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萼劑對“浙梨6號”果實品質與著果率的影響

2024-01-31 04:24曾少敏黃新忠陳小明胡寧三黃保平姜翠翠
中國南方果樹 2024年1期
關鍵詞:果率頂尖花序

曾少敏,黃新忠,陳小明,胡寧三,黃保平,姜翠翠

(1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福建省落葉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州,350013;2 建寧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福建建寧,3545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果品質量的追求日益提高,要求好吃還要好看,在確保內在品質的同時,不斷改善果品外觀,已成為廣大生產者所面臨的新的技術挑戰。梨果實萼片殘存或宿存和果頂尖凸(俗稱“公梨”)不僅影響果實外觀,還會影響果實內在品質,特別是果頂尖凸部分質地堅硬、食而無味,嚴重降低果實商品性[1-2],生產上應力圖克服。梨果實萼片宿存與否及其發生程度,與品種特性、砧木、授粉品種、光照、樹齡、樹勢、花序、果序及管理等因素密切相關[3]。試驗研究與生產實踐證明,對萼片宿存或殘存的梨品種選用適宜砧木、授粉品種和花期噴施脫萼劑等措施,均可有效避免或降低梨宿萼果發生[3-5],尤以花期噴施脫萼劑在“碭山酥”“庫爾勒香梨”“黃金”“玉露香”“豐水”和“鴨梨”等梨品種上研究應用較多[6-11]。梨果生產使用的脫萼劑大致分為生長調節劑與三唑類殺菌劑兩大類,其中生長調節劑主要包括PBO、PP333、NAA、B9、矮壯素、乙烯利等[6-7];三唑類殺菌劑主要包括氟硅唑、烯唑醇、丙環唑等[8-10]?!罢憷?號”(又名“晚翠”)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自“翠冠”梨實生后代中選育出的中熟砂梨新品種,以果型特大、品質特異、抗早期落葉、豐產穩產而深受廣大生產者和消費者青睞,成為福建省梨品種結構調整優化首推品種[12-13]。但在不加干預的常規栽培條件下,“浙梨6號”梨果實成熟時萼片殘存或宿存率、果頂尖凸率分別達30%和40%以上,對其商品性能和銷售價格產生不利影響,而應用脫萼劑克服“浙梨6號”果實該問題尚未見相關研究報道。因此,筆者于2021—2022年,以“浙梨6號”梨為試材,開展相關脫萼劑試驗,以期為生產上科學應用脫萼劑改善“浙梨6號”梨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梨示范基地(建寧縣溪口鎮枧頭村)內,供試面積1 000 m2,海拔327 m,年均溫17.0 ℃、降雨量1 850.0 mm、日照時數1 720.7 h;丘陵紅壤,pH值4.89,有機質含量2.26%,肥力中等;供試植株為2017年以6年生“翠冠”梨為中間砧高接換種而成的“浙梨6號”梨,株行距4 m×4 m,開心形樹形,平均冠幅3.23 m,樹體長勢中庸。

1.2 試驗設計

1.2.1 不同脫萼劑試驗 2021年,在供試園內選擇樹冠大小、樹勢相近的“浙梨6號”梨植株20株,以單株為小區,4個處理,隨機區組排列,5次重復。處理1:華葉PBO粉劑4 000 mg·L-1;處理2:40%氟硅唑乳油333.3 mg·L-1;處理3:25%丙環唑乳油333.3 mg·L-1;處理4:清水作為對照(CK)。于花序分離期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對準花序進行噴霧。處理后除不疏花疏果外,其余管理按常規園同步進行。

1.2.2 不同噴施濃度試驗 2022年,在供試園內選擇樹冠大小、樹勢相近的“浙梨6號”梨植株27株,以單株為小區,9個處理(即3種脫萼劑各設置3個濃度),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華葉PBO粉劑處理濃度分別為3 000、4 000、5 000 mg·L-1;40%氟硅唑乳油處理濃度分別為222.2、333.3、444.4 mg·L-1;25%丙環唑乳油處理濃度分別為222.2、333.3、444.4 mg·L-1;清水為對照。于花序分離期,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對準花序進行噴霧;處理后除不疏花疏果外,其余管理按常規園同步進行。

1.2.3 不同噴施時間試驗 2022年,在供試園內共選擇樹冠大小、樹勢相近的“浙梨6號”梨植株36株,以單株為小區,12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處理1:花芽開綻期,噴施華葉PBO粉劑4 000 mg·L-1;處理2:花序分離期,噴施華葉PBO粉劑4 000 mg·L-1;處理3:盛花期,噴施華葉PBO粉劑4 000 mg·L-1;處理4:盛花末期,噴施華葉PBO粉劑4 000 mg·L-1;處理5:花芽開綻期,噴施40%氟硅唑乳油333.3 mg·L-1;處理6:花序分離期,噴施40%氟硅唑乳油333.3 mg·L-1;處理7:盛花期,噴施40%氟硅唑乳油333.3 mg·L-1;處理8:盛花末期,噴施40%氟硅唑乳油333.3 mg·L-1;處理9:花芽開綻期,噴清水(CK1);處理10:花序分離期,噴清水(CK2);處理11:盛花期,噴施清水(CK3);處理12:盛花末期,噴施清水(CK4)。處理后除不疏花疏果外,其余管理按常規園同步進行。

