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希望水平和社會影響的相關性研究

2024-02-01 12:43劉靜娟郝路路孟艷麗梁紅波王晶
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韌性家庭心理

劉靜娟, 郝路路, 孟艷麗, 梁紅波, 王晶

癌癥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全球最新癌癥負擔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癌癥新發456.9萬例,死亡300.3萬例,均位居全球第一[1]。癌癥不僅影響患者健康,而且影響與患者有共同疾病經歷的家庭照顧者(family caregivers,FCS)[2]。研究指出,我國81%的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處于中重度壓力水平,其身心疾病發生率為高達30%~50%[3]。隨著疾病的進展,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并進一步下降[4]。因此,關注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心理問題及希望水平,對減少其身心疾病發生有重要意義?;诖?本研究通過橫斷面調查的方法,對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心理韌性、希望水平及社會影響水平,并探索其相關性,以期用于指導臨床工作人員為后期制定相關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腫瘤放療科住院患者的家庭照顧者80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經影像學和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為Ⅰ~Ⅳ期腫瘤患者的主要照顧者;②照顧者為患者長期陪伴照顧者,照顧時間≥12個月;③患者及照顧者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精神疾病、嚴重語言交流障礙,無法自主表達個人意愿;②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批準號:XYFY2020-KL074-01),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采用自制問卷,包含入組腫瘤患者照顧者的人口學資料。②心理韌性:采用心理復原力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是評估特質復原力的成熟工具。由25個項目組成,包括3個維度:堅韌、自強、樂觀,采用Likert 5點評定法進行評估,得分0~100分,分數越高心理復原力越好,經檢驗,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89[5]。③希望水平:采用Herth 希望量表,由Herth等編制、趙海平等[6]翻譯。包括3個維度,共12個條目,總分為12~48分,得分越高表示希望水平越高,低水平:12~23分,中等水平:24~35分,高水平:36~48分。該量表Cronbach’sα為0.850。④社會影響:采用社會影響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 由Fife等[7]編制,用于評價慢性病患者病恥感。包括4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賦值1~4分,分別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總分24~96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恥感越嚴重。該量表Cronbach’sα為0.818[8]。本研究對該量表進行適當調適,運用于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

1.2.2 資料問卷回收方法 采取現場問卷調查方式,填表前已向患者及其照顧者解釋研究目的及意義,確認無誤后告知問卷的填寫要求,問卷在患者出院前由責任護士發放并回收,照顧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如實填寫。問卷作答時間10~15 min。

1.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入組照顧者的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80例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年齡42~76歲,平均(55.34±10.33)歲,其中,男性37例(37/80,46.25%),女性43例(43/80,53.75%)。將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心理韌性得分進行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的比較(分,

2.2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得分、希望水平得分及社會影響得分

對80例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進行量表評估后,結果顯示: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評分(42.35±11.48)分,其中,心理韌性評分低于30分的患者照顧者有27人(27/80,33.75%);希望水平得分(22.75±7.35)分;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社會影響得分為(71.27±11.64)分。

2.3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希望水平及社會影響相關性分析

回收有效問卷80份,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方法分別分析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與希望水平、心理韌性與社會影響得分、希望水平與社會影響得分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得分與希望水平得分間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0.432,P=0.011;心理韌性得分與社會影響得分間呈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0.342,P=0.003;希望水平得分與社會影響得分間呈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0.357,P=0.015,具體相關性見表2。

表2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希望水平及社會影響相關性分析(r值)

2.4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在希望水平及社會影響中介效應分析

應用AMOS 22.0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對心理韌性得分在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希望水平和社會影響間的中介作用進行驗證。以希望水平為自變量、心理韌性為中介變量、社會影響為因變量,采用極大似然法對參數進行估計,具體影響路徑見圖1。模型的擬合情況顯示:χ2/df =1.432,GFI =0.967,AGFI =0.914,TLI =0.925,CFI =0.968,RMSEA=0.047。各項擬合指數均在可接受范圍內,表示該模型擬合度良好。

圖1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在希望水平及社會影響中介效應

希望水平對社會影響得分的直接影響為43.43%,間接影響為6.73%(0.236×0.285),總效應為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因此,希望水平對社會影響的總效應為50.16%,心理韌性在希望水平和社會影響間有中介作用。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處于中低水平,且心理韌性水平與照顧者年齡、性別、居住地、月收入及文化程度均有一定的關系。這一點在Dionne-Odom等人[9]的研究中也得到證實。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問題較為突出[10]。對于照顧者而言,年輕、女性、居住地農村、收入低且文化程度不高,均成為心理問題出現的危險因素。年齡和性別對心理韌性的影響在Macia等人[11]的研究中被證實。不難理解,中青年患者照顧者因為患者疾病而感覺低人一等,而對現狀又無可奈何,這種不良的自我心理暗示會成為重要的心理應激源而直接導致心理問題發生。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心理韌性方面稍低于男性,這可能與其細膩的情感狀況相關,女性承擔著多重身份,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男性可通過多種途徑而宣泄出不良情緒。此外,心理韌性、希望水平及社會影響的相關性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印證[12]。隨著希望水平的增高,對于疾病的社會影響必然會隨之下降。心理韌性是經歷壓力、挫折、創傷后機能的維持,也就是指處于危境中的勝任行為和有效機能能力,研究也證實,心理韌性可以降低患病后的自我負擔,減少心理問題的出現[13]。

本研究發現,心理韌性在希望水平和社會影響間存在中介作用。希望水平對社會影響的總效應為50.16%,其中,希望水平對社會影響得分的直接影響為43.43%,間接影響為6.73%。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希望水平不僅直接對社會影響有效應,還可以通過影響其心理韌性的間接效應來影響其社會影響水平。在David等人[14]的研究中發現,希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著心理韌性水平,即隨著希望水平的增高,其心理韌性水平也可能隨之增加,但兩者間的因果和交互作用暫未見報道,后期將針對兩者間的交互作用進行研究。此外,Simpson等人[15]的研究曾證實,精神支持與希望水平有直接的正相關關系,而希望水平又與心理韌性有積極的聯系,精神支持間接影響社會影響,從側面也證實了心理韌性在這兩者中起到中介作用。

作為臨床工作人員,應密切關注腫瘤患者照顧者,及時與患者照顧者進行溝通交流,緩解其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同時從其相關性分析入手,通過多種手段提高患者照顧者的希望水平,包括安寧療護的介紹、增加照顧者家庭功能、提高社會支持等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從通過降低患者照顧者社會影響方面入手,降低患者及其照顧者病恥感,對減少其心理問題至關重要。

4 結論

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處于中低水平、希望水平處于較低水平、病恥感居高不下。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得分與希望水平得分間呈正相關關系,與社會影響得分呈負相關,希望水平與社會影響得分間呈負相關。心理韌性在希望水平和社會影響間存在中介作用。臨床工作人員應從其相關性入手,通過多種手段提高腫瘤患者家庭照顧者心理韌性及希望水平,以降低其社會影響,減少其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猜你喜歡
韌性家庭心理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戀練有詞
笑中帶淚的韌性成長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