理健康主題講座和活動,創建學校心理社團,協助學校建設和運用心理輔導室,建立班級、學校心理輔導網絡,培養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骨干隊伍,設立班級心理委員等。

2.建立“預警體系”,設置針對重點關注學生的“警報器”

項目組基于學校心理普篩重點,通過異常數據發現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并及時發出預警,建立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檔案,協同醫生與心理咨詢師駐場,開展個案評估、一對一或團體心理輔導,并對個案同步跟蹤和檔案管理,進行相應的個案督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活動等,為重點關注學生設置心理健康狀況的“報警器”。

3.建立“干預體系”,架設患有心理疾病學生的就醫“多通道”

項目組為確診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建立醫院轉介“綠色通道”,為其開展進一步的臨床心理干預和心理康復工作;對疑似患病的學生,則邀請腦科醫院的心理治療專家開展聯合診斷和干預。同時,為了協助家長對患病學生進行日常監護,雨花臺區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為家長提供熱線咨詢服務。家長可在醫院診治的基礎上撥打熱線電話,獲得專業指導,改善家庭心理環境。

4.建構“預案體系”,系牢危機學生的“安全繩”

項目組對潛在或已出現風險的學生進行有效管控,以學校心理輔導中心為主陣地開展工作。在檔案建設上,項目組指導學校心理輔導中心建立危機學生的協同管理檔案(“一生一檔”)。班主任每周填寫《重點關注學生心理行為觀察表》,并提交至學校心理輔導中心。中心根據醫方設立的“心理危機標準”(即抑郁或焦慮重度以上;有過自傷或自殺行為一次以上)進行評估,將超過風險標準的學生盡快轉介至醫方,由醫方接診治療;對于未達到危機評估標準但仍具有風險的學生,中心至少每周對其進行一次個體輔導或團體心理輔導。對于心理風險水平相對穩定的重點關注學生,中心每月對其進行一次團體心理輔導。

二、優化醫教協同機制,構筑育人銜接環路

(一)醫療精準托底,保障干預成效

1.精準篩查預警

項目工作中,醫方根據學生心理篩查的大樣本特點和風險管控的需要,選擇有針對性、易篩查、信效度高、合適的量表,將班主任的主觀評估與量表的客觀評估相結合,同時結合心理健康教師的面談篩查,制定完善、有效的篩查流程,從而更加精準地篩查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和疑似預警學生。

2.專業評估干預

項目組針對危機學生的風險管控情況,完善危機干預程序,由醫方對精準篩查出的重點關注學生開展心理輔導走訪活動,采用“醫”與“生”一對一面談評估的模式,落實精準評估和有效干預。

3.建立綠色通道

根據評估結果,醫方及時指導學校管理者、心理健康教師和班主任,多方聯動,落實針對不同情況學生的預防教育、心理支持、危機干預等工作;邀請心理專家到學校進行評估性訪談;將邀請醫方對學校普篩的預警學生開展精篩,進行確認,梳理出需要及時進行危機干預的學生;隨即啟動危機預案,在符合心理工作倫理原則的基礎上,學校聯合監護人預約醫生。

4.轉介跟蹤評估

醫方通過科學評估,對已經轉介干預的重點關注學生進行跟蹤輔導,全程關注下一步的臨床心理干預和心理康復,同時有針對性地完善協同檔案(“一生一檔”)。對經過有效醫學干預逐步恢復的學生,在醫方的指導下,學校、家庭、醫院密切聯動,提供學生復學后續事宜的安排。這樣,就為重點關注學生構建了“轉介—干預—評估—復學”全程跟蹤的閉環流程。

(二)教育培訓保質,提升全員預防能力

1.創新三級培訓機制,協同風險管控

項目工作中,教育系統從區域、學校、教師三個維度,設計了“區校班一體,為心賦能”的三級培訓課程。區域層面,由項目組邀請心理醫生為區域各校分管校長開展專題培訓,提升學校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意識與教育能力。同時,組織開展校際沙龍研討,醫方和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聯合開展專題討論,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商討對策方案。學校層面,由分管校長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心理專題培訓,并為心理健康教師提供每月一次的醫院會診見習機會。班級層面,由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師利用家長會、班會課和心理課開展培訓與教育活動。

2.量身定制專業通道,賦能教師成長

項目組圍繞“心理健康教師專業發展情況”開展深度調研,針對調研結果,一方面為心理健康教師提供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評估,針對其成長狀態邀請專家開展講座,開設心育工作坊,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個人心理素養。另一方面,制定“個人心理素質”“個人情緒管理”“自我覺察認知”“訪談技術”“一對一訪談個案制定”“常見心理疾病與重度心理疾病的識別”等專題培訓內容,組織心理健康教師開展實操技能培訓,并在臨床治療中提供見習機會,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勝任力。

3.深度開展心理服務,優化育人環境

面向學生,項目組定期走進校園,開設心理專題講座、發放宣傳手冊、開展團體活動、組建心理社團、組織開展心理劇評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面向家長,項目組在線上開設相關課程、設立心理咨詢熱線、在線咨詢答疑;在線下結合家長會、家?;顒拥乳_展心理健康專題活動,發放育心手冊,開設面向家長的家庭養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主題包括“假期管理”“青春期教育”“作業管理”“考前減壓”“學習風格”“生命教育”“生涯發展”等,為家長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促進家校共育。

三、項目未來展望

未來,南京市雨花臺區繼續深化醫教協同項目,著力實現三個“全覆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覆蓋全體教師;二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覆蓋全體學生,為廣大學生的生命成長與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持;三是,優質心理醫療資源覆蓋全體家長,滿足學生及家庭差異化的心理健康需求,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家長對教育的滿意度。

猜你喜歡
醫教協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簡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改革路徑探析
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