1.3 觀測內容與調查統計方法

1.3.1 著果率 于初花期,每株隨機選擇并標記1個主枝作為調查對象,逐枝清點花朵、花蕾數量,第2次生理落果結束后,再逐枝清點幼果數量。著果率(%)=標記主枝幼果之和/標記主枝花朵、花蕾之和×100。

1.3.2 果實品質指標 于果實成熟期(8月5日左右),將標記主枝上的果實進行一次性采收,測量單果質量和果個數;室內目測并記錄不同果形、脫萼、果頂尖凸、全銹果數量,分別使用游標卡尺、PAL-1型手持式糖度計測定果實縱徑、橫徑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關指標計算方法如下:脫萼率(%)=脫萼果數/總果數×100;果頂尖凸率(%)=果頂尖凸數/總果數×100;全銹果率(%)=全銹果數/總果數×100。果形指數=果實縱徑/果實橫徑,并以果形指數將果實形狀劃分為扁圓形(果形指數≤0.9)、圓形(0.9<果形指數≤1.0)和長圓形(果形指數>1.0)。果實的偏斜度參照孫建設等[14]的方法計算,即偏斜度(%)=(H×R-h×r)/[(H×R-h×r)/2]×100,并以偏斜度將果實劃分為端正果(偏斜度≤15%)、偏斜果(15%<偏斜度≤30%)、畸形果(偏斜度>30%);式中H和R分別表示果實大面果實高度和果面至果心距離,h和r相應表示小面果高度和果面至果心距離。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經Excel 2016整理,并通過SPSS 24.0軟件統計,用費舍爾的LSD多重比較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脫萼劑對果實品質、著果率的影響

試驗分析結果(見表1)發現,與對照相比,PBO、氟硅唑、丙環唑3種脫萼劑處理對促進“浙梨6號”梨果實脫萼、防止果頂尖凸有顯著效果。脫萼劑處理果實的脫萼率分別提高26.01、24.45、23.27個百分點,果頂尖凸率分別降低26.44、25.63、24.55個百分點;抑制果實縱向生長、降低果形指數作用強,果形指數介于0.826~0.830之間,均極顯著小于對照(0.901);扁圓形果實占比95.53%~100.00%,極顯著高于對照(62.34%)。3種脫萼劑處理果實平均偏斜度顯著或極顯著大于對照,偏斜果占比均極顯著高于對照,對端正果形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3種脫萼劑處理的全銹果率分別達91.30%、92.17%、91.96%,均極顯著高于對照(72.94%),有利于裸果全銹栽培,提高果實色澤一致性,但不利于套袋保綠栽培。

表1 不同脫萼劑對“浙梨6號”梨果實品質、著果率影響分析

PBO、氟硅唑、丙環唑3種脫萼劑處理后,“浙梨6號”梨的著果率分別為19.45%、18.93%、18.26%,除PBO顯著高于丙環唑外,相互之間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低于對照(24.88%);單果質量分別為412.3 g、403.6 g、422.8 g,三者間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大于對照(365.7 g);可溶性固形物分別為13.80%、13.99%、13.73%,三者間差異亦不顯著,但均極顯著高于對照(13.05%)。3種脫萼劑的使用均會較大程度地降低“浙梨6號”梨植株的果實負載量,從而有利于增大果形、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2 不同濃度脫萼劑處理著果率、單果質量、脫萼率及果頂尖凸率差異分析

3種脫萼劑處理對“浙梨6號”梨著果率均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見表1),而不同濃度處理(見表2)進一步發現,總體上隨著濃度的提高影響程度加重。其中,PBO不同濃度處理間的著果率差異表現為:4 000 mg·L-1處理與5 000 mg·L-1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低于3 000 mg·L-1處理;氟硅唑、丙環唑處理的不同濃度間則均表現為較低濃度的處理1與處理2間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高于較高濃度的處理3。

表2 不同濃度脫萼劑處理著果率、單果質量、脫萼率及果頂尖凸率差異分析

不同濃度處理對“浙梨6號”梨單果質量的影響,除丙環唑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外,PBO、氟硅唑2種藥劑均呈濃度提高而單果質量變小的趨勢。其中,不同濃度PBO處理間差異表現為顯著或極顯著水平;氟硅唑不同濃度間差異表現為222.2 mg·L-1與333.3 mg·L-1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與444.4 mg·L-1處理相比,分別達顯著、極顯著差異水平。

不同濃度處理果實脫萼率及果頂尖凸率總體變化趨勢為,隨著濃度的增加,脫萼率提高而果頂尖凸率降低。PBO不同濃度處理間脫萼率差異不顯著,4 000 mg·L-1處理與5 000 mg·L-1處理間的果頂尖凸率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低于3 000 mg·L-1處理;氟硅唑不同濃度處理間脫萼率表現為:333.3 mg·L-1與444.4 mg·L-1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222.2 mg·L-1,果頂尖凸率表現同樣為333.3 mg·L-1與444.4 mg·L-1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低于222.2 mg·L-1處理;丙環唑不同濃度處理之間脫萼率、果頂尖凸率差異均達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2.3 不同時間脫萼劑處理著果率、單果質量、脫萼率及果頂尖凸率差異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以同一濃度的PBO或氟硅唑,于花芽開綻期至盛花末期間,分4個時期分別對“浙梨6號”植株進行噴施處理,著果率、單果質量、脫萼率及果頂尖凸率變化趨勢一致性較強,即著果率由高至低依次為花芽開綻期>花序分離期>盛花期>盛花末期,差異達極顯著或顯著水平;單果質量以花序分離期處理最大,與花芽開綻期處理差異不顯著,而顯著高于盛花期、盛花末期處理;脫萼率均以花序分離期處理最高,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其余時期處理;不同處理之間果頂尖凸率差異變化與脫萼率相反,以花序分離期處理最低,低于或顯著低于其余處理。早于花序分離期進行處理,雖然對著果率影響較小,但會降低脫萼、控凸效果;遲于花序分離期進行處理,既會降低著果率,又會對脫萼、控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表3 不同時間脫萼劑處理著果率、單果質量、脫萼率及果頂尖凸率差異分析

3 小結與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PBO、氟硅唑、丙環唑3種供試藥劑對促進“浙梨6號”梨果實脫萼、防止果頂尖凸效果明顯,抑制果實縱向生長、降低果形指數作用強,亦能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這一結果與PBO、氟硅唑在“碭山酥”[15]、“湘南”[16]等梨品種上的試驗研究結果相近。PBO、氟硅唑、丙環唑及其他類似藥劑可作為“浙梨6號”梨優質果品生產中,降低果實萼片宿存或殘存、果頂尖凸率和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藥劑加以推廣應用。

脫萼劑使用濃度對梨果實脫萼防凸效果報道不一,宮美英等對“黃金”梨的試驗結果認為,不同噴施濃度之間效果差異不顯著[17];而郭超峰等對酥梨的研究結果為:藥劑濃度越高,作用強度越大[18]。本試驗結果與后者趨同,即藥劑濃度越高果實脫萼率越高、果頂尖凸率越低,濃度越低則變化趨勢相反。

在脫萼劑使用時間上,宮美英等對“黃金”梨的試驗結果認為,噴布時間越早,效果越好[17];郭超峰等的研究結果則認為,距酥梨初花期越近,脫萼效果越好[18]。本試驗結果與后者更為接近,即在花芽開綻期、花序分離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4個時期對“浙梨6號”梨使用3種供試脫萼劑,均表現以花序分離期使用的脫萼防凸作用最強,早于或遲于花序分離期則效果均顯著減弱。綜合本試驗及相關研究結果認為,脫萼劑在梨上的使用時間應以花序分離期至始花期之間為佳。

在對梨果實脫萼劑的應用研究方面,多局限于對果實萼片宿存、果頂尖凸、單果質量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的影響上,而對其使用的相關負面影響報道較少。魏長青以4種三唑類殺菌劑作為脫萼劑對“碭山酥”梨植株進行試驗,結果為脫萼效果均顯著,但對著果率和樹體生長無明顯影響[19]。本試驗發現,3種供試脫萼劑對“浙梨6號”梨果實雖能極顯著降低果實萼片宿存或殘存、果頂尖凸率,但著果率偏低、果實偏斜度偏大、果面銹斑加重、單果質量趨小等問題也較突出,且呈現使用濃度越高不利影響越大的趨勢,表明3種供試脫萼劑對“浙梨6號”梨的授粉受精、幼果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阻礙與傷害。3種脫萼劑處理的單果質量極顯著大于對照,可能主要是由于脫萼劑較大程度地降低了“浙梨6號”植株的果實負載量,而對照的著果率較高、結果數量偏多所導致。為此,生產上使用脫萼劑時,應在保證脫萼、防凸的前提下,在適宜濃度范圍內就低配制濃度。華葉PBO粉劑、40%氟硅唑乳油、25%丙環唑乳油3種脫萼劑可分別選擇4 000 mg·L-1、333.3 mg·L-1、444.4 mg·L-1的使用濃度,并于花序分離期進行噴施,在保證脫萼、防凸效果的同時,可有效降低對著果率及果形端正度等的不利影響。

猜你喜歡
果率頂尖花序
一些花序的新定義和一個新的花序分類系統
——植物學教材質疑(六)
棗樹如何提高座果率
傀儡師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勝 ? 先于戰 頂尖科技 助戰里約
YWT回轉頂尖
世上只有四種病——這幾位頂尖醫院院長,說出了健康真相
棗樹雜交育種中提高著果率和種子得率的措施
“立地”與“頂尖”都不應偏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